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谱图改进完全局部二值模式的语音情感识别 被引量:10
1
作者 许良凤 刘泳海 +2 位作者 胡敏 王晓华 任福继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5-32,共8页
提出一种改进完全局部二值模式和幂指数加权融合方法的语音情感识别方法。首先,将原始语音样本转化为语谱图,再使用5尺度、8方向的Log-Gabor滤波器对语谱图做处理,放大语谱图的细节信息;然后提取语谱图均匀完全局部二值模式符号特征和... 提出一种改进完全局部二值模式和幂指数加权融合方法的语音情感识别方法。首先,将原始语音样本转化为语谱图,再使用5尺度、8方向的Log-Gabor滤波器对语谱图做处理,放大语谱图的细节信息;然后提取语谱图均匀完全局部二值模式符号特征和改进完全局部二值模式幅值特征的分块直方图特征,之后串联两种特征作为新的融合特征改进完全局部二值模式符号幅值特征。最后,基于支持向量机对3种特征进行决策级幂指数加权融合完成语音情感识别。实验表明,改进完全局部二值模式幅值特征和融合特征可以在降低直方图特征维度的同时提高系统的识别性能;幂指数加权融合方法,扩大分类器间的差距,并使分类性能较好的分类器获得较大的权重,最终有效的提升了语音情感识别系统的性能。与其他算法相对比,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情感识别 改进完全局部二值模式 幂指数加权融合 完全局部二值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电信号瞬时能量的情感识别方法 被引量:9
2
作者 陈田 陈占刚 +2 位作者 袁晓辉 鞠思航 任福继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96-204,共9页
希尔伯特-黄变换(HHT)是一种处理脑电信号(EEG)的有效方法,包括经验模态分解(EMD)和Hilbert变换2个部分。但EMD无法分解包含低能量的信号,且在低频区域会产生不良的本征模态函数。为消除EMD的弊端,提出一种小波包变换(WPT)和HHT相结合的... 希尔伯特-黄变换(HHT)是一种处理脑电信号(EEG)的有效方法,包括经验模态分解(EMD)和Hilbert变换2个部分。但EMD无法分解包含低能量的信号,且在低频区域会产生不良的本征模态函数。为消除EMD的弊端,提出一种小波包变换(WPT)和HHT相结合的EEG处理方法。采用WPT将EEG分解成一组窄带信号,通过HHT得到Hilbert能量谱,求出平均瞬时能量作为EEG特征并封装成特征矩阵。将特征矩阵通过卷积神经网络(CNN)、递归神经网络(RNN)、支持向量机(SVM)组成的混合情感识别模型进行训练与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高兴、悲伤、平静、恐惧4种情感的平均识别率为86.22%,最优识别率为93.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信号 情感识别 希尔伯特-黄变换 卷积神经网络 递归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瞳孔位置实现情感识别的方案 被引量:4
3
作者 陈田 樊明焱 +1 位作者 任福继 尹红芳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65-1769,共5页
目前多种眼部信息被用于情感识别,针对一般眼部信息如注视时间、瞳孔直径、扫视时间等数据需要使用专业的眼动仪采集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瞳孔位置的情感识别方案。该方案采用基于梯度的瞳孔定位算法,直接从面部视频中获取瞳孔位置... 目前多种眼部信息被用于情感识别,针对一般眼部信息如注视时间、瞳孔直径、扫视时间等数据需要使用专业的眼动仪采集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瞳孔位置的情感识别方案。该方案采用基于梯度的瞳孔定位算法,直接从面部视频中获取瞳孔位置坐标数据。对于预处理后的数据,又提出了综合波形复杂度作为特征值,通过对瞳孔位置坐标波形进行分段,求取所有分段之间的相关性系数绝对值之和,从而得到波形的综合复杂度。实验结果表明,瞳孔位置坐标可以用来进行情感识别,且对于瞳孔位置坐标波形,综合波形复杂度特征值情感识别的效果优于样本熵和Lemple-Ziv复杂度。今后可将瞳孔位置坐标与其他生理信号进行多模态融合,提高情感识别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瞳孔位置 情感识别 综合波形复杂度 DEAP数据库 LIBSV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S-NUCA异构处理器的任务调度与热管理系统 被引量:1
4
作者 周义涛 李阳 +3 位作者 韩超 赵玉来 汪玲 李建华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6-205,共10页
异构多核处理器凭借其高性能、低功耗和广泛的应用场景而成为当前计算机平台的主流方案,且大容量的非均匀缓存架构(S-NUCA)具有较低的平均访问时间。然而,不断上升的晶体管规模给异构多核处理器的资源调度和功耗控制带来挑战,传统的调... 异构多核处理器凭借其高性能、低功耗和广泛的应用场景而成为当前计算机平台的主流方案,且大容量的非均匀缓存架构(S-NUCA)具有较低的平均访问时间。然而,不断上升的晶体管规模给异构多核处理器的资源调度和功耗控制带来挑战,传统的调度算法在面对基于S-NUCA的多核处理器时忽略了核心之间的缓存访问延迟,且传统热管理方案只提供芯片级功率约束,容易使得系统因核心使用率降低而造成性能下降。为此,提出一种适用于S-NUCA异构多核系统、满足热安全约束的动态线程调度机制TSCDM。利用基于动态每周期指令(IPC)值的阶段检测技术,并基于人工神经网络预测线程的IPC值,以获取线程与核心类型的最佳绑定关系,依据S-NUCA缓存特性获得最优映射和基于任务分类的任务迁移策略。在此基础上,TSCDM基于片上热模型为每个核心实时分配功率预算。在HotSniper上运行SPLASH-2性能测试套件进行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调度方案与基于机器学习的调度方案,TSCDM在加速比和资源利用率上均表现出优势,TSCDM中使用的基于瞬态温度的安全功率算法相比传统热安全功率算法能够降低核心热余量,同时处理器的全频段均有更高的能效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多核处理器 人工神经网络 线程调度 阶段检测 热安全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分类器融合的玉米叶部病害识别 被引量:52
5
作者 许良凤 徐小兵 +3 位作者 胡敏 王儒敬 谢成军 陈红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94-201,F0003,共9页
针对单分类器识别的局限性和玉米叶部病害的复杂性,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加权的多分类器融合的玉米叶部病害识别方法。首先,对采集的玉米叶部病害图像的病害区域分别提取颜色、颜色共生矩阵和颜色完全局部二值模式3种特征,并相应地... 针对单分类器识别的局限性和玉米叶部病害的复杂性,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加权的多分类器融合的玉米叶部病害识别方法。首先,对采集的玉米叶部病害图像的病害区域分别提取颜色、颜色共生矩阵和颜色完全局部二值模式3种特征,并相应地构建3个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单分类器;然后,利用K近邻和聚类分析的方法计算各单分类器的自适应动态权值;最后,通过线性加权的方式进行融合判决,得到最终的分类结果。利用该方法对7种常见的玉米叶部病害图片进行了试验,平均识别率达94.71%。结果表明,其性能优于目前常见的单一特征或特征组合构建的同类分类器及多分类器融合方法。研究结果为其他农作物病害诊断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害 识别 图像处理 多分类器融合 玉米叶部病害 自适应加权 颜色共生矩阵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颜色和纹理特征的黄瓜病害识别算法 被引量:33
6
作者 胡敏 陈红波 +2 位作者 许良凤 谢成军 江河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70-977,共8页
为了提高黄瓜叶部病害的识别效果及实用性,增强特征描述能力,提出一种新的黄瓜病害图像分割及颜色、纹理特征提取算法。首先,对自然环境中采集的病害图片进行不同颜色空间的预处理和分割,对分割结果图像进行融合处理;然后,对病斑区域提... 为了提高黄瓜叶部病害的识别效果及实用性,增强特征描述能力,提出一种新的黄瓜病害图像分割及颜色、纹理特征提取算法。首先,对自然环境中采集的病害图片进行不同颜色空间的预处理和分割,对分割结果图像进行融合处理;然后,对病斑区域提取模糊量化直方图、颜色聚合度作为颜色特征,利用颜色相似性度量函数计算颜色共生矩阵,提取病斑的纹理特征;最后,通过核主成分分析对颜色和纹理特征进行融合,去除冗余成分,利用支持向量机对病害进行分类识别。在采集的黄瓜病害实验库上进行实验,取得了94.11%的识别率。通过充分利用病害识别中占主要识别依据的颜色信息,并结合纹理信息,较好地表达了病斑特征。和其他方法的实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有效提高黄瓜病害的识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部病害 模糊量化直方图 颜色聚合度 颜色共生矩阵 核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ERT的端到端语音合成方法 被引量:10
7
作者 安鑫 代子彪 +2 位作者 李阳 孙晓 任福继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21-226,共6页
针对基于RNN的神经网络语音合成模型训练和预测效率低下以及长距离信息丢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BERT的端到端语音合成方法,在语音合成的Seq2Seq架构中使用自注意力机制(Self-Attention Mechanism)取代RNN作为编码器。该方法使用预训... 针对基于RNN的神经网络语音合成模型训练和预测效率低下以及长距离信息丢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BERT的端到端语音合成方法,在语音合成的Seq2Seq架构中使用自注意力机制(Self-Attention Mechanism)取代RNN作为编码器。该方法使用预训练好的BERT作为模型的编码器(Encoder)从输入的文本内容中提取上下文信息,解码器(Decoder)采用与语音合成模型Tacotron2相同的架构输出梅尔频谱,最后使用训练好的WaveGlow网络将梅尔频谱转化为最终的音频结果。该方法在预训练BERT的基础上通过微调适配下游任务来大幅度减少训练参数和训练时间。同时,借助其自注意力(Self-Attention)机制还可以并行计算编码器中的隐藏状态,从而充分利用GPU的并行计算能力以提高训练效率,并能有效缓解远程依赖问题。与Tacotron2模型的对比实验表明,文中提出的模型能够在得到与Tacotron2模型相近效果的基础上,把训练速度提升1倍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合成 循环神经网络 Seq2Seq WaveGlow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耗约束下的3D多核芯片芯核级测试调度算法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伟 林卓伟 +3 位作者 陈田 刘军 方芳 吴玺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12年第7期591-596,共6页
三维堆叠集成电路测试中的一个关键的挑战是在功耗约束下,在绑定前测试和绑定后测试中,协同优化测试应用时间和测试硬件开销。将传统的二维芯片的绑定前和绑定后测试调度方法运用于三维堆叠集成电路的测试调度会导致测试应用时间的延长... 三维堆叠集成电路测试中的一个关键的挑战是在功耗约束下,在绑定前测试和绑定后测试中,协同优化测试应用时间和测试硬件开销。将传统的二维芯片的绑定前和绑定后测试调度方法运用于三维堆叠集成电路的测试调度会导致测试应用时间的延长。我们分别针对未堆叠的集成电路和N(N≥2)层芯片堆叠的3D-SICs,提出了一种功耗约束下的测试调度优化算法。在ITC’02基准电路的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在功耗约束下,测试应用时间和测试数据寄存器个数分别减少多达33.8%和28.6%,证明算法能有效地权衡测试应用时间和硬件开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调度 三维堆叠集成电路 测试结构 JTAG 过硅通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态信号的改进游程编码压缩方法 被引量:6
9
作者 陈田 周洋 +2 位作者 任福继 安鑫 赵沪隐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9-225,共7页
为提高集成电路测试效率,提出一种结合三态信号的改进游程编码压缩方法。先对原始测试集进行部分输入精简处理并填充测试集的无关位,再对经过预处理的测试集根据游程长度进行变长分段处理找出最优段长。按照游程长度的出现频率对最优段... 为提高集成电路测试效率,提出一种结合三态信号的改进游程编码压缩方法。先对原始测试集进行部分输入精简处理并填充测试集的无关位,再对经过预处理的测试集根据游程长度进行变长分段处理找出最优段长。按照游程长度的出现频率对最优段长下的参考位设置编码表进行编码压缩,使用三态信号编码标志位并将编码压缩后的测试集存入自动测试设备(ATE),最终通过设计解压电路对ATE中存储的压缩数据进行无损解压。实验结果表明,在硬件开销未明显增加的情况下,该方法的测试数据平均压缩率达到74.39%,优于同类压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数据压缩 三态信号 游程编码 变长分段压缩 自动测试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DCV的人脸识别方法 被引量:8
10
作者 许良凤 李艳秋 +2 位作者 胡敏 刘盛中 王晓华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6-110,共5页
在人脸识别的过程中,利用独立成分分析(ICA)方法得到的特征能够很好的描述原始图像,但是不具备很好的判别分类能力。判别共同矢量(DCV)是一种在类内散布矩阵的零空间中求取投影矩阵的方法,相比线性鉴别分析(LDA)方法,可以得到更具鉴别... 在人脸识别的过程中,利用独立成分分析(ICA)方法得到的特征能够很好的描述原始图像,但是不具备很好的判别分类能力。判别共同矢量(DCV)是一种在类内散布矩阵的零空间中求取投影矩阵的方法,相比线性鉴别分析(LDA)方法,可以得到更具鉴别能力的特征。因此本文提出一种新的特征提取算法,简称I-DCV,首先对预处理后的人脸图像应用独立成分分析算法去除二阶及高阶冗余信息,然后利用DCV对求取的独立特征向量作进一步的处理,最后依据欧式距离进行分类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很好的识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提取 人脸识别 独立成分分析(ICA) 判别共同矢量(DC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功耗双重测试数据压缩方案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田 易鑫 +3 位作者 王伟 刘军 梁华国 任福继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82-1388,共7页
随着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的发展,VLSI(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ed)电路测试面临着测试数据量大和测试功耗过高的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级压缩的低功耗测试数据压缩方案.该方案先利用输入精简技术对原测试集进行预处理,以减少测试... 随着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的发展,VLSI(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ed)电路测试面临着测试数据量大和测试功耗过高的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级压缩的低功耗测试数据压缩方案.该方案先利用输入精简技术对原测试集进行预处理,以减少测试集中的确定位数量,之后再进行第一级压缩,即对测试向量按多扫描划分为子向量并进行相容压缩,压缩后的测试向量可用更短的码字表示;接着再对测试数据进行低功耗填充,先进行捕获功耗填充,使其达到安全阈值以内,然后再对剩余的无关位进行移位功耗填充;最后对填充后的测试数据进行第二级压缩,即改进游程编码压缩.对ISCAS89基准电路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案能取得比golomb码、FDR码、EFDR码、9C码、BM码等更高的压缩率,同时还能协同优化测试时的捕获功耗和移位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向量相容 低功耗测试 测试数据压缩 双重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SIC中多链式可配置容错结构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伟 董福弟 +3 位作者 方芳 兰方勇 陈田 刘军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12年第2期126-131,共6页
三维(3-Dimension)芯片结构由于有着高密度、高速率、低功耗等优点而逐渐成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中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在3D结构中通过使用硅通孔来连接垂直方向上的不同模块单元。但TSV在生产过程中会出现部分失效,导致整个芯片的失... 三维(3-Dimension)芯片结构由于有着高密度、高速率、低功耗等优点而逐渐成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中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在3D结构中通过使用硅通孔来连接垂直方向上的不同模块单元。但TSV在生产过程中会出现部分失效,导致整个芯片的失效。鉴于此,提出了多链式可配置容错结构,通过配置交叉开关单元,将TSV链与增加的冗余TSV导通的方法实现失效TSV的修复。实验表明整体修复率可以达到99%以上,同时面积开销和传输延迟也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 过硅通孔 修复 容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结构复杂数据集的模糊聚类有效性指标 被引量:11
13
作者 唐益明 丰刚永 +2 位作者 任福继 胡相慧 张有成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9-127,共9页
如何有效确定聚类数是聚类领域的历史性难题之一。面向聚类的一大标志性算法——模糊C均值算法,现在聚类评价性指标普遍对数据结构复杂和集群大小差异悬殊的数据集难以做出精准判断。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数据集几何结构和大... 如何有效确定聚类数是聚类领域的历史性难题之一。面向聚类的一大标志性算法——模糊C均值算法,现在聚类评价性指标普遍对数据结构复杂和集群大小差异悬殊的数据集难以做出精准判断。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数据集几何结构和大小集群的模糊聚类的有效性指标VGSDC(面向几何结构和大小集群的指标)。以类内平方误差和、隶属度权值得到紧致性度量策略,以聚类中心距离最小值、各聚类中心到平均聚类中心的距离和衍生出分离性测算方法,由此合成得到新的有效性指标VGSDC。进一步凭借VGSDC的极值处对应的类别数可自动得到最佳聚类数。通过在6个数据集上与11种聚类有效性指标的实验对比分析,发现所提的VGSDC指标性能最优,不仅可以处理多种类型的数据集,而且充分考虑了数据集的结构特征和复杂性,能够适用于大型、聚类中心间距离差异悬殊的数据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性指标 聚类分析 模糊C均值算法 紧致性 分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iterbi的低功耗确定性测试方案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田 易鑫 +4 位作者 郑浏旸 王伟 梁华国 任福继 刘军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21-829,共9页
随着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芯片测试已经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热点.针对集成电路测试中存在测试数据量大、测试功耗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Viterbi的低功耗测试压缩方案.首先利用测试立方的X位做低功耗填充来增强解码后测试模式相邻... 随着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芯片测试已经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热点.针对集成电路测试中存在测试数据量大、测试功耗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Viterbi的低功耗测试压缩方案.首先利用测试立方的X位做低功耗填充来增强解码后测试模式相邻位之间的一致性;然后以增加测试立方中的X位为目标进行分段相容编码,将填充后的大量确定位重新编码为X位,从而提高Viterbi压缩中种子的编码效率;最后利用Viterbi算法压缩编码后的测试立方集.整体方案以分段相容编码思想为基础,建立了一个协同解决测试压缩和测试功耗问题的测试流程.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案不仅能取得较好的测试数据压缩率,减少测试存储量,而且能够有效地降低测试功耗,平均功耗降低5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功耗测试 测试数据压缩 分段相容编码 VITERBI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iFi背景噪音的被动式人体行为识别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谷雨 权良虎 +1 位作者 陈孟妮 任福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08-313,共6页
利用WiFi背景噪音,传统K-NN和Bagging算法可有效识别较少人体行为,但对较多状态:无人、走、坐、站、睡、跌倒、跑,实验发现,单纯使用K-NN和Bagging算法分类效果并不理想,故设计了一种新的融合算法.实验结果证实,融合算法相较于K-NN和Bag... 利用WiFi背景噪音,传统K-NN和Bagging算法可有效识别较少人体行为,但对较多状态:无人、走、坐、站、睡、跌倒、跑,实验发现,单纯使用K-NN和Bagging算法分类效果并不理想,故设计了一种新的融合算法.实验结果证实,融合算法相较于K-NN和Bagging算法可以大幅提高识别准确率,将新算法应用于多人混合状态识别也取得较好的识别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Fi背景噪音 人体行为 融合算法 混合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芯核分层布图的3D芯片扫描链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伟 朱侠 +3 位作者 方芳 秦振陆 郭二辉 任福继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82-1489,共8页
随着3D堆叠技术的不断发展,芯片测试已成为一大研究热点。为了减少三维堆叠集成电路(three dimensional stacked integrated circuits,3D-SICs)绑定前和绑定中的总测试时间,提出了基于芯核分层布图的改进模拟退火算法和扫描链分配算法,... 随着3D堆叠技术的不断发展,芯片测试已成为一大研究热点。为了减少三维堆叠集成电路(three dimensional stacked integrated circuits,3D-SICs)绑定前和绑定中的总测试时间,提出了基于芯核分层布图的改进模拟退火算法和扫描链分配算法,通过将芯核均匀地分配到各层上实现对各层电路中芯核合理化地布图,再利用"绑定中测试"复用"绑定前测试"扫描链的方式,协同优化绑定前和绑定中的总测试时间和硬件开销。在ITC’02基准电路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TSV数量的约束下,测试时间和硬件开销分别最高降低了27.26%和89.70%,且各层芯核布图更加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芯核分层布图 绑定前测试 绑定中测试 协同优化 扫描链均衡 硬件开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度和虚拟层的三维芯核测试外壳扫描链优化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军 吴玺 +2 位作者 裴颂伟 王伟 陈田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54-459,共6页
为减少三维芯核绑定前和绑定后的测试时间,降低测试成本,提出了基于跨度和虚拟层的三维芯核测试外壳扫描链优化方法.所提方法首先通过最大化每条测试外壳扫描链的跨度,使得绑定前高层电路和低层电路的测试外壳扫描链数量尽可能相等.然后... 为减少三维芯核绑定前和绑定后的测试时间,降低测试成本,提出了基于跨度和虚拟层的三维芯核测试外壳扫描链优化方法.所提方法首先通过最大化每条测试外壳扫描链的跨度,使得绑定前高层电路和低层电路的测试外壳扫描链数量尽可能相等.然后,在TSVs(Through Silicon Vias)数量的约束下,逐层的将虚拟层中的扫描元素分配到测试外壳扫描链中,以平衡绑定前后各条测试外壳扫描链的长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效地减少了三维芯核绑定前后测试的总时间和硬件开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嵌入式芯核 测试外壳扫描链 跨度 虚拟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反弹作用下的3D-SIC过硅通孔测试结构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伟 唐勇 +3 位作者 方芳 陈田 刘军 常郝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12年第9期776-781,共6页
三维堆叠集成电路(3D-SIC)主要采用过硅通孔(through silicon via,TSV)技术来实现电路在垂直方向上的互连,但TSV在制造过程或绑定后阶段都有可能出现失效,导致整个芯片无法正常工作。针对通过TSV绑定后的3D芯片,利用信号在导体中传输的... 三维堆叠集成电路(3D-SIC)主要采用过硅通孔(through silicon via,TSV)技术来实现电路在垂直方向上的互连,但TSV在制造过程或绑定后阶段都有可能出现失效,导致整个芯片无法正常工作。针对通过TSV绑定后的3D芯片,利用信号在导体中传输的不可逆性,在测试信号发送端施加两次不同测试激励,在其他层的测试信号接收端增加反弹模块,再利用触发器和多路选择器将两次反馈结果进行比较,实现针对TSV的测试。实验结果表明,180nm CMOS工艺下,与同类方法比较,提出的测试结构面积和测试平均功耗分别减少59.8%和18.4%,仅仅需要12个测试时钟周期。有效地证明了结构具有面积和时间开销较小,功耗较低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堆叠集成电路 过硅通孔 绑定后测试 反弹模块 可测试性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分割的EMKPFC算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唐益明 赵跟陆 +2 位作者 任福继 丰刚永 胡相慧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69-576,共8页
现有基于模糊聚类的图像分割算法对噪声敏感,不能妥善地处理图像的灰度特征与邻域像素之间关系.针对该问题,在可能性聚类的基础上融入多核聚类思想,提出了图像分割的EMKPFC算法(Enhanced Multiple Kernel Possibilistic Fuzzy C-means a... 现有基于模糊聚类的图像分割算法对噪声敏感,不能妥善地处理图像的灰度特征与邻域像素之间关系.针对该问题,在可能性聚类的基础上融入多核聚类思想,提出了图像分割的EMKPFC算法(Enhanced Multiple Kernel Possibilistic Fuzzy C-means algorithms).该算法可以有效地利用模糊聚类方法以及可能性聚类算法的优点.进一步地,该算法能够规避普通核算法对于核函数选择的不确定性,增加了算法的抗变换性;对于挑选的多种核函数,凭借权重组合能够满足不同图像对于各种核函数的偏好需求,计算出最佳匹配的权重值.在没有任何先验的情况下,不仅可以进行准确的划分,而且还可以做到划分非线性团状样本.通过对于人造图像、真实图像和医学图像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比其他相关基于模糊聚类的图像分割算法都具有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模糊聚类 可能性聚类 核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梯度DT-CWT主方向模式的表情识别
20
作者 许良凤 王家勇 +3 位作者 胡敏 林辉 侯登永 崔婧楠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2-529,共8页
提出一种采用局部梯度双树复小波变换(dual-tree complex wavelet transform,DT-CWT)主方向模式(dominant direction pattern,DDP)的人脸表情识别方法。首先,对归一化后的表情图像进行4层DT-CWT,每一层得到8个方向的DT-CWT特征图像,其... 提出一种采用局部梯度双树复小波变换(dual-tree complex wavelet transform,DT-CWT)主方向模式(dominant direction pattern,DDP)的人脸表情识别方法。首先,对归一化后的表情图像进行4层DT-CWT,每一层得到8个方向的DT-CWT特征图像,其中包括6个高频方向和2个低频方向,构建一种新的主方向模式(IDDP)对每个DT-CWT特征图像进行编码;然后按照基于梯度方向的融合规则将每一层上IDDP编码特征图融合到一起,将融合图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不重叠且大小相等的子块,分别计算每个子块区域的直方图分布,将其联合起来得到人脸表情图像的特征;最后,采用基于Fisher加权的Chi平方概率统计最近邻方法进行分类识别。大量实验表明,算法在识别率和识别时间上都体现出了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情识别 双数复小波变换 主方向模式 梯度方向 分块直方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