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骨高速投射伤时颅骨应变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谭颖徽 蒋和田 +6 位作者 汪志德 李忠禹 汪遵善 孙德儒 石坤 王昌仁 张廷良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用重1.03g,射速800~850m/s和133~1400m/s的钢珠致伤新鲜离体猪头的上、下颌骨,记录致伤瞬间上、下颌骨和其相对应的额骨、颞骨应变值,分析不同射速致伤时颅骨应变差异和弹着点距颅骨的距离与应变强度的关... 用重1.03g,射速800~850m/s和133~1400m/s的钢珠致伤新鲜离体猪头的上、下颌骨,记录致伤瞬间上、下颌骨和其相对应的额骨、颞骨应变值,分析不同射速致伤时颅骨应变差异和弹着点距颅骨的距离与应变强度的关系,探讨颅骨应变在颌面部高速投射伤致颅脑损伤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 创伤 颅骨 火器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颌面部致伤瞬间脑内压力变化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谭颖徽 李忠禹 +6 位作者 蒋和田 汪志德 汪遵善 石坤 王昌仁 张廷良 孙德儒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48-250,共3页
实验采用瑞典创伤模型方法建立动物模型。用重1.03g,射速800~850m/s和1350~1400m/s的钢珠致伤犬和离体犬头。造成重型颌面伤,记录致伤瞬间脑内压力变化,通过致伤射速和致伤点距颅脑的距离与脑内压力变化的关系研究颤面部高速投射伤伴... 实验采用瑞典创伤模型方法建立动物模型。用重1.03g,射速800~850m/s和1350~1400m/s的钢珠致伤犬和离体犬头。造成重型颌面伤,记录致伤瞬间脑内压力变化,通过致伤射速和致伤点距颅脑的距离与脑内压力变化的关系研究颤面部高速投射伤伴发颅脑损伤的机理。实验结果证实,颌面部高速投射伤时瞬时空腔效应、冲击波效应造成的脑内压力变化是伴发颅脑损伤的重要原因。文中还对相关的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颌面部损伤 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