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诺坝幔源单斜辉石巨晶氢同位素组成的离子探针分析:微尺度不均一性 被引量:9
1
作者 夏群科 潘尤杰 +4 位作者 陈道公 DELOULEEtienne 支霞臣 程昊 吴元保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10,共4页
运用离子探针技术测定了河北汉诺坝新生代玄武岩中 3个单斜辉石巨晶的氢同位素组成 ,结果显示同一颗粒内部表现出微尺度的不均一性 ,2 mm范围内 δD的变化达到 6 0‰。δD和氢含量之间不存在同步的变化 ,巨晶内部的化学成分均一 ,因此... 运用离子探针技术测定了河北汉诺坝新生代玄武岩中 3个单斜辉石巨晶的氢同位素组成 ,结果显示同一颗粒内部表现出微尺度的不均一性 ,2 mm范围内 δD的变化达到 6 0‰。δD和氢含量之间不存在同步的变化 ,巨晶内部的化学成分均一 ,因此我们认为巨晶的氢同位素不均一性继承自母岩浆。母岩浆的氢同位素变化可能是去气过程中气相与熔体之间的分馏引起的。单斜辉石巨晶形成后很短的时间内即被寄主岩浆带至地表并经历了快速淬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探针 氢同位素 单斜辉石 微尺度不均一性 母岩浆 去气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玄武岩中长石巨晶的结构水: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夏群科 潘尤杰 +5 位作者 陈道公 Kohn Simon 支霞臣 郭立鹤 程昊 吴元保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85-491,共7页
运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 (FTIR,红外区和近红外区 )和质子魔角旋转核磁共振技术 (1 H MAS NMR)对来自安徽女山、江苏盘石山和河北汉诺坝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中的 4个歪长石巨晶进行了观察 ,结果显示 ,这些巨晶含有结构水 ,主要以 H2 O... 运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 (FTIR,红外区和近红外区 )和质子魔角旋转核磁共振技术 (1 H MAS NMR)对来自安徽女山、江苏盘石山和河北汉诺坝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中的 4个歪长石巨晶进行了观察 ,结果显示 ,这些巨晶含有结构水 ,主要以 H2 O的形式存在 ,其中 3个样品的结构水含量 (H2 O)分别为 40 5μg/ g,915μg/ g和 36 5μg/ g。这些数据和文献中已有的资料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谱 长石巨晶 玄武岩 结构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