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循环反应器分析返混对产物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兴法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3期135-139,共5页
本文采用循环反应器分析返混对复合反应产物分布的影响,用于选择合适的反应器型式,获得最好的产物分布.
关键词 返混 循环反应器 产物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循环无梯度反应器循环比的确定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兴法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4期168-172,共5页
外循环无梯度反应器的循环比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它与反应类型、动力学方程、反应器大小和操作条件等因素有关.
关键词 无梯度反应器 循环比 化学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出油厂废水处理试验研究
3
作者 虞文良 邓传芸 刘保珠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4期156-161,共6页
文章针对浸出油厂废水处理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对混凝沉淀-气浮-生化和混凝沉淀-生化-吸附两条路线的对比,得出了较满意的处理路线和方法。
关键词 絮凝 吸附 气浮 油脂加工厂 废水处理 浸出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树脂改性硅氧烷聚合物的研究──一种新型涂料型采光涂层粘结剂
4
作者 刘胜峰 钱斌 +1 位作者 秦广龙 孔荣贵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3期128-134,共7页
文章对带有羟基的丙烯酸树脂改性硅聚合物粘结剂进行了研究,通过选择适当的实验条件使它们接枝共聚,同时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它们的影响.改性后的粘结剂,与颜料的相容性好,其红外辐射率较未改性的硅氧烷辐射率有较大辐度的降低,光学... 文章对带有羟基的丙烯酸树脂改性硅聚合物粘结剂进行了研究,通过选择适当的实验条件使它们接枝共聚,同时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它们的影响.改性后的粘结剂,与颜料的相容性好,其红外辐射率较未改性的硅氧烷辐射率有较大辐度的降低,光学等性能优异,是一种新型太阳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的粘结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树脂 聚硅氧烷 粘结剂 涂层 太阳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晶须补强ZTA(Y)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5
作者 蒋阳 许煜汾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1期125-129,共5页
本文将高强、高模量的SiC晶须引入以Y2O3稳定的ZrO2(t)相变增韧Al2O3基陶瓷材料[即ZTA(Y)]中.研究了不同晶须含量对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iC晶须能明显提高ZTA(Y)... 本文将高强、高模量的SiC晶须引入以Y2O3稳定的ZrO2(t)相变增韧Al2O3基陶瓷材料[即ZTA(Y)]中.研究了不同晶须含量对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iC晶须能明显提高ZTA(Y)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韧性,体积含量为20%的SiC晶须的复合材料性能可达:σbb=830MPa,Kic=9.8MPam1/2.通过与SiCw/Al2O3复合材料系统的比较分析,认为SiCw/ZTA(Y)复合材料中,由于热膨胀系数差异所产生的基体中的张应力可由诱导ZrO2(t)的马氏体相变来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须 张应力 碳化硅 陶瓷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_w/ZTA(Y)陶瓷基复合材料断裂特性的研究
6
作者 蒋阳 许煜汾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3期40-44,共5页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的陶瓷基复合材料-SiC晶须补强ZTA(Y)陶瓷材料的断裂特性.分析表明,复台材料基体以解理断裂为主,沿晶断裂出现在晶粒粗大的场合.断裂过程中发生了ZrO2(t)→ZrO2(m)的马氏体相交.断裂时...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的陶瓷基复合材料-SiC晶须补强ZTA(Y)陶瓷材料的断裂特性.分析表明,复台材料基体以解理断裂为主,沿晶断裂出现在晶粒粗大的场合.断裂过程中发生了ZrO2(t)→ZrO2(m)的马氏体相交.断裂时晶须的拔出是明显的,晶须引入基体的张应力将使裂纹扩展途径更为曲析,这都将有利于复合材料断裂韧性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须 断裂 陶瓷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热力学导出Le Chatelier原理的解析式
7
作者 曹庆林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4期179-183,共5页
勒更特里原理是关于化学平衡变动的一个重要规律,但长期以来仅作为一个定性的经验定律,没有定量关系式.文章应用热力学理论导出了勒更特里原理的数学表达式,揭示了该原理的热力学本质,并明确了该原理的使用范围和出现例外的条件.
关键词 热力学 化学平衡 勒夏特里 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亚铁铵微肥的研制 被引量:13
8
作者 单承湘 吴国荣 +1 位作者 邓晓庆 许民才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3期123-127,共5页
本文对高浓度微量元素复肥磷酸亚铁铵(FeNH4PO4,H2O)的生产方法及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以萃取磷酸,工业废硫酸亚铁及氨水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推荐最优工艺条件是:磷酸和硫酸亚铁的摩尔比为1.5:反应温度为80℃;... 本文对高浓度微量元素复肥磷酸亚铁铵(FeNH4PO4,H2O)的生产方法及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以萃取磷酸,工业废硫酸亚铁及氨水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推荐最优工艺条件是:磷酸和硫酸亚铁的摩尔比为1.5: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1小时:反应最终控制的pH值为6.在此条件下,铁的转化率可大于95%;磷酸亚铁铵的生成率大于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亚铁铵 硫酸亚铁 复合微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