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被引量:4
1
作者 向炳赫 吴圣红 +4 位作者 李志 雷海 李诗语 刘李 杨航 《南方农机》 2024年第20期47-50,共4页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依赖人力和简单的机械工具,但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逐渐渗透到农业机械领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高效、更精准的解决方案。基于此,文章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机械领域的应用及其为农业生产带来的革...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依赖人力和简单的机械工具,但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逐渐渗透到农业机械领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高效、更精准的解决方案。基于此,文章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机械领域的应用及其为农业生产带来的革命性变革,对人工智能技术、农业机械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进行了理论阐述,从机器视觉技术和机器学习技术入手,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具体运用。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农业机械的智能化水平,实现了精准作业和智能决策。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还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路径。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将实现更高层次的智能化、生态化和可持续化发展,为全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人工智能技术 应用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406A超大长径比薄壁壳体旋压成形与去应力研究
2
作者 吴龙梅 康权 +2 位作者 周明军 石研诚 张宏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8-246,共9页
目的针对长径比大于10、长度超3 m的D406A超高强度钢细长薄壁壳体整体旋压成形难度大、旋压后产品内部残余应力难以有效去除的问题,对旋压工艺和去应力方法进行研究。方法首先,根据产品特点制定旋压成形工艺方案,为确定合理的旋压工艺参... 目的针对长径比大于10、长度超3 m的D406A超高强度钢细长薄壁壳体整体旋压成形难度大、旋压后产品内部残余应力难以有效去除的问题,对旋压工艺和去应力方法进行研究。方法首先,根据产品特点制定旋压成形工艺方案,为确定合理的旋压工艺参数,设计不同道次减薄率、进给比、旋压道次的旋压实验,并对每组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其次,根据旋压实验的分析结果,对旋压工艺参数与工装进行优化,并进行了实际生产;最后,为有效去除产品内部残余应力,采取去应力退火方法,分组进行低温退火(300~350℃)和高温退火(600~650℃)实验,并对退火后的应力与金相组织进行检测。结果实际生产加工结果满足产品的加工质量与精度要求,同时经高温退火后,产品残余应力消除比较完全,且金相组织无变化,为细小球状珠光体。结论本文的旋压工艺方法切实可行,所选取的道次减薄率、进给比等旋压参数合理,可为大长径比薄壁壳体旋压成形提供借鉴,且高温退火是消除D406A超高强度钢旋压后产品内部残余应力的有效且合理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长薄壁壳体 旋压成形 工艺参数 去应力 高温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辊式垄谷机砻谷室温度场分析与试验研究
3
作者 冯叶陶 阳逍 向益可 《南方农机》 2024年第16期1-4,21,共5页
【目的】现阶段研发设计及结构优化中,缺乏针对气流在砻谷室内情况的系统性分析和研究。【方法】以某胶辊式垄谷机为研究对象,分析胶辊式垄谷机砻谷室内温度及分布情况,建立胶辊式垄谷机砻谷室有限元模型,基于流体动力学进行砻谷室内部... 【目的】现阶段研发设计及结构优化中,缺乏针对气流在砻谷室内情况的系统性分析和研究。【方法】以某胶辊式垄谷机为研究对象,分析胶辊式垄谷机砻谷室内温度及分布情况,建立胶辊式垄谷机砻谷室有限元模型,基于流体动力学进行砻谷室内部温度场数值模拟,选取砻谷室3个截面共18个温度检测点的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出实验值和模拟值的相对误差,并验证砻谷室温度场数值模拟湍流模型的选取、边界条件的设定是否符合砻谷室的实际工况运行要求。【结果】1)砻谷室温度场试验测试得出,砻谷室内最高温度出现在截面2上砻谷胶辊的啮合点,为58℃,最低温度为截面1中的19℃,且3个截面上温度值曲线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2)数值模拟结果得出,砻谷室内砻谷胶辊附近区域的温度较高,其中砻谷胶辊边缘处的温度最高,约为60℃;3)砻谷室内温度场数值模拟所选湍流模型及其边界条件设定是合理的,温度误差在13.5%以内,表明该温度场数值模拟结果合理。【结论】研究结果可为设计优化砻谷室结构和降低砻谷加工碎米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辊式垄谷机 试验 温度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智能电动旋耕培土机的田间性能试验研究
4
作者 石峥嵘 《南方农机》 2025年第16期73-75,共3页
为了提升旋耕培土机在复杂土壤条件下的作业性能与能效,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智能电动旋耕培土机,通过优化整机结构、动力系统与控制系统,结合神经网络算法实现实时参数调整,并构建试验方案与测试系统,开展田间性能试验。... 为了提升旋耕培土机在复杂土壤条件下的作业性能与能效,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智能电动旋耕培土机,通过优化整机结构、动力系统与控制系统,结合神经网络算法实现实时参数调整,并构建试验方案与测试系统,开展田间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设备在不同土壤条件下均表现出良好的作业性能、较低的能耗特性及较高的系统稳定性,为智能农业机械的研发提供了重要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动旋耕培土机 神经网络算法 田间性能试验 土壤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动化技术的汽车机械式变速器优化设计
5
作者 石峥嵘 《南方农机》 2025年第18期129-132,共4页
为了提高汽车机械式变速器的综合性能,文章提出一种基于自动化技术的优化设计方法,以期解决传统设计中效率、平顺性、噪声控制和可靠性难以兼顾的问题。该设计方法采用参数化建模与仿真技术,通过多目标优化算法对齿轮副、同步器及控制... 为了提高汽车机械式变速器的综合性能,文章提出一种基于自动化技术的优化设计方法,以期解决传统设计中效率、平顺性、噪声控制和可靠性难以兼顾的问题。该设计方法采用参数化建模与仿真技术,通过多目标优化算法对齿轮副、同步器及控制系统进行全方位优化设计,并利用MATLAB/Simulink和ADAMS进行协同仿真与性能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变速器在传动效率、换挡平顺性、噪声控制和可靠性方面均有显著提升,其中传动效率提高至94.8%,换挡冲击指数降低至1.5 m/s^(2),噪声峰值减小至67 dB,齿轮副疲劳寿命和轴承疲劳载荷能力分别提高了18%和12%。建议在未来研究中结合智能控制算法和新材料技术,以进一步优化变速器的智能化水平与性能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机械式变速器 自动化技术 参数化建模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