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13篇文章
< 1 2 1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动化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体系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董学平 鲁照权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65-267,302,共4页
以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背景,研究本科层次培养的课程体系问题。提出包括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限选基础课的教学计划,以及校内集中实践性教学和企业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对于校内集中实践性教学和企业实践教学给... 以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背景,研究本科层次培养的课程体系问题。提出包括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限选基础课的教学计划,以及校内集中实践性教学和企业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对于校内集中实践性教学和企业实践教学给出了具体的实施内容和考核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自动化 课程体系
全文增补中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通讯控制单元的设计 被引量:7
2
作者 温阳东 吴丽娟 黄曼青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96-199,共4页
介绍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通讯单元的功能实现和硬软件设计思想。该通讯单元能实现与调度控制中心或就地监控系统的接口功能 ,满足远动要求 ,并对 CDT远动规约作了简要介绍。由于该通讯单元采用双 CPU结构 ,使所有的数据交换并行进行 ... 介绍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通讯单元的功能实现和硬软件设计思想。该通讯单元能实现与调度控制中心或就地监控系统的接口功能 ,满足远动要求 ,并对 CDT远动规约作了简要介绍。由于该通讯单元采用双 CPU结构 ,使所有的数据交换并行进行 ,因此系统通信速度快。整个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满足了变电站无人值班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监测控制 双端口RAM 综合自动化系统 通讯单元 设计 数据通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嵌入式以太网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无缝通信体系结构 被引量:12
3
作者 孙鸣 谢芝东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0-73,79,共5页
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分层分布设计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嵌入式以太网技术在变电站间隔层装置中的应用及实现方案。网络通信层采用光纤自愈环型以太网作为变电站网络层的主干网,在此基础上构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无缝通信体系结构,从而满... 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分层分布设计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嵌入式以太网技术在变电站间隔层装置中的应用及实现方案。网络通信层采用光纤自愈环型以太网作为变电站网络层的主干网,在此基础上构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无缝通信体系结构,从而满足了该系统对网络通信的高带宽、高稳定性、高可靠性的要求,实现了智能电子设备的无缝接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以太网 TCP/IP协议 变电站自动化 无缝通信 光纤自愈环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实验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4
4
作者 许正荣 贾贤龙 +1 位作者 温阳东 王海义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1-83,93,共4页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理论和技术也是电类专业本科生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针对教学中没有实验装置的问题,并结合当今实际应用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工作原理与技术指标,研...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理论和技术也是电类专业本科生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针对教学中没有实验装置的问题,并结合当今实际应用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工作原理与技术指标,研制了基于ARM7和μC/OS-Ⅱ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实验系统,弥补了实验环节的缺失,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微机保护装置 ARM7 ΜC/OS-II操作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N总线的集散式配电自动化系统 被引量:3
5
作者 齐先军 温阳东 钱乐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77-580,共4页
现场总线(FB)是一种数字化的串行双向通信系统,具有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特点,特别适合于底层分散控制。配电自动化水平直接决定供电质量和可靠性,文章在分析当前国内配电自动化的现状后,提出了基于CAN总线的集散式配电自动化系统,并阐述... 现场总线(FB)是一种数字化的串行双向通信系统,具有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特点,特别适合于底层分散控制。配电自动化水平直接决定供电质量和可靠性,文章在分析当前国内配电自动化的现状后,提出了基于CAN总线的集散式配电自动化系统,并阐述了故障检测、故障隔离、非故障段自动恢复功能的实现方法及CAN总线的通信方式。实践证明,基于CAN总线的集散式配电自动化系统能够实现分散控制和集中管理,从而保证供电质量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总线 集散式配电自动化系统 现场总线 控制器局域网 通信模式 故障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SB接口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通信控制器的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媛媛 温阳东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63-67,共5页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采用通信控制器负责与上位机及调度中心的通信。传统的设计抗干扰能力差,且安装不便。本设计则利用USB总线的优点,采取多种抗干扰措施保障数据通信的安全高效,并对USB传输机制作了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 USB接口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通信控制器 通用串行总线 单片机 双端口静态存储器 控制器局域网 设计 数据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N总线在牵引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温阳东 杜宇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9期996-999,共4页
根据铁路牵引变电站的特点,运用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和现场总线技术,设计了基于CAN总线的变电站自动化装置。根据CAN2.0B协议制定出符合变电站内部通信特点的应用协议。监控保护单元采用模块化设计,在同一个硬件平台上,针对不同种类的设备... 根据铁路牵引变电站的特点,运用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和现场总线技术,设计了基于CAN总线的变电站自动化装置。根据CAN2.0B协议制定出符合变电站内部通信特点的应用协议。监控保护单元采用模块化设计,在同一个硬件平台上,针对不同种类的设备和保护分别设计了相应的软件来实现具体的功能。装置的实现应用了双CPU结构及USB接口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总线 变电站自动化 监控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金属板带材表面缺陷自动视觉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8
作者 李维创 尹柏强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6,共16页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金属板带材表面缺陷检测是冶金工业领域的研究热点,金属板带材制造行业对其表面质量的高标准要求自动化视觉检测系统及其算法性能不断提升。通过回顾关于钢板钢带、铝板铝带和铜板铜带等典型金属板带材产品的110余篇文...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金属板带材表面缺陷检测是冶金工业领域的研究热点,金属板带材制造行业对其表面质量的高标准要求自动化视觉检测系统及其算法性能不断提升。通过回顾关于钢板钢带、铝板铝带和铜板铜带等典型金属板带材产品的110余篇文献,对基于二维和三维机器视觉的表面检测技术进行了系统综述。根据算法性质和图像特征,将现有二维缺陷检测技术分为基于统计、谱、模型和机器学习的4类方法,根据三维数据获取方式,将三维缺陷检测技术分为立体视觉测量、激光扫描仪测量法和结构光测量方法。对经典算法和新近方法进行了介绍、分析和比较。最后,对缺陷视觉检测仍存在的挑战和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视觉检测 图像检测 表面缺陷检测 金属板带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中间表示的端到端自动驾驶模型
9
作者 孔慧芳 刘润武 胡杰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78,共9页
对驾驶环境的准确理解是实现自动驾驶的先决条件之一。为提高自动驾驶车辆的场景理解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分割、水平视差和角度编码的多模态中间表示的端到端自动驾驶模型。该端到端自动驾驶模型利用深度学习技术构建感知-规划网络... 对驾驶环境的准确理解是实现自动驾驶的先决条件之一。为提高自动驾驶车辆的场景理解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分割、水平视差和角度编码的多模态中间表示的端到端自动驾驶模型。该端到端自动驾驶模型利用深度学习技术构建感知-规划网络。感知网络以RGB和深度图为输入生成多模态中间表示,实现道路环境及周围障碍物的空间分布描述;规划网络使用多模态中间表示进行道路环境特征提取和航路点预测。基于CARLA仿真平台进行模型的训练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端到端自动驾驶模型能够实现对城市道路环境的场景理解,有效地减少了碰撞;相较于单模态中间表示的基线模型,其驾驶性能指标提升了31.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场景理解 模仿学习 轨迹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性能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涛 苏建徽 杨向真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9-459,共11页
针对传统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存在静差和富含背景谐波的非理想电网电压下网侧电流质量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高性能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首先采用反Park变换(IPT)方法构造网侧电流正交分量,然后在dq旋转坐标系下建立网侧电流控制环路,再... 针对传统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存在静差和富含背景谐波的非理想电网电压下网侧电流质量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高性能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首先采用反Park变换(IPT)方法构造网侧电流正交分量,然后在dq旋转坐标系下建立网侧电流控制环路,再选用PI控制器实现电流无差跟踪。为了解决并网电流的谐波问题,引入多谐振控制器,抑制并网电流的低次谐波。在静止坐标系下推导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提出控制系统中PI控制器和多谐振控制器参数的简化设计方法,分析所提控制系统的鲁棒性;最后,针对6 kW单相LCL型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器 正交分量构造 多谐振控制器 参数设计 电容电流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APF引导的双向RRT机械臂路径规划算法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敏 陈思源 陈杰 《现代制造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共9页
针对传统双向RRT算法在路径规划中随机性大、收敛慢和路径质量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人工势场法(Artificial Potential Field,APF)引导的双向RRT机械臂路径规划算法。首先引入动态偏置策略,减小原始双向RRT算法随机性大的问题;其... 针对传统双向RRT算法在路径规划中随机性大、收敛慢和路径质量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人工势场法(Artificial Potential Field,APF)引导的双向RRT机械臂路径规划算法。首先引入动态偏置策略,减小原始双向RRT算法随机性大的问题;其次,在扩展新节点时,根据与障碍物距离自适应地调整节点随机性与总势场的权重;然后融入机械臂碰撞检测模型并进行双向直连线性插值检测,直至生成初始路径;最后再对生成的路径进行三次B样条平滑处理,产生符合机械臂实际运动限制的可行路径。在二维和三维环境下分别构建三种不同环境对改进算法进行仿真对比,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能有效提高相关性能。将改进算法应用至实物平台中,进一步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路径规划 双向RRT 人工势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电压下背面电极对玻纤/环氧树脂蒙皮沿面放电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玉顺 刘志轶 +1 位作者 侯天奇 傅毓斐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8-137,共10页
雷击风机叶片将造成严重事故,威胁风电机组安全运行。文中提出一种新型雷电防护方法,通过背面电极将雷击在叶片表面产生的沿面放电导向接闪器。该方法的防雷成功率与叶片的沿面放电特性有关,研究背面电极对风机叶片沿面放电特性的影响,... 雷击风机叶片将造成严重事故,威胁风电机组安全运行。文中提出一种新型雷电防护方法,通过背面电极将雷击在叶片表面产生的沿面放电导向接闪器。该方法的防雷成功率与叶片的沿面放电特性有关,研究背面电极对风机叶片沿面放电特性的影响,对于提高新型雷电防护方法的效能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玻纤/环氧树脂蒙皮模拟实际风机叶片结构,改变背面电极的尺寸和位置,观察不同情况下蒙皮的沿面放电形貌。结果表明,背面电极将改变蒙皮的沿面放电形貌,增加沿面放电长度;背面电极的宽度越小、长度越长,沿面放电的长度越长;当背面电极距离雷击附着点较近时,沿面放电仍然能够增长,当背面电极距离雷击附着点较远时,沿面放电不再增长。分析认为,背面电极影响了蒙皮表面的电场分布,增强了二次电子发射过程,从而导致沿面放电长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电压 风机叶片 背面电极 沿面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用户偏好的电动汽车集群参与调频市场优化控制
13
作者 茆美琴 葛星 +3 位作者 杨铖 王媛玥 杜燕 施永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30-140,共11页
大规模电动汽车(EV)可以聚合为高效、灵活的调频资源。然而,电动汽车聚合商(EVA)的调节潜力易受EV用户行为与调频市场价格随机性的影响,增加了电网频率控制的复杂度和风险。为此,提出一种考虑EV用户偏好和电价随机性的EVA参与调频市场... 大规模电动汽车(EV)可以聚合为高效、灵活的调频资源。然而,电动汽车聚合商(EVA)的调节潜力易受EV用户行为与调频市场价格随机性的影响,增加了电网频率控制的复杂度和风险。为此,提出一种考虑EV用户偏好和电价随机性的EVA参与调频市场的分层随机优化控制。其中,上层以调频成本为优化目标,频率偏差为概率约束,构建机会约束规划模型得到EVA和火电机组等不同调频主体的调度功率;下层采用多元高斯Copula函数构建考虑EV用户偏好和电价随机性的EVA调度指令优化分解控制模型。以15 000辆EV参与区域电网调频为例,采用实时数字仿真系统(RTDS)搭建IEEE 39节点模型,对比了3种类型EV用户偏好、荷电状态和里程价格对EVA系统调节功率、调频经济和技术性能的影响,同时所获得的结果可为含EV的电力系统调频风险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聚合商 调频 机会约束规划 COPULA函数 实时数字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资源介入下基于知识矩阵跨维度迁移的电力调度优化
14
作者 唐昊 杨晨芳 +2 位作者 程文娟 王正风 史明光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95-1007,共13页
各类源荷弹性资源逐渐介入电网,使得电力系统的动态特性进一步复杂化。为提升电力系统调度优化任务的学习效率,基于弹性资源介入前源电力系统的调度知识矩阵提出一种跨维度迁移的学习优化方法。首先,利用欧式-动态时间弯曲距离,给出源... 各类源荷弹性资源逐渐介入电网,使得电力系统的动态特性进一步复杂化。为提升电力系统调度优化任务的学习效率,基于弹性资源介入前源电力系统的调度知识矩阵提出一种跨维度迁移的学习优化方法。首先,利用欧式-动态时间弯曲距离,给出源任务与目标任务间关联特征的相似度判定方法。然后,引入主成分分析特征降维技术,建立源任务与目标任务间相似状态/动作的映射关系,提出基于调度知识矩阵跨维度迁移的强化学习方法,解决因源任务与目标任务状态或动作维数不同而导致的历史调度知识不能直接利用的问题。最后,以IEEE-300节点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利用源任务的历史调度知识,实现弹性资源介入时复杂电力系统的快速调度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维度知识迁移 电力调度 欧式-动态时间弯曲距离 弹性资源 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数阶中立型时变时滞神经网络的全局渐近稳定性
15
作者 刘国权 周吴昊 +1 位作者 陈立平 周书民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70-1180,共11页
本文研究了一类分数阶中立型时变时滞神经网络的全局渐近稳定性问题.首先,本文提出了一类含有时变时滞的分数阶中立型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含有分数阶微分项和时变时滞;其次,基于Lyapunov泛函理论、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本文深入研究了该... 本文研究了一类分数阶中立型时变时滞神经网络的全局渐近稳定性问题.首先,本文提出了一类含有时变时滞的分数阶中立型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含有分数阶微分项和时变时滞;其次,基于Lyapunov泛函理论、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本文深入研究了该模型的全局渐进稳定性问题,推导出了新的该模型的稳定性判据;最后,通过4个实例验证了所得的稳定性判据的可行性.本文研究为含有时变时滞的分数阶中立型神经网络的稳定性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 分数阶中立型神经网络 LYAPUNOV-KRASOVSKII泛函 时变时滞 线性矩阵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电动汽车参与区域电网深度调峰的分层可交易能源控制策略
16
作者 茆美琴 林晨 +4 位作者 王吉文 王媛玥 杜燕 刘玉帆 N.D.Hatziargyriou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187-4200,I0007,共15页
针对现代电力系统深度调峰(deep peak regulation,DPR)的压力和成本急剧增加问题,该文提出计及大规模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集群灵活资源的区域电网DPR 3层可交易能源(transactive energy,TE)优化控制模型。在区域电网层级,该... 针对现代电力系统深度调峰(deep peak regulation,DPR)的压力和成本急剧增加问题,该文提出计及大规模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集群灵活资源的区域电网DPR 3层可交易能源(transactive energy,TE)优化控制模型。在区域电网层级,该模型以电动汽车虚拟电厂、深度调峰火电单元、可再生能源发电单元等各主体收益最大化和整个调峰市场成本最低为目标,通过DPR市场机制,采用非合作博弈方法优化各利益主体动态补偿电价及功率调度计划;在电动汽车虚拟电厂层级,进一步构建双层博弈模型,动态优化EV、EV聚合商在DPR时段的充电电价和充电电量的逐层分解控制。以某区域电网的DPR典型日为例,基于40 000辆可调度EVs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验证,并分析大规模EV集群参与DPR经济价值、容量价值和环境价值。算例结果表明,采用该文所提出的方法,可使火电机组运行效益升高18.58%,碳排放量降低1.42%,光伏消纳率提升至95.87%;同时,EVs平均单次充电成本对比无序充电模式和峰谷电价模式分别降低27.18%和22.82%。因此,所提出的TE分层控制策略能够挖掘EVs灵活性资源,实现对EV充电与区域电网的调峰协同优化控制,有利于与整个电力系统深度调峰控制的降本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调峰 电动汽车 火电机组 博弈论 交易能源控制 分层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四线制有源电力滤波器分数阶重复控制研究
17
作者 黄海宏 韦继鹏 王海欣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2-81,共10页
有源电力滤波器(APF)是治理电网谐波污染的重要设备。电网非工频时传统重复控制的谐振频率与电网实际频率之间会存在偏差,从而导致APF对谐波的跟踪补偿能力降低。为了解决非工频时重复控制跟踪补偿能力不足的问题,对APF进行数学建模,分... 有源电力滤波器(APF)是治理电网谐波污染的重要设备。电网非工频时传统重复控制的谐振频率与电网实际频率之间会存在偏差,从而导致APF对谐波的跟踪补偿能力降低。为了解决非工频时重复控制跟踪补偿能力不足的问题,对APF进行数学建模,分析电网频率非工频时对传统重复控制的影响,提出一种分数阶新型重复控制方法,在重复控制的内模中引入全通滤波器来构造分数阶延时环节,并通过锁相环获取电网频率来调整重复控制的拍数和滤波器参数,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实现重复控制对谐波的准确跟踪和补偿。实验验证所提控制方法能够有效消除重复控制谐振频率与电网频率之间的偏差,提高APF在非工频电网频率时对周期次谐波的跟踪补偿能力,降低网侧电流的总谐波失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电力滤波器 重复控制 全通滤波器 谐波补偿 分数阶延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平衡电网下SWISS整流器瞬时有功功率控制的边界问题研究
18
作者 王金平 钟敏 +3 位作者 姜卫东 刘欣然 刘圣宇 徐星俣 《电工电能新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2,共12页
电网电压幅值跌落时,传统比例积分(PI)控制会导致SWISS整流器直流侧出现偶次谐波,交流侧出现奇次谐波,瞬时有功功率控制(IAPC)可以有效抑制有功功率波动和网侧电流谐波,但SWISS拓扑的特殊性使IAPC方法的应用存在边界问题。对此,本文深... 电网电压幅值跌落时,传统比例积分(PI)控制会导致SWISS整流器直流侧出现偶次谐波,交流侧出现奇次谐波,瞬时有功功率控制(IAPC)可以有效抑制有功功率波动和网侧电流谐波,但SWISS拓扑的特殊性使IAPC方法的应用存在边界问题。对此,本文深入研究了基于IAPC方法的SWISS整流器控制策略的电流与电压特性,针对单相和两相电网电压幅值跌落两种典型情况,推导了SWISS整流器在此控制策略下的运行边界。最后,在实验中比较了IAPC方法和传统PI控制在多种工况下的性能表现。实验结果表明:SWISS整流器中,IAPC方法在运行边界内相较于传统PI控制可有效抑制网侧电流谐波和有功功率波动,但若超出运行边界将导致网侧电流总谐波畸变率(THD)升高和有功功率波动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ISS整流器 电网不平衡 双dq坐标变换 瞬时有功功率控制 运行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道路曲率的智能车辆路径跟踪模型预测控制
19
作者 孔慧芳 朱文祥 张倩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34-1441,共8页
针对智能车辆在城市结构化道路中,由于道路曲率变大,车辆驶入弯道车速过高,导致车辆跟踪路径精度低、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引入车速调节机制的路径跟踪控制策略。在建立车辆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弯道最大安全车速的确定方法,考... 针对智能车辆在城市结构化道路中,由于道路曲率变大,车辆驶入弯道车速过高,导致车辆跟踪路径精度低、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引入车速调节机制的路径跟踪控制策略。在建立车辆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弯道最大安全车速的确定方法,考虑道路曲率对于车辆路径跟踪精度的影响,引入道路曲率因子,基于最大安全车速设计了车辆的行驶速度。采用线性模型预测控制实现了速度调节机制下的路径跟踪。利用Simulink与Carsim软件对本文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了联合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根据道路曲率实时调节车速,提高车辆在双移线工况与大曲率工况下的路径跟踪精确性与行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跟踪 智能车辆 道路曲率 车速调节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FRLS-MIUKF算法的全钒液流电池荷电状态估计方法
20
作者 郑涛 贾泽峰 +2 位作者 邱亚 李俊伟 侯谋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76,共9页
针对全钒液流电池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估计难度大、成本高、准确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带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法(forgetting factor recursive least squares,FFRLS)和多新息无迹卡尔曼滤波(multiple innovation unsce... 针对全钒液流电池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估计难度大、成本高、准确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带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法(forgetting factor recursive least squares,FFRLS)和多新息无迹卡尔曼滤波(multiple innovation unscented Kalman filter,MIUKF)的全钒液流电池荷电状态估计方法。该方法通过FFRLS在线辨识全钒液流电池等效电路模型参数,然后通过MIUKF进行荷电状态估计,从而达到准确估计全钒液流电池荷电状态的目的。最后,利用实验平台对5 kW/30 kW·h的全钒液流电池采用所提出方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RLS-UKF算法和FFRLS-UKF算法,FFRLS-MIUKF算法在荷电状态估计中表现最优,其充电阶段与放电阶段均方误差与均方根误差更低,均方误差与均方根误差在充电阶段分别为0.0037、0.0609,在放电阶段分别为0.0013、0.03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液流电池 SOC估计 递推最小二乘 多新息无迹卡尔曼滤波 遗忘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