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建成环境对儿童积极通学的影响研究——以合肥市为例
1
作者 宣蔚 张孟 梁晓璐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121,共9页
鼓励积极通学有利于儿童体力活动水平的增长与心理健康的发展,减少社会对机动车的依赖,助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合肥市儿童通学行为数据,运用二元逻辑回归探讨学区范围和家校路径的建成环境变量对儿童积极通学的影响。结果表明,近六... 鼓励积极通学有利于儿童体力活动水平的增长与心理健康的发展,减少社会对机动车的依赖,助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合肥市儿童通学行为数据,运用二元逻辑回归探讨学区范围和家校路径的建成环境变量对儿童积极通学的影响。结果表明,近六成儿童步行通学,积极通学的儿童住家聚集在学校周边500 m内;此范围内的建筑密度、建筑容积率和学区范围的住宅用地比例与积极通学呈显著相关;通学路径建成环境中,家校路线距离和道路交叉口数量与儿童积极通学存在稳定关联,沿街POI密度、商业分布和通学路径道路平均宽度也是影响儿童积极通学的显著性指标。此外,建成环境能够显著调节最强预测因子通学距离对儿童通学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可为促进积极通学的儿童友好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成环境 积极通学 儿童友好 社会生态学模型 个体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街区形态的深度解析与智能分类探索——以杭州、南京为例
2
作者 张豪 宣蔚 《华中建筑》 2025年第3期109-114,共6页
当代城市发展日趋复杂,对于大尺度、拼贴化的城市形态,传统的解析方法因数据的扁平化,分析结果不能真实地反映城市空间形态特征。该研究立足量化分析方法,在经典理论的基础上融合多源数据,尝试构建以街区为研究单元的城市形态定量解析... 当代城市发展日趋复杂,对于大尺度、拼贴化的城市形态,传统的解析方法因数据的扁平化,分析结果不能真实地反映城市空间形态特征。该研究立足量化分析方法,在经典理论的基础上融合多源数据,尝试构建以街区为研究单元的城市形态定量解析。以南京、杭州两座城市的主城区为例,对不同街区相同维度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两个城市的形态特征与异同。同时通过无监督机器学习的方法对各街区解析特征指标进行分类,并探讨城市形态分类结果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形态量化解析 无监督机器学习 城市形态学 大尺度城市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室外热舒适综合指数的居住区形体自寻优设计
3
作者 刘兆辉 宣蔚 张彤阳 《住区》 2024年第5期149-155,共7页
目前我国正在实施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其中居住区建筑与室外环境的之间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以合肥居住区为例,进行室外热舒适最优的建筑形态及布局的自生成实验,并建立了一套根据室外热舒适度改善的居住区布局形态自寻优的... 目前我国正在实施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其中居住区建筑与室外环境的之间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以合肥居住区为例,进行室外热舒适最优的建筑形态及布局的自生成实验,并建立了一套根据室外热舒适度改善的居住区布局形态自寻优的技术流程,运用Ladybug插件进行多时段室外热舒适度模拟,Octopus进行多目标遗传算法的形体自动寻优。结果表明:在600次代数的研究过程中,夏季室外热舒适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冬季室外热舒适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点式长宽比的设计范围应在2.5~2.9之间,板式长宽比的设计范围应在3.1~3.5之间,建筑高度方面多层应当以7层为主,高层应当多布置29~31层的建筑。在建筑群体的旋转角度方面应当重点考虑-30°和20°这两个指数,即西北和东北方向为主。冬夏季建筑最优布局应满足基地旋转角度为-30°。高度布局方面应满足“南高北低、高度差小”的原则。空地布局应朝东南向,连续布置并结合水系和绿化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区规划 多类型居住区 室外热舒适度 自动寻优 布局偏好 共性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