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激光粒度仪进行粘土的颗粒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谭晓慧 沈梦芬 +1 位作者 张强 李丹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6-100,共5页
为获得细粒土的粒度分布,分别采用Mastersizer 2000激光衍射粒度仪和传统的密度计法测量合肥地区的粘土。根据激光法的测量原理和影响因素,用单因素试验法依次改变仪器的折射率、质量浓度、超声波端位移和时间、泵速,研究这些控制参数... 为获得细粒土的粒度分布,分别采用Mastersizer 2000激光衍射粒度仪和传统的密度计法测量合肥地区的粘土。根据激光法的测量原理和影响因素,用单因素试验法依次改变仪器的折射率、质量浓度、超声波端位移和时间、泵速,研究这些控制参数对颗粒粒径的影响,并确定了该仪器测量合肥地区粘土的最佳参数。通过比较最佳参数条件下的激光法和传统密度计法的测量结果,发现激光法在粘土颗粒分析中具有测量范围更广、准确度更高、重复性更好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土 粒径分析 激光粒度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DBS与DOM的生活污水直排漏排溯源研究
2
作者 祁昕 张浏 +3 位作者 冯景伟 尹浩 刘兰花 费扬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8-758,共11页
结合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与溶解性有机物(DOM)溯源手段对十五里河直排漏排污染情况进行分析,利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方法研究各指标的关联.结果表明,SDBS在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中含量高(522~668μg/L),表征污染时指示... 结合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与溶解性有机物(DOM)溯源手段对十五里河直排漏排污染情况进行分析,利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方法研究各指标的关联.结果表明,SDBS在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中含量高(522~668μg/L),表征污染时指示作用较明确,但易受工业洗涤废水影响;DOM在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呈现高百分比CHOS化合物(83%~84%)与蛋白质+脂质组分(80%~81%)、高氢碳比(H/C=1.6)、低碳的标称氧化态(NOSC=-1)等特征,用以上指标评价污染更为全面,但易受污水处理厂尾水影响.结合SDBS与DOM溯源优势,可有效排除干扰因素,使污染情况表征更加可靠.本研究可为河流中生活污水直排漏排污染分析及其溯源提供新思路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污水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 溶解性有机物(DOM) 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5nm紫外光/氧化协同降解水体中微量苯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陆军 朱承驻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42-1245,1262,共5页
文章利用185 nm紫外光/氧化协同降解技术对水体中微量苯的降解情况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溶液中苯的质量浓度、光解时间、溶液pH值以及加入氧化剂等对苯降解的影响,对光解产物进行了分析,并对其降解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能... 文章利用185 nm紫外光/氧化协同降解技术对水体中微量苯的降解情况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溶液中苯的质量浓度、光解时间、溶液pH值以及加入氧化剂等对苯降解的影响,对光解产物进行了分析,并对其降解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能有效降解水体中微量苯,处理3 min时加入K2S2O8的苯溶液的CODCr的去除率可达到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5nm紫外光 苯水溶液 降解 过硫酸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废FCC催化剂的陶瓷/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吸波性能
4
作者 俞嘉睿 黄海霞 +5 位作者 滕礼扬 董傲轩 蒋英 肖客松 吴雪平 张先龙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2-364,共13页
为了实现对废弃流化催化裂化催化剂(FCC)的高值化再利用,提出采用高能球磨法,将炭黑颗粒均匀负载在废FCC(SFCC)表面,并调控炭黑的负载量,通过高温烧结得到陶瓷/碳复合材料。文中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矢量网络分析仪等手段对... 为了实现对废弃流化催化裂化催化剂(FCC)的高值化再利用,提出采用高能球磨法,将炭黑颗粒均匀负载在废FCC(SFCC)表面,并调控炭黑的负载量,通过高温烧结得到陶瓷/碳复合材料。文中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矢量网络分析仪等手段对陶瓷/碳复合材料进行表征,考察了炭黑负载量对陶瓷/碳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后生成的陶瓷基体使得复合材料阻抗匹配优异,而炭黑颗粒均匀分散在复合材料基体中构成导电网络,为复合材料提供介电损耗。当炭黑负载量为8%(质量分数)时,在1300℃烧结制备的陶瓷/碳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微波吸收性能。当匹配厚度为3.1 mm时,最小反射损耗值达到-49.93 d B;当匹配厚度为2.0 mm时,最大有效吸收带宽可达到5.2 GHz。这主要得益于复合材料内部的极化效应、电导损耗和良好的阻抗匹配。此外,废催化剂中含有的重金属经过烧结后转化为尖晶石得以固定在复合材料中,实现了对SFCC催化剂的无害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CC催化剂 炭黑 烧结 陶瓷/碳 吸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钡合金的成份分析
5
作者 黄金萍 赵学红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6期154-156,共3页
文章在对新材料硅钡合金中所有成份全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钡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条件。在0.1mol/L盐酸介质中,以0.15mol/L硫酸铵为沉淀剂,采用硫酸钡重量法测定钡的含量。其回收率稳定在99.00%~99.70%,... 文章在对新材料硅钡合金中所有成份全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钡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条件。在0.1mol/L盐酸介质中,以0.15mol/L硫酸铵为沉淀剂,采用硫酸钡重量法测定钡的含量。其回收率稳定在99.00%~99.70%,相对标准偏差为0.40%,适用于钡含量大于1%的硅钡合金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钡合金 重量法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PbO_2电极电催化降解水体中对硝基苯酚 被引量:2
6
作者 胡彩菊 朱承驻 +2 位作者 陆军 庆承松 陈天虎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49-854,865,共7页
文章以电沉积法制备的钛基β-PbO2电极为阳极,钛板为阴极,以对硝基苯酚模拟废水为对象,考察了支持电解质种类、电解质浓度、电解时间、对硝基苯酚初始质量浓度、外加电压、电极板间距及溶液初始pH值等因素对β-PbO2电催化降解对硝基苯... 文章以电沉积法制备的钛基β-PbO2电极为阳极,钛板为阴极,以对硝基苯酚模拟废水为对象,考察了支持电解质种类、电解质浓度、电解时间、对硝基苯酚初始质量浓度、外加电压、电极板间距及溶液初始pH值等因素对β-PbO2电催化降解对硝基苯酚的影响,并对β-PbO2电极电催化降解对硝基苯酚过程的机理及动力学进行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以NaCl为支持电解质,电解质投加量为0.025mol/L,对硝基苯酚初始质量浓度60mg/L,外加电压为20V,极板间距7cm,溶液初始pH值为5的条件下,电解1.5h后,对硝基苯酚的去除率为99%,CODcr去除率可达8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PbO2电极 电化学氧化 对硝基苯酚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废弃淡水龙虾壳制备的羧甲基壳聚糖在草莓保鲜过程中的生理作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张竞成 刘兰花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3期55-57,91,共4页
利用废弃淡水龙虾壳制备得到的羧甲基壳聚糖应用到草莓的保鲜,为如何有效地解决废弃淡水龙虾壳提供了解决途径。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羧甲基壳聚糖处理的草莓腐烂率下降,同时延缓了维生素C水平的下降趋势,其中0.2%浓度的羧甲基壳聚糖... 利用废弃淡水龙虾壳制备得到的羧甲基壳聚糖应用到草莓的保鲜,为如何有效地解决废弃淡水龙虾壳提供了解决途径。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羧甲基壳聚糖处理的草莓腐烂率下降,同时延缓了维生素C水平的下降趋势,其中0.2%浓度的羧甲基壳聚糖的作用效果最为明显。在保鲜过程中,测定草莓果肉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的含量的变化,发现经过处理的草莓在保鲜过程中,其SOD,POD,CAT酶活性明显提高,MDA的水平同时显著下降,结果说明羧甲基壳聚糖的保鲜作用可能通过提高抗氧化水平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虾壳 羧甲基壳聚糖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5 nm光照下液相中甲苯与亚硝酸的交叉反应 被引量:1
8
作者 雷宇 陆军 +3 位作者 马建中 王涛 彭书传 朱承驻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93-1699,共7页
利用激光闪光光解技术研究了在355 nm激光作用下甲苯与亚硝酸的交叉反应机理,考察了反应瞬态物种的生长和衰减行为,对产物进行了GC-MS分析.结果表明,HNO_2在355 nm的紫外光照下产生的OH自由基和甲苯有两种反应途径,其一是加成反应,甲苯... 利用激光闪光光解技术研究了在355 nm激光作用下甲苯与亚硝酸的交叉反应机理,考察了反应瞬态物种的生长和衰减行为,对产物进行了GC-MS分析.结果表明,HNO_2在355 nm的紫外光照下产生的OH自由基和甲苯有两种反应途径,其一是加成反应,甲苯与OH自由基反应生成CH_3C_6H_5-OH加合物,反应速率常数为(4.1±0.4)×10~9L·mol^(-1)·s^(-1),该反应途径在对流层大气中占主导地位;其二是发生在侧链甲基上的提氢反应,反应生成苄基自由基.有氧条件下,CH_3C_6H_5-OH可与O_2反应,氧化为CH_3C_6H_5-OHO_2,反应速率常数为(6.8±0.2)×10~8L·mol^(-1)·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闪光光解 瞬态吸收光谱 亚硝酸 甲苯 OH自由基 大气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胆酸钠球磨法原位合成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雪茹 史英迪 +1 位作者 汪洋 陈传胜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32-637,共6页
文章采用真空湿球磨法一步原位合成了在水溶液中具有高度分散性的层状石墨烯-胆酸钠纳米复合粉,以天然鳞片石墨为原料,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胆酸钠(NaC)充当分散剂与结构组元的双重角色。研究表明,大部分石墨烯-胆酸钠纳米片在10层以下,其... 文章采用真空湿球磨法一步原位合成了在水溶液中具有高度分散性的层状石墨烯-胆酸钠纳米复合粉,以天然鳞片石墨为原料,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胆酸钠(NaC)充当分散剂与结构组元的双重角色。研究表明,大部分石墨烯-胆酸钠纳米片在10层以下,其中石墨烯的微观结构未受到球磨机械作用力的负面影响,而胆酸钠为石墨烯的功能化提供了含氧基团;石墨烯-胆酸钠对酸敏感,加入HCl后,稳定性降低,样品发生了明显聚集并丧失了紫外吸收性能;加入NaOH后,样品没有发生明显团聚,但由于NaOH对石墨烯的腐蚀作用,其紫外吸收强度逐渐降低;离子浓度的增加也会诱导石墨烯-胆酸钠聚集,并降低其紫外吸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胆酸钠 纳米复合粉 球磨法 稳定性 pH值/离子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用冰箱储藏室内挥发性有机物检测及分析
10
作者 饶钦龙 凤仪 +3 位作者 张竞成 钱刚 赵浩 周子珏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7-113,共7页
为研究家用冰箱储藏室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释放量及主要来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工作状态下冰箱储藏室的VOCs含量进行检测;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冷藏室的物料进行成分分析,同时用密封舱法探究冷藏室不同物料对VOCs含... 为研究家用冰箱储藏室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释放量及主要来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工作状态下冰箱储藏室的VOCs含量进行检测;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冷藏室的物料进行成分分析,同时用密封舱法探究冷藏室不同物料对VOCs含量贡献。结果表明,冰箱冷藏室物料中发泡聚苯乙烯风道泡沫释放的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正戊烷及异戊烷最多,是造成异味的关键性物料,而正戊烷、异戊烷是冰箱异味的主要成分。聚氯乙烯门封条对异味的贡献也较大,通用聚苯乙烯抽屉体贡献的VOCs种类最多;在工作状态下,随着密闭时间的增加,冰箱储藏室的VOCs的种类及含量增加,但苯、甲苯、二甲苯、TVOC及戊烷类的含量均未超过国家标准。储藏室异戊烷含量较高,是冰箱的异味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箱储藏室 气相色谱–质谱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正戊烷 异戊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长筛选的酒窖泥钙含量中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小英 宁宇 +2 位作者 张会敏 张强 张雁东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7-18,共2页
测定酒窖泥中钙含量对窖泥品质监控、白酒生产管理有重要意义。红外光谱是一种快速、无损、经济的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土壤和食品研究。基于中红外衰减全反射光谱技术(ATR),结合竞争适应性重加权采样法(CARS)、无信息变量消除法(UVE)和... 测定酒窖泥中钙含量对窖泥品质监控、白酒生产管理有重要意义。红外光谱是一种快速、无损、经济的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土壤和食品研究。基于中红外衰减全反射光谱技术(ATR),结合竞争适应性重加权采样法(CARS)、无信息变量消除法(UVE)和组合偏最小二乘(siPLS)等变量筛选方法,建立窖泥中相对钙的定量模型。结果表明,siPLS模型最优,R为0.9906,RMSEP为0.4945,使用中红外光谱法可以准确定量窖泥中钙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 窖泥 定量 波长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基自润滑电接触复合材料研究综述 被引量:19
12
作者 钱刚 凤仪 +1 位作者 张学斌 黄晓晨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12,27,共7页
铜基自润滑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机械强度、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及自润滑特性,常被用于制备电刷、受电弓滑板等滑动电接触元件。从摩擦接触界面固体润滑膜形成的角度,详细叙述了铜基自润滑复合材料的润滑机理,指出摩擦接触界面固体润滑膜... 铜基自润滑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机械强度、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及自润滑特性,常被用于制备电刷、受电弓滑板等滑动电接触元件。从摩擦接触界面固体润滑膜形成的角度,详细叙述了铜基自润滑复合材料的润滑机理,指出摩擦接触界面固体润滑膜有效阻止了摩擦副对磨表面间的直接接触,使摩擦主要发生在固体润滑膜的内部,是铜基自润滑复合材料具备减摩自润滑特性的主要原因。同时对铜基自润滑复合材料的电磨损机制进行了详细介绍,指出铜基自润滑复合材料在滑动电接触过程中的磨损机制主要有磨粒磨损、粘着磨损、剥层磨损和氧化磨损四种,并从作用机制和形貌特征角度对它们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提出了铜基自润滑电接触复合材料研究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相应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电接触 自润滑 磨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对鸟粪石结晶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韦林 洪天求 +2 位作者 李如忠 张强 陈天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941-2946,共6页
鸟粪石结晶沉淀法回收剩余污泥中磷工艺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然而污泥中的一些有机物,特别是胞外聚合物(EPS)将对鸟粪石结晶产生一定的影响.海藻酸钠(SA)在物化性质上接近于EPS,为较深入地探究此影响机理,以SA作为EPS的代用化合物采用恒组... 鸟粪石结晶沉淀法回收剩余污泥中磷工艺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然而污泥中的一些有机物,特别是胞外聚合物(EPS)将对鸟粪石结晶产生一定的影响.海藻酸钠(SA)在物化性质上接近于EPS,为较深入地探究此影响机理,以SA作为EPS的代用化合物采用恒组分、恒p H实验来考察EPS对鸟粪石结晶的影响,并借助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来探讨SA与鸟粪石晶体之间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SA浓度0~250mg/L范围内,随其浓度的增大鸟粪石结晶生长速率降低,鸟粪石晶体的尺寸有所减小,其原因是海藻酸阴离子吸附并掩蔽鸟粪石表面生长活性点上阻碍晶体生长.这种吸附作用是由鸟粪石表面Mg2+、磷酸羟基团(POH)分别与SA中COOH、C=O、COC键合共同引起的,而鸟粪石表面的NH_4^+并未参与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粪石 海藻酸钠 恒组分实验 晶体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CO_2处理对枯草芽孢杆菌芽孢杀灭及协同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高媛 周先汉 +2 位作者 曾庆梅 范伟 孙潇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4-68,共5页
选用枯草芽孢杆菌为研究对象,以磷酸盐缓冲液为基质,研究高压(5~25MPa)CO2协同热处理对其芽孢杀灭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20MPa高压CO2处理前在45℃预热处理30min时枯草芽孢杆菌芽孢的失活率达到了3.84个数量级,单纯20MPa高压CO2处理30... 选用枯草芽孢杆菌为研究对象,以磷酸盐缓冲液为基质,研究高压(5~25MPa)CO2协同热处理对其芽孢杀灭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20MPa高压CO2处理前在45℃预热处理30min时枯草芽孢杆菌芽孢的失活率达到了3.84个数量级,单纯20MPa高压CO2处理30min时枯草芽孢杆菌芽孢的失活率达到2.44个数量级。采用连续式和间歇式两种不同的施压方式考查其对枯草芽孢杆菌芽孢的灭活及萌发影响,结果表明:10MPa、50℃连续30min高压CO2处理对枯草芽孢杆菌芽孢的杀灭使其数量下降了0.67个数量级,间歇施压(低压10MPa施压10min,高压30MPa施压10min)循环1次时枯草芽孢杆菌芽孢的失活率达到2.55个数量级。选择添加3种组合的营养发芽诱导因子考察在不同的压力条件下(10MPa 30℃、10MPa 50℃、30MPa 30℃、30MPa 50℃)与高压CO2处理相结合对芽孢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的营养发芽诱导因子在低压(10MPa)时的诱导作用不如高压(30MPa)时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CO2 枯草芽孢杆菌芽孢 萌发 杀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雪表面HNO_3的紫外光解机理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承驻 陆军 朱蕾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28-532,共5页
利用308 nm激光与cavity ring-down spectroscopy技术对HNO3的气相与冰表面光解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其光解量子产额与吸收系数,结果表明,.OH+NO2*是其光解反应的主要通道;HNO3在253 K、308 nm冰表面的吸收系数为(1.21±0.31)×10-... 利用308 nm激光与cavity ring-down spectroscopy技术对HNO3的气相与冰表面光解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其光解量子产额与吸收系数,结果表明,.OH+NO2*是其光解反应的主要通道;HNO3在253 K、308 nm冰表面的吸收系数为(1.21±0.31)×10-18cm2.molecule-1,比其在气相的吸收系数(1.24±0.19)×10-21 cm.2molecule-1(295 K)及(8.50±0.24)×10-22cm.2molecule-1(253 K)均高约3个数量级;HNO3在253K冰表面光解产生NO2*的量子产额为0.60±0.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NO3 冰表面 紫外光解 量子产额 吸收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维氧化镍/聚苯胺核壳纳米结构的控制生长与电致变色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作胜 张勇 +2 位作者 宋艳斌 陈传胜 张雪茹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32-639,共8页
氧化镍和聚苯胺是典型的无机/有机电致变色材料,各有其优缺点。如果将两种材料相结合,可得到电致变色性能更加优良的NiO/PANI复合材料。本文通过水热法与电聚合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氧化镍(NiO)纳米线/聚苯胺(PANI)与氧化镍纳米片/聚苯胺... 氧化镍和聚苯胺是典型的无机/有机电致变色材料,各有其优缺点。如果将两种材料相结合,可得到电致变色性能更加优良的NiO/PANI复合材料。本文通过水热法与电聚合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氧化镍(NiO)纳米线/聚苯胺(PANI)与氧化镍纳米片/聚苯胺核壳纳米结构。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电化学测量装置研究了纳米复合结构的形貌、结构、成分和电致变色性能。研究成果显示,复合后NiO/PANI纳米线核壳结构在可见光与近红外区域的电致变色性能都获得了显著增强。而NiO/PANI纳米片核壳结构在可见光区域内电致变色性能有所减弱,但是在近红外区域内的光学对比度有显著增强。本工作将为研究新型低维无机/有机纳米结构电致变色材料与器件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镍 聚苯胺 纳米线 纳米片 核壳结构 电致变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降解异味物质CS_2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冬妮 陆军 +2 位作者 汪小会 黄琴 朱承驻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6-60,共5页
采用介质阻挡放电降解二硫化碳(CS2)模拟废气,考察了外加气体空气、氮气(N2)、电源输入功率、初始浓度和停留时间对CS2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S2的去除率呈现空气>N2。在输入功率63 W,停留时间为5.34 s,CS2的初始浓度300 mg/m3,N2... 采用介质阻挡放电降解二硫化碳(CS2)模拟废气,考察了外加气体空气、氮气(N2)、电源输入功率、初始浓度和停留时间对CS2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S2的去除率呈现空气>N2。在输入功率63 W,停留时间为5.34 s,CS2的初始浓度300 mg/m3,N2氛围下的去除效率为36.9%,而空气氛围下的去除效率可达62.5%。在N2与空气氛围下其产物明显不同,在空气氛围下,主要产物为SO2、COS、CO和CO2;而在N2氛围下其主要产物为大量单质硫、少量CO与CO2。对DBD降解CS2的机理分析表明,在N2条件下主要是高能电子与紫外光的作用;而在有空气条件下,O2的存在促进了CS2的深度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碳 介质阻挡放电(DBD) 外加气体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碱预处理对鸟粪石结晶产物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韦林 洪天求 +1 位作者 李如忠 张强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8-32,共5页
为探求酸碱预处理剩余污泥对鸟粪石法结晶产物性质的影响,分别对酸、碱预处理剩余污泥后的溶出液进行鸟粪石结晶实验。结果表明,酸预处理后NH_3-N和PO_4^(3-)-P的溶出量均比碱预处理大,而碱溶出液产物中鸟粪石晶体纯度高、结晶度高和颗... 为探求酸碱预处理剩余污泥对鸟粪石法结晶产物性质的影响,分别对酸、碱预处理剩余污泥后的溶出液进行鸟粪石结晶实验。结果表明,酸预处理后NH_3-N和PO_4^(3-)-P的溶出量均比碱预处理大,而碱溶出液产物中鸟粪石晶体纯度高、结晶度高和颗粒大。当溶出液n(Mg):n(N):n(P)为1:1:1时,继续加大NH_3-N和Mg^(2+)的投加量均有助于提高酸溶出液结晶产物中鸟粪石纯度和结晶度;但对碱溶出液结晶产物中鸟粪石的纯度和结晶度影响不大。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形貌和能谱分析结果表明,酸溶出液结晶产物中鸟粪石表面被大量的无定形磷酸钙覆盖并掩蔽,阻碍其进一步生长,其颗粒小且纯度低;而碱溶出液结晶产物为柱状型的鸟粪石晶体,其颗粒大且纯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污泥 鸟粪石 磷回收 酸预处理 碱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复合结构Pt/TiC/TiO_2催化剂的合成及催化甲醇氧化性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传胜 张雪茹 +3 位作者 郑家房 郭亚男 田茶 张青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2-47,共6页
确定了水热法制备TiO_2纳米线的最佳参数,对采用最佳参数制备的TiO_2纳米线进行碳化处理,再在其表面沉积铂得到Pt/TiC/TiO_2催化剂,研究了不同阶段产物的物相组成、化学成分和微观形貌,测试了Pt/TiC/TiO_2催化剂的催化甲醇氧化能力。结... 确定了水热法制备TiO_2纳米线的最佳参数,对采用最佳参数制备的TiO_2纳米线进行碳化处理,再在其表面沉积铂得到Pt/TiC/TiO_2催化剂,研究了不同阶段产物的物相组成、化学成分和微观形貌,测试了Pt/TiC/TiO_2催化剂的催化甲醇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最佳水热参数为NaOH溶液浓度1 mol·L-1、水热温度160℃、水热时间20h,所得TiO_2纳米线的直径约为100nm、长度超过1μm;碳化后得到了TiC/TiO_2纳米线,沉积铂后,其表面被纳米级铂颗粒所覆盖;Pt/TiC/TiO_2催化剂催化甲醇氧化的起始氧化电位(对比Ag/AgCl)为0.34V,比Pt/TiO_2催化剂催化下的负移了约0.15V,其正扫电流密度峰值比Pt/TiO_2催化剂催化下的大8倍以上,碳化明显提高了Pt/TiO_2催化剂催化甲醇氧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纳米线 复合纳米结构 Pt/TiC/TiO2催化剂 甲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CO_2对枯草芽孢杆菌杀菌模型及其优化
20
作者 高媛 周先汉 +2 位作者 曾庆梅 吴克平 邹旭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77-80,90,共5页
以枯草芽孢杆菌为主要研究对象,杀灭对数值为衡量高压CO2杀菌效果的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压力、温度和保压时间为自变量,杀灭对数值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方法中的Box-Behnken模式,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杀灭对数值的影响... 以枯草芽孢杆菌为主要研究对象,杀灭对数值为衡量高压CO2杀菌效果的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压力、温度和保压时间为自变量,杀灭对数值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方法中的Box-Behnken模式,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杀灭对数值的影响,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确定最佳条件为压力30MPa,温度48℃,时间90min,实际测得的枯草芽孢杆菌杀灭对数值为5.22,与模型预测值5.44相比,实验平均相对误差为2.32%;采用响应曲面优化法建立的回归模型准确可行,优化得到的工艺参数可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高压CO2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