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图像中值滤波算法在智能采摘机器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宋涛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5-250,共6页
机器视觉系统是采摘机器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采摘目标进行快速识别和定位是决定采摘机器人采摘效率的关键。传统采摘机器人缺乏图像处理算法,对采摘目标的识别速度较慢、图像特征提取不准确,容易造成漏摘、错摘和损坏采摘目标等情况... 机器视觉系统是采摘机器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采摘目标进行快速识别和定位是决定采摘机器人采摘效率的关键。传统采摘机器人缺乏图像处理算法,对采摘目标的识别速度较慢、图像特征提取不准确,容易造成漏摘、错摘和损坏采摘目标等情况。为此,深入研究了采摘机器人视觉系统结构原理,完成视觉系统软硬件配套设计,引入图像中值滤波算法,完成采摘目标的图像采集,进行图像噪声分析、去噪,以及图像边缘检测等图像处理操作,并完成了图像中值滤波算法模块的硬件设计。同时,通过优化种植滤波算法流程,完成了采摘机器人图像检测的界面设计,最后应用在采摘目标识别中,完成功能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图像中值滤波算法的智能采摘机器人能够快速采集采摘目标图像,图像清晰度较高,去噪效果明显,确保了采摘机器人能够快速准确识别到采摘目标,提高采摘效率,有效提升采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摘机器人 中值滤波 机器视觉 去噪 图像边缘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子群算法在机器人路径规划中应用的综述 被引量:7
2
作者 韩颜 于淼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5-90,共6页
粒子群算法是机器人路径规划中常用的一种算法,所使用的优化方法将直接影响机器人工作效率。文章针对粒子群算法的优化应用,从基于粒子群分群、粒子群初始化的改进、粒子群算法参数优化以及粒子群融合算法等方面分类论述。最后,结合粒... 粒子群算法是机器人路径规划中常用的一种算法,所使用的优化方法将直接影响机器人工作效率。文章针对粒子群算法的优化应用,从基于粒子群分群、粒子群初始化的改进、粒子群算法参数优化以及粒子群融合算法等方面分类论述。最后,结合粒子群算法在机器人路径规划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算法 路径规划 粒子群分群 融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U-Net融合空洞卷积的肝脏计算机断层扫描影像分割算法
3
作者 邹倩颖 刘俸宇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24,共6页
为了提高肝脏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分割的精度并解决边缘修正不平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U-Net并融合空洞卷积的肝脏CT影像分割算法。通过引入改进注意力特征机制模块增强全局信息,将传统的空洞卷积分解为一维卷积,并结合残差连接来... 为了提高肝脏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分割的精度并解决边缘修正不平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U-Net并融合空洞卷积的肝脏CT影像分割算法。通过引入改进注意力特征机制模块增强全局信息,将传统的空洞卷积分解为一维卷积,并结合残差连接来强化上下文信息。使用编码器筛选U-Net中的图像信息,将改进的U-Net模块与空洞卷积模块融合,并通过混合池化层进行图像分割。在医学图像分割十项全能肝脏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保留肝脏CT影像边缘信息的精度上优于其他模型,系数D和Q分别为93.98%和96.74%,平均分割时间仅57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空洞卷积 肝脏计算机断层扫描影像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YOLOv3-SPP的SAR图像舰船目标检测 被引量:2
4
作者 黄强 王钰宁 +1 位作者 刘晓霞 胡云冰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7-65,共9页
合成孔径雷达图像中舰船目标的尺度差异大、小目标居多,这给检测造成一定的困难。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3-SPP的SAR图像舰船目标检测算法。改进原模型FPN,利用主干网络的第二次下采样输出的特征来建立尺度为104×104... 合成孔径雷达图像中舰船目标的尺度差异大、小目标居多,这给检测造成一定的困难。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3-SPP的SAR图像舰船目标检测算法。改进原模型FPN,利用主干网络的第二次下采样输出的特征来建立尺度为104×104的预测,并将各个尺度进行紧密连接;用K-median++聚类算法重新对锚框聚类来得到适合舰船特征的先验框。使用YOLOv3-SPP模型和改进的YOLOv3-SPP模型以及其他典型目标检测算法在AIR-SARship-1.0与SSDD数据集上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原始算法,改进后的算法能更有效地检测SAR图像舰船目标,检测精度分别提升了3.2%、4.4%。在数据集3个不同输入尺度下,检测精度都有所提升。相比于其他检测算法,改进后的算法在保证实时性的情况下具有更高的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舰船目标检测 YOLOv3-SPP FPN K-median++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蝗虫优化MLP神经网络及数据分类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强 胡荣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443-3452,共10页
为提高医疗诊断准确率,提出基于改进蝗虫优化算法的多层感知器MLP神经网络预测方法。针对传统MLP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改进蝗虫优化算法对MLP模型优化。将蝗虫位置映射为由权值和偏差定义的MLP网络,通过蝗虫觅食位置变化,结合群智... 为提高医疗诊断准确率,提出基于改进蝗虫优化算法的多层感知器MLP神经网络预测方法。针对传统MLP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改进蝗虫优化算法对MLP模型优化。将蝗虫位置映射为由权值和偏差定义的MLP网络,通过蝗虫觅食位置变化,结合群智能优化算法逃离局部最优和更加均衡的搜索和开发能力,利用改进GOA算法对网络权值和偏差优化求解,以均方误差评估个体优劣,实现MLP模型迭代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得到更高的分类准确率,且稳定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感知器 神经网络 蝗虫优化算法 数据分类 智能优化 医疗诊断 适应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子群优化的深海图像暗边缘检测优化算法 被引量:5
6
作者 邹倩颖 陈晖阳 +2 位作者 李永生 胡力雯 王小芳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3-169,共17页
为解决深海资源探测图像识别难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的图像暗边缘检测优化算法。该算法通过指数型线性单元和高斯误差线性单元改进激活函数,根据Marr-Hildreth算子检测结果并结合改进激活函数构建暗边缘检测算法,利用粒子群对改进... 为解决深海资源探测图像识别难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的图像暗边缘检测优化算法。该算法通过指数型线性单元和高斯误差线性单元改进激活函数,根据Marr-Hildreth算子检测结果并结合改进激活函数构建暗边缘检测算法,利用粒子群对改进暗边缘检测算法进行训练和优化。最后,采用不同算法对水下11个数据集进行比较的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的峰值信噪比、结构相似度和边缘保持指数最高,分别达到18.7696 dB、0.6607和0.8345;图像均方误差最低,为3750.2253;平均检测时间为0.6674 s,比其他对比实验中性能最好的算法缩短了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勘测 粒子群优化 Marr-Hildreth算子 暗边缘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时间Guichardet-Fock空间中的Dirichlet形式
7
作者 李晓慧 周玉兰 +1 位作者 房彦兵 张银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09-516,共8页
首先,用有界算子的重积分研究连续时间Guichardet-Fock空间L^(2)(Γ;η)中的Dirichlet形式(ε,Domε),得到了(ε,Domε)与加权计数算子S_(ω)之间的关系:1)ε(f,g)=〈〈f,S_(ω)g〉〉,f∈Domε,g∈Dom S_(ω);2)ε(f,f)=‖S_(ω)f‖2,Do... 首先,用有界算子的重积分研究连续时间Guichardet-Fock空间L^(2)(Γ;η)中的Dirichlet形式(ε,Domε),得到了(ε,Domε)与加权计数算子S_(ω)之间的关系:1)ε(f,g)=〈〈f,S_(ω)g〉〉,f∈Domε,g∈Dom S_(ω);2)ε(f,f)=‖S_(ω)f‖2,Domε=Dom S_(ω),f∈Domε.其次,考虑一类算子半群(C_(0)-半群)(T t)t≥0=(e-tS_(ω))t≥0,证明(ε,Domε)与算子半群之间的关系:ε(f,f)=lim t→0+W_(f):1 t(I-e-tS_(ω)),f∈Domε,其中W_(f):(x)=〈〈xf,f〉〉,x∈L^(2)(Γ;η),I为L^(2)(Γ;η)中的平凡表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richlet形式 加权计数算子 点态修正随机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次化计算范式数据中心任务调度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胡荣 马军生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511-2518,共8页
为解决异构层次化计算范式下,分布式应用的总延迟优化问题,提出一种数据中心任务调度方法。设计延迟感知的Power-of-D算法用于子任务的在线分发及调度,将经典的Power-of-D范式扩展到层次化计算范式中,利用表象处理速度进行问题建模描述... 为解决异构层次化计算范式下,分布式应用的总延迟优化问题,提出一种数据中心任务调度方法。设计延迟感知的Power-of-D算法用于子任务的在线分发及调度,将经典的Power-of-D范式扩展到层次化计算范式中,利用表象处理速度进行问题建模描述,实现任务路由时延、处理时长和排队时长的联合优化。基于真实系统场景,对提出的方案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肯定了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化计算范式 分布式应用 延迟优化 调度方法 表象处理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Ku频段带状线和差器和一种Ka频段波导和差器的设计
9
作者 李春生 《微波学报》 2025年第4期56-60,共5页
文中提出了两种宽带和差器结构。一种是带状线混合环与槽线耦合加金属腔的结构,将混合环电路中的微带传输线用带状线代替,同时在槽线耦合处引入金属腔,提高电磁波在微波电路中传输的屏蔽性,规避了微带传输线的表面波损耗及干扰的缺点。... 文中提出了两种宽带和差器结构。一种是带状线混合环与槽线耦合加金属腔的结构,将混合环电路中的微带传输线用带状线代替,同时在槽线耦合处引入金属腔,提高电磁波在微波电路中传输的屏蔽性,规避了微带传输线的表面波损耗及干扰的缺点。设计结果表明,该和差器的工作带宽为12 GHz~18 GHz,幅度不均匀性小于0.2 dB,相位不平衡度小于1°,输入驻波比小于1.5,和差隔离度大于43 dB。另一种是宽带波导和差器结构,常规波导和差器的带宽较窄且剖面高,采用在波导和差器内插入调配柱与膜片的结构形式提升带宽,可将波导和差器带宽提升至30%以上,同时采用缝隙耦合及压缩波导窄边的方式实现整体结构的扁平化。设计结果表明,该和差器工作带宽为29 GHz~40 GHz,幅度不均匀性小于0.1 dB,相位不平衡度小于0.5°,输入驻波比小于1.8,和差隔离度大于46 dB,厚度仅为4.3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差器 宽带 带状线 波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