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内克氏原螯虾的形态差异和通径分析
1
作者 王芬 宋光同 +7 位作者 徐笑娜 张文文 崔峰 朱士明 殷俊峰 陈祝 周翔 付成海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3期42-47,共6页
本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法,对安徽省太湖、长丰等6个养殖区内克氏原螯虾养殖群体的体质量、体长等7个形态参数进行差异性分析和通径分析,探究不同养殖区的克氏原螯虾形态的相关性及影响... 本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法,对安徽省太湖、长丰等6个养殖区内克氏原螯虾养殖群体的体质量、体长等7个形态参数进行差异性分析和通径分析,探究不同养殖区的克氏原螯虾形态的相关性及影响体质量的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养殖区克氏原螯虾的形态参数比值有所差异,其中安庆宿松群体的丰满度最高;主成分分析表明,雄性群体2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37.8%和22.4%,累计为60.2%,雌性群体2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40.5%和20.9%,累计为61.4%;聚类分析表明,安庆宿松群体与其他群体的欧式距离较远,单独归为一类;相关性分析表明,雄性个体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大小依次为头胸甲宽>体长>头胸甲长>腹部宽>头胸甲高>腹部长,雌性个体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大小依次为头胸甲长>头胸甲宽>头胸甲高>体长>腹部宽>腹部长;通径分析显示,本研究测定的形态参数不能较好地诠释与体质量的关系。综上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克氏原螯虾群体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形态差异,但无法有效区分群体,未达到亚种水平,且选取的形态性状参数不足以描述体质量,样本量和形态性状参数均需进一步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形态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克氏原螯虾生长、肌肉成分、消化酶活性、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徐笑娜 宋光同 +5 位作者 王芬 朱士明 陈祝 李正荣 殷俊峰 黄勇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8-83,共6页
实验旨在探究饲料中不同蛋白质水平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生长性能、肌肉成分、消化酶活性、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饲料以豆粕为主要蛋白来源,大豆油为主要脂肪来源,豆粕、玉米淀粉为主要碳水化合物来源,配制成27.58%、32.26%... 实验旨在探究饲料中不同蛋白质水平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生长性能、肌肉成分、消化酶活性、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饲料以豆粕为主要蛋白来源,大豆油为主要脂肪来源,豆粕、玉米淀粉为主要碳水化合物来源,配制成27.58%、32.26%、36.03%蛋白水平的等能饲料,分别命名为D1、D2、D3组。饲喂平均初始体重为(6.0±0.5)g的克氏原螯虾5周,每种实验饲料投喂3个水族箱,每个水族箱放养15只健康良好的克氏原螯虾。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终末体重、增重率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不同蛋白水平饲料对克氏原螯虾肌肉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各处理组克氏原螯虾蛋白酶活性差异显著(P<0.05),D3组克氏原螯虾蛋白酶含量达到最高水平,为46.57 U/mg。同时,高蛋白饲料也刺激肝胰腺中的脂肪酶活性,在D3组的克氏原螯虾中检测到最高水平的脂肪酶活性,并与D1、D2组有显著差异(P<0.05)。D3组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D1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综上所述,适当提高饲料中蛋白质水平,对克氏原螯虾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消化能力和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饲料 蛋白质 生长性能 肌肉成分 消化酶活性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喂不同蛋白质水平饲料对稻田小龙虾生长、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3
作者 徐笑娜 宋光同 +3 位作者 黄勇 朱士明 王芬 殷俊峰 《科学养鱼》 2024年第1期73-74,共2页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营养丰富,肉质鲜美,富含钙质,倍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小龙虾养殖规模快速扩增,小龙虾市场逐渐从“数量”向“质量”转变,且小龙虾属于季节性养殖品种,其上市越早,价格越高,养殖效益...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营养丰富,肉质鲜美,富含钙质,倍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小龙虾养殖规模快速扩增,小龙虾市场逐渐从“数量”向“质量”转变,且小龙虾属于季节性养殖品种,其上市越早,价格越高,养殖效益也相应越高。饲料营养尤其蛋白质水平是影响小龙虾生长速度和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龙虾 饲料营养 克氏原螯虾 养殖效益 养殖品种 生长速度 营养丰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虾综合种养田浮游生物群落组成及其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宋光同 王芬 +7 位作者 蒋业林 陈祝 徐笑娜 麻嘉浩 周翔 王佳佳 徐彬 朱士明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7期101-106,112,共7页
为探究稻虾综合种养田浮游生物群落组成及其周年动态变化特征,定期采集浮游生物样本,检测并分析了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种类和数量变化。结果表明,①虾沟共检出浮游植物7门125种,显著高于田面;虾沟共检出浮游动物4类57种,与田面... 为探究稻虾综合种养田浮游生物群落组成及其周年动态变化特征,定期采集浮游生物样本,检测并分析了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种类和数量变化。结果表明,①虾沟共检出浮游植物7门125种,显著高于田面;虾沟共检出浮游动物4类57种,与田面差异不显著;绿藻门和原生动物种类数占绝对优势。②虾沟浮游植物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年均值分别为1.944、2.435和0.540;其中多样性指数12月最低,9月最高;虾沟和田面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虾沟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年均值分别为1.726、1.865、0.654,其中多样性指数4月最低,8月最高。③10月至翌年3—4月单生卵囊藻均为优势种,5—9月普通黄丝藻均为优势种,6—10月四尾栅藻均为优势种。12月和2月优势种为桡足幼体,田面3月和4月无节幼体均为优势种,虾沟4月浮游动物优势种为拟铃壳虫,5—8月池沼多核变形虫均为优势种,9—11月近亲裸腹溞均为优势种。④稻虾种养生态系统虾沟浮游植物年均密度为1403858 ind/L,其中3月密度最大,2月最小;年均生物量为0.15537 mg/L,其中5月生物量最大,10月最小;虾沟浮游植物生物密度和生物量高于田面。田面浮游动物年均密度为4248 ind/L,其中密度4月最大,2月最小;年均生物量为9.28 mg/L,其中生物量12月最大,2月最小;田面浮游动物生物密度和生物量高于虾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 稻虾种养 浮游生物 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虾规格·干旱胁迫时间对克氏原螯虾繁殖的影响
5
作者 宋光同 徐笑娜 +2 位作者 王芬 朱士明 殷俊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0期98-100,共3页
[目的]研究亲虾规格和干旱胁迫时间对克氏原螯虾繁殖的影响,确定早苗繁育对亲虾规格和干旱胁迫时间等技术参数。[方法]研究3个试验虾规格(A_(1):15~20 g;A_(2):21~30 g;A_(3):31~40 g)和3个干旱胁迫时间处理(B_(1):8月15日;B2:9月15日;B... [目的]研究亲虾规格和干旱胁迫时间对克氏原螯虾繁殖的影响,确定早苗繁育对亲虾规格和干旱胁迫时间等技术参数。[方法]研究3个试验虾规格(A_(1):15~20 g;A_(2):21~30 g;A_(3):31~40 g)和3个干旱胁迫时间处理(B_(1):8月15日;B2:9月15日;B_(3):10月10日)对克氏原螯虾繁殖的影响。[结果]A2处理试验虾成活率最高,达61.1%,分别较A1、A3处理高83.5%和16.8%;且抱卵率最高,达29.2%,分别较A_(1)和A_(3)处理组高40.4%和133.6%。8月15日干旱胁迫(B1组)亲虾成活率最高,达69.4%,分别较B_(2)、B3处理高13.6%、92.2%;且抱卵率也最高,达45.5%,分别较B_(2)、B_(3)处理高120.2%、174.3%。[结论]8月初放养亲虾,以规格为21~30 g、8月中旬进行干旱诱导,有利于提高亲虾成活率和抱卵率,并可实现在10月生产出批量抱卵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亲虾规格 干旱胁迫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