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螺旋CT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1
作者 董静 王卫 +2 位作者 章俊 程庆红 张道铭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165-166,169,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早期胃癌患者,均接受MSCT检查,以胃组织活检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MSCT对早期胃癌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经胃组织活检确诊的100例早期胃癌患者中T1期100例;N分期中N...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早期胃癌患者,均接受MSCT检查,以胃组织活检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MSCT对早期胃癌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经胃组织活检确诊的100例早期胃癌患者中T1期100例;N分期中N0期61例,N1期17例,N2期13例,N3期9例。分型中隆起型6例,表浅型57例,凹陷型37例。MSCT检出早期胃癌患者中N0期59例,N1期16例,N2期12例,N3期8例,MSCT诊断早期胃癌患者95例,检出率为95.00%,MSCT诊断早期胃癌N分期与胃组织活检结果的一致性较强(Kappa=0.914,P<0.001);隆起型检出率为83.33%,表浅型检出率为89.47%,凹陷型检出率为81.08%。结论MSCT在诊断早期胃癌及其分期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探测器光谱CT定量参数与肺癌及其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8
2
作者 张东升 盛茂 +1 位作者 程庆红 陶磊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5期759-762,共4页
目的 分析双层探测器光谱CT定量参数与肺癌及其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1年3月~2022年1月共87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肺癌组,并选择同期入院治疗的36例肺炎性结节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2周内均行双层探测器光谱CT扫描。... 目的 分析双层探测器光谱CT定量参数与肺癌及其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1年3月~2022年1月共87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肺癌组,并选择同期入院治疗的36例肺炎性结节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2周内均行双层探测器光谱CT扫描。比较两组常规CT参数及光谱CT定量参数差异,并分析肺癌组不同病理特征者光谱CT定量参数差异。结果 两组棘突征、CT值及动脉期碘密度(IC)、标准化IC(NIC)、有效原子序列(Zef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及血管集束征CT征象多于对照组(P<0.05),肺癌组静脉期IC、NIC及Zeff均低于对照组(P<0.05)。肺癌组不同病理特征者动脉期IC、NIC、Zeff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者静脉期IC、NIC及Zeff高于鳞癌及小细胞癌者(P<0.05),鳞癌者则高于小细胞癌者(P<0.05)。结论 双层探测器光谱CT定量参数对鉴别肺癌与肺炎性结节有利,且能辅助判断肺癌病理特征,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肺炎性结节 光谱CT 双层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探测器光谱CT冠状动脉成像虚拟单能级图像与常规图像质量比较 被引量:12
3
作者 陆璐 盛茂 +5 位作者 李若梅 赵子健 袁虎 张继 钱银锋 李小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35-340,共6页
目的 比较双层探测器光谱CT虚拟单能级冠状动脉血管图像与常规扫描图像的质量,优化冠状动脉的CT图像质量。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2—6月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双层探测器光谱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图像100例。以10 keV为间隔,... 目的 比较双层探测器光谱CT虚拟单能级冠状动脉血管图像与常规扫描图像的质量,优化冠状动脉的CT图像质量。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2—6月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双层探测器光谱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图像100例。以10 keV为间隔,将光谱数据重建出40~150 keV虚拟单能级图像。分别在主动脉根部(AO)、左前降支(LAD)中段、左回旋支(LCX)中段及右冠状动脉(RCA)中段选取感兴趣区,测量冠状动脉的CT值及噪声,比较虚拟单能级图像和常规图像冠状动脉的CT值、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和图像噪声,分析LAD、LCX、RCA虚拟单能级图像的SNR、CNR与keV的相关性,以及主观评分一致性。结果 40 keV、50 keV虚拟单能级图像AO、LAD、LCX和RCA的CT值明显高于常规图像(H=723、660、480、641,P<0.01)。图像噪声在40 keV时最大,但与常规图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5,P>0.05),40~70 keV图像噪声逐渐下降,70 keV之后图像噪声保持稳定(H=192,P<0.01)。LAD、LCX、RCA虚拟单能级图像的SNR、CNR与ke V能级呈负相关(r=-0.864、-0.843、-0.856,-0.816、-0.782、-0.826,P均<0.01),40 keV、50 keV虚拟单能级图像LAD、LCX和RCA的SNR及CNR明显高于常规图像(H=564、489、542、480、551、499,P<0.01)。主观评分显示40 keV、50 keV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常规图像(H=1 944,P<0.01)。结论 双层探测器光谱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40 keV、50 keV虚拟单能级图像显示冠状动脉图像质量明显高于常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血管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双层探测器光谱CT 虚拟单能量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