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级医院高年资护士下社区工作实践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22
1
作者 唐玉侠 于卫华 +1 位作者 刘媛媛 牛磊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40-943,共4页
目的:分析三级医院高年资护士在城市社区医联体建设中的适宜角色并对其工作成效进行评价。方法:依托安徽省医改办创新城市医联体平台以高年资护士为纽带的社区"三人四病"管理工作,以高年资糖尿病护士的工作为例进行评价。高... 目的:分析三级医院高年资护士在城市社区医联体建设中的适宜角色并对其工作成效进行评价。方法:依托安徽省医改办创新城市医联体平台以高年资护士为纽带的社区"三人四病"管理工作,以高年资糖尿病护士的工作为例进行评价。高年资糖尿病护士在社区开设糖尿病护理门诊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干预、建立糖尿病"三段五级四元联动"管理模式并上下转诊患者、参与家庭医生团队为患者建立家庭病床和提供上门服务等,并对患者的就医体验和高年资护士的工作体验进行一对一访谈,比较实践前后患者的满意度、空腹血糖及高年资护士自我价值体验等的变化。结果: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满意度、空腹血糖和糖尿病高年资护士的专业价值感等均较实践前改善。结论:高年资糖尿病护士下社区具有一定的成效,可以为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和我国社区执业护士的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年资护士 糖尿病 社区 医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脂蛋白(a)与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合并脑卒中的相关性
2
作者 郭炯超 黄雅婷 +2 位作者 付敏敏 周炳凤 张晓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7-660,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NHR)及脂蛋白(a)[Lp(a)]与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就诊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老年NVAF患者301例,根据是否合并AIS...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NHR)及脂蛋白(a)[Lp(a)]与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就诊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老年NVAF患者301例,根据是否合并AIS分为卒中组143例和非卒中组158例,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筛选危险因素,用ROC曲线评估预测价值。结果卒中组患者Lp(a)、NHR显著高于非卒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HR、Lp(a)是NVAF合并AIS发生的危险因素(OR=1.728,95%CI:1.367~2.186,P=0.000;OR=1.005,95%CI:1.002~1.007,P=0.000);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HR、Lp(a)分别诊断NVAF合并AI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68、0.735;NHR与Lp(a)联合诊断时,AUC为0.789,显著高于NHR和Lp(a)单独诊断(P<0.01)。结论NHR和Lp(a)与NVAF合并AIS独立相关,且两者联合对其有一定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卒中 中性白细胞 胆固醇 HDL 脂蛋白(A) 数据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加用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西格列汀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3
作者 吴德云 马维青 +4 位作者 汪沪光 吕芳 王国娟 胡国平 司玮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20期1762-1764,共3页
目的观察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加用西格列汀后血糖控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30例单用二甲双胍(1 500mg/d)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HbA1c 7%~10%),加服西格列汀100mg/d,持续治疗12周。结果加用西格列汀1... 目的观察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加用西格列汀后血糖控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30例单用二甲双胍(1 500mg/d)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HbA1c 7%~10%),加服西格列汀100mg/d,持续治疗12周。结果加用西格列汀100mg/d,HbA1c、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HOMA-IR)、血清甘油三脂及总胆固醇显著降低(P<0.05或<0.01),空腹胰岛素、稳态模型评估β细胞功能(HOMA-β)显著提高(P<0.05或<0.01)。加用西格列汀后低血糖风险低,胃肠道不良反应少。结论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加用西格列汀100mg/d后,能有效控制血糖,且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二甲双胍 二肽基肽酶抑制剂 西格列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参数 血糖 血脂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关系的观察 被引量:14
4
作者 吕芳 胡国平 +4 位作者 马维青 王国娟 高瑛 吴德云 陈丽 《安徽医学》 2010年第4期329-331,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小板参数及血糖、血脂的变化,为提前干预2型糖尿病患者微循环障碍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35例住院及门诊T2DM微血管病变患者为T2DM微血管病变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251例为对照,分别检测其血小板计数(PLT)、平...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小板参数及血糖、血脂的变化,为提前干预2型糖尿病患者微循环障碍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35例住院及门诊T2DM微血管病变患者为T2DM微血管病变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251例为对照,分别检测其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与空腹血糖(FPG)、血尿酸(UA)、三酰甘油(TG)、胆固醇(C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等指标。结果①T2DM微血管病变组与对照组相比,FPG、TG、CH、MPV、PDW均显著增高(P<0.05);PLT、HDL偏低,LDL、UA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MPV与FPG呈正相关(r=0.13,P<0.05),与PDW呈正相关(r=0.27,P<0.01);MPV、PLT、UA、TG、CH、HDL、LDL间均无明显相关性。③用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方法,显示FPG(OR=7.654)、TG(OR=6.923)、TCH(OR=6.863)、PDW)OR=4.328)是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患者存在血小板功能异常及代谢紊乱,且此异常是T2DM微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故控制糖尿病患者的各代谢指标,监测血小板参数,有助于防治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血糖 血小板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血清胱抑素C与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5
5
作者 高瑛 马维青 +3 位作者 吴德云 胡国平 陈丽 何媛媛 《淮海医药》 CAS 2013年第1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432例,对261例单纯糖尿病及171例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检测体重指数、血压、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胱抑素C(CysC...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432例,对261例单纯糖尿病及171例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检测体重指数、血压、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胱抑素C(CysC)浓度等相关指标,并分析血清胱抑素C(CysC)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结果糖尿病并下肢血管病变组血清Cysc水平明显高于无下肢血管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与CysC、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相关(P值均小于<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升高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下肢血管病变 胱抑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不同时间段运动对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莉莉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0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段运动对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选择无运动禁忌的2型糖尿病伴血脂异常的患者122例,在维持原有饮食、药物治疗方案不变的前提下,随机分早餐后1h及晚餐后1h两种不同时间段运动两组,3个月以后对2组患...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段运动对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选择无运动禁忌的2型糖尿病伴血脂异常的患者122例,在维持原有饮食、药物治疗方案不变的前提下,随机分早餐后1h及晚餐后1h两种不同时间段运动两组,3个月以后对2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的观察指标糖化血红蛋白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但血脂有明显的变化。结论选择不同时间段运动对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无明显的影响,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自行选择运动时段,不必担心对糖化血红蛋白有影响;但血脂异常的患者建议尽量采取晚餐后活动以达到调脂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运动 糖化血红蛋白 血脂 生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赛庚啶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黎明现象疗效观察
7
作者 马维青 李秀 张颖 《安徽医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9-40,共2页
近年的研究提示,造成糖尿病患者清晨高血糖的主要原因是糖尿病的黎明现象,这种现象是影响糖尿病血糖控制程度的因素之一。本文旨在观察赛庚啶防治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黎明现象的疗效。
关键词 糖尿病 赛庚啶 黎明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脲类药加胰岛素联合治疗继发性失效的NIDDM12例临床分析
8
作者 马维青 李秀 《安徽医学》 1997年第6期35-36,共2页
<正>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开始用磺脲类降糖药(SU)时有显著疗效,但经过(1个月或1年半以上,效逐渐减弱,最终因血糖过高而被迫改用胰岛素,这一现象称之继发性失效。对其以往均换用常规胰岛素治疗。近... <正>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开始用磺脲类降糖药(SU)时有显著疗效,但经过(1个月或1年半以上,效逐渐减弱,最终因血糖过高而被迫改用胰岛素,这一现象称之继发性失效。对其以往均换用常规胰岛素治疗。近年本院采用联合治疗法疗效较好。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对象患者均按WHO标准确诊为NIDDM共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平均年龄48—67岁,病程2~11年,曾分别用达美康160mg/日,糖适平90mg/日,美吡哒15mg/日,均可使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大约经过1—3年后相继服用达美康320mg/日,糖适平180mg/日,美吡哒30mg/日近4个月,空腹血糖>1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3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NIDDM 继发性失效 药物疗法 磺脲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接受胰岛素泵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9
作者 刘媛媛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8期11-12,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对接受胰岛素泵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8例)和干预组(28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干... 目的:探讨分析对接受胰岛素泵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8例)和干预组(28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干预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h血糖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患者开始接受治疗至血糖值达标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患者的胰岛素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胰岛素泵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泵 糖尿病 综合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金晖 刘尚全 《临床荟萃》 CAS 2021年第4期340-343,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952例,根据颈部血管彩色超声结果存在颈动脉斑块患者426例(有斑块组),无颈动脉斑块患者526例(无斑块组)。记录所有患者基本资料和血清胆红素...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952例,根据颈部血管彩色超声结果存在颈动脉斑块患者426例(有斑块组),无颈动脉斑块患者526例(无斑块组)。记录所有患者基本资料和血清胆红素水平、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情况,研究影响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因素。结果与无斑块组相比,有斑块组男性占比更多、年龄更大、病程更长、合并吸烟史及高血压病史更多、总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水平更低、血肌酐值更高、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更高(P<0.05)。性别、年龄、病程、吸烟史是发生颈动脉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间接胆红素为发生颈动脉斑块的保护性因素。结论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处于生理范围时,血清间接胆红素水平高低与颈动脉斑块发生风险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胆红素 颈动脉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瘤转化基因表达调控研究进展
11
作者 刘尚全 王卫红 《安徽医学》 2009年第9期1124-1126,共3页
垂体瘤转化基因生理性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睾丸组织高水平表达PTTG,其他组织表达水平极低,但在各种原发性肿瘤组织中,PTTG表达显著增加,提示其在肿瘤发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PTTG受insulin、IGF-1、RunX2、P53、SP1、NF-Y、Ca2+、... 垂体瘤转化基因生理性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睾丸组织高水平表达PTTG,其他组织表达水平极低,但在各种原发性肿瘤组织中,PTTG表达显著增加,提示其在肿瘤发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PTTG受insulin、IGF-1、RunX2、P53、SP1、NF-Y、Ca2+、β-catenin/TCF和Estrogen等调控,涉及CaR、胰岛素受体等膜受体和PI3K、Wnt、MAPK等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转化基因 细胞增生 细胞转化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