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研究生英语教学信息化特征、现实挑战与创新路径 被引量:2
1
作者 吴华 刘海清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85,共6页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对研究生英语教学产生深刻影响,有力推动了教学资源重组和教学模式、教学评价创新。研究生英语信息化教学的特征是融合性、个性化和共享性,在推进过程中面临教师信息素养有待提升,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难以均衡配置,学科专...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对研究生英语教学产生深刻影响,有力推动了教学资源重组和教学模式、教学评价创新。研究生英语信息化教学的特征是融合性、个性化和共享性,在推进过程中面临教师信息素养有待提升,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难以均衡配置,学科专业如何与实践教学融合以及人工智能辅助教学等方面挑战。我国高校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引领的英语教学模式创新,通过搭建教学平台,引入智慧教学、混合式教学等系列举措,提升研究生英语教学水平,为国家培养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英语 信息化 教学模式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托邦世界的一抹温情——论多丽丝·莱辛预言小说中的生存悖论 被引量:2
2
作者 沈洁玉 黄波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5-28,共4页
英国文坛大师多丽丝·莱辛后期创作了一系列带有幻想性质的预言小说,绘制了一个个被严重污染、充满邪恶而又濒临灭绝的"恶托邦"世界。然而作品中在对"恶"进行描绘的同时又展现了充满希望的美好新世界。这种破... 英国文坛大师多丽丝·莱辛后期创作了一系列带有幻想性质的预言小说,绘制了一个个被严重污染、充满邪恶而又濒临灭绝的"恶托邦"世界。然而作品中在对"恶"进行描绘的同时又展现了充满希望的美好新世界。这种破碎的世界与新世界共存,民不聊生的"恶托邦"与美好幻象的乌托邦同在的生存悖论恰好地体现了作家预言小说的主旨和作者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深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预言式小说 恶托邦 生存悖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墙而过的天路历程——《幸存者回忆录》中异质空间的解读 被引量:1
3
作者 沈洁玉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76-85,共10页
在20世纪后期西方学界空间转向的学术思潮影响下,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继《四门城》之后的幻想类作品呈现出鲜明的空间化特色。她进行了一系列"异质空间"的缔造,以此为容器承载着作家赋予主人公丰富的心理活动。《幸存... 在20世纪后期西方学界空间转向的学术思潮影响下,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继《四门城》之后的幻想类作品呈现出鲜明的空间化特色。她进行了一系列"异质空间"的缔造,以此为容器承载着作家赋予主人公丰富的心理活动。《幸存者回忆录》中的"墙后面的世界",是一个充斥着幻想与回忆的异域,小说主人公在此践行了一场别样的超越现实的天路历程,通过跨越客厅墙壁而踏入"另一个空间"进行着一次次的心灵洗涤,最后实现精神升华,突破了尘世间生存的种种困囿。本文认为这一异质空间的存在既展现了作家对苏菲主义哲学的深刻理解和她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注,同时它又是一个将时间空间化了的场所,承担着独特的空间叙事功能,推动着小说的整个叙事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幸存者回忆录》 异质空间 苏菲主义 空间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总统就职演讲中同一叙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家勤 刘丹丹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58-71,共14页
为修补因竞选而激化的党派分歧,争取各方对自己执政的支持与合作,美国当选总统在就职演讲中常借助叙事来建构与受众的同一。本文借助伯克的同一修辞理论,采用数据统计和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美国总统就职演讲中的同一叙事进行了研究。... 为修补因竞选而激化的党派分歧,争取各方对自己执政的支持与合作,美国当选总统在就职演讲中常借助叙事来建构与受众的同一。本文借助伯克的同一修辞理论,采用数据统计和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美国总统就职演讲中的同一叙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历史渊源、国父、情景、美国梦及价值观等话题均是新总统实现与受众同一的重要手段。在讲述历史成就、英雄事迹、种族故事以及其他能够体现人类社会共同价值观的事件时,美国总统往往设法把自己和所有美国人共同归于国父后裔,把自己比作历史上带领人们走出困境的伟大领袖,把受众比作历史上为国家奋斗的英雄人物,把当时的社会情景与历史上的相似情景进行比照。本研究尝试将叙事、修辞和演讲话语分析有机结合在一起,希望有助于拓宽叙事、修辞等研究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总统就职演讲 演讲叙事 同一理论 同一叙事 同一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