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矿区冬季环境气态汞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春雨 张刚 +3 位作者 王艺 王宁 袁星 杨松滔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07-611,共5页
为掌握冬季季节性积雪条件室内环境空气和室外大气的汞浓度水平与变化特征及汞源,在夹皮沟金矿区内设置了4处采样点,使用汞分析仪(Zeeman RA915+)连续测定了气态汞浓度,同步测定了气压、气温和风速等气象因子,研究室内外气态汞浓度分布... 为掌握冬季季节性积雪条件室内环境空气和室外大气的汞浓度水平与变化特征及汞源,在夹皮沟金矿区内设置了4处采样点,使用汞分析仪(Zeeman RA915+)连续测定了气态汞浓度,同步测定了气压、气温和风速等气象因子,研究室内外气态汞浓度分布特征,并分析主要气态汞源和释汞过程。结果表明:春秋宾馆、宾馆室外、开阔农田和沟谷林地4处采样点研究期间气态汞浓度均值依次为106.8、6.1、5.8、1.8ng·m-3;室内气态汞浓度水平比室外高两个数量级。冬季季节性积雪控制下,自然释汞过程微弱,人为释汞控制气态汞浓度水平和变化趋势,是大气汞主要来源。冬季逆温等气象过程严重影响区域大气汞扩散,从而引起局部短暂的严重汞污染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区 寒区 积雪 农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透水层中有机污染物(菲)的衰减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宋爽 李绪谦 +2 位作者 冷菁 于光 代晓娟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1-116,共6页
本文以高渗透压渗流试验装置模拟已被污染的浅层地下水越流通过弱透水层污染深层地下水的过程,研究了有机污染物(菲)通过饱和粘性土弱透水层时的自然衰减特征,以及非生物因子-配位体对于弱透水层中菲迁移转化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菲的... 本文以高渗透压渗流试验装置模拟已被污染的浅层地下水越流通过弱透水层污染深层地下水的过程,研究了有机污染物(菲)通过饱和粘性土弱透水层时的自然衰减特征,以及非生物因子-配位体对于弱透水层中菲迁移转化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菲的衰减曲线明显分为三阶段:初期吸附截留显著期,中期微生物降解旺盛期,后期微生物降解稳定期;溶液中共存离子HCO 3-、Ca2+与菲形成络合物,SO42-参与菲的生物降解;溶液中主要配位体不同时,菲与阴、阳离子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也不同,以络合作用为主。渗透水中菲含量有99%以上被衰减,仅有极少量菲穿透弱透水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菲) 弱透水层 自然衰减 配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nmix 6.0受体模型的区域环境大气汞源解析评价 被引量:4
3
作者 冷菁 张刚 +3 位作者 徐晓峰 王艺 杨春雨 王宁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6-151,共6页
为研究金矿区高汞环境条件下大气汞迁移特性,应用野外实验与模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区域大气汞污染源进行了解析.在研究区按网格法设置28个监测点,使用测汞仪(Zeeman LUMEX RA915+)对各监测点大气汞含量进行连续监测,并应用Unmix 6.0... 为研究金矿区高汞环境条件下大气汞迁移特性,应用野外实验与模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区域大气汞污染源进行了解析.在研究区按网格法设置28个监测点,使用测汞仪(Zeeman LUMEX RA915+)对各监测点大气汞含量进行连续监测,并应用Unmix 6.0受体模型对区域内大气汞污染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Unmix 6.0解析得到区域内大气汞污染源为4源方案,据监测点原状分析,将4类污染源依次解析为交通源、土壤源、金矿选冶点源和聚居区源.在水平尺度,4类污染源对各监测点汞贡献值依次为:9.43,86.73,105.85,136.62ng/m3;在垂向尺度,即对各监测点50,100和150cm三层次、4类污染源汞贡献总值依次为:108.59,112.99和117.05ng/m3.4类污染源汞贡献率大小依次为居民点>历史金矿点>土壤源>交通源;人为释汞过程仍为区域大气汞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汞 源解析 受体模型 UNMIX 6 0 环境影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河水质监测点的优化布设 被引量:8
4
作者 陈静 宋子岭 +1 位作者 赵晓亮 戴春旭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7-108,112,共3页
水质监测点的布设直接影响着是否完整、客观的反映整个水域水质状况。文章采用动态贴近度法,对阜新市细河进行监测点布设。结果表明:已有水质监测点布设不合理;该模型具有放大作用,聚类效果相对明显,优化点具有代表性,可以真实反映细河... 水质监测点的布设直接影响着是否完整、客观的反映整个水域水质状况。文章采用动态贴近度法,对阜新市细河进行监测点布设。结果表明:已有水质监测点布设不合理;该模型具有放大作用,聚类效果相对明显,优化点具有代表性,可以真实反映细河水质变化动态,同时减少监测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贴近度法 监测点布设 细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和声搜索算法在结构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吴沛锋 高立群 +1 位作者 周翔 赵冬力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676-1680,共5页
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和声搜索(adaptire harmony search,AHS)算法来解决结构工程设计问题。AHS算法包含2种重要的操作,分别是位置更新和变异操作。前者能够使非最优解快速地朝着全局最优解移动,这有助于提高AHS算法的收敛速度;后者能够增... 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和声搜索(adaptire harmony search,AHS)算法来解决结构工程设计问题。AHS算法包含2种重要的操作,分别是位置更新和变异操作。前者能够使非最优解快速地朝着全局最优解移动,这有助于提高AHS算法的收敛速度;后者能够增加种群的随机性和多样性,这有助于增强AHS算法跳出局部最优点的能力。由于采用了以上2种操作,AHS法具有很强的收敛性和空间开发能力。实验结果表明,与已有算法比较,AHS算法在解决结构工程优化问题中能够找到更好的解,它是解决结构工程优化设计的一个有效的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和声搜索算法 结构工程问题 位置更新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元素对Mn基催化剂SCR性能及抗硫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管静 兰喜龙 +2 位作者 孙红 柳志刚 乔彤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440-2446,共7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M-Mn/TiO2催化剂,M=Fe、Ce、Ni、Sm、Cu,考察掺杂元素对催化剂SCR性能和抗硫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RD、H2-TPR表征手段考察掺杂组分对催化剂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金属元素后,催化剂的晶粒尺寸和还原性能发生变化,...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M-Mn/TiO2催化剂,M=Fe、Ce、Ni、Sm、Cu,考察掺杂元素对催化剂SCR性能和抗硫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RD、H2-TPR表征手段考察掺杂组分对催化剂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金属元素后,催化剂的晶粒尺寸和还原性能发生变化,表现为Fe、Ni的掺杂明显降低催化剂粒径尺寸而Ce、Sm、Cu的掺杂增加了粒径尺寸;Cu和Ni的掺杂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还原性能。SCR实验结果表明,Cu、Sm的掺杂在整个反应温度区间内都会抑制催化剂脱硝活性,而Fe、Ni、Ce的掺杂主要抑制低温活性,在高温阶段则会促进反应的进行。掺杂金属元素后催化剂T80活性窗口顺序为:Fe-Mn/TiO2>Ni-Mn/TiO2>Ce-Mn/TiO2≈Mn/TiO2>Sm-Mn/TiO2>Cu-Mn/TiO2。Sm-Mn/TiO2和Ce-Mn/TiO2能保持与Mn/TiO2基本相似的抗硫性能,但掺杂Fe、Cu、Ni会导致催化剂在较短时间内因硫中毒失活,尤其是Fe-Mn/TiO2催化剂的活性中心受SO2硫酸盐化影响最大,但是水洗再生之后其活性基本恢复,且Fe-Mn/TiO2和Ni-Mn/TiO2催化剂的抗硫中毒性能在水洗后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催化还原 催化剂 失活 氮氧化物 掺杂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建设生态村环境规划的意义
7
作者 费立冬 《农业与技术》 2014年第5期238-239,共2页
近年来,我国农村的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与特点,总结了建设生态村环境规划的意义及保障措施等。
关键词 生态村 环境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