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掺杂Y_(2)O_(3)钨基复合材料在近韧脆转变温区的静载拉伸特性
1
作者 黄俊 李阳阳 +8 位作者 袁国虎 左彤 罗来马 徐光青 吕珺 谭晓月 洪雨 朱晓勇 吴玉程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24,共7页
制备了掺杂质量分数分别为0.5%,2.0%Y_(2)O_(3)的钨基复合材料,研究了其显微组织,通过不同温度(25~800℃)下的拉伸试验分析了其近韧脆转变温区的变形特性。结果表明:2种复合材料均存在由轧制变形导致的大量位错,Y_(2)O_(3)颗粒对位错运... 制备了掺杂质量分数分别为0.5%,2.0%Y_(2)O_(3)的钨基复合材料,研究了其显微组织,通过不同温度(25~800℃)下的拉伸试验分析了其近韧脆转变温区的变形特性。结果表明:2种复合材料均存在由轧制变形导致的大量位错,Y_(2)O_(3)颗粒对位错运动起到钉扎作用;Y_(2)O_(3)掺杂质量分数为2.0%的复合材料的晶粒更细小,发生韧脆转变的温度更低,在300~400℃拉伸时发生半脆性行为,断口区域位错密度在3.8×10^(15)~3.9×10^(15)m^(-2),在600~800℃下发生明显塑性变形,位错密度增加至6.2×10^(15)~6.8×10^(15)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_(2)O_(3) 钨基复合材料 韧脆转变温度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钆中子屏蔽材料的设计及其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张鹏 李靖 +3 位作者 王文先 陈洪胜 谢雷 谭晓月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34-441,共8页
设计了一种具有良好中子屏蔽能力、高强度及高韧性的新型中子屏蔽材料,用于吸收核电站乏燃料储存格架和乏燃料运输过程中的热中子辐射。材料通过蒙特卡罗粒子传输(输运)软件MCNP进行设计,并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设备及热轧的方式制成了板... 设计了一种具有良好中子屏蔽能力、高强度及高韧性的新型中子屏蔽材料,用于吸收核电站乏燃料储存格架和乏燃料运输过程中的热中子辐射。材料通过蒙特卡罗粒子传输(输运)软件MCNP进行设计,并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设备及热轧的方式制成了板材。MCNP模拟结果及材料热中子屏蔽测试结果表明:铝基Gd_2O_3复合材料的热中子屏蔽性能与铝基碳化硼相当。Gd_2O_3颗粒球磨后呈现μm、亚μm级甚至有些颗粒达到了nm级。随球磨时间的增加,材料的力学性能逐渐增强。X射线衍射检测发现了钆-铝合金相的生成。经TEM分析表明:材料的强化机制主要是位错强化和nm级Gd_2O_3颗粒的弥散强化,拉伸强度和伸长率分别达到了240 MPa和16%,其断口主要为韧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2O3 热中子 结构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DOT:PSS电极的柔性透明IPMC材料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常龙飞 杨海林 +3 位作者 金珂 沈锦杰 朱子才 胡颖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4-201,共8页
透明柔性功能材料对于现代机械电子器件的发展至关重要。本工作通过结合溶液浇铸法和滚涂法探索了Nafion/IL基体膜、PEDOT:PSS电极的透明IPMC材料制备工艺,研究了其力电特性及电致动性能规律,并针对主要的制备工艺参数进行了正交优化,对... 透明柔性功能材料对于现代机械电子器件的发展至关重要。本工作通过结合溶液浇铸法和滚涂法探索了Nafion/IL基体膜、PEDOT:PSS电极的透明IPMC材料制备工艺,研究了其力电特性及电致动性能规律,并针对主要的制备工艺参数进行了正交优化,对Nafion/IL基体膜厚度、每侧PEDOT:PSS电极滚涂量、浸泡在IL中的热压时间以及糙化程度的影响水平进行了深入分析。根据正交优化参数制备的透明IPMC具有良好的光学透明性、电化学特性以及力学特性。本工作制备的透明IPMC在5 V电压作用下最大尖端位移峰-峰值可达11.824 mm,且具有高频响应特性,有效响应频率高达100 Hz。本工作对丰富IPMC制备工艺方法、推动IPMC材料在透明柔性电子器件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IPMC Nafion/IL膜 PEDOT:PSS 溶液浇铸法 滚涂 驱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会聚发散功能一体化的液晶柱透镜阵列 被引量:1
4
作者 薛莹莹 李靖 +1 位作者 陆红波 徐苗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86-1094,共9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制备集会聚和发散功能一体化的液晶柱透镜阵列的方法。液晶柱透镜阵列呈“三明治”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上电极基板、液晶层、聚合物柱透镜阵列、下电极基板。为了将会聚和发散功能集成在单一液晶盒中,制备聚合物柱透镜... 本文提出了一种制备集会聚和发散功能一体化的液晶柱透镜阵列的方法。液晶柱透镜阵列呈“三明治”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上电极基板、液晶层、聚合物柱透镜阵列、下电极基板。为了将会聚和发散功能集成在单一液晶盒中,制备聚合物柱透镜阵列的紫外光敏胶的折射率(n_(p))需介于液晶的寻常光折射率(n_(o))和非寻常光折射率(n_(e))之间。通过在下基板表面修饰图案化疏水层,利用亲疏水效应使得紫外光敏胶自组装形成表面光滑、尺寸均一的柱透镜阵列。所制备的液晶柱透镜阵列有两种调节聚焦和散焦功能的方式:一种是改变入射光的偏振方向;另一种是施加电场调控液晶层的有效折射率。实验结果表明:当外加电压从0调节到0.7 V_(rms)时,液晶柱透镜的焦距从−4 mm调节到∞;当外加电压在1~7 V_(rms)变化时,液晶柱透镜阵列的焦距从6.0 mm调节到4.5 mm。该方法制备的液晶柱透镜阵列具有制备方法简单、器件结构紧凑、驱动电压低、调焦范围大等优点,在成像、显示、光通信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柱透镜阵列 折射率匹配 亲疏水效应 会聚透镜 发散透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钙钛矿Pr_(1.3)Sr_(0.7)Ni_(0.7-x)Cu_(0.3)Fe_xO_(4+δ)材料的制备与传导性能研究
5
作者 刘梦 程继贵 +2 位作者 高宇飞 朱琳 洪涛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99-905,共7页
以硝酸盐和氧化物为原料,通过甘氨酸-硝酸盐法(GNP)合成出Pr_(1.3)Sr_(0.7)Ni_(0.7-x)Cu_(0.3)Fe_xO_(4+δ)(x=0,0.025,0.05,0.1)(PSNCF)粉体,经压制成形、烧结后得到烧结体样品。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煅烧后粉体的物相进行分析,利用扫描... 以硝酸盐和氧化物为原料,通过甘氨酸-硝酸盐法(GNP)合成出Pr_(1.3)Sr_(0.7)Ni_(0.7-x)Cu_(0.3)Fe_xO_(4+δ)(x=0,0.025,0.05,0.1)(PSNCF)粉体,经压制成形、烧结后得到烧结体样品。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煅烧后粉体的物相进行分析,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对样品的微观组织和元素分布进行了表征,采用四端子法和阻塞电极法测量了不同Fe掺杂量烧结体样品的电导率,并对材料的透氧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前驱体粉末在1000℃煅烧5 h后得到具有四方相的PSNCF粉体。烧结体试样在300~950℃间的总电导率均在200 S·cm^(-1)以上,且随Fe掺杂含量的增加有所下降;其中,Pr_(1.3)Sr_(0.7)Ni_(0.65)Cu_(0.3)Fe_(0.05)O_(4+δ)样品的氧离子电导率在950℃时最大达到0.194 S·cm^(-1)。另外,随Fe掺杂量增加,PSNCF材料的透氧率增大,950℃下,Fe掺杂量为0.05时(厚1 mm,40%O2-60%N_2),透氧率达0.034 mL·cm^(-2)·min^(-1),为未掺杂样品的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2NiF4结构 Pr1.3Sr0.7Ni0.7-xCu0.3FexO4+δ 电导率 透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阻式柔性应变传感纤维的手指姿态识别装置 被引量:4
6
作者 常龙飞 牛清正 +4 位作者 宋伟 唐振华 何青松 胡佳佳 胡颖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6-123,共8页
针对传统应变传感器柔顺性受限、与织物结合性差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可穿戴织物手指姿态识别装置。该装置的传感器为弹性硅橡胶和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的压阻式芯-鞘结构传感纤维柔性应变传感器,采用同轴湿法纺丝工艺制备,具有很好的可编织性... 针对传统应变传感器柔顺性受限、与织物结合性差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可穿戴织物手指姿态识别装置。该装置的传感器为弹性硅橡胶和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的压阻式芯-鞘结构传感纤维柔性应变传感器,采用同轴湿法纺丝工艺制备,具有很好的可编织性,拉伸应变可达300%,响应时间少于200 ms,可将其编织到织物手套的手指关节处,用于感知手指姿态;该装置的嵌入式控制系统采用基于STM32F103C8T6主控芯片的单片机,用于采集处理手指姿态传感信号;该装置的识别显示系统采用发光二极管、无源蜂鸣器和有机发光显示屏等功能器件,用于手指姿态的识别显示。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手指姿态识别装置相比,该装置将柔性应变传感纤维、常规织物、单片机和功能器件集成在一起,具有舒适的可穿戴性,实现了呼吸灯、数字音乐和手语识别等移动便携式控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姿态识别装置 可穿戴织物 柔性应变传感纤维 嵌入式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eO_(2)掺杂对烧结钕铁硼磁体表面Zn-Al涂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曹玉杰 刘友好 +4 位作者 张鹏杰 徐光青 刘家琴 衣晓飞 吴玉程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0-107,共8页
采用喷涂工艺在烧结钕铁硼磁体表面制备了不同纳米CeO2掺杂量的CeO2/Zn-Al复合涂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显微硬度仪、盐雾试验箱和电化学工作站对CeO2/Zn-Al复合涂层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及耐腐蚀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CeO2纳... 采用喷涂工艺在烧结钕铁硼磁体表面制备了不同纳米CeO2掺杂量的CeO2/Zn-Al复合涂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显微硬度仪、盐雾试验箱和电化学工作站对CeO2/Zn-Al复合涂层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及耐腐蚀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CeO2纳米颗粒较均匀弥散分布于Zn-Al涂层中,不仅能够增加Zn-Al涂层的硬度,而且可以提高Zn-Al涂层的屏蔽性能,CeO2/Zn-Al复合涂层耐中性盐雾试验能力高达720 h。添加的CeO2颗粒能够隔绝Zn-Al涂层中的锌铝薄片之间的直接接触,起到绝缘作用,延长了腐蚀介质渗入钕铁硼基体的腐蚀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钕铁硼磁体 纳米CeO_(2)颗粒 Zn-Al涂层 耐腐蚀性能 腐蚀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掺杂TiO_(2)纳米管阵列的制备及光电化学检测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振宇 沈子函 +3 位作者 徐光青 吕珺 崔接武 吴玉程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022-10031,共10页
采用阳极氧化结合液相处理成功制备了N掺杂TiO_(2)纳米管阵列,研究N掺杂对TiO_(2)纳米管阵列光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N掺杂TiO_(2)纳米管阵列的形貌与结构,并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及拉... 采用阳极氧化结合液相处理成功制备了N掺杂TiO_(2)纳米管阵列,研究N掺杂对TiO_(2)纳米管阵列光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N掺杂TiO_(2)纳米管阵列的形貌与结构,并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及拉曼光谱分析了N在TiO_(2)中的存在状态。采用恒电位计时电流法测试了掺杂样品在紫外光及可见光照射下的光电化学性能,并以葡萄糖为模拟有机物进行TiO_(2)(N)NTAs的光电化学检测水体有机物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N掺杂后样品的光电流均得到明显的提升,最优化的TiO_(2)(N40)NTAs的紫外光电流由180.4μA增加到256.8μA。对有机物的检测灵敏度由0.061μA/(μmol/L)增至0.134μA/(μmol/L)。通过对样品的光学性能、载流子复合几率及电化学性能的测试,研究了样品光电化学性能提高的机理。光响应范围的增加及光生载流子的有效分离,使得N掺杂TiO_(2) NTAs的光电化学性能得到极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掺杂 TiO_(2)NTAs 液相处理 光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胆酸钠球磨法原位合成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雪茹 史英迪 +1 位作者 汪洋 陈传胜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32-637,共6页
文章采用真空湿球磨法一步原位合成了在水溶液中具有高度分散性的层状石墨烯-胆酸钠纳米复合粉,以天然鳞片石墨为原料,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胆酸钠(NaC)充当分散剂与结构组元的双重角色。研究表明,大部分石墨烯-胆酸钠纳米片在10层以下,其... 文章采用真空湿球磨法一步原位合成了在水溶液中具有高度分散性的层状石墨烯-胆酸钠纳米复合粉,以天然鳞片石墨为原料,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胆酸钠(NaC)充当分散剂与结构组元的双重角色。研究表明,大部分石墨烯-胆酸钠纳米片在10层以下,其中石墨烯的微观结构未受到球磨机械作用力的负面影响,而胆酸钠为石墨烯的功能化提供了含氧基团;石墨烯-胆酸钠对酸敏感,加入HCl后,稳定性降低,样品发生了明显聚集并丧失了紫外吸收性能;加入NaOH后,样品没有发生明显团聚,但由于NaOH对石墨烯的腐蚀作用,其紫外吸收强度逐渐降低;离子浓度的增加也会诱导石墨烯-胆酸钠聚集,并降低其紫外吸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胆酸钠 纳米复合粉 球磨法 稳定性 pH值/离子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