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酶解河蟹边角料制备调味汁的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朱亚军 吴浩然 +2 位作者 林琳 姜绍通 陆剑锋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80-187,共8页
该研究以河蟹冷冻边角料为原料,通过蛋白酶解及美拉德反应增香技术,制备调味汁。以水解度和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河蟹边角料的酶解工艺条件和产品的调配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酶解工艺为:河蟹边角料反... 该研究以河蟹冷冻边角料为原料,通过蛋白酶解及美拉德反应增香技术,制备调味汁。以水解度和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河蟹边角料的酶解工艺条件和产品的调配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酶解工艺为:河蟹边角料反应液料液比1∶4(g∶mL),碱性蛋白酶650 U/g,酶解pH 10.5,酶解时间4 h,酶解温度45℃。在此条件下得到的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53 g/100 mL的河蟹边角料美拉德反应液。以此为基液配制调味汁,获得河蟹调味汁最优配方为:味精7%、白砂糖7%、盐6%、淀粉2.5%、料酒2%、卡拉胶0.2%、焦糖色0.1%、5'肌苷酸二钠+5'鸟苷酸二钠(I+G)0.05%(以美拉德反应液为基准)。该产品各项理化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按此工艺制备的河蟹调味汁呈红褐色,具有独特的蟹的鲜香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蟹边角料 美拉德反应 调味汁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菌协同发酵苹果醋研究及其品质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张盟 李兴江 +5 位作者 穆冬冬 姜苏薇 张旻 操丽丽 郑志 吴学凤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0-55,共6页
以苹果为原材料,利用巴氏醋杆菌(Acetobacter pasteurianus)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进行双菌协同发酵生产苹果醋。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发酵工艺条件,并与巴氏醋杆菌发酵苹果醋的主要理化指标及风味物质进行对比... 以苹果为原材料,利用巴氏醋杆菌(Acetobacter pasteurianus)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进行双菌协同发酵生产苹果醋。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发酵工艺条件,并与巴氏醋杆菌发酵苹果醋的主要理化指标及风味物质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双菌协同发酵苹果醋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酒精度9%vol、发酵温度31℃、巴氏醋杆菌与植物乳杆菌接种量均为10%(V/V)、转速170 r/min,发酵时间12 d。此优化发酵工艺条件下,苹果醋总酸为56.13 g/L。与单菌发酵苹果醋相比,双菌协同发酵苹果醋总多酚、总黄酮、维生素C、游离氨基酸质量浓度显著增多(P<0.05),抗氧化性明显增强。在单菌和双菌协同发酵苹果醋中分别检测到25种和36种挥发性化合物,双菌协同发酵苹果醋具有更多的酮类和酯类化合物,表现出更好的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醋 双菌协同发酵 植物乳杆菌 巴氏醋杆菌 挥发性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生态环境中华绒螯蟹肉挥发性风味特征的比较 被引量:26
3
作者 程华峰 林琳 +5 位作者 葛孟甜 吴浩然 李肖婵 高凯日 姜绍通 陆剑锋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247-256,共10页
为探讨3种生态环境(稻田养殖、湖泊养殖和长江野生)中华绒螯蟹蟹肉挥发性风味特征的差异,采用电子鼻(electronic nose,E-Nose)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为探讨3种生态环境(稻田养殖、湖泊养殖和长江野生)中华绒螯蟹蟹肉挥发性风味特征的差异,采用电子鼻(electronic nose,E-Nose)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技术对其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稻田养殖雌雄蟹肉风味轮廓最为相似,而长江野生雌蟹肉的风味轮廓较为独特,可明显区分。醛类是蟹肉风味的主要贡献物,且稻田养殖蟹与长江野生蟹的醛类含量较高,湖泊养殖蟹最低(P<0.05)。蟹肉气味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结果表明,稻田养殖雌蟹和雄蟹蟹肉气味活度值的总和均最高。此外,3种生态环境蟹肉的特征风味均以鱼腥味、青草味和清香味为主,其中长江野生雌蟹具有独特的水果香味,稻田养殖蟹的鱼腥味比湖泊养殖蟹和长江野生蟹强,但稻田养殖蟹的青草味、清香味更突出。本研究对中华绒螯蟹生态养殖系统的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生态环境 挥发性物质 气味活度值 电子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复合包装材料对即食小龙虾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肖婵 林琳 +2 位作者 郑静静 姜绍通 陆剑锋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8-124,共7页
为有效延长即食小龙虾的货架期,探讨了4种不同复合包装袋(PA/CPP、PA/PE/RCP、PET/AL/NY/CPP、PET/AL/PA/CPP)对30℃贮藏温度下即食小龙虾(110℃反压杀菌20 min)品质的影响。将即食小龙虾进行真空包装后,以感官特性、理化性能、微生物... 为有效延长即食小龙虾的货架期,探讨了4种不同复合包装袋(PA/CPP、PA/PE/RCP、PET/AL/NY/CPP、PET/AL/PA/CPP)对30℃贮藏温度下即食小龙虾(110℃反压杀菌20 min)品质的影响。将即食小龙虾进行真空包装后,以感官特性、理化性能、微生物等作为评价指标,比较1个月内不同复合包装袋对即食小龙虾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贮藏期间,PET/AL/NY/CPP复合袋的感官评分最优且始终大于5分;4种复合袋包装的即食小龙虾的硬度和咀嚼性值均随储存时间的延长而显著降低(p<0.05),但是弹性和回复性差异不显著(p>0.05);PET/AL/PA/CPP复合袋包装的即食小龙虾具有较低的TBA值,即脂肪氧化程度低于其他3种复合包装袋的;PA/CPP复合袋包装的即食小龙虾在贮藏后期感官评分低于不可接受值5分,其保鲜效果在4种复合包装袋中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食小龙虾 包装材料 菌落总数 质构 感官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