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省吉安市莱姆病疑似病例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志云 曾予 +4 位作者 段立科 侯学霞 张琳 贺丽娟 郝琴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0-345,共6页
目的了解江西省吉安市莱姆病疑似病例中确诊病例情况及其临床表现特征和地区来源分布,为莱姆病及时诊治提供依据。方法2021年12月至2022年8月从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收集了133份莱姆病疑似病例血清,采用国际上通用的“两步法”进行莱姆病... 目的了解江西省吉安市莱姆病疑似病例中确诊病例情况及其临床表现特征和地区来源分布,为莱姆病及时诊治提供依据。方法2021年12月至2022年8月从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收集了133份莱姆病疑似病例血清,采用国际上通用的“两步法”进行莱姆病抗体检测,并采用巢式PCR方法检测血清中莱姆病螺旋体的基因,阳性标本进一步测序分析。结果133份莱姆病疑似病例血清中有25份伯氏疏螺旋体检测阳性,总阳性率为18.80%。其中,20份样本抗体检测阳性,阳性率为15.04%;6份样本核酸检测阳性,阳性率为4.51%。6例核酸检测阳性的患者的5S-23S rRNA基因间隔区的序列均与扬子疏螺旋体(Borrelia yangtzensis)的相应序列一致,并且其中1份样本抗体检测也为阳性。25例阳性患者来自吉安市的9个县区,其中吉州区的患者最多,占44%。阳性患者出现莱姆病相关症状,包括关节病变、神经疾病、感染性发热、皮炎或胸痛,其中关节病变的病人最多,占72%。6例扬子疏螺旋体感染者来自吉州区,其中4例表现为关节病变,2例表现为感染性发热。结论本次研究首次证实江西省吉安市存在莱姆病患者,并首次在我国南方的病人体内检测出扬子疏螺旋体。研究提示该地区医务人员在接诊具有关节炎、神经系统等症状的病例时,应考虑患者可能罹患莱姆病。研究表明吉安市存在莱姆病自然疫源地,应进一步开展莱姆病的调查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姆病 扬子疏螺旋体 核酸检测 抗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鲁士蓝纳米颗粒延缓衰老性肌萎缩的作用研究
2
作者 张树宝 杨进 +4 位作者 常圣杰 徐浩伟 易宇阳 李恺 王善金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82,共10页
目的验证普鲁士蓝纳米颗粒(Prussian blue nanoparticles,PBNPs)体内外调控C2C12细胞抗氧化和改善线粒体功能的能力及改善衰老性肌萎缩的效能。方法制备PBNPs并进行表征。体外实验:检测PBNPs分解H_(2)O_(2)和·O_(2)^(-)的能力和生... 目的验证普鲁士蓝纳米颗粒(Prussian blue nanoparticles,PBNPs)体内外调控C2C12细胞抗氧化和改善线粒体功能的能力及改善衰老性肌萎缩的效能。方法制备PBNPs并进行表征。体外实验:检测PBNPs分解H_(2)O_(2)和·O_(2)^(-)的能力和生物相容性;在H_(2)O_(2)条件下,检测PBNPs对C2C12细胞的保护作用、活性氧荧光表达及线粒体功能。体内实验:小鼠腹腔注射D-半乳糖(D-galactose,D-gal)建立衰老性肌萎缩的模型,分对照组(未予治疗)、D-gal组及D-gal+PBNPs干预组,观察体质量和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体外实验:PBNPs在25~100μg/mL质量浓度下对细胞无毒性;PBNPs对H_(2)O_(2)有降解活性且有很强的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线粒体膜电位提示PBNPs可有效改善氧化应激条件下膜电位的下降及维持细胞内的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含量。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提示PBNPs干预后可显著提高C2C12细胞肌肉分化标记物(MyoD和MyoG)的蛋白表达水平。体内实验:4周后,D-gal组小鼠体质量显著下降,PBNPs干预后可显著逆转。小麦胚芽凝集素(wheat germ agglutinin,WGA)和Masson染色显示,与D-gal组比较,PBNPs干预组骨骼肌横截面积显著增加及骨骼肌组织纤维化显著改善。结论PBNPs可通过发挥抗氧化应激和改善线粒体功能的作用延缓衰老性肌萎缩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鲁士蓝纳米颗粒 衰老性肌萎缩 氧化应激 线粒体功能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血清标志物与老年颅内动脉瘤未破裂患者介入术后并发脑缺血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胡文平 李鹏辉 +1 位作者 彭龙龙 廖汉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05-1009,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丝轻链蛋白(neurofilament light chain protein,NFL)、趋化素水平与老年颅内动脉瘤未破裂患者介入术后并发脑缺血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择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江西省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未...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丝轻链蛋白(neurofilament light chain protein,NFL)、趋化素水平与老年颅内动脉瘤未破裂患者介入术后并发脑缺血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择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江西省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未破裂患者258例,均接受支架辅助弹簧栓塞介入手术治疗,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脑缺血将颅内动脉瘤未破裂患者分为脑缺血组(52例)和无脑缺血组(206例)。检测血清NFL、趋化素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脑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脑缺血组置入支架数量3枚比例、动脉瘤直径、术前、手术开始10 min、术后24 h血清NFL、趋化素水平明显高于无脑缺血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无脑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动脉瘤直径较大、手术时间过长、高NFL、高趋化素是颅内动脉瘤未破裂患者介入术后脑缺血的危险因素(P<0.05,P<0.01)。动脉瘤直径、手术时间、NFL、趋化素预测颅内动脉瘤未破裂患者介入术后脑缺血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2、0.794、0.826、0.837,联合预测曲线下面积为0.920,明显高于各项指标单独预测(P<0.05)。结论老年颅内动脉瘤未破裂患者血清NFL、趋化素水平增高与支架辅助弹簧栓塞介入术后脑缺血有关,可预测老年颅内动脉瘤未破裂患者支架辅助弹簧栓塞介入术后脑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脑缺血 趋化因子类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外照射、前列腺近距离放射治疗对前列腺癌患者性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罗凌坚 陈薇 胡见见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89-1294,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外照射、前列腺近距离放射治疗对前列腺癌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2020年1月-2022年12月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80例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手术切除组(n=26,... 目的对比分析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外照射、前列腺近距离放射治疗对前列腺癌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2020年1月-2022年12月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80例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手术切除组(n=26,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外照射组(n=28,使用高能量的X射线或粒子束从体外直接照射肿瘤细胞)与近距放射组(n=26,在前列腺内直接放置放射性物质作用于癌细胞)。统计各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格里森评分等一般资料。使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量表评估患者勃起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指数(SDI)量表评估患者性欲水平,男性性功能问卷(MSHQ)评估患者性功能。治疗结束后6个月,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结果各组年龄、BMI、格里森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距放射组勃起功能无障碍率较手术切除组和外照射组增高(P<0.05),勃起功能轻度障碍和中重度障碍率较手术切除组降低(P<0.05);外照射组勃起无障碍率较手术切除组增高(P<0.05),勃起中重度障碍率较手术切除组降低(P<0.05)。近距放射组性幻想、性欲、性频率评分和SDI总评分较手术切除组和外照射组增高(P<0.05),外照射组性幻想、性欲、性频率评分和SDI总评分较手术切除组增高(P<0.05)。近距放射组性功能总评分较手术切除组和外照射组增高(P<0.05),外照射组性功能总评分较手术切除组增高(P<0.05)。近距放射组SAS、SDS评分均较手术切除组和外照射组降低(P<0.05)。结论在前列腺癌治疗方法中,前列腺近距离放射治疗在保持性功能方面相对更有效,尤其是在勃起功能和性欲方面的表现优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和外照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根治切除术 外照射 近距离放射 性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在初治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郑永亮 丁婷 +3 位作者 肖晓芳 董思 曾俊权 陈懿建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46-1050,共5页
目的:评价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化疗方案治疗初治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内科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48例初治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其中26例接受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 目的:评价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化疗方案治疗初治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内科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48例初治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其中26例接受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化疗(观察组),22例接受柔红霉素+阿糖胞苷化疗(对照组),对比两组之间完全缓解率、客观缓解率、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年龄、性别比、三系血细胞绝对值及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完全缓解率及客观缓解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骨髓抑制、粒细胞缺乏、继发感染、黏膜损害、肝肾损害、心脏毒性、胃肠道毒性等不良反应反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中位PFS及中位OS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在初治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缓解率高于常规化疗,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化疗能够减少血液系统及非血液系统相关副反应的基础上延长患者缓解期及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奈克拉 阿扎胞苷 急性髓系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预防脑梗死再发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0
6
作者 陈军华 邓永胜 +2 位作者 贺建中 汪雨珠 彭伏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37-1137,共1页
脑梗死占脑卒中的60%~80%,再发脑梗死是幸存者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首发脑梗死后1年内再发率最高,以后逐渐下降,所以对恢复期脑梗死患者包括临床治愈者仍需坚持药物和康复治疗,预防脑梗死再发很有必要,我们旨在探讨拜阿... 脑梗死占脑卒中的60%~80%,再发脑梗死是幸存者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首发脑梗死后1年内再发率最高,以后逐渐下降,所以对恢复期脑梗死患者包括临床治愈者仍需坚持药物和康复治疗,预防脑梗死再发很有必要,我们旨在探讨拜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任脑梗死二级预防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发脑梗死 拜阿司匹林 药物预防 临床观察 他汀类 康复治疗 脑梗死患者 阿托伐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望江南蒽醌类成分的提取及抗肝癌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曾斐 李晓飞 +4 位作者 黄玉珊 周青 梁生林 宋晓琴 肖游章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231-2235,I0014,共6页
目的:研究望江南蒽醌类成分的提取工艺及抗肝癌活性。方法:以植物望江南为研究对象,设计了望江南蒽醌类成分的提取工艺,并采用CCK-8法观察了望江南蒽醌类各化合物体外对肝癌细胞(HepG2)的可能作用。Hoechst 33258染色实验观察了胡萝卜... 目的:研究望江南蒽醌类成分的提取工艺及抗肝癌活性。方法:以植物望江南为研究对象,设计了望江南蒽醌类成分的提取工艺,并采用CCK-8法观察了望江南蒽醌类各化合物体外对肝癌细胞(HepG2)的可能作用。Hoechst 33258染色实验观察了胡萝卜苷、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对Hep G2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本文的提取工艺对望江南种子进行提取,结果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胡萝卜苷(2)、大黄素甲醚吡喃葡糖苷(3)、大黄素甲醚(4)、芦荟大黄素(5)、大黄酚(6)、大黄酸(7)。其中,化合物1、2、3、5、7为首次从望江南中分离得到。胡萝卜苷、大黄素甲醚、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等望江南中蒽醌类化合物均对肝癌Hep G2的具有抑制作用。不同望江南蒽醌类化合物对Hep G2细胞的抑制率是不同的。大黄酸药物干预组HepG2细胞凋亡比较明显,部分细胞核浓染呈亮蓝色,出现凋亡小体。结论:望江南可能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肝癌作用,作为天然抗肿瘤植物,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和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望江南 蒽醌类 化合物 提取工艺 肝癌 CCK-8法 Hoechst 33258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多西紫杉醇同步化疗对鼻咽癌(Ⅲ、ⅣA期)放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8
作者 谭洪文 谢清兰 +3 位作者 朱彤 付禄 李彩花 肖性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12-1813,共2页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每周给药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放疗增敏并了解其毒副反应情况。方法:入选临床分期Ⅲ和ⅣA(2008广州分期)鼻咽癌患者6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每周给药多西紫杉醇1次,25mg/m2,同步放疗。对照组采用单纯...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每周给药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放疗增敏并了解其毒副反应情况。方法:入选临床分期Ⅲ和ⅣA(2008广州分期)鼻咽癌患者6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每周给药多西紫杉醇1次,25mg/m2,同步放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放疗。放疗方法:两组均用6-MV直线加速器,采用低熔点铅档块技术或多叶光栅及三维适形放疗,鼻咽原发灶肿瘤量为每7~8周DT68~76Gy,颈部淋巴结转移灶肿瘤量为每6~7周DT60~70Gy。结果:观察组鼻咽原发灶及颈淋巴结CR率分别为88.6%及91.4%,较对照组的61.8%和67.6%高(P<0.05),而鼻咽癌伴有头痛,耳鸣及颅神经症状缓解的平均剂量观察组比对照组低。结论:多西紫杉醇作为晚期鼻咽癌患者的放疗增效剂具有较好的临床放射增敏作用,其毒副反应患者可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多西紫杉醇 毒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导管造影术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王经龙 罗瑛 +4 位作者 王桂忠 易小玲 关群策 段捷 王雪松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91-492,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造影术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经乳腺导管造影,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病理证实的48例早期乳腺癌资料。乳头状癌8例,导管原位癌6例,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12例,浸润性导管癌22例。结果:48例早期乳腺癌...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造影术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经乳腺导管造影,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病理证实的48例早期乳腺癌资料。乳头状癌8例,导管原位癌6例,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12例,浸润性导管癌22例。结果:48例早期乳腺癌中,乳腺导管造影表现:①病变位于Ⅰ级导管内21例,Ⅱ级导管内30例,Ⅲ级导管内3例。②导管内不规则充盈缺损23例。③导管截断14例。④导管壁僵硬,管腔不规则狭窄11例。结论:乳腺导管造影术使导管充盈后能清晰显示导管内细微结构和病变范围,是乳腺导管疾病中最有效的检查和诊断方法,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房X线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脂肪抑制序列在膝关节骨挫伤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厚铀 张先燎 +2 位作者 宋卫平 王勇 廖志坚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140-141,共2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脂肪抑制序列在膝关节骨挫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7月~2010年7月对31例膝关节骨挫伤患者行磁共振检查(MRI),磁共振检查序列包括自旋回波序列(SE)T1WI、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T2WI、脂肪抑制序列短T1反转恢复成... 目的:探讨磁共振脂肪抑制序列在膝关节骨挫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7月~2010年7月对31例膝关节骨挫伤患者行磁共振检查(MRI),磁共振检查序列包括自旋回波序列(SE)T1WI、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T2WI、脂肪抑制序列短T1反转恢复成像(Short TI Inversion-Recovery,STIR)等,回顾性分析骨挫伤的MRI表现。结果:31例患者中X线、CT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MRI检查在常规SE序列中显示病灶28例(90.3%),FSE序列中能显示26例(83.9%)骨挫伤病灶,STIR序列能检出病灶31例(100.0%),病变以STIR序列上表现最明显。结论:MRI能有效显示骨挫伤的病变部位及范围,其脂肪序列可以准确诊断骨挫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抑制序列 骨挫伤 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前房深度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患者的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18
11
作者 宋五德 梁章海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6-368,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前房深度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患者的手术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患者142例(142眼),根据术前前房深度将患者分为3组,A组45例行小梁切除术联合玻璃体抽吸;B组42例先行前... 目的探讨不同前房深度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患者的手术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患者142例(142眼),根据术前前房深度将患者分为3组,A组45例行小梁切除术联合玻璃体抽吸;B组42例先行前房穿刺降眼压,再行小梁切除术;C组55例先给予药物等非手术治疗降眼压至低于30 mmHg(1 kPa=7.5 mmHg),再行小梁切除术。记录3组患者入院时、术后1周的眼压,同时观察术前及术后1个月视力,并观察3组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B组和C组患者入院眼压分别为(49.02±2.97)mmHg、(49.53±3.87)mmHg、(48.76±4.65)mmHg,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周眼压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其中A组低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组、B组和C组术前视力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3组患者术后1个月视力均显著增加(均为P<0.05);B组高于A组和C组(均为P<0.05),A组和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3%、50.0%和11.4%,3组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87,P<0.01)。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行小梁切除术时应同时抽吸玻璃体,提高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高眼压 前房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2在人胰腺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星 胡煜辉 +3 位作者 肖游章 张晓春 周青 李晓飞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0-432,共3页
目的:通过对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在人胰腺癌细胞及癌旁组织中表达态势的研究,以期明确PAR-2在胰腺癌中表达特点,并探索其相关机制。方法:收集胰腺癌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胰腺癌PAR-2基因的表达;培养胰腺癌细胞,采用逆转... 目的:通过对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在人胰腺癌细胞及癌旁组织中表达态势的研究,以期明确PAR-2在胰腺癌中表达特点,并探索其相关机制。方法:收集胰腺癌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胰腺癌PAR-2基因的表达;培养胰腺癌细胞,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胰腺癌PAR-2基因的表达。结果:胰腺癌组PAR-2 mR-NA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PAR-2在胰腺癌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P>0.05),但癌细胞远处转移者显著高于无转移者(P<0.01)。结论:胰腺癌的发生与发展与PAR-2正相关。PAR-2在胰腺癌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但与淋巴结转移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蛋白酶激活受体-2 SP法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尖放血治疗小儿外感发热126例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燕军 李春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4-195,共2页
关键词 小儿外感发热 耳尖放血治疗 三棱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素铁复合物纳米修饰提高异种移植血管的血液相容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陶运明 胡铁辉 +3 位作者 吴忠仕 唐浩 胡野荣 谭琦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0-266,共7页
目的:采用肝素铁复合物纳米修饰去细胞异种血管以提高其血液相容性。方法:采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将二羟基铁和肝素交替固定在去细胞牛颈静脉(DC-BJV)表面,构建一种新型的多层肝素铁复合物(HICMs)抗凝表面,并通过扫描电镜(SEM)检测其表面微... 目的:采用肝素铁复合物纳米修饰去细胞异种血管以提高其血液相容性。方法:采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将二羟基铁和肝素交替固定在去细胞牛颈静脉(DC-BJV)表面,构建一种新型的多层肝素铁复合物(HICMs)抗凝表面,并通过扫描电镜(SEM)检测其表面微结构、拉力器检测其生物力学稳定性、抗凝血活性实验和血小板黏附实验检测其血液相容性。结果:每组装一次,约有(808±86)μg/cm2肝素固定在BJV表面;SEM图片显示HICMs是均匀地包裹在胶原纤维表面并形成纳米膜;组织切片甲苯胺蓝染色提示肝素主要结合在DC-BJV的表层;拉力试验提示实验组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有显著提高;经过1 d及1,2,3,4,6,8周的洗脱,肝素的释放量分别为(281±43),(422±60),(729±81),(1053±116),(1317±157),(1618±187),(1945±228)μg/cm2;抗凝血活性检测显示实验组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高于正常值范围;血小板黏附试验显示每10000μm2HICMs层层自组装修饰的牛颈静脉(LBL-BJV)和DC-BJV的血小板计数分别为8±4和48±16。结论:HICMs牢固地结合在DC-BJV表层,形成纳米厚度的抗凝表面,并长时间地缓慢释放肝素。HICMs纳米修饰能够提高去细胞异种血管的血液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自组装 纳米修饰 血液相容性 牛颈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肠内营养与全胃肠外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15
作者 高晓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9期3486-3487,共2页
目的探讨空肠内营养与全胃肠外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2年2月于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肠内营养组(EN组)和全胃肠外营养组(TPN组),每... 目的探讨空肠内营养与全胃肠外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2年2月于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肠内营养组(EN组)和全胃肠外营养组(TPN组),每组36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血清IgA、IgG、IgM水平。结果 EN组治愈19例、有效10例、无效7例,TPN组分别为16、12、8例,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586,P>0.05)。EN组感染发生率(7/36)低于TPN组(14/36)(χ2=3.294,P<0.05)。EN组治疗7 d后血清IgA、IgG、IgM水平均高于TPN组(P<0.05)。结论空肠内营养与全胃肠外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无明显差异,相对于全胃肠外营养,空肠内营养有利于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无肠梗阻者应尽早行空肠内营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胃肠外营养 胰腺炎 治疗结果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诺贝特在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素芳 李亨辉 +3 位作者 邵毅 曾莉 黎明明 高桂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6-138,142,共4页
目的观察非诺贝特在视网膜光凝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中的疗效。方法观察38例(67眼)已完成视网膜光凝的DME患者,其中15例(23眼)为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23例(44眼)为非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随机分为... 目的观察非诺贝特在视网膜光凝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中的疗效。方法观察38例(67眼)已完成视网膜光凝的DME患者,其中15例(23眼)为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23例(44眼)为非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随机分为两组,其中A组20例(35眼)口服非诺贝特+复方血栓通胶囊,B组18例(32眼)单独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两组均连续服药28 d,28 d后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随诊观察两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平均厚度(average foveal retinal thickness,AFRT)、平均黄斑容积(average macular volume,AMV)、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average macular thickness,AMT),并观察两组视力情况。结果用药28 d后,在视力改善方面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AFRT、AMV、AMT均较用药前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B组AFRT、AMV、AMT均较用药前稍有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组患者用药后黄斑水肿消退各指标(AFRT、AMV、AMT)较B组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非诺贝特能改善DME患者视力,有效促进视网膜光凝后黄斑水肿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诺贝特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超声诊断Dandy-Walker畸形合并罕见手指畸形1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余晓琴 刘勇 陈宝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18-1218,共1页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产前 Dandy—Walker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综合疗法疗效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宋五德 梁章海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76-678,共3页
目的分析影响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综合疗法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于我院眼科治疗的150例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接受综合疗法治疗,分析患儿一般信息、屈光参差程度、弱视程度和治疗依从性对... 目的分析影响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综合疗法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于我院眼科治疗的150例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接受综合疗法治疗,分析患儿一般信息、屈光参差程度、弱视程度和治疗依从性对疗效的影响。结果治愈组95例,进步组37例,无效组18例,治愈组患儿年龄小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0,P=0.045);不同年龄、弱视程度、屈光参差程度、依从性患儿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3.62、48.08、17.25、29.53,均P<0.01)。结论在影响综合疗法疗效的因素中,可调节的主要因素为患儿及家长对弱视的认识、重视及治疗配合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参差性弱视 影响因素 综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半夏与失眠 被引量:10
19
作者 黄晓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517-517,共1页
关键词 半夏 失眠 中医药疗法 卫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花暗罗叶和枝中总三萜的含量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志彬 刘海 郭兰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58-1160,共3页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大花暗罗(Polyalthia rumphii)叶和枝中总三萜的含量。以乌苏酸为对照品,以5%香草醛-冰醋酸和高氯酸系统为显色剂,在546 nm波长处测定样品的吸光度。乌苏酸对照品在0.2~1.6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大花暗罗(Polyalthia rumphii)叶和枝中总三萜的含量。以乌苏酸为对照品,以5%香草醛-冰醋酸和高氯酸系统为显色剂,在546 nm波长处测定样品的吸光度。乌苏酸对照品在0.2~1.6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0.160 3C+0.031 2,R2=0.999 4。大花暗罗枝和叶中总三萜的含量分别为0.446%和0.956%。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稳定、重复性好、易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暗罗(Polyalthia rumphii) 总三萜 紫外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