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危重症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探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胡小红 张春梅 +2 位作者 刘应裕 冯海波 梁修霞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4期10-11,共2页
目的:探讨对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危重症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期间合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组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组,每组各有50例... 目的:探讨对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危重症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期间合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组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组患者进行肠外营养支持,对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组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营养指标的水平、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系统(APACHE-II)的评分、其在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的时间、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2周内其撤机的成功率及其死亡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的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肠外营养支持组患者相比,肠内营养支持组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的水平、血清白蛋白(ALB)的水平、血红蛋白(Hb)的水平、氮平衡(NB)的水平、免疫球蛋白A(IgA)的水平及治疗2周内其撤机的成功率均更高,其APACHE-II的评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死亡率均更低,其在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的时间及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时间均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危重症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其营养状况,有利于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支持 肠外营养支持 机械通气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致ICU重症患者治疗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郑建伟 冯海波 +2 位作者 张春梅 梁修霞 胡小红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2期9-10,共2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导致重症监护室(ICU)的重症患者治疗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合江县人民医院ICU收治的180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在ICU接受治疗时间<48 h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其中在ICU接受治疗时间≥48 h的患者设为观... 目的:探讨并分析导致重症监护室(ICU)的重症患者治疗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合江县人民医院ICU收治的180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在ICU接受治疗时间<48 h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其中在ICU接受治疗时间≥48 h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并对其相关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总结导致ICU的重症患者治疗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乳酸的水平、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表(APACHE-Ⅱ)的评分均更高,其中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占比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导致ICU重症患者治疗时间延长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其心率加快、平均动脉压升高、血乳酸的水平升高、SOFA评分高、APACHEⅡ评分高、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是导致其治疗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结论:导致ICU重症患者治疗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其心率加快、平均动脉压升高、血乳酸的水平升高、SOFA评分高、APACHEⅡ评分高、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重症患者 治疗时间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高渗氯化钠、甲泼尼龙及地塞米松对感染性休克并发中毒性脑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春梅 刘应裕 +2 位作者 冯海波 胡小红 梁修霞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2期15-16,共2页
目的:探讨对感染性休克并发中毒性脑病患者使用高渗氯化钠、甲泼尼龙及地塞米松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合江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60例感染性休克并发中毒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甲组(n=30)和乙组(n=30)。对两... 目的:探讨对感染性休克并发中毒性脑病患者使用高渗氯化钠、甲泼尼龙及地塞米松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合江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60例感染性休克并发中毒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甲组(n=30)和乙组(n=30)。对两组患者均使用甘露醇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对乙组患者使用高渗氯化钠、甲泼尼龙及地塞米松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死亡情况及治疗的效果。结果:接受治疗期间,乙组患者与甲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乙组患者的死亡率低于甲组患者,P<0.05。接受治疗后,乙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甲组患者,P<0.05。结论:对感染性休克并发中毒性脑病患者使用高渗氯化钠、甲泼尼龙及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可有效地控制其病情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中毒性脑病 高渗氯化钠 甲泼尼龙 地塞米松 甘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护理管理中应用层级护理管理的价值评估及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薇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34期3-4,共2页
目的评估ICU护理管理中应用层级护理管理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的10月该院ICU护士30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实施层级护理管理,即分层级培训、APN连续性排班、制定质量标准与工作指引、考核晋级等。比较ICU护士实施前后其心理... 目的评估ICU护理管理中应用层级护理管理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的10月该院ICU护士30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实施层级护理管理,即分层级培训、APN连续性排班、制定质量标准与工作指引、考核晋级等。比较ICU护士实施前后其心理状况、护理质量评分等。结果实施后,ICU护士SAS、SDS评分等与实施前相比下降显著,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ICU护士护理质量评分与实施前相比改善显著,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护理管理中应用层级护理管理的价值非常显著,即能有效改善ICU护士心理状态,并显著提升其护理质量,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护理管理 层级护理管理 应用价值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