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天麻产地加工方法与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5
- 1
-
-
作者
刘燚
金传山
张亚中
蒲婧哲
王泽旭
王蕾
-
机构
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药饮片制造新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合肥济生源药业饮片有限公司
-
出处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7-735,共9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1711505)。
-
文摘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药典籍及现代文献,归纳总结天麻道地产区的历史变迁、产地加工方法及古今对天麻评价指标的历史沿革。天麻的道地产区从河南和山东等地,逐渐变迁至云南和四川等地。古代天麻产地加工方式主要为“曝干”或“刮皮后蒸煮曝干”,现代各地方中药志关于天麻产地则多以刮皮后蒸煮透心,晒干或烘干为主。1963年版和1977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的天麻产地加工均为“去皮后蒸煮,干燥”,1985—2020年版简化为“洗净,蒸透,低温干燥”。天麻药材的质量评价标准在不同历史时期也有变化,古代天麻质量评价中以“个大”者为佳,现代本草中在延续古代体积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还增加了质地、颜色和气味等多方面评价准则,同时以天麻中浸出物、酚类成分、多糖等有效成分,指纹图谱及药效学研究评价其质量。现阶段关于天麻产地初加工没有法定标准,造成各地产地加工方法不一,天麻品质参差不齐,亟待制定出合理可行的现代产地初加工工艺及指导标准,以规范天麻产地加工,保证药材质量。
-
关键词
天麻
道地产区
采收
历史沿革
产地加工
加工方法
质量评价
研究进展
-
Keywords
Gastrodiae Rhizoma
Natural producing area
Harvest
Evolution
Field processing
Processing method
Quality evaluation
Research progress
-
分类号
R282
[医药卫生—中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