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4年合肥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及变化规律 被引量:7
1
作者 方丹飞 倪秀峰 +4 位作者 戴豪杰 韦钊 彭书传 陈天虎 王继忠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6-22,共7页
为了认识PM_(2.5)和PM_(10)污染特征,收集了2014年合肥市10个大气监测站点逐时监测数据,并利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该区域大气颗粒物时空变化规律。结果显示,2014年合肥市PM_(2.5)和PM10年平均浓度分别为(73.3±14.9)和(115±7.... 为了认识PM_(2.5)和PM_(10)污染特征,收集了2014年合肥市10个大气监测站点逐时监测数据,并利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该区域大气颗粒物时空变化规律。结果显示,2014年合肥市PM_(2.5)和PM10年平均浓度分别为(73.3±14.9)和(115±7.41)μg/m3,细颗粒物超标严重,且颗粒物污染整体表现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6月份出现的污染高峰主要源于当地秸秆焚烧。全年表现周六PM_(2.5)和PM_(10)浓度最高(分别为(88.8±77.8)和(136±90.2)μg/m^3,周三浓度最低(分别为(63.0±33.8)和(103±45.2)μg/m^3),但春季表现为工作日高周末低的"周末效应",其他季节则呈现相反的"周末效应"。昼夜间PM_(2.5)和PM10浓度均呈现双峰趋势,机动车排放和夜间餐饮等活动是关键影响因素。空间上,老城区大气颗粒物污染较新城区严重,城市北边地区较南边污染严重。大气颗粒物与4种气态污染物(SO_2,NO_2,CO和O_3)的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气态污染物对合肥市大气颗粒物尤其PM_(2.5)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PM2.5 PM10 周末效应 合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桥硫铁矿床中胶状黄铁矿矿物学及成因
2
作者 马子意 徐亮 +2 位作者 陈平 谢巧勤 陈天虎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48-,共1页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产出一系列的层控铜(金)多金属矿床。由于其特殊产状和重要经济价值,长期以来备受关注。这些矿床主矿体主要受石炭系地层控制,矿体顺层产出,具有同生矿床的结构、构造等,然而矿床硫同位素组成显示岩浆热液特征,为此...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产出一系列的层控铜(金)多金属矿床。由于其特殊产状和重要经济价值,长期以来备受关注。这些矿床主矿体主要受石炭系地层控制,矿体顺层产出,具有同生矿床的结构、构造等,然而矿床硫同位素组成显示岩浆热液特征,为此这些矿床成矿作用一直存在着较大争议(毛景文等,20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床 石炭系地层 岩浆热液 多金属矿床 毛景文 硫同位素 同生矿床 成矿带 胶状 主矿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物种敏感性分布评价敌敌畏对淡水生物的生态风险 被引量:18
3
作者 刘亚莉 谢玉为 +3 位作者 张效伟 彭书传 陈天虎 王继忠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31-538,共8页
敌敌畏是一类重要的有机磷杀虫剂,但其对水生生态的影响至今研究较少。为了评价其生态风险,构建了淡水水生生物对敌敌畏的物种敏感性分布(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SD)模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影响SSD模型的主要因素;并分析... 敌敌畏是一类重要的有机磷杀虫剂,但其对水生生态的影响至今研究较少。为了评价其生态风险,构建了淡水水生生物对敌敌畏的物种敏感性分布(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SD)模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影响SSD模型的主要因素;并分析了该模型的不确定性;推导了敌敌畏对不同类别生物的5%危害浓度HC5(hazardous concentration for 5%the species)阈值;整理收集了我国重要流域水体中敌敌畏的环境浓度;结合SSD模型计算了对淡水生物的潜在影响比例(potentially affected fraction,PAF)。结果表明:1)不同模型的选择会影响HC5的结果,且Burr III模型拟合结果较好,推导的HC5值为0.37μg·L-1;2)无脊椎动物在敌敌畏低浓度范围内的敏感性明显高于脊椎动物。甲壳类动物与昆虫和蜘蛛类相似,敏感度较高,鱼类则较低;3)应用Burr III模型构建SSD时,参数k值对HC5最为敏感,蒙特卡罗随机模拟得到HC5变化范围为0.05~40.57μg·L-1,均值为5.07μg·L-1;4)敌敌畏对我国淡水生态影响较小,PAF均低于1%,其中黄河和太湖流域敌敌畏的生态风险高于其他河流湖泊,珠江口和南海北部较低。上述研究结果为评价敌敌畏对全国不同水体水生生物的潜在生态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敌敌畏 淡水生物 生态风险 物种敏感性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对鸟粪石结晶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韦林 洪天求 +2 位作者 李如忠 张强 陈天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941-2946,共6页
鸟粪石结晶沉淀法回收剩余污泥中磷工艺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然而污泥中的一些有机物,特别是胞外聚合物(EPS)将对鸟粪石结晶产生一定的影响.海藻酸钠(SA)在物化性质上接近于EPS,为较深入地探究此影响机理,以SA作为EPS的代用化合物采用恒组... 鸟粪石结晶沉淀法回收剩余污泥中磷工艺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然而污泥中的一些有机物,特别是胞外聚合物(EPS)将对鸟粪石结晶产生一定的影响.海藻酸钠(SA)在物化性质上接近于EPS,为较深入地探究此影响机理,以SA作为EPS的代用化合物采用恒组分、恒p H实验来考察EPS对鸟粪石结晶的影响,并借助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来探讨SA与鸟粪石晶体之间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SA浓度0~250mg/L范围内,随其浓度的增大鸟粪石结晶生长速率降低,鸟粪石晶体的尺寸有所减小,其原因是海藻酸阴离子吸附并掩蔽鸟粪石表面生长活性点上阻碍晶体生长.这种吸附作用是由鸟粪石表面Mg2+、磷酸羟基团(POH)分别与SA中COOH、C=O、COC键合共同引起的,而鸟粪石表面的NH_4^+并未参与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粪石 海藻酸钠 恒组分实验 晶体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硫酸烧渣结构和物性特征及应用潜力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平 陈天虎 +3 位作者 朱晓 史亚丹 谢巧勤 谢晶晶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46-351,共6页
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分别对某公司磁性硫酸烧渣的化学和物相组成进行了鉴别,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微形貌和微结构特征,测定了烧渣的磁化率和磁滞回线。结果表明,硫精矿粉沸腾炉焙烧所得磁性硫酸烧渣,铁品位达到64.78%,... 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分别对某公司磁性硫酸烧渣的化学和物相组成进行了鉴别,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微形貌和微结构特征,测定了烧渣的磁化率和磁滞回线。结果表明,硫精矿粉沸腾炉焙烧所得磁性硫酸烧渣,铁品位达到64.78%,杂质组分主要是硅、铝和硫;主要物相为磁铁矿、磁赤铁矿和赤铁矿,含少量石英;比表面积为2.83m2/g,磁化率为18 000×10-8 m3/kg;原始微米粒径的黄铁矿粉体在脱硫、氧化相变为磁赤铁矿、磁铁矿和赤铁矿的过程中多晶化、纳米化,转变为纳米-亚微米晶体,颗粒表现为多孔特征。这种较高比表面积、强磁性的磁性烧渣有望在吸附和磁分离领域作为功能材料发挥作用。研究结果也为利用铁硫化物热分解相变进行矿物纳米材料加工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烧渣 形貌 结构 磁性 环境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沙坪沟斑岩钼矿床赋矿岩体钾质交代作用及其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响应 被引量:4
6
作者 何俊 徐晓春 +5 位作者 王萍 范子良 傅仲阳 王波华 张怀东 谢巧勤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11-629,共19页
以沙坪沟钼矿主要的赋矿岩石——石英正长岩和花岗斑岩为对象,通过对比不同蚀变强度岩石的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特征,研究该矿床的钾质交代作用-矿化特征,探讨不同热液蚀变的元素组合、蚀变过程中的元素迁移和Sr-Nd同位素的变... 以沙坪沟钼矿主要的赋矿岩石——石英正长岩和花岗斑岩为对象,通过对比不同蚀变强度岩石的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特征,研究该矿床的钾质交代作用-矿化特征,探讨不同热液蚀变的元素组合、蚀变过程中的元素迁移和Sr-Nd同位素的变化及其成因、不同蚀变的物理化学条件差异及其与矿化的关系,进而揭示蚀变-成矿热液流体的特征和起源。研究表明,石英正长岩和花岗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总体相似,显示其属同源岩浆演化产物,二者均受到钾质蚀变,但蚀变强度相差较大。钾质蚀变岩石的化学成分表现为高K_2O、Rb和低Na_2O、CaO、Sr、Ba,不同蚀变强度的岩石Rb/Sr和Sr同位素组成差别较大,花岗斑岩样品数据更显离散,甚至出现异常低的锶同位素初始值,表明热液蚀变强烈改造了Rb-Sr同位素体系,而Sm-Nd体系基本保持稳定。这一现象在东秦岭-大别钼矿带中典型的斑岩钼矿床也有出现,显示该成矿带具有相似的蚀变类型、热液起源和演化特征。而且钾长石化后期至黄铁云(绢)英岩化阶段也是最主要的钼成矿期,表明这期间流体系统pH值的降低致使Mo元素从流体中沉淀成矿。对比斑岩铜、铜-钼矿床和钼矿床的蚀变特征及其过程中元素和同位素的变化可以发现,这3种矿床均发育碱质交代作用,但蚀变强度、热液的Rb-Sr分异程度及其对原岩的改造程度存在较大差异,这暗示了各自特有的成岩、成矿物质和流体来源及大地构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钾质交代作用 微量元素 SR-ND同位素 热液流体 斑岩型钼矿床 安徽金寨沙坪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铁矿和白云石对垃圾渗滤液厌氧消化增强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庆承松 韦玲 +3 位作者 陈天虎 周跃飞 王进 岳正波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65-369,共5页
垃圾渗滤液治理一直是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难题。能否利用矿物-微生物交互作用提高垃圾渗滤液有机污染物厌氧转化的效率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设置4组厌氧生物反应器(分别为只添加褐铁矿或者白云石、同时添加褐铁矿和白云石以及... 垃圾渗滤液治理一直是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难题。能否利用矿物-微生物交互作用提高垃圾渗滤液有机污染物厌氧转化的效率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设置4组厌氧生物反应器(分别为只添加褐铁矿或者白云石、同时添加褐铁矿和白云石以及不添加矿物的空白组),考察添加褐铁矿、白云石对垃圾渗滤液厌氧消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厌氧生化反应12 d时,添加了褐铁矿和白云石的反应器中COD去除率均达到80%以上,而空白对照组COD去除率仅为50%;4组反应器中溶液pH值变化表明,矿物的存在提高了溶液的pH值0.5左右;4组反应器中氨氮含量变化不大,也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研究认为褐铁矿或白云石矿物在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的厌氧消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研究结果为提高垃圾渗滤液厌氧处理效率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铁矿 白云石 垃圾渗滤液 厌氧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盐还原菌作用下磁性铁氧化物的分解及磁性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周跃飞 庆承松 +2 位作者 汪国威 谢巧勤 陈天虎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10-717,共8页
研究了硫酸盐还原菌作用下磁性铁氧化物分解的过程及对体系磁性的影响.实验主要考查了有/无菌及有菌+有/无硫酸盐条件下体系中物相组合、磁化率、形貌等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研究使用的细菌具有以磁性铁氧化物为电子受体进行生长的能... 研究了硫酸盐还原菌作用下磁性铁氧化物分解的过程及对体系磁性的影响.实验主要考查了有/无菌及有菌+有/无硫酸盐条件下体系中物相组合、磁化率、形貌等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研究使用的细菌具有以磁性铁氧化物为电子受体进行生长的能力;无硫酸盐条件下,细菌作用导致多孔磁性铁氧化物还原分解并产生超顺磁纳米微粒,相应提高体系磁化率;有硫酸盐条件下,SRB及代谢产物S2-还原分解磁性铁氧化物,生成无定形铁硫化物附着于矿物表面,体系磁化率降低.SRB—磁性铁氧化物交互作用过程中,磁化率变化受硫酸盐、矿物种类和性质的共同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铁氧化物 硫酸盐还原菌 硫酸盐 分解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二氯苯酚对硫酸盐还原菌生长及代谢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碧 庆承松 +4 位作者 陈天虎 王进 岳正波 孔殿超 周跃飞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25-731,共7页
氯酚类有机物属于高毒性、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在自然环境中分布广泛.本文以2,4-二氯苯酚(2,4-DCP)为氯酚类物质的典型代表,以硫酸盐还原菌(SRB)为出发菌株,通过改变培养基中2,4-DCP的浓度,观测菌体浓度、硫酸盐还原速率和菌体形貌等的变... 氯酚类有机物属于高毒性、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在自然环境中分布广泛.本文以2,4-二氯苯酚(2,4-DCP)为氯酚类物质的典型代表,以硫酸盐还原菌(SRB)为出发菌株,通过改变培养基中2,4-DCP的浓度,观测菌体浓度、硫酸盐还原速率和菌体形貌等的变化,探讨不同浓度2,4-DCP对SRB生长和代谢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整个培养过程中2,4-DCP浓度基本没有发生变化,表明纯培养SRB并没有降解转化2,4-DCP,然而2,4-DCP存在却对SRB生长和代谢活性产生两个方面的重要影响.当2,4-DCP浓度为20mg/L时,SRB生长和代谢受到抑制;2,4-DCP浓度为50mg/L时,SRB基本失活;然而,当2,4-DCP浓度为2mg/L、5mg/L时SRB生长速率加快,与空白对照相比,SRB最大生长速率提高了160.83%,代谢还原硫酸盐的速率提高了82.48%.这一结果对认识厌氧沉积环境中难生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对微生物代谢活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二氯苯酚 硫酸盐还原菌 代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煅烧白云石-铝盐即时合成Mg/Al-LDH去除水中的胭脂红
10
作者 陈冬 徐礼坤 +3 位作者 谢晶晶 刘海波 孔殿超 陈天虎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75-1481,共7页
层状双氢氧化物(LDH)具有很强的阴离子交换能力,在深度处理废水中阴离子染料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今以煅烧白云石与Al Cl3·6H2O为原料采取即时合成LDH的方法处理胭脂红染料模拟废水,考察不同胭脂红初始浓度、水温、煅烧白云石... 层状双氢氧化物(LDH)具有很强的阴离子交换能力,在深度处理废水中阴离子染料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今以煅烧白云石与Al Cl3·6H2O为原料采取即时合成LDH的方法处理胭脂红染料模拟废水,考察不同胭脂红初始浓度、水温、煅烧白云石添加量及其与铝盐的比例对即时合成LDH去除胭脂红的影响。利用XRD、FT-IR、FE-SEM等表征分析结果探讨即时合成LDH去除胭脂红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溶液pH=9、初始浓度为500 mg?L-1、Mg:Al=3:1(mol)、温度为30℃,药剂添加量为1.7 g?L-1时,胭脂红去除效果为89.34%。溶液中的胭脂红以可交换离子的方式进入到即时合成LDH结构层间,从而达到去除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氢氧化物 煅烧白云石 铝盐 胭脂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巢湖沉积物OPs和SPs的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丁佳栋 熊鸿斌 +3 位作者 张硕 彭书传 陈天虎 王继忠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23-528,565,共7页
为了认识水生环境中当前使用的有机磷农药(OPs)和拟除虫菊酯杀虫剂(SPs)的赋存、来源和生态风险,文章利用固相萃取(solid-phase extraction,SPE)-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分析了巢湖表... 为了认识水生环境中当前使用的有机磷农药(OPs)和拟除虫菊酯杀虫剂(SPs)的赋存、来源和生态风险,文章利用固相萃取(solid-phase extraction,SPE)-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分析了巢湖表层沉积物中10种SPs和12种OPs的浓度,通过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比较,明确了这些污染物在巢湖流域的污染现状,并结合物种敏感性分布模型(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SD)评价了表层沉积物中浓度较高的苄氯菊酯和敌敌畏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巢湖表层沉积物中SPs和OPs质量比范围分别为0.08-2.95ng/g和0.09-1.72ng/g,并呈现出西半湖高、东半湖低的空间分布特点。其中苄氯菊酯和敌敌畏分别是SPs和OPs最重要的组成成分,占各自总质量比的44%和47%;与国内外其他地区表层沉积物中报道的数值比较,巢湖表层沉积物中SPs质量比处于较低水平。SSD模型评价结果显示巢湖表层沉积物中苄氯菊酯生态风险较低,但敌敌畏却存在极大的生态安全风险,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小OPs对当地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除虫菊酯 有机磷农药 巢湖 沉积物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东至兆吉口铅锌矿床成矿时代的厘定及其找矿指示意义 被引量:8
12
作者 傅仲阳 徐晓春 +2 位作者 刘晓燕 刘雪 谢巧勤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63-480,共18页
皖南东至兆吉口铅锌矿床是近年来在江南过渡带西段新发现的一个规模达中型的中-低温热液型矿床。目前揭露的铅锌矿体均赋存于东至断裂带及其西侧次级张(扭)性断裂及裂隙中。文章选取了该矿床主要矿石矿物闪锌矿以及与主成矿阶段金属硫... 皖南东至兆吉口铅锌矿床是近年来在江南过渡带西段新发现的一个规模达中型的中-低温热液型矿床。目前揭露的铅锌矿体均赋存于东至断裂带及其西侧次级张(扭)性断裂及裂隙中。文章选取了该矿床主要矿石矿物闪锌矿以及与主成矿阶段金属硫化物紧密共生的石英,分别采用流体包裹体Rb-Sr法和40Ar-39Ar法进行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4件闪锌矿样品获得流体包裹体Rb-Sr等时线年龄为(128±1)Ma;2件石英样品获得流体包裹体40Ar-39Ar坪年龄分别为(128.74±3.02)Ma和(128.19±1.98)Ma,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28.81±5.25)Ma和(128.30±3.47)Ma,反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28.82±5.24)Ma和(128.31±3.47)Ma。同位素地质年龄测试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兆吉口铅锌矿床形成于128 Ma左右,成矿时代为早白垩世。该成矿年龄与赋矿闪长玢岩的形成时间((129.0±2.3)Ma^(128.4±2.7)Ma)一致,也与东至断裂燕山晚期的活动年龄((126.3±2.2)Ma)相近,表明该矿床成矿与燕山晚期的构造-岩浆活动密切相关,此时区域构造背景为强烈挤压后的伸展环境。这一矿化事件在成矿时代上明显晚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的断隆区(如铜陵、安庆-贵池等矿集区)的铜金多金属矿床和皖南成矿带中的钨钼多金属矿床(>136 Ma),而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断坳区的玢岩铁矿床的成矿时间(135~127 Ma)相近,指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与皖南成矿带之间的江南过渡带中发育有燕山晚期较晚阶段(128 Ma左右)的铅锌矿化事件,为今后在该区开展铅锌多金属矿床找矿勘探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闪锌矿流体包裹体Rb-Sr定年 石英流体包裹体40Ar-39Ar定年 成矿时代 兆吉口铅锌矿床 皖南东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山垃圾填埋场-尾矿混合带硫酸盐还原菌分离 被引量:2
13
作者 程素春 陈天虎 +3 位作者 王进 岳正波 周跃飞 罗筱枭 《矿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5-180,共6页
马鞍山向山垃圾填埋场建设在向山硫铁矿尾矿库之上、混入玢岩铁矿尾矿和酸性排水,是富含有机质的废物与富含硫酸盐、铁氧化物废物混杂的地带,这是一个微生物电子受体和电子供体长期共存的场所。对这样一个特殊的体系进行微生物矿物交互... 马鞍山向山垃圾填埋场建设在向山硫铁矿尾矿库之上、混入玢岩铁矿尾矿和酸性排水,是富含有机质的废物与富含硫酸盐、铁氧化物废物混杂的地带,这是一个微生物电子受体和电子供体长期共存的场所。对这样一个特殊的体系进行微生物矿物交互作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向山垃圾填埋场-尾矿混合带的微生物进行富集培养,经过富集培养和平板划线分离得到一株纯菌。经光学显微和扫描电镜观察、16SrDNA测序、还原硫酸盐能力检测,鉴定该纯菌株为梭状硫酸盐还原菌(Clostridium Sulfate Reducing Bacteria,简称C.SRB)。其生理生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可以利用葡萄糖和乳糖为碳源生长,甲基红试验为阴性,吲哚试验、接触酶试验均为阳性。考查该菌株的生长代谢以及温度、pH、盐度等外界环境影响因素发现,培养该菌株36 h消耗硫酸盐比速率最高为0.73 mmol/g·h;最适生长条件为温度35℃、pH值7、盐度0.5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填埋场 尾矿 硫酸盐还原菌 生物矿物交互作用 生理生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