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乙醛和对甲氧基苯甲醛的新合成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岳可芬 周春生 姜严梅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13-1115,共3页
分别以苯乙酸和对甲氧基苯甲酸为原料,与邻苯二胺、碘甲烷经环化、季铵化反应简便合成1,3-二甲基-2-取代苯并咪唑盐,相应苯并咪唑盐与碲氢化钠经还原-水解反应分别制得苯乙醛和对甲氧基苯甲醛。并对苯并咪唑盐与碲氢化钠的还原-水解反... 分别以苯乙酸和对甲氧基苯甲酸为原料,与邻苯二胺、碘甲烷经环化、季铵化反应简便合成1,3-二甲基-2-取代苯并咪唑盐,相应苯并咪唑盐与碲氢化钠经还原-水解反应分别制得苯乙醛和对甲氧基苯甲醛。并对苯并咪唑盐与碲氢化钠的还原-水解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醛 对甲氧基苯甲醛 二甲基取代苯并咪唑盐 碲氢化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环三胺铜(Ⅱ)配合物催化羧酸酯水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郭惠 王晓莉 +1 位作者 李珺 张逢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7-42,共6页
合成了大环三胺配体-1,4,7-三氮杂环癸烷([10]aneN3),并对文献方法进行了改进,简化了步骤,节省了溶剂。在25±0.1℃,离子强度I=0.10mol.L-1(KNO3)条件下,采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配体的质子化常数以及与Cu(Ⅱ)离子的配位平衡常数,... 合成了大环三胺配体-1,4,7-三氮杂环癸烷([10]aneN3),并对文献方法进行了改进,简化了步骤,节省了溶剂。在25±0.1℃,离子强度I=0.10mol.L-1(KNO3)条件下,采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配体的质子化常数以及与Cu(Ⅱ)离子的配位平衡常数,讨论了配体与金属离子的配位情况。通过分光光度法,在pH值7~9范围内(2×10-4mol.L-1tris做为缓冲溶液),研究了配合物催化对-硝基苯酚乙酸酯(NA)水解动力学行为,得到了NA酯的水解速率常数kcat。结果表明催化水解速率对底物(NA)及配合物浓度均呈一级反应,水解反应遵循速率方程v=(kcatcCu2++kOH-cOH-+…)cNA;在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能很好的催化NA的水解,pH=9.19时,催化速率常数达到了4.405×10-2mol-1.L.s-1,优于国际上同类研究报道的结果;催化反应受酸碱平衡控制。结合滴定结果,提出了催化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三胺 水解酶 催化 速率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80油管钢在CO2/H2S介质中的腐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徐海升 李谦定 +1 位作者 薛岗林 晁琼萧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1-54,共4页
长庆某气田CO2和H2S典型体积含量分别为1.4%和2.6×10-6,属微含硫干气气藏。通过现场挂片试验,采用失重法、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及X射线衍射(XRD)等,对N80油管钢在现场试验条件下的CO2/H2S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长庆某气田CO2和H2S典型体积含量分别为1.4%和2.6×10-6,属微含硫干气气藏。通过现场挂片试验,采用失重法、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及X射线衍射(XRD)等,对N80油管钢在现场试验条件下的CO2/H2S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腐蚀速率平均为0.0302mm·a-1,属中等程度腐蚀,且以局部腐蚀为主;腐蚀类型以CO2酸性腐蚀为主,腐蚀产物主要为FeCO3和Fe2O3,微量H2S的存在对腐蚀未产生明显影响;XRD同时检测出MgSO4,说明天然气井还具有结垢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C0州多腐蚀 腐蚀速率 腐蚀类型 腐蚀产物 N80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丙基-β-环糊精对γ-山竹黄酮的包合作用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美丽 魏永锋 张玉丽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44-648,共5页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在生理pH条件和中性条件下对γ-山竹黄酮(γ-MAG)的包合行为和增溶效果,并探讨了温度对表观包合稳定常数的影响。利用溶液-搅拌法制备了包合物,并用红外吸收光谱法、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在生理pH条件和中性条件下对γ-山竹黄酮(γ-MAG)的包合行为和增溶效果,并探讨了温度对表观包合稳定常数的影响。利用溶液-搅拌法制备了包合物,并用红外吸收光谱法、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胃液pH和中性条件下,Hp-β-CD均能与γ-MAG形成稳定的包合物,包合比分别为1∶1和2∶1,表观包合稳定常数K分别为1.57×103L/mol和2.7×106L2/mol2,在中性条件下更容易形成包合物。而在肠液pH条件下,Hp-β-CD与γ-MAG没有包合现象。温度对表观包合稳定常数的影响不大。Hp-β-CD与γ-MAG形成包合物后,使γ-MAG的溶解度增加了约3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谱法 羟丙基-Β-环糊精 γ-山竹黄酮 包合物 溶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