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5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VB的大学化学实验数据处理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11
1
作者 何建波 鲁道荣 李学良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5年第3期11-13,26,共4页
采用VisualBasic6.0编制了大学化学实验数据处理系统,介绍该系统具备的功能和程序设计思路,包括窗体界面、公共模块、数值算法和数据库等部分。该系统涉及的实验面广量大,界面规范明了,操作简便,交互性好,数据处理和绘图功能强,一键式处... 采用VisualBasic6.0编制了大学化学实验数据处理系统,介绍该系统具备的功能和程序设计思路,包括窗体界面、公共模块、数值算法和数据库等部分。该系统涉及的实验面广量大,界面规范明了,操作简便,交互性好,数据处理和绘图功能强,一键式处理,格式化打印。实践证明,该系统具有很大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实验 数据处理 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5
2
作者 曹庆林 杨善中 +1 位作者 王华林 李学良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4年第4期7-9,共3页
为了克服分别开设四大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实验的一些弊端,合肥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尝试将它们合并后独立开设一门新课程《基础化学实验》。他们撤消了原有四大化学实验室,成立基础化学实验中心。对四大化学实验... 为了克服分别开设四大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实验的一些弊端,合肥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尝试将它们合并后独立开设一门新课程《基础化学实验》。他们撤消了原有四大化学实验室,成立基础化学实验中心。对四大化学实验内容通盘考虑、优化组合,提出了一个具有本校特色的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基础化学实验》 高校 教学目标 素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纳米结构MnO2的微波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卫新 王强 +2 位作者 任祥斌 杨则恒 王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025-2028,共4页
以在水热条件下合成的纳米结构γ-MnOOH为前驱物,以K2S2O8为氧化剂,采用单模式微波加热法制备出一维纳米结构MnO2.采用XRD和TEM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以在100℃下水热合成的γ-MnOOH纳米纤维为前驱物时,制得α-MnO2纳米纤维;以在150... 以在水热条件下合成的纳米结构γ-MnOOH为前驱物,以K2S2O8为氧化剂,采用单模式微波加热法制备出一维纳米结构MnO2.采用XRD和TEM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以在100℃下水热合成的γ-MnOOH纳米纤维为前驱物时,制得α-MnO2纳米纤维;以在150℃下水热合成的γ-MnOOH纳米棒为前驱物时,制得β-MnO2纳米棒.分别用α-MnO2纳米纤维和β-MnO2纳米棒作为Li/MnO2电池的正极材料进行恒电流放电实验,研究结果显示,α-MnO2纳米纤维的放电容量为270.23 mA.h/g,β-MnO2纳米棒的放电容量为186.66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结构 微波加热 MNO2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2+)—H_2O_2氧化法处理氨基J酸工业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魏凤玉 彭书传 +1 位作者 邓传芸 袁琴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0-22,25,共4页
用Fe^(2+)—H_2O_2氧化法处理氨基J酸工业废水。结果表明,当溶液pH=1~3,H_2O_2和Fe^(2+)用量分别为(摩尔比),时,J酸废水的COD_(cr)去除率达66.7%、氨基去除率达68.4%。处理后的废水,已达到生化处理的要求。该法可作为氨基J酸废水的... 用Fe^(2+)—H_2O_2氧化法处理氨基J酸工业废水。结果表明,当溶液pH=1~3,H_2O_2和Fe^(2+)用量分别为(摩尔比),时,J酸废水的COD_(cr)去除率达66.7%、氨基去除率达68.4%。处理后的废水,已达到生化处理的要求。该法可作为氨基J酸废水的预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J酸 有机废水 废水处理 氧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烷基胺功能化离子液体吸收SO_2的量子化学计算(英文) 被引量:9
5
作者 李学良 陈洁洁 +2 位作者 罗梅 陈祥迎 李培佩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64-1372,共9页
采用量子化学中的密度泛函理论(DFT)对羟烷基胺离子液体(HyAAILs)与二氧化硫(SO2)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几何结构优化,电荷分布和热力学参数计算等来确定离子液体中能够有效吸收SO2的官能团.HyAAILs与SO2反应形成平均距离为0.240nm... 采用量子化学中的密度泛函理论(DFT)对羟烷基胺离子液体(HyAAILs)与二氧化硫(SO2)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几何结构优化,电荷分布和热力学参数计算等来确定离子液体中能够有效吸收SO2的官能团.HyAAILs与SO2反应形成平均距离为0.240nm的S—N键,导致电荷从ILs转移到SO2以及S—O键长和O—S—O键角的改变.气态和液态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标准吉布斯函数变(△G苓)主要取决于阳离子的结构和分子质量.阳离子结构影响了吸收反应能垒,对于三种阳离子体系的反应活化能顺序为:Ea(secondary)<Ea(tertiary)<Ea(primary).理论计算结果得到了实验数据的验证,羟乙基伯胺离子液体吸收的SO2理论摩尔分数与文献中的实验数据非常接近.本研究提供了一种预测和验证功能离子液体性质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羟烷基胺离子液体 热力学性质 活化能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功能材料及其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6
作者 夏永红 金卓仁 +1 位作者 程继贵 毛样武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9-11,35,共4页
简述了梯度功能材料的进展、优化设计及制备方法。由于梯度功能材料独特的优良性能使其应用领域逐渐扩展到机械工程的结构材料中 ,如自润滑滑动轴承、硬质合金刀具、耐磨耐蚀涂层材料等 ,实现梯度化能使其性能及使用寿命显著提高。
关键词 梯度功能材料 自润滑滑动 轴承 硬质合金 涂层材料 机械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阳离子[C_(18)mim]^+在蒙脱土层间的物理化学吸附与聚集状态 被引量:6
7
作者 丁运生 王僧山 +1 位作者 查敏 王志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48-551,共4页
咪唑基离子液体(N-十八烷基-N′-甲基溴化咪唑盐[C18mim]Br)中的[C18mim]+可以通过离子交换反应进入蒙脱土层间.本文用TGA、FTIR和XRD研究了[C18mim]+在蒙脱土层间的物理和化学吸附及其聚集状态.研究结果表明,蒙脱土存在着饱和的化学吸... 咪唑基离子液体(N-十八烷基-N′-甲基溴化咪唑盐[C18mim]Br)中的[C18mim]+可以通过离子交换反应进入蒙脱土层间.本文用TGA、FTIR和XRD研究了[C18mim]+在蒙脱土层间的物理和化学吸附及其聚集状态.研究结果表明,蒙脱土存在着饱和的化学吸附量,其总吸附量随物理吸附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C18mim]+在蒙脱土层间吸附量的增加,其聚集态结构的有序性增加,并伴有分子链的构象变化,导致层间距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蒙脱土 吸附 聚集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化学条件对合成Mg/Al-LDH结晶度和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陈天虎 庆承松 +3 位作者 谌香秀 冯有亮 孙捷 于少明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4-328,共5页
采用共沉淀法在不同物理条件下合成了一系列镁铝层状双氢氧化物(LDH),用化学分析、XRD和红外光谱对产物的组成与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初始溶液Mg/Al比、平衡pH值、水热反应温度、干燥温度等因素对合成LDH产物的结晶度、Mg/Al比、结... 采用共沉淀法在不同物理条件下合成了一系列镁铝层状双氢氧化物(LDH),用化学分析、XRD和红外光谱对产物的组成与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初始溶液Mg/Al比、平衡pH值、水热反应温度、干燥温度等因素对合成LDH产物的结晶度、Mg/Al比、结构以及镁铝水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范围内,最佳的合成条件为:初始Mg/Al比为2∶1,pH值为10,合成温度50℃,在此条件下固体产物为单一LDH物相,合成LDH的Mg/Al比为2∶1,镁铝水解率分别为99.21%和98.97%,结晶度高,可以实现在较低的温度下水热合成LDH。由于在LDH结构中Al3+替代Mg2+的量不同,导致X衍射分析d值和晶胞参数呈规律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氢氧化物 X射线衍射 结晶度 制备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片状锌铝热固涂层的组成和腐蚀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7
9
作者 何建波 鲁道荣 李学良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10-413,共4页
采用 X-射线衍射 (XRD)和 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对片状锌铝热固防蚀涂层(Dacromet)的组成进行了测试 ,采用动电位扫描、恒电流充电法和快速小三角波法对涂层的腐蚀动力学参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涂层中片状锌和铝粉末之间的粘合物... 采用 X-射线衍射 (XRD)和 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对片状锌铝热固防蚀涂层(Dacromet)的组成进行了测试 ,采用动电位扫描、恒电流充电法和快速小三角波法对涂层的腐蚀动力学参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涂层中片状锌和铝粉末之间的粘合物主要是非晶态 Cr2 O3,有少量的 Zn O、Al2 O3、Cr(CO) 6 等 ;在 Na Cl溶液 (w=0 .0 3 5 )中涂层腐蚀电位为 -0 .76V,腐蚀电流约 0 .1 2μA/cm2 ,空间电荷层电容约 1 0μF/cm2 ,并具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状锌铝热固涂层 组成 腐蚀电化学行为 腐蚀电位 锌铝膜 极化曲线 空间电荷电容 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钼膜电极制备工艺及其电化学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云贵 李学良 +2 位作者 王华林 何建波 鲁道荣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019-1023,共5页
研究了氮化钼膜电极的浸渍-煅烧法制备工艺条件及其电化学行为.试验结果表明,浸渍-煅烧法制备高活性氮化钼电极适宜的浸渍干燥温度为513~473K,煅烧升温速率为1K·min-1,煅烧温度为990K,煅烧时间为2h;... 研究了氮化钼膜电极的浸渍-煅烧法制备工艺条件及其电化学行为.试验结果表明,浸渍-煅烧法制备高活性氮化钼电极适宜的浸渍干燥温度为513~473K,煅烧升温速率为1K·min-1,煅烧温度为990K,煅烧时间为2h;冷却方式为在氨气保护下随炉降温;浸渍-煅烧法制备的氮化钼电极成膜均匀,与基体附着性强;在-0.22~0.36V(vs SCE)电位范围内,循环伏安图基本上呈现矩形,当扫描速度s≤100mV·s-1时,电流密度与电势扫描速度成正比,电极电容特征显著,动力学可逆性好,稳定性与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钼膜电极 浸渍-煅烧法 电容 循环伏安法 制备工艺 电化学行为 电化学电容器 电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萃取-催化氧化处理工业苯酚废水 被引量:6
11
作者 许磊 焦庆周 +3 位作者 翁世兵 郑勇 杨超 柴多里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7-360,共4页
文章以磷酸三丁酯为萃取剂,络合萃取处理工业酚醛树脂的高质量浓度含苯酚废水,再以自制的纳米铁氧化合物为催化剂,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催化氧化降解萃取后的含苯酚废水。结果表明:萃取剂萃取废水后,苯酚的质量浓度从2 145mg/L降至135mg/L... 文章以磷酸三丁酯为萃取剂,络合萃取处理工业酚醛树脂的高质量浓度含苯酚废水,再以自制的纳米铁氧化合物为催化剂,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催化氧化降解萃取后的含苯酚废水。结果表明:萃取剂萃取废水后,苯酚的质量浓度从2 145mg/L降至135mg/L;再经过催化氧化,苯酚质量浓度进一步降至10mg/L,可达到下一步生化法处理含酚废水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废水 萃取 催化氧化 羟基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酮醇抗氧化剂构效关系的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徐欣荣 何建波 程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9,共4页
为探讨不同结构黄酮醇化合物的氧化机理及其抗氧化性构效关系,对杨梅素和二氢槲皮素的氧化过程进行循环伏安法和原位薄层长光程紫外-可见光谱电化学测试,并与槲皮素氧化的随后转化机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杨梅素的氧化亦遵守随后转化机... 为探讨不同结构黄酮醇化合物的氧化机理及其抗氧化性构效关系,对杨梅素和二氢槲皮素的氧化过程进行循环伏安法和原位薄层长光程紫外-可见光谱电化学测试,并与槲皮素氧化的随后转化机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杨梅素的氧化亦遵守随后转化机理,但其分子中B环5'-OH的存在对随后转化步骤有阻碍作用,导致抗氧化性减弱;二氢槲皮素分子中C环2,3位C-C饱和键则完全阻断了随后转化步骤的进行,从而导致抗氧化性大幅度减弱。可见随后转化步骤对黄酮醇抗氧化活性具有十分重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活性 循环伏安法 原位紫外-可见光谱 杨梅素 二氢槲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酚醛树脂高浓度苯酚废水处理 被引量:3
13
作者 柴多里 焦庆周 +2 位作者 宁小飞 吴杰 么春阳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5-49,共5页
以静置沉降后的工业酚醛树脂废水为研究对象,磷酸三丁酯(TBP)为萃取剂,NaOH溶液为反萃取剂,研究了不同因素对萃取和反萃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吸收光谱表征TBP与苯酚可能的络合形式。结果表明:(1)TBP对苯酚在一个较大的浓度范围内都... 以静置沉降后的工业酚醛树脂废水为研究对象,磷酸三丁酯(TBP)为萃取剂,NaOH溶液为反萃取剂,研究了不同因素对萃取和反萃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吸收光谱表征TBP与苯酚可能的络合形式。结果表明:(1)TBP对苯酚在一个较大的浓度范围内都有较高且稳定的分配系数。(2)红外吸收光谱图显示,TBP的P=O特征吸收峰和苯酚的C—O特征吸收峰较未缔合前发生了较大的红移,说明TBP的P=O与苯酚C—O形成了较稳定的氢键缔合。(3)经TBP对苯酚的分配系数与温度关系的线性拟合,可以求得TBP对苯酚的焓变为-10.1kJ/mol,可以确定TBP与苯酚的络合过程是一个放热的过程。(4)TBP对苯酚的最佳萃取条件:室温,油水比1∶3(体积比),萃取时间20min,4级萃取。在最佳萃取条件下,4级萃取后苯酚残留质量浓度平均值为0.45mg/L,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挥发酚一级排放标准(0.5mg/L)。(5)最佳反萃取条件:0.50mol/LNaOH溶液,油碱比1∶1(体积比),反萃取级数2级。在此最佳反萃取条件下,可回收90%左右的固体苯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 磷酸三丁酯 萃取 反萃取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NiO超细粉的软化学合成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春艳 刘胜峰 +1 位作者 吴飞 韩效钊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3期404-406,共3页
NiO是一种广泛用于冶金、化学及电子等工业的重要原料,在制备工艺中,最大难题是团聚问题。该研究以金属硝酸盐为原料,利用高分子网络法制备出粒径为20nm左右的纳米NiO超细粉,此法原料要求简单,所得晶粒粒度均匀、结晶好,没有团聚问题,... NiO是一种广泛用于冶金、化学及电子等工业的重要原料,在制备工艺中,最大难题是团聚问题。该研究以金属硝酸盐为原料,利用高分子网络法制备出粒径为20nm左右的纳米NiO超细粉,此法原料要求简单,所得晶粒粒度均匀、结晶好,没有团聚问题,其晶粒尺寸可以通过金属盐的浓度加以控制,非常适用于超细氧化物,尤其是多元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O 纳米材料 氧化镍 超细粉体 软化学合成 高分子网络法 团聚问题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药工程专业微生物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8
15
作者 胡雪芹 张洪斌 叶明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01-102,共2页
针对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对微生物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建立了"基础+专业"的内容体系和多样式互动教学方法,结果表明,新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制药工程专业 微生物学 教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桂烯化学合成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杨阳 尤亚华 姚日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039-2042,共4页
月桂烯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香料香精原料和有机中间体。本文综述了其化学合成方法,具体为类异戊烷结构酯的"积木"法,单萜类烯丙基乙酸酯和异戊二烯法合成月桂烯。其中,利用异戊二烯二聚合成月桂烯,因其原料广泛、价廉易得,能有... 月桂烯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香料香精原料和有机中间体。本文综述了其化学合成方法,具体为类异戊烷结构酯的"积木"法,单萜类烯丙基乙酸酯和异戊二烯法合成月桂烯。其中,利用异戊二烯二聚合成月桂烯,因其原料广泛、价廉易得,能有效利用C5资源,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提出了化学合成月桂烯未来的发展方向:研究和开发新型的催化剂、优化反应的工艺技术和路线、提高月桂烯的收率和选择性是未来工作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桂烯 异戊二烯 碱金属 二异丙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化学CO气体传感器的研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长伦 何建波 刘锦淮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2-35,共4页
研制了一种用于测定CO的新型电化学式气体传感器,即把多壁碳纳米管自组装到铂微电极上,制备多壁碳纳米管粉末微电极,其电极在氧化过电位为+700mV时,对CO具有显著的电化学催化效应。以其电极为工作电极,Ag/AgCl为参比电极,Pt丝为对比电极... 研制了一种用于测定CO的新型电化学式气体传感器,即把多壁碳纳米管自组装到铂微电极上,制备多壁碳纳米管粉末微电极,其电极在氧化过电位为+700mV时,对CO具有显著的电化学催化效应。以其电极为工作电极,Ag/AgCl为参比电极,Pt丝为对比电极,多孔聚四氟乙烯膜作为透气膜制成传感器。其传感器响应时间短、重复性好,能用于环境监测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气体传感器 多壁碳纳米管 修饰电极 CO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_2O_4制备MnO_2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则恒 倪玉龙 +2 位作者 梅周盛 王强 张卫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276-3281,共6页
以废旧锂离子电池LiMn2O4正极材料为原料,通过控制酸浸条件分别制备出λ-MnO2纳米粒子和β-MnO2纳米棒,研究作为一次电池电极材料和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相关电化学性能。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 以废旧锂离子电池LiMn2O4正极材料为原料,通过控制酸浸条件分别制备出λ-MnO2纳米粒子和β-MnO2纳米棒,研究作为一次电池电极材料和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相关电化学性能。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恒电流充放电、循环伏安等测试手段对样品成分、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表征。实验表明:在常温常压下,采用0.5mol.L-1的H2SO4酸浸3h可制备出λ-MnO2纳米颗粒;而于140℃水热条件下,采用2mol.L-1的H2SO4酸浸24h可制得β-MnO2纳米棒。λ-MnO2纳米颗粒和β-MnO2纳米棒作为Li/MnO2一次电池电极材料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42mA.h.g-1和275mA.h.g-1,而市售β-MnO2放电比容量为163mA.h.g-1。此外,作为对称型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也表现出较好的超级电容特性,在1mol.L-1的Na2SO4电解液中,λ-MnO2和β-MnO2的恒流充放电比电容分别为87.4F.g-1和85.7F.g-1,高于市售β-MnO2的恒流充放电比电容(76.1F.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LiMn2O4 Λ-MNO2 β—MnO2 一次电池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可见光谱技术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何建波 朱燕舞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8-34,共7页
紫外-可见(UV-Vis)光谱技术已从常规的化合物定性鉴定及含量测定拓展应用到化学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测定的许多方面。为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该技术开展实验及研究,通过引用文献中的实例和本实验室的实测数据,从多方面概括了UV-Vis光谱技术... 紫外-可见(UV-Vis)光谱技术已从常规的化合物定性鉴定及含量测定拓展应用到化学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测定的许多方面。为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该技术开展实验及研究,通过引用文献中的实例和本实验室的实测数据,从多方面概括了UV-Vis光谱技术在化学反应研究中的应用,包括一元/多元酸碱离解反应、配合反应、小分子与DNA相互作用等不同类型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测定,以聚合反应为例的动力学速率常数测定,以及基于薄层长光程电解池的电化学反应原位光谱电化学测量等。这些实例表明,通过恰当的实验方案设计,UV-Vis光谱技术可以在化学反应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可见光谱 平衡常数 反应速率常数 光谱电化学 循环伏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参状纳米氧化铜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测试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倩 陈春年 +1 位作者 蒋利民 张翠成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42-446,共5页
文章利用水热法以铜纳米线为模板,过氧化钠为氧化剂对铜线侵蚀,氧化生成了海参状氢氧化铜纳米颗粒,对氢氧化铜进行加热原位脱水得到海参状纳米氧化铜;讨论了改变反应时间和加入表面活性剂对产物形貌的影响;对产物分别用XRD、TEM和FESEM... 文章利用水热法以铜纳米线为模板,过氧化钠为氧化剂对铜线侵蚀,氧化生成了海参状氢氧化铜纳米颗粒,对氢氧化铜进行加热原位脱水得到海参状纳米氧化铜;讨论了改变反应时间和加入表面活性剂对产物形貌的影响;对产物分别用XRD、TEM和FESEM进行表征;利用海参状氧化铜修饰铜基片制备电极,并通过循环伏安曲线进一步探讨了其对葡萄糖溶液的催化氧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铜 水热法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