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徽州传统村落街巷风热环境与空间形态关联性研究——以黟县宏村为例
1
作者 王薇 马晓燕 +1 位作者 伍君奇 胡春 《南方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3-43,共11页
街巷是聚落形态生成的重要骨架系统,也是聚落形态发展的重要线性空间。宏村是徽州传统村落重要旅游景点之一,其街巷空间风热环境与环境舒适度受到游客和原住民的关注。主要目的是量化宏村街巷空间形态及探究形态指标与风热环境的关系。... 街巷是聚落形态生成的重要骨架系统,也是聚落形态发展的重要线性空间。宏村是徽州传统村落重要旅游景点之一,其街巷空间风热环境与环境舒适度受到游客和原住民的关注。主要目的是量化宏村街巷空间形态及探究形态指标与风热环境的关系。通过实地测量的方式,搜集宏村冬夏两季典型气象日风热环境参数,计算人体热舒适性指标(PET)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宏村街巷空间冬季PET与宽高比、方位走向、界面开洞率、灰空间面积比、水体绿化面积比存在负相关关系,与高度差、节点面积比存在正相关关系;夏季PET与宽高比、高度差、方位走向、界面开洞率、水体绿化面积比存在负相关关系,与灰空间面积比、节点面积比存在正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宏村良好街巷空间形态是宽高比在4~6之间、高度差在1.5~2.5m之间、方位走向在30°~60°之间、界面开洞率在0.1~0.3之间、灰空间面积比在0.05~0.15之间、水体绿化面积比在0.05~0.15之间和节点面积比在0.1~0.1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州传统村落 街巷空间形态 风热环境 生理等效温度 相关性分析 线性回归 宽高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空间微生物气溶胶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估——以校园建筑为例
2
作者 王薇 吴闪 +1 位作者 伍君奇 何妍亭 《南方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3-53,共11页
高校公共场所室内环境中PM_(2.5)微生物气溶胶污染对师生健康构成潜在威胁。研究选取某高校教学楼、宿舍楼和食堂为研究对象,通过微生物采样、环境因子监测及16S rRNA基因测序,系统分析了不同公共空间的PM_(2.5)浓度、微生物气溶胶群落... 高校公共场所室内环境中PM_(2.5)微生物气溶胶污染对师生健康构成潜在威胁。研究选取某高校教学楼、宿舍楼和食堂为研究对象,通过微生物采样、环境因子监测及16S rRNA基因测序,系统分析了不同公共空间的PM_(2.5)浓度、微生物气溶胶群落结构及其分布特征以及微生物群落与环境相关性。结果显示:(1)建筑室内测量点PM_(2.5)浓度低于室外,通高空间、出入口空间在1.5 m高度处的PM_(2.5)浓度低于室内其他空间,通道空间PM浓度高于其他功能空间。(2)PM_(2.5)暴露健康影响系数HQ显示,宿舍走廊区、沐浴区及食堂就餐区存在潜在风险,男性工作人员累积风险约为女性的1.40倍。(3)微生物群落与PM_(2.5)浓度、温度和湿度相关,教学楼中PM_(2.5)浓度和湿度对群落影响较大,食堂群落结构则主要受到温度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建筑 室内空间环境 PM_(2.5)微生物气溶胶 PM_(2.5)暴露健康影响 16S rRNA基因测序 建筑功能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