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YOLOv5s算法的尾气黑度测量方法研究
1
作者 程硕 王焕钦 +3 位作者 胡俊涛 夏王进 虞发军 方勇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41-1347,1361,共8页
针对传统尾气黑度测量方法精度低、环境适应性差等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5s算法的尾气黑度测量方法。考虑到尾气形状多变、背景复杂,在现有YOLOv5s网络中添加自适应特征融合(adaptively spatial feature fusion,ASFF)和全局注... 针对传统尾气黑度测量方法精度低、环境适应性差等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5s算法的尾气黑度测量方法。考虑到尾气形状多变、背景复杂,在现有YOLOv5s网络中添加自适应特征融合(adaptively spatial feature fusion,ASFF)和全局注意力机制(global attention mechanism,GAM),提高尾气目标的检测准确度;同时,为减少光照等环境因素对尾气目标检测的影响,基于尾气的高温特性,利用红外图像提高尾气区域检测准确度;并基于标准的林格曼黑度对被检测区域内的尾气黑度进行等级判定。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YOLOv5s对红外尾气目标的检测准确率高达95.3%,比现有YOLOv5s检测准确度提高了3.4%;同时还降低了光照等环境因素对尾气目标检测结果的影响,改善了算法的鲁棒性;最终尾气黑度判定精度达到0.5级,可有效满足现有移动源尾气黑度高精度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格曼黑度 机动车尾气目标检测 黑度等级判定 红外图像 YOLOv5s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云目标检测的路考智能评判系统研究
2
作者 谈东奎 肖祖德 +2 位作者 朱波 金来 张捷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2期1-8,共8页
针对现有科目三路考评判系统需要依靠人工辅助完成项目评判,以致评判主观性较强且准确性不高的问题,文中利用激光雷达的高测距精度特性,提出一种基于点云目标检测的路考智能评判系统。该系统分为目标检测和智能评判两个模块,目标检测模... 针对现有科目三路考评判系统需要依靠人工辅助完成项目评判,以致评判主观性较强且准确性不高的问题,文中利用激光雷达的高测距精度特性,提出一种基于点云目标检测的路考智能评判系统。该系统分为目标检测和智能评判两个模块,目标检测模块针对路考场景三维点云数据设计预处理、滤波、聚类、后处理和包围盒/框的目标检测算法进行环境感知,智能评判模块针对直线跟车行驶、变更车道和行人闯入等场景设计路考评判规则,最后结合目标检测结果完成路考智能评判。为验证路考智能评判系统的有效性,在智能电动汽车平台上进行实车道路驾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提系统能实时、可靠地完成路考项目的自动评判,评判准确率可达0.945,22 m距离内的平均测距精度高于99.55%,且整体算法的平均耗时仅为3.655 ms,能够为智能化、安全化和公平化的路考提供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考 智能评判系统 目标检测算法 智能评判模块 规则设计 激光雷达 环境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科研机构创新财务管理方式探究
3
作者 江怀兵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24年第12期114-117,共4页
人工智能为科研机构财务管理带来新的思路和技术,加速了科研机构财务管理方式变革,对提高科研机构财务管理效率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科研机构财务管理方式创新,首先应建立统一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注重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其次要利用现代... 人工智能为科研机构财务管理带来新的思路和技术,加速了科研机构财务管理方式变革,对提高科研机构财务管理效率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科研机构财务管理方式创新,首先应建立统一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注重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其次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智能化财务分析和决策,提高财务管理质量;最后可积极推行会计电算化,促进财务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科研机构 财务管理 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厨余垃圾及其水热炭燃烧特性与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张学飞 邢献军 +2 位作者 糜梦星 李永玲 马培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8-135,共8页
采用热重分析法研究厨余垃圾及其水热炭的燃烧特性与反应动力学。对比分析厨余垃圾及其水热炭在3种不同升温速率(10、20、40℃/min)下的燃烧特性,分别采用KAS(Kissiger-Akahira-Sunose)法和FWO(Flynn-Wall-Ozawa)法计算燃烧过程中反应... 采用热重分析法研究厨余垃圾及其水热炭的燃烧特性与反应动力学。对比分析厨余垃圾及其水热炭在3种不同升温速率(10、20、40℃/min)下的燃烧特性,分别采用KAS(Kissiger-Akahira-Sunose)法和FWO(Flynn-Wall-Ozawa)法计算燃烧过程中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20℃/min升温速率下,厨余垃圾与水热炭呈现不同的燃烧特性,厨余垃圾微分热重(DTG)曲线呈明显的双峰结构,而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水热炭DTG曲线第1个峰逐渐变缓,最后消失。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各样品DTG曲线整体向高温侧偏移,着火温度和燃尽温度升高,燃烧特性指数增大。KAS法和FWO法求得的各样品燃烧活化能均具有相似变化趋势,因挥发分含量减少及固定碳含量增加,厨余水热炭热值增大,燃烧过程中平均活化能高于厨余垃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 动力学 炭化 活化能 KAS法 FWO法 厨余垃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LIBS技术检测食盐中的镉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亮 游利兵 +2 位作者 罗贤锋 尹广玥 方晓东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10,共5页
为了实现食盐中重金属镉(Cd)的快速定量检测,以193nm的自制准分子激光器作为激发光源,通过外部添加重金属元素Cd制作了8组食盐样品,采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选取CdⅠ228.8nm特征谱线作为分析线,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结果... 为了实现食盐中重金属镉(Cd)的快速定量检测,以193nm的自制准分子激光器作为激发光源,通过外部添加重金属元素Cd制作了8组食盐样品,采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选取CdⅠ228.8nm特征谱线作为分析线,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延迟时间为1.5μs时,能够获得较好的光谱强度和信背比;谱线强度与Cd的质量分数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拟合度为0.984,预测相对误差小于7%,检测限为0.65mg/kg。LIBS检测技术不仅具有快捷方便、无需繁琐样品准备等优点,而且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是一种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领域中非常新颖的、有潜力的检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快速检测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食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改良Coats-Redfern法的梧桐叶燃烧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糜梦星 邢献军 +3 位作者 张学飞 陈泽宇 朱成成 付一轩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672-2679,共8页
采用热重分析法分别研究梧桐叶及其热解炭、水热炭在不同升温速率下(10、20、30℃/min)的燃烧特性,采用分布式改良Coats-Redfern积分法分析其燃烧动力学,编程计算出拟合度最佳的反应级数n和活化能E,并与Coats-Redfern法分析结果进行对... 采用热重分析法分别研究梧桐叶及其热解炭、水热炭在不同升温速率下(10、20、30℃/min)的燃烧特性,采用分布式改良Coats-Redfern积分法分析其燃烧动力学,编程计算出拟合度最佳的反应级数n和活化能E,并与Coats-Redfern法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梧桐叶及其水热炭燃烧差热重量分析法(DTG)曲线呈4个峰,热解炭呈3个峰;升温速率为20℃/min时,相对于梧桐叶,其热解炭综合燃烧特性指数下降85%,水热炭下降18%,表明水热炭更适合用作燃料;样品燃烧过程中活化能分布均呈N型,低温燃烧区活化能较高,高温燃烧区活化能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燃烧 TG/DTG 分布式改良Coats-Redfer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量子点电致发光二极管的蓝光InP和ZnSe量子点研究现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书淇 刘方海 +1 位作者 陈萍 陈雷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31-1644,共14页
作为传统显示器强有力的竞争者之一,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在显示领域备受关注。然而,高性能蓝光QLED器件的发光材料中通常含有镉或铅,这两类重金属有毒元素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不利,也阻碍了QLED器件的规模化商用进程。因此,高质量... 作为传统显示器强有力的竞争者之一,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在显示领域备受关注。然而,高性能蓝光QLED器件的发光材料中通常含有镉或铅,这两类重金属有毒元素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不利,也阻碍了QLED器件的规模化商用进程。因此,高质量无镉无铅型蓝光量子点材料的研发成为推动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的动力和业界迫切追求的目标。历经数十年发展,InP和ZnSe等无镉无铅量子点材料的蓝光发射性能已取得较大进步,随着合成策略及蓝光材料的进一步优化改进,环境友好型蓝光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器件性能有望追上传统红、绿光量子点器件的步伐。本文分别从合成优化手段、表面包覆策略、核壳结构类型、发光性能参数等方面进行汇总,系统综述了当前无镉无铅型蓝光InP和ZnSe量子点材料的研究进展,指出了QLED蓝光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蓝光量子点 电致发光 ZNSE I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江济淮膨胀土边坡强度特性和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恕 上官子恒 +3 位作者 宋少坡 臧振君 王乾坤 李威 《能源与环保》 2018年第4期68-72,共5页
膨胀土边坡常常发生失稳破坏,其强度和稳定特性一直是膨胀土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以引江济淮试验段工程为研究背景,通过室内往复干湿循环试验,开展膨胀土强度特性研究,探索膨胀土边坡失稳原因,并利用Geo-Studio仿真软件进行算例验证。... 膨胀土边坡常常发生失稳破坏,其强度和稳定特性一直是膨胀土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以引江济淮试验段工程为研究背景,通过室内往复干湿循环试验,开展膨胀土强度特性研究,探索膨胀土边坡失稳原因,并利用Geo-Studio仿真软件进行算例验证。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继续进行膨胀土边坡防裂隙加固法的有效性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膨胀土的抗剪强度(内聚力、内摩擦角)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内聚力c的衰减主要发生在第1~2次干湿循环过程中,随后c值逐渐趋于稳定。内摩擦角φ受干湿循环的影响没有明显规律性,其衰减幅度要小于内聚力c;随着干湿循环的进行,土体裂隙不断开展,而裂隙开展才是膨胀土强度降低继而引起边坡失稳的重要原因;通过对换土及土工膜覆盖2种加固工法的算例验证,表明防裂隙法能对膨胀土边坡的加固起到良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裂隙开展 边坡稳定性分析 边坡防护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B的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优化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常九健 张煜帆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4-72,共9页
为提高电动汽车制动时回收的能量,减少能源浪费,本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子机械制动(EMB)系统的再生制动力分配策略。首先,根据制动踏板信号得到当前制动强度,结合前后轴制动力分配策略分别得到前轴、后轴制动力。然后以车速、电池SOC值... 为提高电动汽车制动时回收的能量,减少能源浪费,本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子机械制动(EMB)系统的再生制动力分配策略。首先,根据制动踏板信号得到当前制动强度,结合前后轴制动力分配策略分别得到前轴、后轴制动力。然后以车速、电池SOC值和制动踏板行程为输入,再生制动占比为输出,创建模糊控制器,且以制动时回收能量最大化为优化目标,运用PSO算法优化模糊控制器。最后进行Simulink和AVL Cruise的联合仿真。结果表明,在NEDC工况下能量回收提升2.5%,在CLTC-P工况下能量回收提升1.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电动汽车 制动能量回收 电子机械制动 粒子群优化 联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聚类的智能汽车横向稳定性判别方法 被引量:9
10
作者 谷先广 孟科委 +1 位作者 姚鑫鑫 汪洪波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97-1505,共9页
在研究传统车辆稳定性判别方法的基础上,基于神经网络和聚类分析的理论,提出了一种车辆横向稳定性判别方法。采用SOFM神经网络和K均值聚类相结合的组合聚类法,对采集的车辆行驶参数进行离线聚类分析,得到各聚类中心及其稳定性等级。应... 在研究传统车辆稳定性判别方法的基础上,基于神经网络和聚类分析的理论,提出了一种车辆横向稳定性判别方法。采用SOFM神经网络和K均值聚类相结合的组合聚类法,对采集的车辆行驶参数进行离线聚类分析,得到各聚类中心及其稳定性等级。应用均值法在线更新聚类中心,计算实时数据与聚类中心的距离,根据距离最小准则进行车辆稳定性实时判别。以轮胎力法为基准对该稳定性判别方法性能进行分析,最后将判别结果作为稳定性控制策略介入控制的依据,通过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和硬件在环试验,验证了该稳定性判别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汽车 稳定性判别 数据挖掘 自组织特征映射 K均值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预期功能安全的智能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 被引量:7
11
作者 谈东奎 胡港君 +2 位作者 朱波 金来 张捷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99-807,830,共10页
预期功能安全的提出,使得传统的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的安全性受到了挑战。为此,本文中利用基于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ystems-theoretic process analysis,STPA)方法得到了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的预期功能安全要求,在传统的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基础上... 预期功能安全的提出,使得传统的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的安全性受到了挑战。为此,本文中利用基于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ystems-theoretic process analysis,STPA)方法得到了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的预期功能安全要求,在传统的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基础上增加了感知盲区安全车速规划策略。然后基于盲区场景下车辆与行人相遇运动学模型,构造盲区安全车速公式。接着设计加入非线性干扰观测器的速度滑模控制器,对该速度进行跟踪控制,最后在CarSim与Simulink联合平台上开展仿真试验,比较此系统与没有增加预期功能安全要求的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的安全性,并进一步在硬件在环仿真试验台上验证。结果表明,考虑预期功能安全的自动紧急制动系统能有效降低行人碰撞风险,并确保车辆安全通过盲区的行驶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期功能安全 自动紧急制动系统 STPA 感知盲区 最佳安全车速 干扰观测器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成形中熔池表面温度场的检测与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袁钰函 杨启 +3 位作者 闫昭华 支辛蕾 袁自钧 陈向东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85-992,共8页
针对激光熔覆成形中熔池表面温度场难以测量的问题,搭建了彩色CCD同轴测温系统。通过优化实验参数,该测温平台可获得清晰、稳定的熔池表面图像,对所拍图像进行处理和计算,可以得到熔池表面的温度场。为了验证得到的温度场是否准确,搭建... 针对激光熔覆成形中熔池表面温度场难以测量的问题,搭建了彩色CCD同轴测温系统。通过优化实验参数,该测温平台可获得清晰、稳定的熔池表面图像,对所拍图像进行处理和计算,可以得到熔池表面的温度场。为了验证得到的温度场是否准确,搭建了红外测温系统,通过对熔池表面不同区域进行测温,得到了与CCD测量结果基本吻合的熔池表面温度分布。两种不同的测温方式得到一致的温度场,说明此测温平台是实用、可靠的,为通过实时检测熔池表面温度进而控制熔覆成形系统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成形 熔池表面温度场 CCD比色测温 红外测温仪测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阳极压力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常九健 王晓林 +2 位作者 方建平 谢地林 王晨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466-1471,共6页
为提高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使用寿命,在分析PEMFC压力调节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燃料电池及其阴极和阳极供应系统模型,设计了阴阳极压力控制策略,根据阴阳极压力差联合控制空压机、节气门、喷氢阀等流量控制元件。硬件在环仿真结... 为提高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使用寿命,在分析PEMFC压力调节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燃料电池及其阴极和阳极供应系统模型,设计了阴阳极压力控制策略,根据阴阳极压力差联合控制空压机、节气门、喷氢阀等流量控制元件。硬件在环仿真结果表明,在阴阳极压力联合控制策略下,阴极氧气供应可稳定响应负载的大幅突变。阳极实现了压力调节和燃料供应的解耦,阳极压力可跟随阴极压力快速变化。在复杂工况下,阴极和阳极压力差也能保持在一极低数值,显著提高了质子交换膜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压力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近净成形中熔池宽度实时监控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启 田虎成 +2 位作者 闫昭华 袁自钧 陈向东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60-1067,共8页
在激光近净成形过程中,为了快速有效地获取熔池区域信息并加以控制,文设计了CCD同轴拍摄系统获取熔池的双色图像,可以准确地获得熔池区域的图像信息,并利用最小外接矩形图像处理方法快速有效地获取熔池宽度,通过PID控制器调节激光功率... 在激光近净成形过程中,为了快速有效地获取熔池区域信息并加以控制,文设计了CCD同轴拍摄系统获取熔池的双色图像,可以准确地获得熔池区域的图像信息,并利用最小外接矩形图像处理方法快速有效地获取熔池宽度,通过PID控制器调节激光功率加以控制。实验表明,基于双色图像的CCD同轴拍摄方法和熔池宽度闭环控制系统有效解决了激光往复扫描下薄壁工件的边缘凸起和上下宽度不均匀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近净成形 双色图像 最小外接矩形 熔池宽度监测 熔池宽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塞环设计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祥 孙军 +1 位作者 付杨杨 贾卫 《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 2018年第2期85-90,共6页
论述了内燃机活塞环的设计方法、现代设计技术以及内燃机活塞环的润滑磨损,分析了活塞环设计软件的开发现状,讨论了活塞环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活塞环未来的设计技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内燃机 活塞环 设计 润滑 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水泵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波 周云飞 姚明尧 《汽车实用技术》 2023年第13期1-8,共8页
为了在不显著增加能耗的基础上改善电池热管理系统控制效果,文章对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水泵自适应控制策略开展了研究。采用试验设计方法,基于全因子试验设计方法进行仿真,统计分析不同车速和初始电池温度下水泵流量对于终止时刻电... 为了在不显著增加能耗的基础上改善电池热管理系统控制效果,文章对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水泵自适应控制策略开展了研究。采用试验设计方法,基于全因子试验设计方法进行仿真,统计分析不同车速和初始电池温度下水泵流量对于终止时刻电池温度的影响规律,得到最佳流量分布图,进而提出水泵流量自适应控制策略,最后对新欧洲驾驶周期(NEDC)和全球轻型车测试规范(WLTC)等典型行驶工况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与定流量控制策略对比,自适应流量控制策略可有效保障电池热管理系统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电池热管理 自适应控制 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新能源电池盖帽质量智能检测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辉 胡迪 +3 位作者 郝明 洪文 周龙 盛雨婷 《汽车与新动力》 2023年第1期65-68,共4页
针对新能源电池帽焊接质量在线自动化检测需求,基于机器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开发一套能够自主识别电池帽焊接质量缺陷的智能检测系统,实现了该产品检验环节的机器替代人工,最终完成检验工序自动化。同时,针对负样本种类多、数量少、具... 针对新能源电池帽焊接质量在线自动化检测需求,基于机器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开发一套能够自主识别电池帽焊接质量缺陷的智能检测系统,实现了该产品检验环节的机器替代人工,最终完成检验工序自动化。同时,针对负样本种类多、数量少、具体形态比较随机的情况,提出模型迭代升级的思路,以不断提升神经网络模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盖帽 质量检测 机器视觉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照强度对太阳能集热-辐射制冷复合系统热性能影响的研究
18
作者 周强强 李鹏程 高才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95-900,共6页
文章针对一种太阳能集热-辐射制冷(solar heating-radiative cooling,SHRC)复合系统,结合典型气象年数据,研究了太阳辐照强度变化对系统热效率η和总热损失系数UL的影响规律;建立了SHRC复合系统的物理模型,模拟了不同辐照强度下的系统... 文章针对一种太阳能集热-辐射制冷(solar heating-radiative cooling,SHRC)复合系统,结合典型气象年数据,研究了太阳辐照强度变化对系统热效率η和总热损失系数UL的影响规律;建立了SHRC复合系统的物理模型,模拟了不同辐照强度下的系统热效率,与实验结果的均方根误差为3.97%;在此基础上对6个不同典型气候类型代表城市的全年太阳能集热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全年得热量最多和最少的地区分别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堪培拉(4048.73MJ/m^2)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纽约(2791.34MJ/m^2)。研究结果有利于综合评估和比较不同气候类型地区全年SHRC复合系统热性能,进一步对系统性能较差的季节或地区提出了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集热 辐照强度 热效率 总热损失系数 典型气候类型城市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离合器分离指端跳自动校正测试系统研究
19
作者 严正峰 全世平 段亚林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1-154,共4页
为了满足汽车离合器分离指跳动公差日益严格的要求,文章开发了汽车离合器分离指端跳自动校正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针对弹性材料的变形特点,采用工控机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实现系统的自动控制,以伺服... 为了满足汽车离合器分离指跳动公差日益严格的要求,文章开发了汽车离合器分离指端跳自动校正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针对弹性材料的变形特点,采用工控机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实现系统的自动控制,以伺服电机为动力源驱动执行机构螺丝千斤顶工作,实现校正;校正后应用数据采集卡采集位移传感器数据,显示分离指跳动量。经系统工程实践验证,该系统可以完成对离合器分离指的校正,并显著提高了校正精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离合器 分离指端跳 测试系统 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方法的研究
20
作者 邹丽 罗辉 +3 位作者 胡迪 申逸骋 杨彬 张伟 《洁净与空调技术》 2019年第3期39-42,共4页
室内环境中,空气的质量是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大气污染不断加剧,人们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各种改善空气质量的设备、装置、服务不断涌现,政府和权威部门也颁布了各种标准和规范,严格管理室内的空气质量... 室内环境中,空气的质量是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大气污染不断加剧,人们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各种改善空气质量的设备、装置、服务不断涌现,政府和权威部门也颁布了各种标准和规范,严格管理室内的空气质量和相关设备仪器。在调研当前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开发膜分离新技术的应用,提出了一种集成度更高,自动化智能化层次更高,使用更方便的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氧 空气质量 空气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