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杀菌剂嘧菌酯的多种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梅丽芸 吴琼 +3 位作者 徐守明 靳文 刘倩倩 邓梦雪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63-367,共5页
建立了4种检测嘧菌酯含量的色谱分析法,包括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法(LC-DAD)、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法(GC-FID)、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通过优化定性、定量分析条件进行各种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测定,根据... 建立了4种检测嘧菌酯含量的色谱分析法,包括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法(LC-DAD)、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法(GC-FID)、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通过优化定性、定量分析条件进行各种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测定,根据出峰时间、峰型、线性范围、精密度、准确度等指标得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表明,LC-MS和GC-MS选择性更好、灵敏度更高、对杂质的抗干扰性更强,而LC-DAD和GC-FID的线性关系更好、精确度和准确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嘧菌酯 色谱分析 质谱检测 准确度 精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固相萃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绿茶中19种有机磷农药残留 被引量:9
2
作者 郭春丽 余晓峰 +7 位作者 韩芳 贾学颖 雷雨甜 刘会佳 吴琼 林童 伊雄海 宋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3-261,共9页
本文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磁性石墨烯(Fe_(3)O_(4)@G),并将其作为一种磁固相萃取剂用于绿茶中有机磷农药的萃取富集,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建立同时检测绿茶中19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本实验选择吸附剂用量为40 mg,萃... 本文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磁性石墨烯(Fe_(3)O_(4)@G),并将其作为一种磁固相萃取剂用于绿茶中有机磷农药的萃取富集,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建立同时检测绿茶中19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本实验选择吸附剂用量为40 mg,萃取时间20 min,样品溶液pH为7,3.0 mL丙酮解吸,氯化钠用量为4 g。结果表明,在5~500μg/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制备的Fe_(3)O_(4)@G材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重复利用性。检出限(LOD)在5.0~6.0μg/kg,定量限(LOQ)在15.0~20.0μg/kg。当样品加标水平为20.0、40.0、200.0μg/kg时,回收率在61.2%~94.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n=6)在2.6%~10.2%之间。本方法适用范围广,前处理易操控,有机溶剂用量少,经济,安全,材料可重复使用,该磁分散固相萃取技术在茶叶中农药的富集分离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固相萃取 绿茶 有机磷农药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品种对祁门红茶挥发性代谢谱及关键呈香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刘亚芹 王辉 +2 位作者 朱林 雷攀登 周汉琛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1-220,共10页
为探究茶树品种对祁门红茶(Keemun black tea,KBT)香气品质、挥发性代谢谱的影响,以茶树良种‘祁门种’(KMZ)、‘凫早2号’(FZ2)和‘皖茶4号’(WC4)为原料,通过传统工艺制成红茶样。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比较不同品... 为探究茶树品种对祁门红茶(Keemun black tea,KBT)香气品质、挥发性代谢谱的影响,以茶树良种‘祁门种’(KMZ)、‘凫早2号’(FZ2)和‘皖茶4号’(WC4)为原料,通过传统工艺制成红茶样。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比较不同品种KBT的挥发性成分差异,结合气味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香气特征影响(aroma character impact,ACI)值及香气重组与缺失来鉴定关键气味物质,并分析其在加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通过NIST 11数据库比对、保留指数计算和与标准品比对,在KMZ、FZ2和WC4红茶样品中分别检测到102、75种和88种香气成分,其中OAV>1且ACI>1%的关键特征气味物质有11种。香气重组和缺失验证了香叶醇、反式-β-紫罗兰酮、苯乙醛、芳樟醇、己醛、苯乙醇6种化合物是KMZ的最大贡献者,且在不同品种红茶中的含量存在差异;该6种物质在萎凋和干燥工序中的变化最为显著,在不同品种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趋势相对一致。本研究解析了不同品种KBT间的挥发性物质代谢谱差异,丰富了KBT风味品质的基本理论,为KBT香气品质控制及定向加工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祁门红茶 关键挥发性成分 代谢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做形工艺对祁红金针感官品质的影响
4
作者 杨霁虹 徐玉婕 +4 位作者 朱林 周汉琛 王辉 刘亚芹 雷攀登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5-168,共14页
为探究做形工艺对祁红金针感官品质的影响,以皖茶4号茶鲜叶为原料,采用相同的萎凋、揉捻、发酵工序,以4种不同的做形工艺制成祁红金针茶叶样品。通过感官审评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 为探究做形工艺对祁红金针感官品质的影响,以皖茶4号茶鲜叶为原料,采用相同的萎凋、揉捻、发酵工序,以4种不同的做形工艺制成祁红金针茶叶样品。通过感官审评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技术,分析关键滋味和香气物质的差异。4种不同的做形工艺分别为初烘后2次机械理条做形(工艺1)、初烘后1次机械理条做形(工艺2)、初烘后1次机械理条加手工做形(工艺3)和直接2次机械理条做形(工艺4)。感官评审结果表明,做形工艺对祁红金针茶叶的外形、滋味、香气均有影响,感官评审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工艺3、工艺2、工艺4、工艺1。工艺4样品的外形紧直度、条形较佳,工艺3对外形的显毫特征有促进作用;手工做形可提升茶叶的外形品质,初烘后发酵叶含水率降低,不利于茶叶条形的塑造,但有利于香气和滋味品质;工艺3样品香气甜花香较高、较爽,滋味醇厚、较爽,综合得分最高;工艺4样品香气甜花香较高,但滋味醇厚度低于工艺3;工艺2样品的外形得分较低,但是香气的甜花香高,滋味较醇厚。滋味成分测定分析显示,工艺3能较好地保留样品中儿茶素、茶红素、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茶黄素-3,3′-双没食子酸酯的含量,工艺2能保留样品中较高含量的茶黄素,但3-O-没食子酰基奎宁酸含量也较高,增强茶汤的涩味,而工艺1样品和工艺4样品中奎宁酸含量较高,不利于茶汤的滋味品质。挥发性化合物分析结果显示,香叶醇、苯甲醇、苯乙醇、芳樟醇、水杨酸甲酯、2-己烯醛是影响不同做形工艺祁红金针香气品质的重要化合物。工艺3样品中呈花果香的挥发性化合物与具有其他味道(如脂肪味、青气等)化合物的气味活度值比值最高,香气品质最好。研究旨在阐明4种做形工艺对祁红金针感官品质的影响,希望为祁红金针的工艺提升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红金针 做形工艺 感官评价 滋味物质 挥发性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常见茶叶病虫害防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曾德新 朱林 +10 位作者 王抄抄 李云飞 王满满 周婷婷 吕侠影 丁柳 孙娟娟 余华峥 宗凯 韩芳 余晓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5期5-12,共8页
茶叶作为一种健康饮品获得众多消费者的青睐,其安全性品质也受到广泛关注,做好茶叶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保障茶叶产量和质量,促进茶产业发展的关键。综述了我国茶产业的发展现状、主要的茶叶病虫害以及防治措施,以期为我国茶叶的科学防治提... 茶叶作为一种健康饮品获得众多消费者的青睐,其安全性品质也受到广泛关注,做好茶叶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保障茶叶产量和质量,促进茶产业发展的关键。综述了我国茶产业的发展现状、主要的茶叶病虫害以及防治措施,以期为我国茶叶的科学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病虫害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条件下大剂量紫檀芪对纳米乳液特性的影响
6
作者 吴一粟 唐宗辉 +6 位作者 经欣雨 陶宇婷 黄秋晔 张海伟 李雪玲 梁进 孙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6-46,共11页
为了考察大剂量紫檀芪(Pterostilbene,PTE)对纳米乳液特性的影响,本研究构建了富含大剂量PTE的纳米乳液运载体系,同时研究了不同条件(包括pH、盐离子浓度、反复冻融、冻干、离心)PTE对乳液体系的粒径以及流变特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了考察大剂量紫檀芪(Pterostilbene,PTE)对纳米乳液特性的影响,本研究构建了富含大剂量PTE的纳米乳液运载体系,同时研究了不同条件(包括pH、盐离子浓度、反复冻融、冻干、离心)PTE对乳液体系的粒径以及流变特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剂量PTE(2%,w/v)使乳液体系的粒径减小、ζ-电位绝对值增加、乳液黏度增加。在2000~8000r/min的中低离心转速下,大剂量PTE能显著(P<0.05)提高乳液的离心保留率;在不同pH、低盐离子浓度、冻干的处理条件下,大剂量PTE提高乳液体系稳定性。总之,纳米乳液体系对活性物质PTE的负载并不仅产生单向的影响,PTE本身就会影响乳液体系的构建和稳定性,该研究结果为拓展负载功能活性物质的乳液体系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檀芪 山茶籽油 纳米乳液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