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肥市郊区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方案
1
作者 於忠祥 朱家龙 +2 位作者 王虚 陆业勤 尚昌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6年第1期70-72,共3页
阐述了合肥市郊区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和依据,提出了具体的规划方案和实施对策。
关键词 基本农田 保护区 规划方案 合肥市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市区樟树黄化病的主要因素研究 被引量:37
2
作者 陈超燕 刘洪剑 +2 位作者 束庆龙 刘晓莉 张鑫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25-629,共5页
对合肥市区樟树黄化病与立地条件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不同程度的病株叶片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樟树黄化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原因是pH值过高导致土壤中的有效铁不能被根系吸收;其他原因如地表水泥覆盖过度、土壤密度过大、污... 对合肥市区樟树黄化病与立地条件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不同程度的病株叶片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樟树黄化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原因是pH值过高导致土壤中的有效铁不能被根系吸收;其他原因如地表水泥覆盖过度、土壤密度过大、污染严重、土壤营养条件不良等因素构成。在土壤矿质元素中,黄化程度与速效K、B、Cu、Zn的含量呈正相关;与有机质、有效Fe、速效N、速效P、Mn等元素含量呈负相关。在樟树叶片营养元素中,速效N、Zn、Fe和Mn含量随着黄化程度的增加而下降;S、Ca、B和Cu的含量随着病害的加重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 黄化病 土壤肥力 市区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淮平原农田防护林树木根系对土壤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张金池 胡海波 +2 位作者 张新中 郑在彬 赵宝华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620-624,共5页
研究了徐淮平原农田防护林树木根系对土壤中蔗糖酶、碱性磷酸酶、脲酶和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1)在林带附近土壤酶活性较高,距林带较远处酶活性较低,根际土土壤酶活性大于非根际土;(2)各土壤酶活性的垂直变化规律... 研究了徐淮平原农田防护林树木根系对土壤中蔗糖酶、碱性磷酸酶、脲酶和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1)在林带附近土壤酶活性较高,距林带较远处酶活性较低,根际土土壤酶活性大于非根际土;(2)各土壤酶活性的垂直变化规律比较复杂,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自上而下逐渐减小,尤其是蔗糖酶急剧下降,脲酶和蛋白酶活性变化幅度较小;(3)树木根系,尤其是根径小于1mm的吸收根和细根数量的增加,能够显著提高土壤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防护林 根系 根际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藻的开发利用 被引量:8
4
作者 李中岳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1期22-24,共3页
螺旋藻(Spirulina)是一种个体仅有300—500μm的微藻类水生植物.属于蓝藻门,由于其活体形似螺旋,故名。原产非洲及中南美地区,这种被誉为“微型营养宝库”的螺旋藻,每公斤所含营养相当于1000公斤各种蔬菜的总和,植物蛋白质含量高达70%。
关键词 螺旋藻 蓝藻门 开发 生物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松树形态、解剖及叶绿素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迟健 李中岳 李春发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5-28,共4页
调查研究了马尾松、黑松、黄松的形态、解剖及叶绿素含量差异。发现黄松的针叶最长;针叶每厘米长鲜重及枝条顶芽色泽接近马尾松,针叶横断面长宽比接近黑松;针叶硬度介于两松之间。黄松针叶黄绿色,其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及B均明显... 调查研究了马尾松、黑松、黄松的形态、解剖及叶绿素含量差异。发现黄松的针叶最长;针叶每厘米长鲜重及枝条顶芽色泽接近马尾松,针叶横断面长宽比接近黑松;针叶硬度介于两松之间。黄松针叶黄绿色,其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及B均明显低于马尾松或黑松。黄松针叶树脂道数超过马尾松或黑松,叶内2个维管束的排列方式,针叶树脂道中生性及气孔带数目均与黑松相似,针叶色泽与黑松×马尾松的人工杂种(日本的和华松)相似。由于上述特征,黄松为杂种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树 形态 解剖 叶绿素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胶的采收和加工方法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宗应 李中岳 《中国林副特产》 1997年第1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桃胶 采收 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桕的利用与高产栽培 被引量:5
7
作者 徐英宏 韩久同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02年第4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乌桕 利用 高产栽培 风景树 栽培 嫁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溯中国的桃文化 被引量:2
8
作者 李中岳 《安徽林业科技》 2003年第1期37-37,
桃在中国古文化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其木、花、果各自具有不同的喻意和象征,是吉祥、长寿及青春美好的化身。说起桃,人们不但会想到桃木的虬曲、桃花的美丽,桃子的美味,还会联想起鬼怪、春联、祝寿、世外仙境甚至孙悟空、林黛玉,故... 桃在中国古文化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其木、花、果各自具有不同的喻意和象征,是吉祥、长寿及青春美好的化身。说起桃,人们不但会想到桃木的虬曲、桃花的美丽,桃子的美味,还会联想起鬼怪、春联、祝寿、世外仙境甚至孙悟空、林黛玉,故而桃在中国几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桃文化”。桃木在中国古代被视为神木,认为是鬼的克星。相传,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其下有神荼、郁垒二神,能食百鬼。因此,桃木被制成各种物品和形状,用来驱鬼辟邪除灾。春秋时,人们用桃枝编成扫帚,谓之“桃”,用以扫除不祥。《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载:“乃以使巫以桃先祓殡。”也有用桃木制成弓或杖以辟邪的,《左传》昭公四年载:“桃弧棘矢,以除其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传》 桃文化 《西游记》 《风俗通义》 《红楼梦》 襄公二十九年 古今图书集成 唐宋诗词 理想世界 陶渊明
全文增补中
红豆杉资源的开发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张余田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6期35-36,共2页
红豆杉资源的开发应用@张余田¥安徽省合肥林校红豆杉资源的开发应用张余田(安徽省合肥林校,合肥230031)红豆杉属(Taxus)植物为红豆杉科常绿乔木或灌木,全世界约有11种,我国有其中的4种1变种,即西藏红豆杉(T... 红豆杉资源的开发应用@张余田¥安徽省合肥林校红豆杉资源的开发应用张余田(安徽省合肥林校,合肥230031)红豆杉属(Taxus)植物为红豆杉科常绿乔木或灌木,全世界约有11种,我国有其中的4种1变种,即西藏红豆杉(T.walichiana)、东北红豆杉(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杉 植物资源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启发式”教学
10
作者 蒋晓明 《安徽林业科技》 2000年第5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启发式”教学 基本思路 小概率原理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启发式教学方法 问题情境 习题课 理论联系实际 参数估计 总体平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推进安徽现代林业建设的思考
11
作者 韩久同 《林业调查规划》 2002年第3期65-68,共4页
现代林业建设是林业发展方向的必然选择。论述了现代林业建设的迫切性及现代林业的主要理论 ,从实际出发 ,阐明了安徽林业“点”、“线”、“面”建设的重点 ,并就安徽现代林业建设中关于万里绿色长廊工程 ,林业发展规划及调查设计技术... 现代林业建设是林业发展方向的必然选择。论述了现代林业建设的迫切性及现代林业的主要理论 ,从实际出发 ,阐明了安徽林业“点”、“线”、“面”建设的重点 ,并就安徽现代林业建设中关于万里绿色长廊工程 ,林业发展规划及调查设计技术标准 ,森林经营方式 ,林业产业体系建设 ,建设森林生态网络体系框架 ,创造现代林业建设的良好外部环境等方面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现代林业建设 森林生态网络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菇的袋栽生产技术
12
作者 王能果 刘二冬 《中国林副特产》 2004年第1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平菇 袋栽 栽培时间 菌丝培养 培养料 代料栽培 出菇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提高金针菇的产量
13
作者 李中岳 《安徽农业》 1995年第5期16-16,共1页
金针菇生产中主要存在产量偏低,品质较差两大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制菌袋正品率不高,品种本身种性不好,栽培料配方不合理,管理不科学等。只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才能获得优质高产。 一、提高菌袋正品率 一般而言,要搞好以下几个方面:选... 金针菇生产中主要存在产量偏低,品质较差两大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制菌袋正品率不高,品种本身种性不好,栽培料配方不合理,管理不科学等。只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才能获得优质高产。 一、提高菌袋正品率 一般而言,要搞好以下几个方面:选择无霉变的原材料,特别要消除不易散开的霉变颗粒;在栽培原料中加入10%左右的稻草(2厘米长)或谷壳,以利加快菌丝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菌袋 品种 栽培 管理
全文增补中
浅谈森林资源管理
14
作者 郭一琨 《安徽林业科技》 1995年第1期21-22,共2页
<正> 1 前言建国以来,我国的森林资源和林政管理工作取得很大成效,九十年代,我国的林业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当前,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形势仍然十分严峻,诸如:林木资源过量消耗又呈回升之势;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仍很猖獗;随... <正> 1 前言建国以来,我国的森林资源和林政管理工作取得很大成效,九十年代,我国的林业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当前,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形势仍然十分严峻,诸如:林木资源过量消耗又呈回升之势;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仍很猖獗;随意侵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管理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