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L-乳酸熔融缩聚的催化体系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周正发 徐卫兵 +1 位作者 邢云杰 袁茂全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5-97,101,共4页
在旋转蒸发器中进行DL-乳酸的熔融缩聚,考察辛酸亚锡、二氯化锡、钛酸四正丁酯等单一催化剂和辛酸亚锡/氧化锌、辛酸亚锡/氧化锌/对甲苯磺酸等复合催化剂对聚DL-乳酸分子量和收率的影响。单一催化体系,辛酸亚锡的催化效果较好。辛酸亚... 在旋转蒸发器中进行DL-乳酸的熔融缩聚,考察辛酸亚锡、二氯化锡、钛酸四正丁酯等单一催化剂和辛酸亚锡/氧化锌、辛酸亚锡/氧化锌/对甲苯磺酸等复合催化剂对聚DL-乳酸分子量和收率的影响。单一催化体系,辛酸亚锡的催化效果较好。辛酸亚锡与氧化锌和对甲苯磺酸复合使用后,聚DL-乳酸的分子量有较大幅度提高,达到11000(M-v),收率达到96%。后期的热处理对促进DL-乳酸的缩聚反应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乳酸 熔融缩聚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分散胆甾相液晶相形态调控与光电性能 被引量:11
2
作者 夏亮 徐琼 +2 位作者 陆红波 唐龙祥 邱龙臻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6-310,共5页
采用紫外光聚合诱导相分离方法制备了聚合物分散胆甾相液晶膜,系统研究了固化光强和固化温度等制备条件对薄膜的相形态的影响,并探讨了薄膜相形态与反射率的关系。研究表明:固化光强较低时相分离较完全,产生的液晶微滴尺寸较大,聚合物... 采用紫外光聚合诱导相分离方法制备了聚合物分散胆甾相液晶膜,系统研究了固化光强和固化温度等制备条件对薄膜的相形态的影响,并探讨了薄膜相形态与反射率的关系。研究表明:固化光强较低时相分离较完全,产生的液晶微滴尺寸较大,聚合物与液晶的界面非常光滑;增加光强会使液晶微滴尺寸变小,界面变粗糙,膜反射率逐步降低。相形态与固化温度的关系较为复杂:在温度较低时,液晶以圆形液滴的形式分散在聚合物基体中;随着固化温度升高,液晶液滴逐渐变大,并在40℃时形成了连续的液晶层和聚合物层的分层结构;进一步升高温度,则形成了三维的聚合物网络结构,液晶相贯穿其间。膜的反射率先随着固化温度的升高逐渐升高,而后又降低。固化光强为0.01mW/cm2,固化温度为40℃时,反射率达到最大值3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分散胆甾相液晶 相形态 光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辊压法制备柔性双稳态液晶显示器件 被引量:3
3
作者 夏亮 徐琼 +2 位作者 陆红波 唐龙祥 邱龙臻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08-611,共4页
基于PET塑料薄膜取代硬质玻璃作为基板材料制备柔性液晶盒时,采用传统制备工艺会产生盒厚度不均以及盒中残留气泡等现象,导致柔性液晶器件性能变差。采用辊压工艺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文章对其工艺流程进行了详细描述。实验发现,通... 基于PET塑料薄膜取代硬质玻璃作为基板材料制备柔性液晶盒时,采用传统制备工艺会产生盒厚度不均以及盒中残留气泡等现象,导致柔性液晶器件性能变差。采用辊压工艺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文章对其工艺流程进行了详细描述。实验发现,通过在辊压工艺中加热两片基板以降低溶液的黏度,能够有效地避免气泡残留,获得厚度均匀的柔性液晶盒。应用辊压工艺和聚合物分散胆甾相液晶,成功地制备了尺寸为7cm2的反射式柔性双稳态液晶盒。利用正交偏光显微镜观察了聚合物分散液晶的相形态,紫外分光光度计测试了其光电性能:最高反射率为22.8%,对比度为2.259,阈值电压为78V,饱和电压为99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分散胆甾相液晶 柔性液晶盒 辊压法 光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俊 王平华 +4 位作者 唐龙祥 屈龙 张奎 范保林 张建堂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2-55,共4页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ATRP)活性聚合方法在多壁碳纳米管(MWNT)表面接枝丙烯酸丁酯聚合物(PBA),并以此对聚丙烯(PP)进行改性。红外光谱(FT-IR)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试结果表明,采用ATRP法成功地将PBA接枝到多壁碳纳米管(MWNT)表面。采...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ATRP)活性聚合方法在多壁碳纳米管(MWNT)表面接枝丙烯酸丁酯聚合物(PBA),并以此对聚丙烯(PP)进行改性。红外光谱(FT-IR)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试结果表明,采用ATRP法成功地将PBA接枝到多壁碳纳米管(MWNT)表面。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P/MWNT复合材料,对其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接枝聚合物的碳纳米管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提高了PP的耐热性。MWNT-PBA和MWNT-COOH加入PP都能提高材料的性能,而MWNT-PBA比MWNT-COOH的作用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多壁碳纳米管 原子转移自由基 聚丙烯酸丁酯 力学性能 耐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RP法制备水溶性荧光温敏聚合物P(NIPAM-co-NBDAE) 被引量:3
5
作者 马海红 周正发 +2 位作者 汪枭睿 胡进明 徐卫兵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12,共4页
以4-氯-7-硝基-2,1,3-苯并口恶唑(NBD-Cl)为原料,首先合成了荧光单体4-(2-丙烯酸胺乙基酯)-7-硝基-2,1,3-苯并口恶唑(NBDAE),然后以2-溴异丁酸乙酯(t-EBiB)为引发剂,CuCl/Me6TREN为催化剂,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与温敏性单体N-... 以4-氯-7-硝基-2,1,3-苯并口恶唑(NBD-Cl)为原料,首先合成了荧光单体4-(2-丙烯酸胺乙基酯)-7-硝基-2,1,3-苯并口恶唑(NBDAE),然后以2-溴异丁酸乙酯(t-EBiB)为引发剂,CuCl/Me6TREN为催化剂,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与温敏性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共聚,得到水溶性无规共聚物P(NIPAM-co-NBDAE)。对产物进行了1H-NMR,GPC,UV-Vis及荧光光谱仪(FL)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多分散系数小于1.20的窄分布荧光水溶性共聚物,并研究了该聚合物荧光强度随温度的变化。在PNIPAM的相变温度(30℃)以下,该聚合物在水溶液中荧光较弱;而在PNIPAM的相变温度(30℃)以上,该聚合物的荧光强度随PNIPAM疏水转变而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荧光温敏 水溶性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法P3HT-COOH/Cd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6
作者 马海红 高红 +2 位作者 周正发 徐卫兵 任凤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6-50,57,共6页
以二水乙酸镉(Cd(OOCCH3)2·2H2O)为镉源,硫粉(S)为硫源,二氯苯(DCB)和二甲基亚砜(DMSO)为混合溶剂,末端羧基化聚-3-己基噻吩(P3HT-COOH)为模板,原位法合成了P3HT-COOH/CdS纳米复合材料;并利用核磁共振氢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 以二水乙酸镉(Cd(OOCCH3)2·2H2O)为镉源,硫粉(S)为硫源,二氯苯(DCB)和二甲基亚砜(DMSO)为混合溶剂,末端羧基化聚-3-己基噻吩(P3HT-COOH)为模板,原位法合成了P3HT-COOH/CdS纳米复合材料;并利用核磁共振氢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等分析测试方法对其组成、形貌、光电性能等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反应温度及S/Cd摩尔比对复合材料形貌及光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所合成的CdS纳米粒子均匀分布在P3HT-COOH/CdS复合材料中;CdS的尺寸和分布不仅受温度影响,还很大程度上受S/Cd摩尔比的影响;P3HT-COOH/CdS纳米复合材料有较强的荧光淬灭,表明CdS与P3HT-COOH之间有电荷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3HT-COOH/CdS 纳米复合材料 形貌 光电性能 电荷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巯基化P3HT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7
作者 孙海燕 马海红 +1 位作者 徐卫兵 周正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8-21,共4页
用GRIM(Grignard Metathesis Method)合成了聚(3-溴己基噻吩),并在硫代乙酸钾和氢化铝锂的作用下合成了巯基化的P3HT衍生物聚(3-(6-巯基己基)噻吩)。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凝胶渗透色谱、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以及电化学分析... 用GRIM(Grignard Metathesis Method)合成了聚(3-溴己基噻吩),并在硫代乙酸钾和氢化铝锂的作用下合成了巯基化的P3HT衍生物聚(3-(6-巯基己基)噻吩)。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凝胶渗透色谱、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以及电化学分析对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的结构和光电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聚合物与目标产物的结构一致,聚合物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5621,多分散系数为1.39,在氯仿溶液中最大吸收波长为408 nm,最大发射波长为545 nm,电化学能隙为1.81 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3-己基噻吩) 巯基化 合成 表征 光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3-(6-溴己基)噻吩]的合成与表征
8
作者 孙海燕 马海红 +3 位作者 王锴 陈俊伟 徐卫兵 周正发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0-132,共3页
以3-溴噻吩、正丁基锂和1,6-二溴己烷为原料,经过改良的Li-Br交换反应、溴化反应、GRIM法成功合成了聚[3-(6-溴己基)噻吩]。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波谱(1 H-NMR)、GPC、紫外吸收分光光谱(UV-Vis)及荧光发射光谱(PL)对... 以3-溴噻吩、正丁基锂和1,6-二溴己烷为原料,经过改良的Li-Br交换反应、溴化反应、GRIM法成功合成了聚[3-(6-溴己基)噻吩]。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波谱(1 H-NMR)、GPC、紫外吸收分光光谱(UV-Vis)及荧光发射光谱(PL)对中间产物及聚合物进行了结构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聚合物与目标产物的结构一致。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为5725,多分散系数为1.39,在氯仿溶液中最大吸收波长在398nm,最大发射波长在553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3-(6-溴己基)噻吩] 改良过的Li-Br交换反应 溴化 格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氟离子浓度检测的水溶性荧光探针的制备 被引量:1
9
作者 潘杰峰 马海红 +4 位作者 汪枭睿 胡进明 苏军平 周正发 徐卫兵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6-128,共3页
以4-氯-7-硝基-2,1,3-苯并口恶唑(NBD-Cl)为原料,4-(2-丙烯酸胺乙基酯)-7-硝基-2,1,3-苯并口恶唑(NB-DAE),然后以2-溴异丁酸乙酯(t-EBiB)为引发剂,CuBr/bpy(2,2'-联吡啶)为催化剂,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将荧光单体与水溶性... 以4-氯-7-硝基-2,1,3-苯并口恶唑(NBD-Cl)为原料,4-(2-丙烯酸胺乙基酯)-7-硝基-2,1,3-苯并口恶唑(NB-DAE),然后以2-溴异丁酸乙酯(t-EBiB)为引发剂,CuBr/bpy(2,2'-联吡啶)为催化剂,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将荧光单体与水溶性单体丙烯酸低聚乙二醇酯(OEGMA)共聚,得到水溶性无规共聚物P(OEGMA-co-NBDAE)。对产物进行1 H-NMR,GPC,UV-Vis及FL等相关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结构明确的荧光水溶性共聚物,并研究了该荧光聚合物对氟(F)离子的荧光淬灭现象。随F离子浓度的增加,聚合物的荧光强度不断降低,当F离子浓度增至100μL/cm2时,聚合物的荧光强度为初始(未加F离子)强度的0.035倍,几乎完全淬灭。这种对特定离子的荧光淬灭现象为制备水溶性荧光传感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 荧光淬灭 水溶性聚合物 F离子浓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