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总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氧化应激、炎症、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2
1
作者 马历历 李浩 +2 位作者 孙立明 董阳 衣柏慧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11-1815,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芪总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氧化应激、炎症、凋亡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15 mg/kg)组及黄芪总黄酮低、高剂量组(30、60 mg/kg),灌胃给药15 d后线栓法制备脑缺血模型(缺血2 h后再灌注24... 目的探讨黄芪总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氧化应激、炎症、凋亡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15 mg/kg)组及黄芪总黄酮低、高剂量组(30、60 mg/kg),灌胃给药15 d后线栓法制备脑缺血模型(缺血2 h后再灌注24 h)。然后,计算神经功能学评分、脑组织含水量,ELISA法检测MDA水平和GSH-Px、SOD活性,放射免疫法检测IL-1β、TNF-α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aspase-3、Bcl-2、Bax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p-PI3K、p-AKT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芪总黄酮组神经行为学评分,脑组织含水量,MDA、IL-1β、TNF-α水平,caspase-3、Bax 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5),GSH-Px、SOD活性,Bcl-2 mRNA表达,p-PI3K、p-AKT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黄芪总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水平、减少炎症反应、抗凋亡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总黄酮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氧化应激 炎症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PA小剂量冲击式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71例临床分析
2
作者 姜春莉 吕凤兰 王立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31-531,共1页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是唯一被美国FDA承认的溶栓药物,因价格昂贵等原因在我国使用较少,而且剂量不统一、不规范,自2006年本科采用rt_PA小剂量冲击式疗法溶栓,同时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责任血管的再通情况,取...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是唯一被美国FDA承认的溶栓药物,因价格昂贵等原因在我国使用较少,而且剂量不统一、不规范,自2006年本科采用rt_PA小剂量冲击式疗法溶栓,同时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责任血管的再通情况,取得了与国际通用剂量相仿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 冲击式 急性脑梗死 RT-PA 临床分析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疗法 经颅多普勒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吕凤兰 史壮宏 王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61-761,共1页
关键词 动脉介入溶栓治疗 急性脑梗死患者 临床观察 高血压病史 平均年龄 肢体瘫痪 意识障碍 发病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19例临床分析
4
作者 吕凤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14-1014,共1页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9例非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男性13例,女性6例;发病至就诊时间18~92h,平均55h;年龄28~68岁,平均57岁,其中50岁以上者17例。1.2临床表现全部病例发病前均无明显诱因,首发症状以头晕起病者8例,以颈部不适起...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9例非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男性13例,女性6例;发病至就诊时间18~92h,平均55h;年龄28~68岁,平均57岁,其中50岁以上者17例。1.2临床表现全部病例发病前均无明显诱因,首发症状以头晕起病者8例,以颈部不适起病者4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流量 脑血管痉挛 丘脑下部 癫痫发作 意识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的疗效观察(附30例报告)
5
作者 李蕊 吕凤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01-701,共1页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患者 静脉溶栓治疗 疗效观察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并发高血压 临床资料 标准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