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KAP理论的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情绪状态、生活方式及再出血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黄梅 徐舒婷 何雁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7期165-167,180,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IKAP理论的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情绪状态、生活方式及再出血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10月于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 目的 探讨基于IKAP理论的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情绪状态、生活方式及再出血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10月于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基于IKAP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评分和血红蛋白水平;比较两组再出血率。结果 干预前,两组HAMA、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HPLP-Ⅱ评分、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HPLP-Ⅱ评分、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IKAP理论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情绪状态,并促进健康行为及生活方式,减少再出血,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出血 IKAP理论 情绪状态 生活方式 再出血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许勤 王志红 +1 位作者 石振旺 胡乃中 《安徽医学》 2014年第11期1500-1502,共3页
目的探讨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NVUGIB)临床危险因素,提高对病情转归预见性。方法收集NVUGIB患者临床资料,进行Rockall评分和Blatchford评分,随访患者出院30天内再出血及死亡的转归。结果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癌、贲门粘膜撕裂症... 目的探讨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NVUGIB)临床危险因素,提高对病情转归预见性。方法收集NVUGIB患者临床资料,进行Rockall评分和Blatchford评分,随访患者出院30天内再出血及死亡的转归。结果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癌、贲门粘膜撕裂症是NVUGIB的前四位病因。再出血率6.8%,病死率9.6%。死亡组与生存组的年龄、出血量、基础疾病、呕血、心动过速和Rockall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出血量、基础疾病、呕血、心动过速和Rockall分值是NVUGIB死亡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 病因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胃溃疡中EGF VEGF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3
作者 鲍德明 王志红 +8 位作者 赵敏 陈正徐 杨善峰 石振旺 代多珍 肖强 李兆梅 余玲 张静芳 《安徽医学》 2011年第11期1805-1807,共3页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老年人胃溃疡发病中的作用,探讨其在老年人胃溃疡的发病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收集经胃镜检查确诊胃溃疡患者60例为病例组,同期胃镜检查为浅表性胃炎者60例为对照组,两组按年龄平均...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老年人胃溃疡发病中的作用,探讨其在老年人胃溃疡的发病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收集经胃镜检查确诊胃溃疡患者60例为病例组,同期胃镜检查为浅表性胃炎者60例为对照组,两组按年龄平均分为老年组(≥60岁)和中青年组(<60岁),分别抽取胃液及活检溃疡周边组织为样本,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胃液中的EGF与VEGF水平,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溃疡周边组织中的EGF与VEGF表达水平,统计分析各组数据,探索老年人胃溃疡愈合与EGF及VEGF之间的关系。结果老年人病例组胃液及组织中的EGF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人病例组组织中的VEGF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人病例组胃液及组织中的EGF和VEGF表达水平明显低于中青年病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胃溃疡患者胃液及溃疡周边组织中的EGF表达下降,且溃疡周边组织中的VEGF表达亦下降,可能是老年人胃溃疡难治愈易复发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胃溃疡 表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急腹症为主要表现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例误诊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姚莉 王志红 《安徽医学》 2004年第5期400-400,共1页
关键词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急腹症 误诊分析 急性并发症 首发 严重 急性腹痛 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咽异感症患者纤维胃镜检查的临床意义(附75例检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志红 高潮 +1 位作者 姜虹 杨善峰 《安徽医学》 2000年第3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咽异感症患者进行纤维胃镜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994年一1998年就诊于耳鼻喉科的75例咽异感症病人进行纤维胃镜检查。结果:食管炎47例,食管或贲门癌5例,胃炎16例,胃溃疡4例,胃粘膜脱垂症2例,无病... 目的:探讨咽异感症患者进行纤维胃镜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994年一1998年就诊于耳鼻喉科的75例咽异感症病人进行纤维胃镜检查。结果:食管炎47例,食管或贲门癌5例,胃炎16例,胃溃疡4例,胃粘膜脱垂症2例,无病变1例。其中33例经抑酸、抗反流治疗1~2周,29例症状消失。结论:咽异感症与上消化道多种原因引起的胃液或合并肠液食管-咽喉反流密切相关,常规纤维胃镜检查能获得及时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异感症 纤维胃镜检查 胃液反流 肠液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护理干预在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赵欢 丁姗姗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8期121-123,162,共4页
目的探讨结肠镜检查期间的精准护理干预方法及护理效果,结合肠道准备情况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接受结肠镜检查的1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精准护理干预)和对照... 目的探讨结肠镜检查期间的精准护理干预方法及护理效果,结合肠道准备情况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接受结肠镜检查的1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精准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每组各5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依从性、情绪状态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肠道准备充分率以及对于结肠镜检查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而结肠镜检查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结肠镜检查期间,实施精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升肠道准备效果,安全、顺利的完成检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提高其对于结肠镜检查的依从性与配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护理干预 结肠镜检查 肠道准备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筛查3种评分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华 王弦 石振旺 《安徽医学》 2023年第8期929-933,共5页
目的 评价新的胃癌筛查评分(即李氏评分)、日本评分法及ABC法在早期胃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8年6月至2021年12月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及门诊患者147例。在记录相关信息后,采用日本评分法、李氏评分及ABC法对所有患者进... 目的 评价新的胃癌筛查评分(即李氏评分)、日本评分法及ABC法在早期胃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8年6月至2021年12月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及门诊患者147例。在记录相关信息后,采用日本评分法、李氏评分及ABC法对所有患者进行评分。根据患者的内镜病理检查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别采用日本评分、李氏评分及ABC法确定诊断早期胃癌的最佳分界点。计算并比较3种评分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纳入的147例患者中检出胃癌5例(3.4%),萎缩伴或不伴癌前病变65例(44.22%)。日本评分、李氏评分及ABC法诊断早期胃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6、0.736及0.594。日本评分最佳分界点为5.5分,即认为日本评分≥6分为早期胃癌筛查标准,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3%和31.2%。李氏评分最佳分界点为9.5分,即认为李氏评分≥10分为早期胃癌筛查标准,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4%和63.6%;ABC法最佳分界点为B和C之间,即认为ABC法≥C为早期胃癌筛查标准,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0.0%和58.4%。结论 李氏评分特异度优于日本评分及ABC法,日本评分灵敏度优于李氏评分及ABC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氏评分法 日本评分法 ABC法 胃癌 癌前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干预联合生物反馈在功能性便秘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黄康 余跃 +3 位作者 高显奎 杨琰 陈军 王巧民 《淮海医药》 CAS 2012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联合生物反馈在功能性便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按照功能性便秘罗马Ⅲ诊断标准,在我院门诊或病房选择便秘患者60例,对每名患者进行5~10次的心理干预加生物反馈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联合生物反馈在功能性便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按照功能性便秘罗马Ⅲ诊断标准,在我院门诊或病房选择便秘患者60例,对每名患者进行5~10次的心理干预加生物反馈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评估。结果 6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经心理干预加生物反馈治疗后,10.0%(6/60)治愈;40%(24/60)显效;31.6%(19/60)有效;18.3%(11/60)无效,有效率81.6%。生物反馈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前,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41±9)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49±8),与中国常模相比较,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治疗后,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32±7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33±7)显著改善(P<0.01)。结论心理干预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后,功能性便秘患者临床症状、焦虑和抑郁量表评分都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表明心理干预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功能性便秘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生物反馈 心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胃肠镜下息肉术后低血糖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丁姗姗 赵欢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5期132-135,共4页
目的调查护理干预对胃肠镜下息肉摘除术患者术后低血糖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开展胃肠镜下息肉摘除术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预防性护理管理... 目的调查护理干预对胃肠镜下息肉摘除术患者术后低血糖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开展胃肠镜下息肉摘除术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预防性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低血糖发生率、血糖水平、术后康复时间、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3.1%,对照组发生率为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胃肠道通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9%,高于对照组的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预防性护理管理能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缩短康复时间,降低术后低血糖发生率、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护理 胃肠镜下息肉摘除 术后低血糖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胃多发癌1例
10
作者 陈军 杨善峰 +1 位作者 赵洋 胡红光 《安徽医学》 2014年第6期861-861,共1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89岁,因'进行性进吞咽困难半年'入院。查体:神清,精神欠佳,颈部及锁骨下淋巴结未及肿大,双肺呼吸音粗,未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率70次/min,心律齐,无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未及压痛、反跳痛,肠鸣音正常。...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89岁,因'进行性进吞咽困难半年'入院。查体:神清,精神欠佳,颈部及锁骨下淋巴结未及肿大,双肺呼吸音粗,未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率70次/min,心律齐,无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未及压痛、反跳痛,肠鸣音正常。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白细胞4.94×109/L,血小板114.0×109/L,血红蛋白104.0 g/L。生化:白蛋白35.0 g/L,磷0.85 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胃肿瘤 多发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行性胃粘膜脱垂92例诊治分析
11
作者 王志红 薛西林 《安徽医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2-43,共2页
逆行性胃粘膜脱垂(RGMP)是指胃-食管胃粘膜脱垂。笔者自1992~1994年经胃镜检查诊断92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3,246例胃镜检查中RGMP92例,占2.83%。其中男65例,女27例;年龄20~66岁,平均年龄36.41岁,其中20~29岁 31... 逆行性胃粘膜脱垂(RGMP)是指胃-食管胃粘膜脱垂。笔者自1992~1994年经胃镜检查诊断92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3,246例胃镜检查中RGMP92例,占2.83%。其中男65例,女27例;年龄20~66岁,平均年龄36.41岁,其中20~29岁 31例,30~39岁 35例,40~49岁 20例,50~66岁6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粘膜脱垂 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致肝硬化患者发生门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
12
作者 肖强 杨善峰 +5 位作者 李祥 何雁 严波 金娟 陈军 任德丽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20期4-6,共3页
目的 :探讨导致肝硬化患者发生门静脉血栓(PVT)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接诊的25例肝硬化合并PVT患者作为PVT组,另选取同期该院接诊的55例未合并PVT的肝硬化患者作为无PVT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中找出... 目的 :探讨导致肝硬化患者发生门静脉血栓(PVT)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接诊的25例肝硬化合并PVT患者作为PVT组,另选取同期该院接诊的55例未合并PVT的肝硬化患者作为无PVT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中找出导致肝硬化患者发生PVT的危险因素。结果 :PVT组患者门静脉的最大血流速度低于无PVT组患者,其门静脉的宽度宽于无PVT组患者,其脾脏的厚度厚于无PVT组患者,其Child-Pugh的评分、D-二聚体的水平均高于无PVT组患者,P <0.05。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门静脉的最大血流速度较低、门静脉的宽度及脾脏的厚度增加、Child-Pugh评分和D-二聚体的水平较高均为导致肝硬化患者发生门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的结果显示,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的最大血流速度与其门静脉的宽度及脾脏的厚度均呈负相关(r=-0.991,P=0.000;r=-0.977,P=0.000);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的最大血流速度与其D-二聚体的水平呈负相关(r=-0.986,P=0.000);肝硬化患者的Child-Pugh评分与其D-二聚体的水平呈正相关(r=0.979,P=0.000)。结论 :导致肝硬化患者发生门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门静脉的最大血流速度较低、门静脉的宽度及脾脏的厚度增加、Child-Pugh评分和D-二聚体的水平较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阴性疣状胃炎患者外周血和胃黏膜中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善峰 严波 +3 位作者 丁西平 赵敏 丁邦胜 李祥 《安徽医学》 2014年第9期1182-1184,共3页
目的探讨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在幽门螺杆菌(HP)阴性疣状胃炎患者外周血及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自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我院HP阴性的疣状胃炎的患者25例作为疣状胃炎组,随机选取同期诊断为HP阴性的慢性... 目的探讨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在幽门螺杆菌(HP)阴性疣状胃炎患者外周血及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自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我院HP阴性的疣状胃炎的患者25例作为疣状胃炎组,随机选取同期诊断为HP阴性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20例作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组,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免疫组化检测疣状胃炎组和慢性浅表性胃炎组患者外周血及胃黏膜组织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率。结果疣状胃炎组患者外周血及胃黏膜组织中CD8+T淋巴细胞表达率较慢性浅表性胃炎组患者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疣状胃炎患者外周血及胃黏膜组织中CD4+/CD8+比值较慢性浅表性胃炎组患者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疣状胃炎组患者外周血中CD8+T细胞表达率、CD4+/CD8+比值与胃黏膜组织中CD8+T细胞表达率、CD4+/CD8+比值呈正相关(r=0.702,P<0.01;r=0.605,P<0.05);慢性浅表性胃炎亦如此(r=0.723,P<0.01;r=0.595,P<0.05)。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在HP阴性疣状胃炎外周血及胃黏膜组织中均高表达,提示疣状胃炎的发生和形成与机体的免疫状态有关;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的表达率可间接反映疣状胃炎胃黏膜组织中病变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亚群 疣状胃炎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肖强 杨善峰 李祥 《安徽医学》 2018年第6期718-721,共4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结直肠腺瘤性息肉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8月至2017年6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行结肠镜检查的97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段、息肉大小、息肉数目及部... 目的探讨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结直肠腺瘤性息肉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8月至2017年6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行结肠镜检查的97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段、息肉大小、息肉数目及部位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的血脂水平,并分析息肉大小、数目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不同年龄患者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岁与41~≤60岁、>60岁患者的三酰甘油水平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41~≤60岁与>60岁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患者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息肉大小患者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cm与<1 cm、1~<2 cm患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1 cm与1~<2 cm患者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息肉数目患者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及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息肉大小、数目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的年龄、息肉大小、息肉数目与血脂水平关系密切,为腺瘤性息肉病变进展的高危因素。对于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应及时予以内镜治疗,并积极进行术后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 影响因素 相关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芬 石振旺 王志红 《淮海医药》 CAS 2018年第5期537-539,542,共4页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将8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疗程均为12周...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将8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疗程均为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ALT,AST,GGT)、血脂水平(TG,TC)、肝脏彩超影像学改变及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2周后,2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有效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对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功能、血脂及影像学程度有良好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双歧杆菌 多烯磷脂酰胆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治疗中实施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慧娟 黄梅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14期169-170,共2页
目的:探讨在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治疗中实施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在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循证组(n=40)和参照组(n=40)。对循证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对参照组... 目的:探讨在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治疗中实施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在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循证组(n=40)和参照组(n=40)。对循证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对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死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循证组患者的病死率为2.5%(1/40),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5%(3/40),其对护理的满意率为80%(32/40)。参照组患者的病死率为12.5%(5/40),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0.0%(12/40),其对护理的满意率为42.5%(17/40)。与参照组患者相比,循证组患者的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其对护理的满意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急性重症胰腺炎 常规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食量化管理联合心理干预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魏喆 刘红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21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讨饮食量化管理联合心理干预应用于急性胰腺炎(AP)患者护理中的效果,为实际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AP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50例,加用饮... 目的探讨饮食量化管理联合心理干预应用于急性胰腺炎(AP)患者护理中的效果,为实际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AP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50例,加用饮食量化管理、心理干预,比较组间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依从性良好率为94.00%、复发率仅为6.00%,与对照组的76.00%和22.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20、4.070,P<0.05)。研究组患者中,满意37例、基本满意12例,护理满意度为98.00%,与对照组的26例、15例及82.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44,P<0.05)。结论饮食量化管理及心理干预有利于提升AP患者的饮食依从性、降低复发率,还有利于拉近护患关系,建立良好的医院形象,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 饮食量化管理 心理干预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与内毒素血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代新 王志红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8期211-213,共3页
目的 :分析肝硬化与内毒素血症的相关性。方法 :将2013年2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肝硬化患者纳入肝硬化组(其中有36例患者并发感染,有44例患者未并发感染)。对这80例患者进行Child-Pugh分级,将其中39例Child-Pugh B级患者纳入Child... 目的 :分析肝硬化与内毒素血症的相关性。方法 :将2013年2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肝硬化患者纳入肝硬化组(其中有36例患者并发感染,有44例患者未并发感染)。对这80例患者进行Child-Pugh分级,将其中39例Child-Pugh B级患者纳入Child-Pugh B级组,将其中28例Child-Pugh C级患者纳入Child-Pugh C级组。选取8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组。采集肝硬化组患者和正常组受试者的血液,应用动态浊度法进行内毒素含量的测定。结果 :肝硬化组与正常组受试者血液中内毒素的含量经独立样本t检验相比较,差异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肝硬化组患者血液中内毒素的含量较高。对肝硬化组患者血液中内毒素的含量与其Child-Pugh分级(B级与C级)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Child-Pugh B级组患者与Child-Pugh C级组患者血中内毒素的含量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肝硬化组患者中并发感染的患者与未并发感染的患者血液中内毒素的含量经秩和检验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硬化患者,尤其是并发感染的此病患者发生内毒素血症的几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内毒素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接受泛影葡胺造影检查的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实施细致化护理的效果探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慧娟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11期168-169,共2页
目的 :探讨对接受泛影葡胺造影检查的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实施细致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6月期间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82例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2例患者随机分为普通组(41例)和细致组(41例)。... 目的 :探讨对接受泛影葡胺造影检查的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实施细致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6月期间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82例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2例患者随机分为普通组(41例)和细致组(41例)。对这两组患者均进行泛影葡胺造影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为其选择进行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在这两组患者接受泛影葡胺造影检查期间,对普通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细致组患者进行细致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率、住院的时间和恢复排便的时间。结果 :细致组患者中有39例患者接受了保守治疗,有2例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细致组患者的手术治疗率为4.8%。普通组患者中有33例患者接受了保守治疗,有8例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普通组患者的手术治疗率为19.5%。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致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4.9±4.1)d,其平均恢复排便时间为(22.4±21.7)h。普通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7.9±3.9)d,其平均恢复排便时间为(42.1±24.6)h。两组患者住院的时间和恢复排便的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接受泛影葡胺造影检查的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实施细致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降低其手术治疗率,缩短其住院的时间和恢复排便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影葡胺造影检查 不完全性肠梗阻 细致化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5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循证护理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晓明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9期242-243,共2页
目的 :探究对5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循证护理组(EBN组,n=51)与常规护理组(CVT组,n=51)。对两组患者进行对症治疗的同时,对EBN... 目的 :探究对5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循证护理组(EBN组,n=51)与常规护理组(CVT组,n=51)。对两组患者进行对症治疗的同时,对EBN组患者与CVT组患者分别进行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 :经治护,EBN组患者尿淀粉酶和血淀粉酶的水平均低于CVT组患者,其腹痛症状消失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短于CVT组患者,其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高于CVT组患者,P<0.05。结论 :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循证护理有助于改善其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的水平,缩短其腹痛症状消失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循证护理 尿淀粉酶 血淀粉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