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用MEMS压力温度传感器 被引量:4
1
作者 王伟忠 许旭 +2 位作者 刘聪聪 付志杰 杨拥军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02-1107,共6页
基于硅压阻效应,利用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技术,研制了一种可用于新能源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的激光焊金属密封结构的高可靠MEMS压力温度传感器。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传感器芯片结构进行了应力仿真分析,芯片敏感膜采用线性好、工艺简... 基于硅压阻效应,利用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技术,研制了一种可用于新能源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的激光焊金属密封结构的高可靠MEMS压力温度传感器。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传感器芯片结构进行了应力仿真分析,芯片敏感膜采用线性好、工艺简单、成本低的平膜结构。结合MEMS加工工艺,利用低温硅-硅键合技术、硅通孔(TSV)技术实现了压敏电阻的芯片级介质隔离。设计了传感器的全金属密封结构,搭建了汽车热管理核心热泵空调系统台架,并进行了长期可靠性验证。结果表明,该传感器的基本性能良好,全温区(-40~135℃)传感器压力精度<0.3%FS,可长期应用于新能源电动汽车热管理核心热泵空调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温度传感器 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 硅通孔(TSV) 全金属密封结构 新能源电动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应力耦合条件下氧气浓缩器退化建模 被引量:5
2
作者 潘晋新 景博 +3 位作者 焦晓璇 王生龙 黄崧琳 方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72-481,共10页
耦合应力条件下的建模是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领域的难点问题。以氧气浓缩器地面试验退化建模为例,针对试验中2种应力线性相关且耦合作用于氧气浓缩器退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机理模型与数据驱动联合的偏微分方程建模方法。基于退化机理分... 耦合应力条件下的建模是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领域的难点问题。以氧气浓缩器地面试验退化建模为例,针对试验中2种应力线性相关且耦合作用于氧气浓缩器退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机理模型与数据驱动联合的偏微分方程建模方法。基于退化机理分析建立偏微分方程的基本形式,利用数据驱动的方法确定方程具体参数。通过偏微分方程建模,对2种应力进行解耦分析,确定引气湿度的增加会加快氧气浓缩器的退化速率,发现随着氧气浓缩器工作性能的退化,氧气浓缩器氧分压对引气压力的敏感性减弱,确定氧分压随引气压力变化斜率为健康因子。通过卡尔曼滤波器模式识别,确定氧气浓缩器退化可分为平稳阶段与退化阶段,与实际服役环境下氧气浓缩器退化数据对比,验证了氧气浓缩器两阶段退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应力耦合 退化建模 偏微分方程 氧气浓缩器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规则燃油箱惰化系统进出口优化方法
3
作者 邵垒 彭阳 +3 位作者 卢夏 张超 贺佳伟 杨文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628-2634,共7页
为解决不规则燃油箱惰化时,出现的氧体积分数分布不均匀、惰化区域不充分的难题,以熵权改进优劣解距离(TOPSIS)理论为基础,提出一种适用于不规则油箱惰化系统的优化方法,并结合数值仿真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实现波音747飞机惰化系统进出口... 为解决不规则燃油箱惰化时,出现的氧体积分数分布不均匀、惰化区域不充分的难题,以熵权改进优劣解距离(TOPSIS)理论为基础,提出一种适用于不规则油箱惰化系统的优化方法,并结合数值仿真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实现波音747飞机惰化系统进出口的优化设计。结果表明:根据熵权改进TOPSIS理论设计的惰化方案,不仅可以降低惰性气体流量需求,而且可以使得惰化空间氧体积分数分布更为均匀;优化后的波音747飞机惰化方案,综合性能指标提升22.67%,速度性指标提升2.97%,均匀性指标提升27.78%;单侧偏置惰化方案设计思路,可以增加流通路径、延长惰性气体存续时间,使得油箱惰化时氧气分布更为均匀、氧体积分数下降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油箱惰化 惰化系统 惰性气体 惰化方案 优劣解距离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减压器安全阀持续放气故障试验研究
4
作者 封文春 李瑶 +1 位作者 朱永峰 刘中华 《航空工程进展》 CSCD 2022年第4期131-139,共9页
某型飞机氧气系统所用的集成减压器在使用过程中连续多次出现低压安全阀持续放气故障,为了分析故障原因,根据该型减压器结构和工作原理,结合对故障现象和故障树的分析,设计相关试验,提出改进措施,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减压活门的... 某型飞机氧气系统所用的集成减压器在使用过程中连续多次出现低压安全阀持续放气故障,为了分析故障原因,根据该型减压器结构和工作原理,结合对故障现象和故障树的分析,设计相关试验,提出改进措施,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减压活门的阻尼特性与减压器的输出流量不匹配是导致故障的主要原因。在大流量情况下,减压活门一直处于振动状态,使其产生一定的磨损,致使减压器输出压力缓慢爬升而导致安全阀开启;当安全阀开启时,安全阀排气量远大于额定输出流量,减压器丧失压力调节功能,直至将瓶内气体排空。通过改变减压活门的阻尼特性,排除了该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减压器 安全阀 动态特性 阻尼特性 释放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