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RG支付下公立医院成本管理实践与探讨 被引量:5
1
作者 许冰 刘贺 秦嵘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1,共4页
当前,成本管理对于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DRG支付下公立医院成本管理存在以下问题:政策环境不佳,缺乏内部协同;管理基础薄弱,未能形成闭环;信息化水平不高,支撑力度不足。对此,案例医院构建成本管理体系,实施精细化管控... 当前,成本管理对于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DRG支付下公立医院成本管理存在以下问题:政策环境不佳,缺乏内部协同;管理基础薄弱,未能形成闭环;信息化水平不高,支撑力度不足。对此,案例医院构建成本管理体系,实施精细化管控,重视病种成本核算,不断提高成本管理能力,取得了良好成效,可以为其他医院优化成本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G 成本管理 公立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市40岁以上社区人群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广琦 闫成锐 +7 位作者 殷应传 周晓惠 何競 孙国林 余本富 孙名香 王道年 王佑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7-120,共4页
目的了解合肥市社区人群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现状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针对中国糖尿病与肿瘤发生风险的前瞻性随访研究的基线调查资料,排除部分数据缺失、误差,选取有年龄、性别、既往史、身高、体重、腰臀围、血糖、血脂、血压等具... 目的了解合肥市社区人群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现状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针对中国糖尿病与肿瘤发生风险的前瞻性随访研究的基线调查资料,排除部分数据缺失、误差,选取有年龄、性别、既往史、身高、体重、腰臀围、血糖、血脂、血压等具有完整资料的40岁以上人群共9 977例进行分析。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采用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订定义。将调查对象分为正常组和MS组,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两组之间年龄、性别、血脂、体质指数(BMI)等指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MS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合肥市40岁以上社区居民MS的粗患病率为27.6%,标化患病率为26.6%。MS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逐渐增高,MS组患者血压、腰臀比、BMI、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均较正常人群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三酰甘油是MS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代谢综合征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MS发病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积极采取干预措施,预防疾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社区人群 血脂 体质指数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市区≥60岁老人COVID-19疫苗接种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武道荣 闫雪波 +4 位作者 方磊 王鹏 冯开俊 李睿 宋秋鸣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19-1323,共5页
目的了解合肥市≥60岁老人接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苗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其疫苗接种情况进行追踪调查,分析目前影响60岁以上老人接种新冠疫苗的因素。方法选择合肥市区≥60岁老人,通过使用网络调查问卷方法开展疫苗接种... 目的了解合肥市≥60岁老人接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苗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其疫苗接种情况进行追踪调查,分析目前影响60岁以上老人接种新冠疫苗的因素。方法选择合肥市区≥60岁老人,通过使用网络调查问卷方法开展疫苗接种意愿调查,了解≥60岁老人接种COVID-19疫苗的意愿率,对COVID-19疫苗接种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并对老人们进行追踪调查,了解实际接种率及未接种原因。结果合肥市区≥60岁老人接种COVID-19疫苗意愿率为76.8%,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慢性基础疾病、是否接种过流感疫苗均不影响老人接种COVID-19疫苗意愿;认为自己可能会感染COVID-19、担心COVID-19疫苗副作用及有效性、认为国内安全不需接种、受近期市内新增病例影响为影响COVID-19疫苗接种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追踪调查结果显示,208例老人已接种新冠疫苗,实际接种率为46.2%,计划过段时间再接种、认为≥60岁人群疫苗接种尚未开放、有多种基础疾病被告知暂不能接种、认为天气炎热身体不方便长时间排队为目前60岁以上老人尚未接种疫苗的前四位原因。结论广泛开展≥60岁老人COVID-19疫苗接种安全性、有效性及COVID-19疫苗知识及政策的宣传、严格把握老人接种禁忌、增加疫苗接种工作的人力物力、加快疫苗生产对提高疫苗接种意愿率及实际接种率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岁以上 COVID-19 疫苗 接种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市郊区糖耐量正常的超重人群中口服糖耐量试验1小时血糖与空腹血脂的相关性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允 陈明卫 +5 位作者 赵丽丽 王琼 毋飞飞 夏同佳 余本富 王佑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765-3768,共4页
目的:了解糖耐量正常(NGT)人群中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75 g OGTT)后1 h血浆血糖(1-h PG)水平与空腹血脂谱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合肥市郊区4个社区40岁以上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根据75 g OGTT检查结果,共筛选出6 402例NGT。再依据... 目的:了解糖耐量正常(NGT)人群中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75 g OGTT)后1 h血浆血糖(1-h PG)水平与空腹血脂谱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合肥市郊区4个社区40岁以上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根据75 g OGTT检查结果,共筛选出6 402例NGT。再依据随机数据表法随机抽取1 291例NGT作为本研究对象。根据1-h PG水平,分为NGT-1组(1-h PG<8.6 mmol/L)和NGT-2组(1-h PG≥8.6 mmol/L),两组受试者人数分别为597和694例。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了解1-h PG与空腹血脂谱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1)NGT-1组、NGT-2组中平均体质指数分别为24.3和24.5 kg/m2。(2)与NGT-1组相比,NGT-2组受试者的空腹血糖、OGTT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TG/HDL-c、总胆固醇(TCH)/HDL-c均显著升高(P<0.05)。(3)Pearson相关分析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无论在NGT-1组还是NGT-2组中,1-h PG与TG均呈正相关(P<0.01),与HDL-c均呈负相关(P<0.01)。结论:在NGT的超重人群中,75 g OGTT后1 h PG水平与空腹HDL-c、TG水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1h血糖 甘油三酯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超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标志物及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厚良 程小兵 +2 位作者 王力 高彦琳 王学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8-240,共3页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是一种复杂且日益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其特征是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正常或接近正常,但伴有明显的舒张功能障碍。HFpE...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是一种复杂且日益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其特征是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正常或接近正常,但伴有明显的舒张功能障碍。HFpEF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占比已接近50%,其住院率和病死率与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相当[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生物标记 心肌收缩 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止血汤结合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先兆流产疗效及对PIBF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9
6
作者 吴艳 刘汉顺 +1 位作者 周荣生 杨丽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25-228,共4页
目的评价补肾止血汤结合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及对PIB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9年4月医院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85例,依据随机对照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确诊后要卧床静养,增加营... 目的评价补肾止血汤结合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及对PIB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9年4月医院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85例,依据随机对照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确诊后要卧床静养,增加营养支持同时禁止性生活,口服叶酸、维生素E等。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补肾止血汤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治疗疗效,比较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PIBF水平,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40/43)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的76.19%(32/43)(P<0.05);观察组治疗后阴道流血时间、阴道流血量、阴道流血色质、腰膝酸软和下腹坠胀等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性激素E2、P和β-HC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PIB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中足月妊娠率高于对照组,早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结合间苯三酚治疗先兆流产疗效确切,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性激素水平,改善胎儿生长环境,改善妊娠结局,保胎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止血汤 间苯三酚 先兆流产 PIBF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黄竭散促进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
7
作者 杨明 何中鑫 +1 位作者 刘汉顺 张鑫龙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自拟黄竭散应用于混合痔术后对患者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3年2月-2023年10月于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70例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A组、B组,各35例。A组使用凡士林纱条外敷换药,B组给予自拟黄竭散外用换... 目的探讨自拟黄竭散应用于混合痔术后对患者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3年2月-2023年10月于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70例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A组、B组,各35例。A组使用凡士林纱条外敷换药,B组给予自拟黄竭散外用换药。两组均连续干预15 d。比较两组干预15 d后两组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创面愈合率;干预前及干预1周后两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表达水平;干预前及干预15 d后两组创面面积、创面恢复指标评分;创面愈合速度;干预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15 d后,比较A、B两组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后者优良率高于前者;干预1周后,两组血清EGF、VEGF、PDGF水平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提升,且B组表达水平高于A组;干预15 d后,两组创面面积较干预前均有缩小,B组小于A组;干预15 d后B组创面愈合率高于A组;B组创面愈合速度快于A组;干预15 d后,两组创面疼痛、水肿、渗液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且B组低于A组;均P<0.05。干预期间,B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略低于A组,P>0.05。结论自拟黄竭散用于混合痔术后可提高各类生长因子表达,促进患者肉芽组织生长,加快创面愈合,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外剥内扎术 自拟黄竭散 创面愈合 肉芽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徐鹏 张国柱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7-129,共3页
目的了解三七总皂苷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病历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656份使用三七总皂苷注射剂的完整住院病历进行调查,应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患... 目的了解三七总皂苷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病历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656份使用三七总皂苷注射剂的完整住院病历进行调查,应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患者年龄、用药天数、联合应用中药注射剂、原患疾病的严重程度和三七皂苷剂量是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三七总皂苷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临床医师在使用时要遵循《中成药临床使用指导原则》,以保障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注射剂 不良反应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系统的要素解读 被引量:29
9
作者 许冰 《卫生经济研究》 2011年第3期12-14,共3页
长期以来,在医疗卫生事业中起主导作用的公立医院从计划时期遗留下来了大而全的模式,冗员多,负担重,资源处于低效率使用状态。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日趋回归,公立医院的管理者应深刻认识到有效的内部控制对医院发... 长期以来,在医疗卫生事业中起主导作用的公立医院从计划时期遗留下来了大而全的模式,冗员多,负担重,资源处于低效率使用状态。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日趋回归,公立医院的管理者应深刻认识到有效的内部控制对医院发展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系统 公立医院 解读 优化 医疗卫生事业 医院发展 公益性 管理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民营医院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10
10
作者 顾丽虹 《卫生经济研究》 2006年第1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民营医院 医院发展 服务内涵 经济发展 多元化 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地区2013-2014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儿的病原学特点分析
11
作者 王艳玲 盛利 吴保江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6期1955-1956,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合肥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息儿的病原学特点。方法:选取2013—2014年合肥地区10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儿,采分析探讨致病菌分布情况和病原学感染特点。结果:肺炎链球菌感染率(38.00%)远高于其他致病菌,非典型... 目的探讨分析合肥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息儿的病原学特点。方法:选取2013—2014年合肥地区10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儿,采分析探讨致病菌分布情况和病原学感染特点。结果:肺炎链球菌感染率(38.00%)远高于其他致病菌,非典型致病菌中肺炎支原体感染率(45.00%)明显高于衣原体(3.00%),单一病原菌感染率(52.00%)最高,以秋、冬季感染较为多见(P〈0.05)。结论:在2013—2014年期间,合肥地区出现杜区获得性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儿典型致病菌以肺炎链球菌多见,非典型致病菌以肺炎支原体感染多见,单一病原菌感染占该疾病感染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地区 社区获得性肺炎 住院患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_2受体拮抗剂治疗老年低钠血症三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继群 柏云 +2 位作者 裴小华 高飞 赵卫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7-309,共3页
血清钠〈135mmol/L为低钠血症(hyponatremia),是临床上常见的电解质紊乱,在老年人群中更为普遍,其首要原因是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antidiuretic hormone secretion,SIADH)^([1])。老年患者基础病... 血清钠〈135mmol/L为低钠血症(hyponatremia),是临床上常见的电解质紊乱,在老年人群中更为普遍,其首要原因是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antidiuretic hormone secretion,SIADH)^([1])。老年患者基础病多,病情重,治疗难度大,预后较差,病死率高^([2-3])。常规治疗低钠血症包括限制液体摄入、给予生理盐水、高渗盐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钠血症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 水电解质失调 ADH分泌不当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弹簧圈与带线金属锚钩在肺结节胸腔镜术前定位中应用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田田 李伍好 胡茂能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34-1338,共5页
目的比较微弹簧圈与带线金属锚钩在肺结节胸腔镜术前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至2023年5月在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前肺结节定位的84例(90枚)肺结节... 目的比较微弹簧圈与带线金属锚钩在肺结节胸腔镜术前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至2023年5月在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前肺结节定位的84例(90枚)肺结节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4例接受微弹簧圈定位(微弹簧圈定位组),40例接受带线金属锚钩定位(带线金属锚钩组)。比较两组间定位成功率、定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CT扫描次数、病理结果等。结果微弹簧圈定位组、带线金属锚钩组定位成功率分别为95.92%(47/49)、97.56%(40/41),组间定位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5)。弹簧圈定位组总并发症发生率(20.46%)高于带线金属锚钩组(5.00%)(P=0.036),定位时间[(19.85±0.86)min]明显长于带线金属锚钩组[(15.69±1.39)min](P<0.01),穿刺次数、CT扫描次数多于带线金属锚钩组(均P<0.05)。两组间气胸、出血、咳嗽发生率,定位针距胸膜下深度,术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金属锚钩定位肺结节与微弹簧圈定位相比并发症发生率低、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微弹簧圈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腺癌组织中PLOD3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14
作者 陈强 刘胜胜 +5 位作者 高毅 张涛 罗文武 房永盛 吴正升 杜卫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4-648,共5页
目的探讨PLOD3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83例胃腺癌,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胃腺癌组织中PLOD3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同时检索数据库资料,系统性荟萃分析多种肿瘤中PLOD... 目的探讨PLOD3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83例胃腺癌,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胃腺癌组织中PLOD3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同时检索数据库资料,系统性荟萃分析多种肿瘤中PLOD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联性。结果PLOD3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加(P<0.001)。与PLOD3低表达组相比,PLOD3高表达与肿瘤大小(P=0.032)、分化程度(P=0.015)、远处转移(P=0.034)、淋巴结转移(P=0.034)和pTNM分期(P=0.049)等具有相关性;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远处转移是影响胃腺癌组织中PLOD3蛋白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1)。PLOD3低表达患者有较好的总生存期(P=0.042)和无瘤生存期(P=0.027)。Meta分析显示,PLOD3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异常高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P<0.001)和pTNM分期(P=0.040)相关。结论PLOD3蛋白在胃腺癌中异常高表达,并影响胃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患者预后。PLOD3对胃癌的发生、发展可能起潜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PLOD3蛋白 预后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MIC1、MIC6和ROP18混合蛋白对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
15
作者 李虎 朱进进 +2 位作者 李婧旸 韩成建 余莉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41,共8页
为评估弓形虫微线体蛋白MIC1、MIC6和棒状体蛋白ROP18组成的重组疫苗对BALB/c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我们将重组表达的MIC1、MIC6和ROP18三种蛋白进行不同的组合,并联合弗氏佐剂通过皮下注射的方式免疫小鼠。用ELISA技术检测免疫后小鼠血... 为评估弓形虫微线体蛋白MIC1、MIC6和棒状体蛋白ROP18组成的重组疫苗对BALB/c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我们将重组表达的MIC1、MIC6和ROP18三种蛋白进行不同的组合,并联合弗氏佐剂通过皮下注射的方式免疫小鼠。用ELISA技术检测免疫后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以及免疫蛋白刺激后脾细胞培养上清中各细胞因子的水平,通过脾淋巴细胞增殖实验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情况。最后一次免疫后,用弓形虫WH3强毒株攻击,观察并记录小鼠的存活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PBS组相比,蛋白免疫组产生高滴度的IgG和IgG亚型(IgG1和IgG2a)抗体,滴度可高达1∶128000。细胞因子IL-4、IL-10和IFN-γ表达水平不同程度地升高,并且重组蛋白能够诱导淋巴细胞特异性增殖。免疫组小鼠的生存时间较对照组有所延长,其中MIC6-ROP18组延长时间最长(P<0.01)。MIC1、MIC6和ROP18组成的重组疫苗能诱导小鼠产生较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其中MIC6-ROP18蛋白组合的免疫保护效果更为明显,但仍需进一步改进。本研究为弓形虫疫苗的研发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疫苗 重组蛋白 MIC1 MIC6 ROP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青年甲亢患者血清PINP、β-CTx与骨密度关系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陈玮 徐将 +6 位作者 陈超 祝捷 王计艳 吴玉洁 董林 杨光伟 邢学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04-807,共4页
目的:探讨中青年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甲亢)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 PINP)及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的变化及其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和骨密度( BMD)的关系。方法选择中青年甲亢患者150例为甲亢组,60例年龄匹配的正常者为... 目的:探讨中青年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甲亢)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 PINP)及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的变化及其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和骨密度( BMD)的关系。方法选择中青年甲亢患者150例为甲亢组,60例年龄匹配的正常者为对照组。使用双能 X 线骨密度仪( DXA)分别测定受试者前臂(桡骨全部)、腰椎( L2~4)及股骨颈BMD;用ELISA法测定受试者PINP及β-CTx。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甲亢患者的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 FT3)、游离甲状腺激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钙( Ca)、磷( P)。根据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 IOF)对伴有影响骨代谢疾病的中青年骨质疏松诊断定义,按BMD T值将甲亢组分为骨量正常组( ON组)、骨量减少组( OD组)及骨质疏松组( OP组),比较3组间上述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甲亢组PINP、β-CTx、Ca显著升高( P<0.01),前臂、L2~4及股骨颈BMD均降低(P<0.05)。甲亢患者中,OP组与 ON 组比较, PINP、β-CTx、FT3、FT4明显升高,TSH明显降低( P<0.01), OP组与OD组比较, PINP、β-CTx、FT3及TS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而OD组与ON组比较, PINP、β-CTx、TSH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相关分析显示,中青年甲亢患者PINP、β-CTx分别与FT3、FT4呈正相关( P<0.05),与TSH及前臂BMD呈负相关(P<0.05)。结论中青年甲亢患者骨转换加快,破骨细胞功能增强伴成骨细胞活性增加。 PINP及β-CTx联合BMD检测可更准确的反映中青年甲亢患者骨代谢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亢 骨质疏松 骨密度 PINP β-CT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其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之比、同型半胱氨酸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21
17
作者 程小兵 罗娟娟 +6 位作者 陈燕 韩卫星 单其俊 杨玉雯 潘文博 钟万生 陈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2684-2689,共6页
目的评价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及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之比(sdLDL-C/LDL-C)和同型半胱氨酸(Hcy)三者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我科在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的住院患者200例,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颈动脉内膜(IMT... 目的评价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及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之比(sdLDL-C/LDL-C)和同型半胱氨酸(Hcy)三者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我科在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的住院患者200例,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颈动脉内膜(IMT)异常组122例和对照组78例,其中颈动脉内膜异常组又分为颈动脉增厚组30例及颈动脉斑块组92例,Spearman直线相关分析颈动脉斑块与sdLDL-C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颈动脉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颈动脉异常组sdLDL-C、sdLDL-C/LDL-C和Hcy明显高于对照组。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同型半胱氨酸、sdLDL-C/LDL-C、sdLDL-C是颈动脉增厚和颈动脉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95%CI:1.021~1.213,P<0.001)、糖尿病(95%CI:1.009~1.0394,P<0.001)、sdLDL-C/LDL-C(95%CI:1.012~1.449,P<0.001)、sdLDL-C(95%CI:0.876~0.934,P<0.001)、Hcy(95%CI:0.439~0.81,P<0.001)。结论sdLDL-C/LDL-C、sdLDL-C、Hcy具有颈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且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 颈动脉增厚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同型半胱氨酸 颈动脉粥样硬化 sdLDL-C/LD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西他滨、顺铂动静脉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含笑 曹建民 +1 位作者 史东宏 刘云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经支气管动脉灌注(BAI)吉西他滨、顺铂结合吉西他滨静脉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方法随机选择60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晚期NSCLC初治病例行GP方案(吉西他滨1 000 mg/m^2BAI d1,顺铂50 mg/m^2BAI d1;吉... 目的探讨选择性经支气管动脉灌注(BAI)吉西他滨、顺铂结合吉西他滨静脉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方法随机选择60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晚期NSCLC初治病例行GP方案(吉西他滨1 000 mg/m^2BAI d1,顺铂50 mg/m^2BAI d1;吉西他滨1 000 mg/m^2静脉滴注d8)治疗。结果在可评价的60例患者中,CR 3例,PR 35例,SD 17例,PD 5例,总有效率63%。其中腺癌22例,有效率45%;鳞癌38例,有效率74%(P<0.05);中央型37例,有效率73%;周围型23例,有效率48%(P<0.05)。结论 GP方案经动静脉联合化疗治疗晚期NSCLC的近期效果确切,疗效与肿瘤的解剖部位、病理分型有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性肺癌 吉西他滨 顺铂 近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殖和凋亡基因ki-67、bcl-2、bax在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组织细胞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被引量:10
19
作者 方志启 吴刚 +1 位作者 陈晓宇 陈晓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91-394,共4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Ca)、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正常前列腺(NP)组织中增殖细胞ki-67核抗原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临床意义及相关性。方法收集36例PCa、20例BPH和11例NP,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增殖相关基因ki-67核抗原、bc...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Ca)、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正常前列腺(NP)组织中增殖细胞ki-67核抗原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临床意义及相关性。方法收集36例PCa、20例BPH和11例NP,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增殖相关基因ki-67核抗原、bcl-2、bax的表达。结果ki-67细胞增殖指数(PI)在PCa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BPH和NP(P<0.01),ki-67的PI与PCa分级有关,随着肿瘤分级增高而呈正相关(P<0.01),PCa和BPH中bcl-2阳性表达率高于NP(P<0.05),随着肿瘤分级增高而呈正相关(P<0.05),PCa、BPH和NP中bax阳性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前列腺细胞增殖的增强、细胞凋亡的减少与PCa、BPH发生和发展有关,ki-67与bcl-2的检测对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病变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增生 基因 BCL-2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bax在前列腺组织中的相关性 被引量:9
20
作者 方志启 吴刚 +1 位作者 王贺彬 陈晓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60-563,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bax在前列腺组织中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6例前列腺癌(prostate caner,PCa)、20例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和11例正常前列腺(normal prostatic,NP),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bax在前列腺组织中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6例前列腺癌(prostate caner,PCa)、20例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和11例正常前列腺(normal prostatic,NP),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①PCa和BPH组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NP组(P<0.05),而PCa组与BPH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Ca组p53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BPH组和NP组(P<0.01),而BPH组与NP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p53与PCa分级有关,随着肿瘤分级增高而呈正相关(P<0.05);bcl-2与PCa分级有关,随着肿瘤分级增高而呈正相关(P<0.01),显示bcl-2、p53蛋白表达随着病理分级的增高而增高。PCa、BPH和NP中bax阳性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③p53蛋白表达阳性率≤5年生存组明显高于>5年生存组,呈负相关(P<0.05);bcl-2、bax蛋白表达与生存期无关(P>0.05)。结论细胞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bax蛋白的异常表达与PCa的发生和发展、病理分级和预后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基因 BCL-2 免疫组织化学 P53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