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粉末挤出打印制备W-20Cu复合材料
1
作者 李革民 张玉莹 +3 位作者 王浩 陈睿智 陈鹏起 程继贵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80-2391,共12页
粉末挤出打印是金属注射成形和3D打印相结合产生的新型增材制造技术,具有打印材料范围广、打印成本低等优点。本文以不同粒径W粉、电解Cu粉和微晶蜡基黏结剂为原料,采用粉末挤出打印制备W-20Cu复合材料。通过对W-20Cu喂料进行TG-DSC分析... 粉末挤出打印是金属注射成形和3D打印相结合产生的新型增材制造技术,具有打印材料范围广、打印成本低等优点。本文以不同粒径W粉、电解Cu粉和微晶蜡基黏结剂为原料,采用粉末挤出打印制备W-20Cu复合材料。通过对W-20Cu喂料进行TG-DSC分析,制定合适的热脱脂工艺,利用正交试验优化打印工艺参数,研究W粉粒度级配对粉末临界装载量和W-20Cu微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50%(质量分数)D50为2.32μm的细W粉和50%D50为21.74μm的粗W粉以及Cu粉制成喂料,在优化后的工艺参数下打印成形,所得生坯在1350℃下烧结90 min后,可获得致密度为93.41%、拉伸强度为307 MPa、热导率为182.95 W/(m·K)的W-20Cu烧结体试样。本研究通过调整W粉粒度级配来提高打印喂料中的临界粉末装载量,获得综合性能良好的W-20Cu复合材料,为PEP制备W-20Cu复合材料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CU复合材料 粉末挤出打印 粒度级配 烧结温度 拉伸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液燃烧法制备Mo–La_(2)O_(3)纳米粉体及烧结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陈鹏起 台运霄 程继贵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3-208,共6页
利用溶液燃烧法制备氧化镧(La_(2)O_(3))掺杂Mo粉前驱体,对前驱体粉末还原、烧结,研究La_(2)O_(3)掺杂量(质量分数)对Mo–La_(2)O_(3)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前驱体粉末在700℃下氢气气氛中还原,得到平均晶粒尺寸在100~220 nm的La_(2... 利用溶液燃烧法制备氧化镧(La_(2)O_(3))掺杂Mo粉前驱体,对前驱体粉末还原、烧结,研究La_(2)O_(3)掺杂量(质量分数)对Mo–La_(2)O_(3)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前驱体粉末在700℃下氢气气氛中还原,得到平均晶粒尺寸在100~220 nm的La_(2)O_(3)掺杂Mo粉。Mo–La_(2)O_(3)粉末经过1600℃放电等离子烧结后相对密度达95%以上,但随着La_(2)O_(3)掺杂量的提升,其相对密度逐渐降低。随着La_(2)O_(3)掺杂量的增加(质量分数在0~1.0%范围内),显微硬度先上升后下降。在La_(2)O_(3)掺杂量为0.7%时,Mo晶粒尺寸为500 nm左右,材料显微硬度最高,达到了HV_(0.2)5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燃烧合成 纳米粉体 MO合金 氧化物弥散强化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用SUS430-Sr_(2)Fe_(1.5)Mo_(0.5)O_(6−δ)不锈钢-陶瓷复合连接体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
作者 王飘飘 陈鹏起 +3 位作者 方青青 张美 洪涛 程继贵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9-106,共8页
以SUS430不锈钢粉末和Sr_(2)Fe_(1.5)Mo_(0.5)O_(6−δ)(SFM)陶瓷粉末为原料,通过成形烧结结合涂覆的方法制备了应用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的SUS430-SFM不锈钢-陶瓷复合连接体材料,并对SUS430和SUS430-SFM两... 以SUS430不锈钢粉末和Sr_(2)Fe_(1.5)Mo_(0.5)O_(6−δ)(SFM)陶瓷粉末为原料,通过成形烧结结合涂覆的方法制备了应用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的SUS430-SFM不锈钢-陶瓷复合连接体材料,并对SUS430和SUS430-SFM两种烧结体试样的显微组织、抗氧化性能和导电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FM涂层与SUS430基体具有相匹配的热膨胀系数(thermal expansion coefficient,TEC),两者界面结合良好;在空气气氛中经800℃氧化140 h后,SUS430-SFM试样的氧化速率常数(K)约为3.66×10^(−14)g^(2)∙cm^(−4)∙s^(−1),比SUS430试样(2.42×10^(−14)g^(2)∙cm^(−4)∙s^(−1))降低了约50%,其面比电阻(area specific resistance,ASR)则由SUS430试样的81 mΩ∙cm^(2)降至SUS430-SFM的2.6 mΩ∙cm^(2),说明SFM涂层能够有效改善SUS430不锈钢基体的抗氧化及导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连接体材料 陶瓷 氧化动力学 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粉原料类型对Fe–29Ni–17Co可伐合金组织性能影响
4
作者 张美 陈志鹏 +2 位作者 李佳欣 陈闻超 陈鹏起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4-241,共8页
分别以还原铁粉和羰基铁粉为原料,与镍粉和钴粉混合制备Fe–29Ni–17Co粉末混合料,通过压制、烧结得到Fe–29Ni–17Co可伐合金烧结体试样,研究了原料铁粉类型和烧结温度对烧结体显微组织和相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羰基铁粉制备的烧... 分别以还原铁粉和羰基铁粉为原料,与镍粉和钴粉混合制备Fe–29Ni–17Co粉末混合料,通过压制、烧结得到Fe–29Ni–17Co可伐合金烧结体试样,研究了原料铁粉类型和烧结温度对烧结体显微组织和相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羰基铁粉制备的烧结体有较高的密度,1250℃烧结得到的烧结体试样相对密度达97.51%,比由还原铁粉制得的烧结体相对密度高约1.40%。羰基铁粉较还原铁粉为原料制得的烧结体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其硬度和抗拉强度分别为HRB 84.6和533.8 MPa,热导率、平均热膨胀系数(20~400℃)及电阻率分别为16.45 W·m^(-1)·K^(-1)、4.71×10^(-6)K^(-1)和0.38Ω·cm。此外,由羰基铁粉制得的烧结体显微组织中奥氏体分布更为均匀,低温处理后组织稳定性好,马氏体相变程度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伐合金 粉末冶金 还原铁粉 羰基铁粉 烧结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胶浇注法制备的纳米铜粉在导电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叶楠敏 程继贵 +1 位作者 陈闻超 李剑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64-1269,共6页
以硝酸铜、石墨为原料,采用新颖的凝胶浇注法制备纳米铜粉,并利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制备的纳米铜粉进行表面抗氧化处理;然后以纳米铜粉为导电填料、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为载体,加入适量的固化剂和稀释剂、除泡剂、促进剂等制备纳米... 以硝酸铜、石墨为原料,采用新颖的凝胶浇注法制备纳米铜粉,并利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制备的纳米铜粉进行表面抗氧化处理;然后以纳米铜粉为导电填料、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为载体,加入适量的固化剂和稀释剂、除泡剂、促进剂等制备纳米铜粉导电胶。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等对制备铜粉的物相、粒度和形貌等进行表征;对预处理前后的纳米铜粉进行热重与差热(TG-DSC)分析;并研究纳米铜粉添加量对所制备导电胶电阻率和连接强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凝胶浇注法可制备高纯度、分散性良好、平均粒度约为60 nm的类球形铜粉;经硅烷偶联剂处理后,纳米铜粉的抗氧化性能明显提高;纳米铜粉添加量对所得导电胶的体积电阻率和连接强度有较大影响,纳米铜粉添加量为60%(质量分数)的导电胶的体积电阻率为1.7×10-3Ω·cm,连接强度为11.4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铜粉 凝胶浇注法 导电胶 电阻率 连接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