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纤维瘤病样梭形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秀珊 严军宁 +2 位作者 张玉兰 章德灴 王健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59-562,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纤维瘤病样梭形细胞癌(fibrom atosis-like sp ind le cell carc inom a,FLSCC)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3例FLSCC病例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染色〔CK、CK(34βE12)、vim entin、SMA、ER、PR、K i-67、c-erbB-2〕。结果3例均... 目的探讨乳腺纤维瘤病样梭形细胞癌(fibrom atosis-like sp ind le cell carc inom a,FLSCC)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3例FLSCC病例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染色〔CK、CK(34βE12)、vim entin、SMA、ER、PR、K i-67、c-erbB-2〕。结果3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47、53、56岁,均可触及乳腺肿块。肿瘤境界清楚,但镜下边缘呈浸润性。肿瘤主要是梭形细胞、多边形细胞、少量的管状腺体及鳞上皮巢混合,间质纤维明显增生伴胶原化,细胞成束状排列或散在分布,似纤维瘤病样改变。梭形细胞分化良好,异型性不明显,部分区域细胞较丰富,其间聚集的上皮簇或片状多边形细胞核有轻度异型,可见少数核分裂象。多边形细胞与梭形细胞有移行。病变中亦可见淋巴细胞、浆细胞聚集浸润。上皮细胞、多边形细胞及部分梭形细胞CK(34βE12)、CK(AE1/AE3)阳性,CK阴性的梭形细胞表达vim entin、SMA。3例均行肿块切除,其中1例,术后4个月复发,再行乳腺根治术。结论乳腺(纤维瘤病样)梭形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诊断需依赖免疫组化标记并与乳腺其它梭形细胞肿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梭形细胞癌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过长2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秀珊 陈忠伟 张玉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5期454-455,I061,共3页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过长伴非典型性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24例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过长伴非典型性子宫内膜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24例中,4例发展为子宫内膜腺癌,7例痊愈,10例好转,3例在随访中。内...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过长伴非典型性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24例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过长伴非典型性子宫内膜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24例中,4例发展为子宫内膜腺癌,7例痊愈,10例好转,3例在随访中。内膜癌患者的PCNA检测均为阳性高表达。结论: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过长伴非典型性,其病变的发展是双向的,即可癌变,也可逆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增生 非典型增生 临床病理 癌前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4例结石与无结石胆囊粘膜病理形态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玉兰 蚁国铮 王晓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11-113,共3页
连续性观察224例胆囊粘膜病变,对其组织形态、粘液染色及CEA免疫组化标记结果进行研究,发现183例有胆囊结石,占81.69%,在粘膜变化中,结石组以不全肠化为主(61%)。无结石胆囊粘膜变化以单纯性增生为主(28/... 连续性观察224例胆囊粘膜病变,对其组织形态、粘液染色及CEA免疫组化标记结果进行研究,发现183例有胆囊结石,占81.69%,在粘膜变化中,结石组以不全肠化为主(61%)。无结石胆囊粘膜变化以单纯性增生为主(28/41)。经X2检验两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X2=24.49,P<0.001)。对照回顾分析30例胆囊癌的癌旁粘膜,发现不典型增生及癌内有杯状细胞残留,粘液腺化生上皮向不典型增生移行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不全肠化 癌胚抗原 胆囊肿瘤 胆囊粘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MR和CD163^(+)TAM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许雪 叶宗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91-1096,共6页
目的:探究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比值(LMR)和CD163^(+)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63例初诊DLBCL患者外周血和淋巴结组织。检测患者血常规,得出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数量,计算出LMR。采... 目的:探究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比值(LMR)和CD163^(+)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63例初诊DLBCL患者外周血和淋巴结组织。检测患者血常规,得出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数量,计算出LMR。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淋巴结组织中CD163^(+)TAM数量。采用ROC曲线确定LMR和CD163^(+)TAM的截断值,分析LMR和CD163^(+)TAM与DLBCL患者预后指标的相关性。结果:63例初诊DLBCL患者的LMR的水平为3.69±1.71,CD163^(+)TAM的中位值为26/HPF。CD163^(+)TAM与LMR呈负相关(r=-0.58),与单核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46)。采用ROC曲线确定LMR和CD163^(+)TAM临界值分别为2.95和29/HPF,并以此将患者分为低LMR组和高LMR组以及低CD163^(+)TAM组和高CD163^(+)TAM组。低LMR组临床分期Ⅲ-Ⅳ期、IPI评分3-5分以及存在骨髓浸润的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高LMR组(P<0.05)。高CD163^(+)TAM组临床分期Ⅲ-Ⅳ期、IPI评分3-5分、LDH水平升高以及存在骨髓浸润的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低CD163^(+)TAM组(P<0.05)。LMR与OS呈正相关(r=0.43),CD163^(+)TAM比例与OS呈负相关(r=-0.65)。低LMR组和高CD163^(+)TAM组的DLBCL患者具有更短的OS(P<0.05)。结论:低LMR和高CD163^(+)TAM可以作为DLBCL患者预后不良的生物学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LMR CD163^(+)TAM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动脉化疗对进展期胃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徐圣德 高斌 +4 位作者 文刚 李华 张宇东 李劲松 张秀珊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5期353-356,共4页
目的评价术前动脉化疗对进展期胃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及免疫组化技术对56例进展期胃癌肿瘤组织和局部淋巴结转移癌组织标本进行凋亡和细胞增殖检测;其中38例行术前动脉化疗,另18例胃癌组织作对照。... 目的评价术前动脉化疗对进展期胃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及免疫组化技术对56例进展期胃癌肿瘤组织和局部淋巴结转移癌组织标本进行凋亡和细胞增殖检测;其中38例行术前动脉化疗,另18例胃癌组织作对照。结果对照组胃癌组织细胞凋亡率为4.4%±1.5%,局部淋巴结转移癌细胞调亡率为6.4%±3.5%;而术前行动脉化疗组细胞凋亡率为10.6%±4.5%,局部淋巴结转移癌细胞凋亡率16.6%±5.5%,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阳性率对照组为77.8%(14/18),而术前化疗组为47.4%(18/38)。结论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可促进进展期胃癌组织及局部淋巴结转移癌细胞的凋亡并抑制其增殖,可作为进展期胃癌术前辅助化疗重要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术前动脉化疗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入人胎羊膜预防损伤肌腱粘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严军宁 张玉兰 张秀珊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74-275,I038,共3页
目的:了解肌腱端端吻合术中植入人胎羊膜后周围组织的形态学改变以及愈合状况。方法:切断鸡双足爪肌腱后行常规吻合术,左侧植入人胎羊膜,右侧作为对照,分别于手术后2、3、4、6、8周时取材对标本进行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目的:了解肌腱端端吻合术中植入人胎羊膜后周围组织的形态学改变以及愈合状况。方法:切断鸡双足爪肌腱后行常规吻合术,左侧植入人胎羊膜,右侧作为对照,分别于手术后2、3、4、6、8周时取材对标本进行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2周时羊膜周围组织充血、水肿并有少量炎细胞及异物巨细胞,以后逐渐减少、消失,6~8周时肌腱愈合并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胎羊膜植入 粘连 肌腱损伤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嗜铬细胞瘤临床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张秀珊 邢江堤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5期632-633,共2页
报道5例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其中2例有高血压,3例有肉眼血尿,4例排尿时伴有心慌、胸闷、头痛、出汗等症状。尿儿茶酚胺的测定对嗜铬细胞瘤的定性诊断有很高的价值。膀胱镜检查对肿瘤的定位有重要的意义,并可与其它膀胱... 报道5例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其中2例有高血压,3例有肉眼血尿,4例排尿时伴有心慌、胸闷、头痛、出汗等症状。尿儿茶酚胺的测定对嗜铬细胞瘤的定性诊断有很高的价值。膀胱镜检查对肿瘤的定位有重要的意义,并可与其它膀胱肿瘤相鉴别。由于膀胱嗜铬细胞瘤的恶性倾向率高,治疗上应作膀胱部分切除。恶性肿瘤的诊断需靠长期的临床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嗜铬细胞瘤 诊断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石蜡切片脱水技术的改进
8
作者 严军宁 张玉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6-46,共1页
快速石蜡切片脱水技术的改进严军宁,张玉兰一种以无水乙醇代替丙酮进行组织脱水,以电吹风代替电炉加温的快速石蜡切片方法,具有方法简便、安全、节省试剂、无毒性及副作用,且制片质量高,效果好等优点。外科手术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 快速石蜡切片脱水技术的改进严军宁,张玉兰一种以无水乙醇代替丙酮进行组织脱水,以电吹风代替电炉加温的快速石蜡切片方法,具有方法简便、安全、节省试剂、无毒性及副作用,且制片质量高,效果好等优点。外科手术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快速诊断。以了解病变的性质及手术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蜡切片 脱水 组织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