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井冈山红壤区芦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
1
作者 许斌星 管春松 +5 位作者 王国庆 王爽 陈永生 金水凤 杨光华 陈赣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5年第5期101-103,共3页
芦笋,营养丰富、滋味鲜美,有着“洞庭虫草”的美誉,近几年,我国芦笋产业发展迅速,在生产与出口方面占据世界首要位置。针对井冈山红壤区缺少芦笋机械化生产指导性规范文件等现象,我们制定了《井冈山红壤区芦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并介... 芦笋,营养丰富、滋味鲜美,有着“洞庭虫草”的美誉,近几年,我国芦笋产业发展迅速,在生产与出口方面占据世界首要位置。针对井冈山红壤区缺少芦笋机械化生产指导性规范文件等现象,我们制定了《井冈山红壤区芦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并介绍了此“规范”的应用范围及生产前基本要求,同时,从育苗、施基肥、耕整地、定植、田间管理、采收和运输、包装等关键环节的农艺要求、作业要点、典型机型做了详细介绍,为井冈山红壤典型区域芦笋机械化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芦笋生产 机械化 技术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对井冈蜜柚皮精油组成与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欣 华建新 +3 位作者 罗杰洪 王国庆 陈赣 周爱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97,共15页
以井冈蜜柚皮精油(Jinggang pomelo peel essential oil,JPPEO)为研究对象,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低温连续相变法两种方法进行提取,以精油得率为主要指标,研究了萃取温度、压力、时间等因素对井冈蜜柚皮精油得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法进行低... 以井冈蜜柚皮精油(Jinggang pomelo peel essential oil,JPPEO)为研究对象,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低温连续相变法两种方法进行提取,以精油得率为主要指标,研究了萃取温度、压力、时间等因素对井冈蜜柚皮精油得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法进行低温连续相变法提取工艺优化,同时对精油的理化性质及化学组成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低温连续相变提取井冈蜜柚皮精油(Low-temperature continuous phase transition extraction essential oil,L-JPPEO)的最佳工艺为:颗粒度30目,萃取温度55℃,萃取压力0.6 MPa,萃取时间60 min,解析温度70℃,此时精油得率为10.99‰,比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精油(Hydro distillation essential oil,H-JPPEO)得率高出了2.88倍;理化性质实验结果表明,低温连续相变萃取的井冈蜜柚皮精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游离脂肪酸含量较低,酯类成分含量较低;傅里叶衰减全反射中红外光谱法(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鉴定出L-JPPEO和H-JPPEO含萜烯类化合物、醇类、酚类、醛类以及含羰基化合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从H-JPPEO、L-JPPEO样品中分别鉴定出23和32种化合物,其中两种精油都检测出的有15种物质,D-柠檬烯相对含量均最高,L-JPPEO中相对含量为4.75±0.16μg/mL,H-JPPEO中相对含量为640.93±44.47μg/mL;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Headspace-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HS-GC-IMS)从两种提取方法的精油均鉴定出71种化合物,与水蒸气蒸馏相比,低温连续相变萃取技术提取出较多的萜烯类(45.75%)、酮类(7.68%)及酯类(15.85%)、酸类(5.62%)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冈蜜柚皮精油 水蒸气蒸馏 低温连续相变 红外光谱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顶空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MS与GC-IMS技术对四种柚皮精油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检测 被引量:21
3
作者 谭艳 王国庆 +2 位作者 吴锦铸 陈赣 周爱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256-268,共13页
以广东省梅州蜜柚、沙田柚及江西省井冈蜜柚、福建省福鼎四季柚四种柚子为研究对象,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GC-MS和GC-IMS技术在四种柚皮精油共检测出56和58种不同挥发性成分,主要为萜烯类、醇类和醛类... 以广东省梅州蜜柚、沙田柚及江西省井冈蜜柚、福建省福鼎四季柚四种柚子为研究对象,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GC-MS和GC-IMS技术在四种柚皮精油共检测出56和58种不同挥发性成分,主要为萜烯类、醇类和醛类化合物。GC-MS结果表明,梅州蜜柚精油中特有挥发性成分为萜烯类、醇类和醛类;井岗蜜柚精油中特有挥发性成分为萜烯类、醇类和酯类;梅州沙田柚精油中特有挥发性成分为萜烯类;福鼎四季柚精油中则为萜烯类、醇类、醛类、酮类和酯类。GC-IMS结果表明,梅州蜜柚精油中主体挥发性成分为萜烯类、醇类和醛类;井岗蜜柚精油中主体挥发性成分主要为醇类、醛类和酯类;梅州沙田柚精油中主体挥发性成分为萜烯类;福鼎四季柚精油中主体挥发性成分为醇类、酯类、酮类和呋喃等。两种技术的分析结果存在一定差异,GC-MS检测出的大多是大分子(C_(10)~C_(15))高含量挥发性组分,GC-IMS检测出的主要是小分子(C_(2)~C_(11))低含量挥发性成分,两种技术相结合扩大了样品中挥发性组分的检测范围,且GC-IMS相较于GCMS检测出的挥发性成分种类和数量更多。热图聚类和主成分分析可以很好区分四种柚皮精油样品,证明四种柚皮精油中的挥发性成分存在一定差异。两种技术结合能更全面直观地反映四种柚皮精油挥发性成分之间的差异,为不同品种、不同产地柚皮精油的加工利用进一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皮精油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笋猕猴桃复合果酒发酵过程中挥发性香气物质的变化 被引量:9
4
作者 王丽 李雪 +4 位作者 刘光宪 程文龙 张耀 王国庆 茅赛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242-250,共9页
以芦笋副产物为原料,经榨汁与猕猴桃汁混合,发酵制备芦笋猕猴桃复合果酒,并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芦笋猕猴桃复合果酒在发酵前期、中期、后期、后发酵、陈酿期中挥发性香气物质成分进行分析。整个发酵阶段共检测出78种挥... 以芦笋副产物为原料,经榨汁与猕猴桃汁混合,发酵制备芦笋猕猴桃复合果酒,并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芦笋猕猴桃复合果酒在发酵前期、中期、后期、后发酵、陈酿期中挥发性香气物质成分进行分析。整个发酵阶段共检测出78种挥发性香气物质,各发酵阶段中含量较高的挥发性香气物质均为酯类和醇类。其中,乙酯含量在总酯所占比例相对较大,分别为54.72%、79.20%、72.92%、76.60%和70.14%。随着发酵的进行,挥发性香气物质种类呈逐渐下降并趋于平稳的趋势,质量浓度呈先上升后下降并趋于平稳的状态。乙酸异戊酯、己酸乙酯、苯乙酸甲酯、辛酸乙酯、苯乙酸乙酯、癸酸乙酯、异戊醇、异丁醇、苯乙醇和2,4-二叔丁基苯酚为整个发酵阶段中共有的挥发性香气物质。采用气味活性值分析法得到13种特征香气物质,己酸乙酯和辛酸乙酯为整个发酵阶段中共有的特征香气物质,其中辛酸乙酯是在各发酵阶段中OAV值最大的化合物。发酵前期的主要特征香气物质为辛酸乙酯、苯乙醛;发酵中期和发酵后期的的主要特征香气物质为辛酸乙酯、己酸乙酯;后发酵和陈酿期的主要特征香气物质为辛酸乙酯、2-甲基丁基乙酸酯。该研究分析了芦笋猕猴桃复合果酒的特征风味,为其产业化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猕猴桃复合果酒 发酵阶段 挥发性香气物质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PU纳米纤维膜及其固定化酶的研究
5
作者 张群华 范小平 +4 位作者 刘媛 袁文波 周爱梅 王国庆 陈赣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870-1874,共5页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氨酯纳米纤维膜,用壳聚糖进行亲水改性后固定柚苷酶,测定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对纤维膜亲水改性下的载酶量和酶活力以及固定化柚苷酶在不同酶解温度、时间和pH条件下的酶活力。结果表明,当聚氨酯纺丝液质量分数为12%...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氨酯纳米纤维膜,用壳聚糖进行亲水改性后固定柚苷酶,测定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对纤维膜亲水改性下的载酶量和酶活力以及固定化柚苷酶在不同酶解温度、时间和pH条件下的酶活力。结果表明,当聚氨酯纺丝液质量分数为12%,接收距离为22 cm,纺丝电压为22 kV,注射的速率为0.5 mL/h,接收器滚轮转速为300 r/h的条件下,能够得到纤维样貌良好的纳米纤维膜;通过亲水改性,聚氨酯膜由疏水性变为亲水性,膜上接枝了作为亲水基团的羟基;壳聚糖浓度为0.5%时,聚氨酯膜上有最大的载酶量,为83.2 mg/g;同时固定化柚苷酶具有最高的相对酶活性,且固定化酶相较于游离酶在一定的温度、反应时间和pH下表现出更高的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聚氨酯 壳聚糖 柚苷酶 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