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相并网变流器并联系统中载波不一致的环流抑制方法 被引量:5
1
作者 姜卫东 皋艳 +3 位作者 王永生 丁星星 王金平 汪磊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133-141,共9页
在分析环流产生原因的基础上,研究了由载波不同步所引起的高频环流问题,建立了一个载波周期内的环流的数学模型,提出了根据一个开关周期内高频环流的变化特性实现载波同步的方法,将高频环流的幅值限定在一定范围内。最后通过搭建变流器... 在分析环流产生原因的基础上,研究了由载波不同步所引起的高频环流问题,建立了一个载波周期内的环流的数学模型,提出了根据一个开关周期内高频环流的变化特性实现载波同步的方法,将高频环流的幅值限定在一定范围内。最后通过搭建变流器并联运行平台进行相关对比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流 并网变流器 并联 载波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流滞环控制的无刷直流电机多状态换相转矩脉动抑制方法 被引量:21
2
作者 王培侠 姜卫东 +3 位作者 王金平 黄辉 廖玉茗 马炜程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5261-5272,共12页
目前,关于无刷直流电机(BLDCM)控制方法的分析大多是在电动状态。但是,它也可能在发电状态下工作。对BLDCM转矩的控制一般通过对电机电流的控制来实现,而电流滞环控制可直接控制电机电流,获得较好的转矩控制品质。提出一种用于BLDCM电... 目前,关于无刷直流电机(BLDCM)控制方法的分析大多是在电动状态。但是,它也可能在发电状态下工作。对BLDCM转矩的控制一般通过对电机电流的控制来实现,而电流滞环控制可直接控制电机电流,获得较好的转矩控制品质。提出一种用于BLDCM电动状态和发电状态的电流滞环控制方法,不仅可以成功完成换相,还可以抑制换相区间的转矩波动。此外,还提出一种基于快速响应的滞环控制的新型转换控制方法,以同时进行换相和状态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直流电机 电流滞环控制 转矩脉动 电动状态 发电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小无刷直流电机换相转矩波动和换相时间的协调控制方法 被引量:10
3
作者 姜卫东 廖玉茗 +3 位作者 王培侠 王永生 黄辉 孔万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120-2130,共11页
无刷直流电机在换相区间内,三相都参与机电能量转换,因此该文采用三相交流电机控制中常采用的坐标变换理论分析无刷直流电机的换相过程,得到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无刷直流电机换相模型。结合逆变器的输出电压约束条件,并分析无刷直流电机... 无刷直流电机在换相区间内,三相都参与机电能量转换,因此该文采用三相交流电机控制中常采用的坐标变换理论分析无刷直流电机的换相过程,得到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无刷直流电机换相模型。结合逆变器的输出电压约束条件,并分析无刷直流电机运行在高速和低速模式下不同工作点的电压与电流矢量轨迹图。针对采用抑制换相转矩波动所带来的换相时间加长问题,提出了一种协调控制换相时间和减小换相转矩波动的控制方法,避免了无刷直流电机的换相失败。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直流电机 换相区间 转矩波动 换相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范围内中点电位平衡的三电平变换器调制策略 被引量:13
4
作者 姜卫东 王培侠 +2 位作者 王金平 张学威 翟飞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145-153,共9页
中点电位的平衡是保证中点钳位型三电平变换器安全可靠运行的必要条件。因此,提出了一种可在全功率因数、全调制度范围内维持中点电位平衡的调制策略。该调制策略的特征为在1个开关周期内只有3次开关动作,并提出了适合于该调制策略的中... 中点电位的平衡是保证中点钳位型三电平变换器安全可靠运行的必要条件。因此,提出了一种可在全功率因数、全调制度范围内维持中点电位平衡的调制策略。该调制策略的特征为在1个开关周期内只有3次开关动作,并提出了适合于该调制策略的中点电位恢复算法。与基于载波的脉宽调制和虚拟空间矢量调制方法相比,所提出的调制策略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开关损耗,并且具有较好的输出电压波形质量和较强的中点电位控制能力与恢复能力。最后,通过实验对比了现有的调制策略,验证了所提调制策略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电平变换器 全功率因数 全调制度 中点电位 开关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并联运行并网逆变器效率的功率分配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姜卫东 皋艳 +2 位作者 丁星星 马炜程 廖玉茗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20-127,158,共9页
针对并联运行逆变器单元转换效率不同引起的功率损耗问题,提出了一种实现系统效率优化的功率分配方法。首先,建立了逆变器单元的功率模型,从理论上证明了该方法可以获得较高的系统效率;其次,通过测量的电气量计算得到系统效率,借助爬山... 针对并联运行逆变器单元转换效率不同引起的功率损耗问题,提出了一种实现系统效率优化的功率分配方法。首先,建立了逆变器单元的功率模型,从理论上证明了该方法可以获得较高的系统效率;其次,通过测量的电气量计算得到系统效率,借助爬山法实现在线寻优;再次,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该功率分配方法的可行性;最后,在实验室搭建两个逆变器并联运行的实验平台,进行相关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优化功率分配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分配 效率优化 并联逆变器 功率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细菌觅食算法在优化问题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肖文显 褚镭郦 +2 位作者 王俊阁 刘震 马孝琴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36,共6页
细菌觅食算法在求解优化问题时,以固定的步长进行趋向操作,同时以固定概率对细菌个体进行随机驱散操作,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种群多样性,但是在进化后期容易使优秀的个体流失,影响算法的寻优质量.针对上述问题,论文提出步长自适应调... 细菌觅食算法在求解优化问题时,以固定的步长进行趋向操作,同时以固定概率对细菌个体进行随机驱散操作,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种群多样性,但是在进化后期容易使优秀的个体流失,影响算法的寻优质量.针对上述问题,论文提出步长自适应调整和驱散概率自适应调整两项改进策略,分别根据算法进化程度和细菌个体的能量值动态调整趋向操作的步长和驱散操作的概率,从而使算法在保证种群多样性的前提下,保持细菌个体具有较高觅食能力,促进算法局部搜索和全局优化的平衡.对标准测试函数和TSP问题的测试结果表明:基于自学习的细菌觅食算法具有较强的全局寻优能力,适合求解高维复杂优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问题 细菌觅食算法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地形特征语义约束的高保真地形建模方法探索 被引量:2
7
作者 周波 刘学军 徐俊波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2,共5页
地形建模过程中常缺乏对地形整体特征的表达,这导致了当前地形模型中地形局部特征并不符合地形对象属性这一失真现象的出现。该文提出了"地形语义"概念来实现对地形局部特征的描述,通过语义的形式化表达实现了对其区域内高程... 地形建模过程中常缺乏对地形整体特征的表达,这导致了当前地形模型中地形局部特征并不符合地形对象属性这一失真现象的出现。该文提出了"地形语义"概念来实现对地形局部特征的描述,通过语义的形式化表达实现了对其区域内高程的约束,同时设计了语义DEM(S-DEM)概念模型,基于与现有格网DEM兼容的数据结构,实现了顾及语义的内插方法,并通过建立三维原型系统实现了S-DEM的三维表达。与传统方法相比,S-DEM模型保证了地形区域特征与地形属性的一致性,确保了地形局部特征与垂直面的表达。研究结果表明,地形语义在本质上是地形对象特征的体现,同时在数据结构上依赖于地形的面向对象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建模 语义 DEM 地形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环形零件二维分形特征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范语馨 余坤 何涛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3-138,83,共7页
通过对典型环形机械零件同步器齿环和齿轮的分析,发现环形零件具有不规则自相似性,因此采用分形理论及分形维数算法(结构函数法和盒子法)计算同步器齿环和齿轮的分形维数,证明了用分形理论可以表示环形零件的测量特征。进一步研究基于... 通过对典型环形机械零件同步器齿环和齿轮的分析,发现环形零件具有不规则自相似性,因此采用分形理论及分形维数算法(结构函数法和盒子法)计算同步器齿环和齿轮的分形维数,证明了用分形理论可以表示环形零件的测量特征。进一步研究基于分形测量特征的环形零件缺陷识别问题,结果表明:盒子法相比较于结构函数法识别缺陷同步器齿环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结构函数法相比较盒子法识别缺陷齿轮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不同的环形零件利用不同的分形维数算法,可以计算出其不同的测量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器齿环 齿轮 分形维数 结构函数法 盒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