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离子液体和二芳基乙烯的离子凝胶的光致变色、导电、自修复及柔性传感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朱思宇 高洁 +1 位作者 晏晓东 顾志国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363-2371,共9页
在丙烯酸聚合中原位引入4,4'‑(全氟环戊烯‑1,2‑二基)双(5‑甲基噻吩‑2‑甲醛)(DEA)和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_(4)),制备了一种同时具有光致变色、导电、自黏附且具有宽温度工作区间等性能的新型离子自修复凝胶D... 在丙烯酸聚合中原位引入4,4'‑(全氟环戊烯‑1,2‑二基)双(5‑甲基噻吩‑2‑甲醛)(DEA)和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_(4)),制备了一种同时具有光致变色、导电、自黏附且具有宽温度工作区间等性能的新型离子自修复凝胶DPZI。由于(BMIm)BF_(4)的高热稳定性和低蒸气压,所获得的DPZI凝胶在-20~40℃较宽的温度下表现出高度稳定的机械和离子导电性能。DPZI系统中引入的Zn^(2+)与—COO^(-)形成动态配位键,使得凝胶具有快速的自修复能力,0.06 s即可超快恢复电阻响应;离子液体的引入同时赋予了凝胶优异的抗冻性。DPZI因光致变色单元DEA的异构化可在10 s内快速发生黄-蓝颜色可逆转变,且光致变色单元的开环/闭环异构化能够实现对凝胶导电性的调节。此外,DPZI凝胶应变/压力式传感器可迅速、精准感知人体不同部位的运动并做出相应的响应;也可对呼吸、心率、声音做出精准识别,应变灵敏度为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 导电 自修复 光致变色 运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素离子触发亚铁四面体笼的自旋状态转换(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海霞 韩王康 +5 位作者 张峰丽 何威 葛芳圆 王娅琴 晏晓东 顾志国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63-2072,共10页
合理构筑了3个具有固态自旋交叉特性的亚铁四面体笼状化合物1~3。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证实了化合物是由6个咪唑席夫碱配体和4个亚铁离子组装形成的边导向封顶胶囊结构。金属中心占据四面体的顶点,而配体组成了四面体的边。这些笼状化合物... 合理构筑了3个具有固态自旋交叉特性的亚铁四面体笼状化合物1~3。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证实了化合物是由6个咪唑席夫碱配体和4个亚铁离子组装形成的边导向封顶胶囊结构。金属中心占据四面体的顶点,而配体组成了四面体的边。这些笼状化合物的内部空腔被咪唑基团环绕,而外部则被取代苯环包围。一个阴离子客体被限域在笼状化合物空腔内,并与笼状化合物主体产生较强的相互作用。当在笼状化合物的乙腈溶液中加入卤素离子(Cl^-和Br^-)时,溶液的颜色和MLCT峰强度会发生明显变化,表明亚铁四面体笼状化合物的自旋状态由低自旋向髙自旋发生了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笼 自旋交叉 卤素离子 主客体 自旋状态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AO辅助三唑亚铁纳米材料:一维限制生长和二维表面成膜及自旋转换性能(英文)
3
作者 李志华 王玉侠 +2 位作者 邱丹 李在均 顾志国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311-2321,共11页
通过连续多步自组装的方式分别将三唑亚铁(SCO1)和氨基三唑亚铁(SCO2)自旋转换纳米材料生长于氧化铝模板(AAO)的孔道内和表面上。利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IR)、粉末X射线衍射(PXRD)、拉曼光谱(Raman)等手段对SCO1-1D+2D和SCO2-1D+2... 通过连续多步自组装的方式分别将三唑亚铁(SCO1)和氨基三唑亚铁(SCO2)自旋转换纳米材料生长于氧化铝模板(AAO)的孔道内和表面上。利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IR)、粉末X射线衍射(PXRD)、拉曼光谱(Raman)等手段对SCO1-1D+2D和SCO2-1D+2D纳米材料进行表征,SEM表明随着自组装时间的增加,球状的SCO纳米颗粒生长于AAO孔道内,并逐渐形成1D的纳米结构,而在AAO表面则形成致密均匀的SCO-2D薄膜。两种SCO-1D+2D纳米粒子都具有两步自旋行为(SCO1-1D+2D:T_(c1)↑=319 K,T_(c1)↓=313 K,T_(c2)↑=381 K,T_(c2)↓=340 K;SCO2-1D+2D:T_(c1)↑=181 K,T_(c1)↓=155 K,T_(c2)↑=246 K,T_(c2)↓=233 K)。对相应的SCO-1D和SCO-2D磁性结果表明,两步自旋转换行为的产生是由于SCO组装体形貌的差异。其中,低温区的自旋转换行为是由生长于AAO表面的SCO-2D自旋转换性能所致,而发生在更高温度的第二阶段的自旋转换行为则归因于生长于AAO孔道内的SCO-1D的自旋转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氧化铝模板 自组装 两步自旋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