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丝裂霉素缓释粒子治疗裸鼠胰腺癌皮下移植瘤的效果及安全性
1
作者 丁健 王兵兵 +5 位作者 吴杰 杨青 胡翠 梅俏 许健健 许建明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8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缓释粒子治疗裸鼠胰腺癌皮下移植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BALB/c裸鼠24只,于右前肢近腋窝处接种人胰腺癌SW1990细胞制备胰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常规饲养1周,随机分为粒子组、针剂组、基质组、对照组,每组6只。粒子...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缓释粒子治疗裸鼠胰腺癌皮下移植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BALB/c裸鼠24只,于右前肢近腋窝处接种人胰腺癌SW1990细胞制备胰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常规饲养1周,随机分为粒子组、针剂组、基质组、对照组,每组6只。粒子组瘤体内注入丝裂霉素缓释粒子1粒,针剂组瘤体内注入注射用丝裂霉素0.1 mL,基质组瘤体内注入不含丝裂霉素的缓释粒子1粒,对照组瘤体内注入生理盐水0.1 mL。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6、9、12、14天测量各组瘤体长径、宽径和厚度,计算瘤体体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粒子组、针剂组瘤体内丝裂霉素浓度。治疗后观察粒子组与针剂组体质量、精神状态以及瘤体局部变化。结果粒子组、针剂组治疗6天开始瘤体体积明显低于基质组、对照组,随着治疗时间延长,粒子组从治疗9天开始瘤体体积明显低于针剂组(P均<0.05)。粒子组瘤体内丝裂霉素浓度明显高于针剂组(P<0.05)。粒子组治疗后出现的胃肠道等并发症持续时间短于针剂组。结论丝裂霉素缓释粒子能够持续抑制裸鼠胰腺癌皮下移植瘤生长,还能减轻全身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皮下移植瘤 丝裂霉素 间质化疗 裸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