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乡贤文化建设探析——以吉安市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朱艳琳 谢乾丰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4期155-159,共5页
乡贤文化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所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与独特历史作用的一种传统文化。乡贤文化对发展和繁荣乡村经济、维持乡村社会秩序正常运转、引领和培育乡风等方面,产生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前实... 乡贤文化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所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与独特历史作用的一种传统文化。乡贤文化对发展和繁荣乡村经济、维持乡村社会秩序正常运转、引领和培育乡风等方面,产生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中,要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乡贤文化的基础上,大力培育和发展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新乡贤文化,为顺利推进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各项目标任务而凝聚起广泛的人才、文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资源与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新乡贤 乡贤文化 产业振兴 文化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品牌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对吉安市“品牌兴村、富农”的思考
2
作者 谢华忠 龙志群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159-161,共3页
简述了实施品牌战略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吉安市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现状及制约因素。根据吉安农业大市的特点,提出了以建设新农村为契机,加快品牌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品牌 新农村建设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技推广机构完善与发展的现实路径——以吉安市为例
3
作者 陈文兴 肖文生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29,共3页
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是“三农”问题的重要一环,但从农业大市———吉安的现状来看,存在着管理体制不顺、“双重”职能不分、经费保障不力、人员结构不优,资产监管不严等问题,正处在“网破、机构烂、人员走”的困境,出路在于以科学发展观... 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是“三农”问题的重要一环,但从农业大市———吉安的现状来看,存在着管理体制不顺、“双重”职能不分、经费保障不力、人员结构不优,资产监管不严等问题,正处在“网破、机构烂、人员走”的困境,出路在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农业内部各系统的协调发展,不断提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安市 农技推广 制度建设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问题研究——以吉安市为例
4
作者 朱艳琳 谢乾丰 冯讲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24期241-243,共3页
随着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进入乡村振兴历史阶段。作为新时代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发展“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乡村振兴的顺利实施与稳步推进,必须建立在厚实的物质经济、高效的体制机制以及坚强的组织... 随着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进入乡村振兴历史阶段。作为新时代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发展“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乡村振兴的顺利实施与稳步推进,必须建立在厚实的物质经济、高效的体制机制以及坚强的组织领导等基础之上。作为乡村振兴基础版的脱贫攻坚和脱贫攻坚升级版的乡村振兴,两者统一于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历史全过程。从学理上分析,脱贫攻坚战目标的实现,为乡村振兴的全面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乡村振兴必须以脱贫攻坚成果的进一步巩固、拓展和提升为前提。确保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既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首位工作,也是巩固、拓展和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题中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有效衔接 “三农”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安市农业农村发展成效、问题及对策
5
作者 冯讲琴 《南方农业》 2023年第16期171-174,共4页
在江西省吉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农业农村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一号文件精神,在粮食安全、乡村产业、农业质量、农村环境、农业农村改革及干部队伍等6个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农业基础薄弱、产业层次低、... 在江西省吉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农业农村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一号文件精神,在粮食安全、乡村产业、农业质量、农村环境、农业农村改革及干部队伍等6个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农业基础薄弱、产业层次低、品牌知名度不高、村庄长效管护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为了给建设新吉安贡献农业力量,需要从产业发展、农村面貌、增加农民收入3个方面持续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农村 成效 问题 举措 江西省吉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乡村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路径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鄢城名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3期158-160,共3页
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村自身的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重要影响。新时代,乡村要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积极搭乘数字化的东风,推进乡村治理方式创新,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乡村振兴增强内力。当前,在推进... 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村自身的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重要影响。新时代,乡村要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积极搭乘数字化的东风,推进乡村治理方式创新,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乡村振兴增强内力。当前,在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数字基础设施不完善、乡村数字治理专业人才匮乏、乡村数字治理资源分散、乡村治理理念陈旧等问题。下一步,可以有针对性地从完善数字基础设施与数字平台建设、构建乡村数字人才队伍、强化乡村数字治理资源整合、更新乡村治理观念等方面完善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现代化信息技术 数字治理 基础设施 数字乡村 资源整合 人才匮乏 路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天祥的儒学思想与人格精神 被引量:2
7
作者 郑晓江 黄涌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9-35,共7页
文天祥是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人格精神可一言以蔽之"知其不可而为之"。他之所以拥有这种人格精神,实与他沟通了必然之"命"与当然之"理"的观念有密切的联系。文天祥的一生,是"君子自强不... 文天祥是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人格精神可一言以蔽之"知其不可而为之"。他之所以拥有这种人格精神,实与他沟通了必然之"命"与当然之"理"的观念有密切的联系。文天祥的一生,是"君子自强不息"的典范,也是知"道"循"道"卫"道"的楷模。从他一生的事迹可以看到作为思想家的文天祥与一般的学者不同的是:他不仅以理论的探讨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更以其鲜血和生命实践了他所服膺的儒学之基本价值,从而耸立起一座儒家人格精神的历史丰碑,让世人在敬仰的同时,得到精神上的升华和人格上的锤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天祥 儒学思想 人格精神 现代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农民收入问题的实质” 被引量:2
8
作者 易文彬 龙志群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7-20,共4页
中国是农业人口大国,西方的“工业化”道路解决不了中国农民增收的问题。解决中国农民增收问题,一要靠农民自主创业,二要靠发展非农产业吸收农民就业。农民收入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通过自主创业和就业等多种形式实现收入的多样化和货币化,... 中国是农业人口大国,西方的“工业化”道路解决不了中国农民增收的问题。解决中国农民增收问题,一要靠农民自主创业,二要靠发展非农产业吸收农民就业。农民收入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通过自主创业和就业等多种形式实现收入的多样化和货币化,其根本出路是实现农业市场化、产业化和城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收入 收入货币化 农业产业化 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村民自治的政策透视
9
作者 陈洪生 肖新林 《求实》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2-95,共4页
村民自治政策在我国已经运行了20年,研究者众,但从政策过程角度来探讨者却寥寥。笔者通过对村民自治政策过程的透视发现,村民自治在政策设计上体现了"民主化"与"治理"途径的目标模式,在政策运行中却实际遭遇了政策... 村民自治政策在我国已经运行了20年,研究者众,但从政策过程角度来探讨者却寥寥。笔者通过对村民自治政策过程的透视发现,村民自治在政策设计上体现了"民主化"与"治理"途径的目标模式,在政策运行中却实际遭遇了政策失真与政策梗阻的可悲结局,而在政策特征上则体现了政府主导与国家控制的显著特点。因此,建构一个以减弱政府主导性从而增强乡村社会的自主性为导向的新乡村治理模式是村民自治政策的未来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自治 政策 政府主导 乡村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农村先进文化建设 被引量:9
10
作者 谢耕 彭小文 《求实》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1-62,共2页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要求 ,切实加强农村先进文化建设 ,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意义重大。要从端正思想、打造硬件、提高素质、加强法治、立足创新这五个方面入手 ,不断提高农村先进文化建设的水平。
关键词 农村 先进文化建设 中国共产党 党的建设 “三个代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被引量:10
11
作者 匡显桢 兰东 《求实》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5-87,共3页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只有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建立制度,完善机制。着眼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必须强化抓好农村...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只有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建立制度,完善机制。着眼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必须强化抓好农村基层党建的责任意识;着眼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加强对农村党员的管理工作;着眼于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必须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阵地建设;着眼于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必须抓好领导班子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基层党组织 建设 长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法造纸文化与乡村振兴的交流碰撞 被引量:5
12
作者 谢乾丰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I0031-I0031,共1页
古法造纸作为少数民族聚居村落的重要产业,满足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基本需求,逐步成为少数民族乡村居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随着社会发展、时代变迁,古法造纸工艺日益成熟完善,积淀出了更加厚重的文化内涵,对于了解传统村落的人文风俗、... 古法造纸作为少数民族聚居村落的重要产业,满足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基本需求,逐步成为少数民族乡村居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随着社会发展、时代变迁,古法造纸工艺日益成熟完善,积淀出了更加厚重的文化内涵,对于了解传统村落的人文风俗、价值理念、历史传统而言具有重要价值,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落实需要明确产业兴旺这一重点目标,深入挖掘古法造纸文化的内在价值,推动乡村产业结构转型,提高村民经济收入,增强古法造纸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实现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感的有效提升。由何茂莉著、贵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古法造纸与传统村落发展:石桥》一书,在介绍石桥镇历史发展、人文特色、地理环境等内容的基础上,围绕石桥镇古法造纸工艺,生动形象地讲述了石桥镇造纸工艺的形成经过、造纸文化及工艺原理,为人们了解少数民族聚居村落的历史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对于古法造纸工艺与乡村振兴的互动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石桥镇 村民经济 古法造纸 互动发展 人文风俗 造纸工艺 产业结构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三农”工作干部队伍建设探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朱艳琳 谢乾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22期251-254,261,共5页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发展“三农”工作的总纲要。作为贯彻落实该战略的最前沿指挥者、组织者和实施者,乡镇领导干部个人乃至整个群体所具备的“三农”工作知识与能力、所表现出的工作作风、所凸现出的综合素质以及所呈现出的精神风貌...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发展“三农”工作的总纲要。作为贯彻落实该战略的最前沿指挥者、组织者和实施者,乡镇领导干部个人乃至整个群体所具备的“三农”工作知识与能力、所表现出的工作作风、所凸现出的综合素质以及所呈现出的精神风貌等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所应具备的各项基本素质和能力,决定着该乡镇乃至于所在县(市、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与稳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队伍建设 乡镇干部 “三农”工作 干部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被引量:4
14
作者 匡显桢 兰东 《求实》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8-80,共3页
社会舆论自身具有的多样性、多变性、复杂性及其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力,要求我们党要高度重视并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要不断增长引导社会舆论的本领,掌握引导社会舆论的艺术,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加强... 社会舆论自身具有的多样性、多变性、复杂性及其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力,要求我们党要高度重视并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要不断增长引导社会舆论的本领,掌握引导社会舆论的艺术,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加强舆论监督,唱响主旋律,占领互联网新阵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舆论 意识形态 先进文化 执政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人力资本配置的制度特征及矫正 被引量:2
15
作者 曾宪荣 黄理 《求实》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48-50,共3页
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造成了人力资本配置的诸多缺陷 ,而建设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是矫正人力资本配置制度缺陷的根本方向 ,有利于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关键词 人力资本配置 制度 矫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把握人才工作时代特点 被引量:2
16
作者 兰东 匡显桢 《求实》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35-37,共3页
党管人才原则 ,是我们党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任务 ,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 ,根据党所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作出的重大决策。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重点要做好制定政策、营造环境、整合力量、提供服务几方面工作 ,努力提... 党管人才原则 ,是我们党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任务 ,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 ,根据党所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作出的重大决策。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重点要做好制定政策、营造环境、整合力量、提供服务几方面工作 ,努力提高人才工作水平 ,把更多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管人才 发挥优势 集聚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扶贫思想解读及其在江西省的实践探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谢乾丰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20期3975-3979,共5页
生态扶贫是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工作模式之一,具有特殊的内涵与具体要求。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扶贫思想是开展好生态扶贫工作的重要思想前提,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思想的基本要求。以江西... 生态扶贫是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工作模式之一,具有特殊的内涵与具体要求。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扶贫思想是开展好生态扶贫工作的重要思想前提,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思想的基本要求。以江西省生态扶贫工作为例,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方法、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有助于进一步准确理解习近平生态扶贫思想的内涵与要求,进而为下一步更好地部署与开展生态扶贫工作奠定坚实的方法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扶贫 精准扶贫 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 江西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和谐是全社会和谐的关键 被引量:1
18
作者 曾宪荣 陈文兴 《求实》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4-85,共2页
我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而要实现全社会和谐的目标,必须牢牢把握农村是我国发展的薄弱环节,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占人口最大多数的弱势群体的基本国情,充分认识到... 我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而要实现全社会和谐的目标,必须牢牢把握农村是我国发展的薄弱环节,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占人口最大多数的弱势群体的基本国情,充分认识到农村社会和谐在全社会和谐中的战略性地位,紧紧抓住建立农村和谐社会这个关键,加速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农业社会的转型,促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早日建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农问题 和谐社会 制度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应着重把握的几个辩证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谢耕 彭小文 《求实》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9-30,共2页
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学习,努力丰富哲学素养,着重把握好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群众、局部与全局、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小节与大节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 领导干部 作风建设 辩证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新农村要有品牌意识 被引量:1
20
作者 谢华忠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12-,共1页
关键词 建设新农村 品牌意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