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被引量:68
1
作者 尹长丰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7-64,共8页
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文章借助“多指标综合评价法、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以2010-2020年安徽省乡村旅游系统与乡村振兴系统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分析安徽省乡村旅游系统与乡村振兴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及二者... 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文章借助“多指标综合评价法、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以2010-2020年安徽省乡村旅游系统与乡村振兴系统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分析安徽省乡村旅游系统与乡村振兴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及二者耦合协调程度。研究表明:第一,安徽省各地市乡村振兴水平呈稳步上升趋势。2010年,仅有省会合肥市为较高发展水平,其他各市均为较低发展水平;2015-2020年间,乡村振兴发展水平高值区从散点状分布逐渐连成片布局,乡村振兴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第二,安徽省各地市乡村旅游水平呈上升态势。2010年,合肥市乡村旅游一枝独秀,发展水平较高;2015-2020年间,安徽省乡村旅游发展水平普遍得到提高,呈现出“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分布格局。第三,安徽省各地市乡村旅游发展水平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度总体不高,各地市存在明显差异,仅合肥市达到良好协调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 耦合协调 时空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旅游规划与设计》课程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庆广 《绿色科技》 2021年第11期237-238,241,共3页
指出了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受到人们的关注,《旅游规划与设计》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之一,具有较高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在对旅游规划与设计课程教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学习环境、教学任务、... 指出了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受到人们的关注,《旅游规划与设计》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之一,具有较高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在对旅游规划与设计课程教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学习环境、教学任务、课堂活动和考核形式等方面,对该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在该课程教学实践中,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课前预习、课中讨论和课后答疑相结合,做到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课堂互动优势互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被动“填鸭式”转变为“主动学习”,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培养高素质、高水平、创新型旅游规划人才提供支撑,并为同类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混合式教学 旅游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游客感知的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评估——以钱江源国家公园为例 被引量:28
3
作者 张业臣 张宏梅 虞虎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6-85,共20页
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源于人类对生态系统服务的感知,被定义为生态系统利益相关者感知到的非市场价值(如游憩、审美、精神等价值)。尽管人们普遍认识到社会价值信息能够给利益相关者和决策者在环境管理时提供帮助,但其受到的关注却远远... 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源于人类对生态系统服务的感知,被定义为生态系统利益相关者感知到的非市场价值(如游憩、审美、精神等价值)。尽管人们普遍认识到社会价值信息能够给利益相关者和决策者在环境管理时提供帮助,但其受到的关注却远远不够。文章以钱江源国家公园游客为研究对象,使用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PPGIS)的方法收集调研数据,分析不同环境价值观的游客对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的评估及其与周边自然资源条件的关系。研究发现,根据受访游客的偏好程度,各种社会价值的重要性排序为:生物多样性价值>康体疗养价值>美学价值>经济价值>生命维持价值>未来价值>文化价值>休闲娱乐价值>历史价值>精神价值>学习价值。在空间分布上,钱江源国家公园游客感知的社会价值热点区域呈现出"两核、多中心"的格局。"两核"是位于国家公园南北两端的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钱江源国家级森林公园;"多中心"包括长虹乡的库坑村、西坑村、霞川村、高田坑村及何田乡的龙坑村。通过分析受偏好程度较高的4种价值类型与资源环境(土地利用和高程)之间的关系,文章发现社会价值点与风景名胜区、河流水面、水库水面、有林地、茶园、村庄等密切相关;社会价值点大多分布在海拔400米至600米范围内;人类中心主义样本量较少,且社会价值点的集聚程度较低;生态中心主义者的社会价值点集聚程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社会价值 PPGIS 钱江源国家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rbnb平台的使用意愿与使用行为——对技术接受模型的扩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洪学婷 张宏梅 张业臣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1-95,117,共6页
在技术接受模型(TAM)的基础上,引入主观规范、个人创新性和信任3个因素,提出一个基于TAM的扩展模型,从平台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3个角度分析Airbnb平台的使用意愿与使用行为,用游客的调查数据检验该模型,并与原始TAM进行比较。结果... 在技术接受模型(TAM)的基础上,引入主观规范、个人创新性和信任3个因素,提出一个基于TAM的扩展模型,从平台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3个角度分析Airbnb平台的使用意愿与使用行为,用游客的调查数据检验该模型,并与原始TAM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平台因素(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和信任)以及个人因素(个人创新性)对使用意愿有显著直接影响,其中感知有用性的影响最大,社会因素(主观规范)对使用意愿没有显著影响;使用意愿对使用行为存在显著直接影响。拓展后的TAM模型解释能力有所提高,对使用意愿和使用行为的解释力都高于拓展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bnb 技术接受模型 使用意愿 使用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自相关的山东省臭氧浓度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刘义 陈乐奇 +1 位作者 高飞 邬铭法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7期112-117,共6页
基于ChinaHighO3数据集,提取山东省2013—2020年臭氧(O3)浓度数据,分析臭氧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建立10 km×10 km网格,分析山东省臭氧时空分布的全局空间自相关与局部自相关。结果表明,山东省臭氧浓度年均值均呈上升趋势。年内各月均... 基于ChinaHighO3数据集,提取山东省2013—2020年臭氧(O3)浓度数据,分析臭氧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建立10 km×10 km网格,分析山东省臭氧时空分布的全局空间自相关与局部自相关。结果表明,山东省臭氧浓度年均值均呈上升趋势。年内各月均值变化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呈“倒V形”特征,存在6月、9月一大一小2个峰值;夏季高、冬季低。年均值空间上呈西南(鲁南)高、东部(半岛)低的特征,夏季臭氧浓度西高东低,鲁西北为高值,半岛地区为低值。臭氧浓度呈现出较强的空间正自相关,集聚性较强,夏季空间正自相关性最强。年均臭氧浓度中,内陆地区多为高值聚类区(HH区);半岛地区及周边多为低值聚类区(LL区),高值聚类区面积大于低值聚类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浓度 时空特征 空间自相关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适宜性评价在环境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健 刘庆广 《绿色科技》 2020年第22期36-39,共4页
指出了近年来随着工程建设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影响评估,生态与环境的结合日益密切。国内外学者运用生态学理论将生态适宜性评价应用于环境规划、环境工程项目中。在居住区的选址、土壤修复、土地改造等工程中效果明显。生态适宜性评价... 指出了近年来随着工程建设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影响评估,生态与环境的结合日益密切。国内外学者运用生态学理论将生态适宜性评价应用于环境规划、环境工程项目中。在居住区的选址、土壤修复、土地改造等工程中效果明显。生态适宜性评价能直观反映土地对于某种用途的适宜程度,表征研究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因而,生态适宜性评价在生态修复等环境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此,对国内外生态适宜性评价发展进行了梳理,归纳了生态适宜性评价的概念演变、应用发展,并寻找了生态适宜性评价与环境规划、环境治理工程之间的潜在联系。大量的生态适宜性评价应用案例表明:生态学理论在环境领域的应用模式与效益将构建更为科学的环境评价模型,为环境整治工程的开展与调整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适宜性评价 生态环境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