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牦牛BTG2基因CDS区克隆分析及组织表达研究
1
作者 申金伟 赵雪 +4 位作者 路建卫 扎老 杨树猛 梁春年 成述儒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28,共9页
[目的]克隆牦牛BTG2基因编码区(CDS区),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组织表达分析,为后续深入研究牦牛BTG2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以美仁牦牛为研究对象,采集其心脏、肝脏、脾脏、肌肉、脂肪和睾丸组织。提取脂肪组织总RNA,反转... [目的]克隆牦牛BTG2基因编码区(CDS区),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组织表达分析,为后续深入研究牦牛BTG2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以美仁牦牛为研究对象,采集其心脏、肝脏、脾脏、肌肉、脂肪和睾丸组织。提取脂肪组织总RNA,反转录获得cDNA。PCR克隆牦牛BTG2基因的CDS区,测序后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RT-qPCR技术,分析BTG2基因在心脏、肝脏、脾脏、肌肉、脂肪和睾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牦牛BTG2基因的CDS区全长453 bp,共编码150个氨基酸;BTG2蛋白的分子式为C748H1190N208O213S8,分子质量为16 761.42 ku,原子总数为2 367个;不稳定性指数为48.51,是不稳定蛋白;理论等电点为9.14;主要分布于细胞核(占56.5%)和线粒体(占26.1%);氨基酸序列的1~108位有1个BTG1域;总平均亲水系数为-0.123,是亲水蛋白;共有15个磷酸化位点;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无跨膜结构且无信号肽区域;与10个蛋白存在互作关系。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美仁牦牛与野牦牛亲缘关系最近,与间蜂猴亲缘关系最远。RT-qPCR结果显示,BTG2在成年公牦牛的心脏、肝脏、脾脏、肌肉、脂肪和睾丸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脂肪组织和脾脏组织中表达水平较高,在肌肉和睾丸组织中表达水平较低。[结论]克隆了牦牛BTG2基因,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明确了其组织表达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仁牦牛 BTG2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组织表达分析 系统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DJ-1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及组织表达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申金伟 路建卫 +3 位作者 赵雪 扎老 成述儒 梁春年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199,共8页
为了研究牦牛DJ-1基因的结构及功能,为后续深入研究牦牛DJ-1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以美仁牦牛脂肪组织cDNA为模板,利用RT-PCR克隆牦牛DJ-1基因的编码区序列(CDS),并且利用基因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结构域及蛋... 为了研究牦牛DJ-1基因的结构及功能,为后续深入研究牦牛DJ-1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以美仁牦牛脂肪组织cDNA为模板,利用RT-PCR克隆牦牛DJ-1基因的编码区序列(CDS),并且利用基因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结构域及蛋白质理化性质等,再利用RT-qPCR技术进行组织表达分析。结果表明,美仁牦牛DJ-1基因的CDS区全长570 bp,共编码189个氨基酸;牦牛DJ-1结构域预测显示,在DJ-1氨基酸序列的29—168位中有1个含有Pfam的PfpI结构域;通过对DJ-1蛋白结构和功能进行预测,结果显示,无跨膜结构且无信号肽区域,分子质量20.03531 ku,原子总数2870,理论等电点6.84,不稳定系数28.37,表示为稳定的蛋白质;脂肪系数101.11,总平均亲水系数-0.004,为亲水蛋白,共有11个磷酸化位点;同时,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表明,美仁牦牛DJ-1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质和线粒体中,系统进化树表明,美仁牦牛与野牦牛和欧洲牛亲缘关系最近,与北极狐和宽吻海牛亲缘关系最远;RT-qPCR结果表明,在成年美仁牦牛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肌肉、脂肪和睾丸组织中均有所表达,在心脏组织和肌肉组织中表达水平最高,在肝脏和睾丸组织中表达水平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仁牦牛 DJ-1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系统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FABP3基因克隆及组织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戴荣凤 黄纯 +3 位作者 扎老 路建卫 唐月琴 梁春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分析牦牛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3(FABP3)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并检测其在成年牦牛和胎牛中的表达水平,为探究该基因在牦牛育种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美仁牦牛的心脏组织为试验材料,PCR扩增FABP3基因,对得到的编码区... 【目的】分析牦牛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3(FABP3)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并检测其在成年牦牛和胎牛中的表达水平,为探究该基因在牦牛育种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美仁牦牛的心脏组织为试验材料,PCR扩增FABP3基因,对得到的编码区序列(CDS)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FABP3基因在成年牦牛和胎牛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及肌肉组织的表达水平。【结果】牦牛FABP3基因编码区序列长度为402 bp,编码133个氨基酸;蛋白质的高级结构主要是β-转角和延伸链;牦牛FABP3蛋白不存在跨膜区域和信号肽,属于具有一定亲水性的稳定蛋白;牦牛FABP3基因CDS区核苷酸及其编码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析显示,FABP3基因在牛属动物中具有一定的保守性;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牦牛与野牦牛和瘤牛的亲缘关系最近,与鸡的亲缘关系最远。RT-qPCR结果显示,FABP3基因在成年牦牛和胎牛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及肌肉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胎牛肝脏、脾脏、肾脏和肌肉中的表达水平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成年牦牛,在成年牦牛肺脏中的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胎牛。【结论】克隆了牦牛FABP3基因,探究了FABP3基因在牦牛中的组织表达规律,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牦牛脂肪沉积中的作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仁牦牛 FABP3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 组织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MYL3基因的克隆及组织表达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梦帆 路建卫 +2 位作者 扎老 赵雪 梁春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共9页
【目的】研究牦牛MYL3基因的结构和表达特征,探究其生物学功能及影响牦牛肌肉生长发育的机制。【方法】以美仁牦牛cDNA为模板,PCR扩增MYL3基因编码区序列(CDS),利用MEGA11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编码蛋白进行分析。... 【目的】研究牦牛MYL3基因的结构和表达特征,探究其生物学功能及影响牦牛肌肉生长发育的机制。【方法】以美仁牦牛cDNA为模板,PCR扩增MYL3基因编码区序列(CDS),利用MEGA11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编码蛋白进行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MYL3基因在心脏、肝脏、脾脏、肺脏(参照)、睾丸、肌肉和脂肪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牦牛MYL3基因CDS区长600 bp,共编码199个氨基酸,存在1个碱基突变位点,位于第165位(A>T)。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牦牛与普通牛的亲缘关系最近,与单峰驼的亲缘关系最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牦牛MYL3蛋白为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无信号肽,不存在跨膜结构,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内,有8个磷酸化位点和2个N-糖基化位点,蛋白的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主要与调控肌肉生长发育的相关蛋白相互作用。RT-qPCR结果表明,MYL3基因在心脏中的表达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肌肉中次之,与除心脏外的其他组织存在极显著差异。【结论】MYL3基因可能与牦牛心脏发育有关,对肌肉的生长发育和肉质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MYL3基因 肌肉生长发育 肌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仁牦牛FABP7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娟香 张梦帆 +5 位作者 路建卫 扎老 唐月琴 张艳丽 赵雪 梁春年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27,共10页
【目的】为探究牦牛脂肪酸结合蛋白7基因(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7,FABP7)的结构与功能。【方法】以美仁牦牛为试验对象,克隆FABP7基因的编码区(Coding sequence CDS)以及检测该基因在不同组织(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睾... 【目的】为探究牦牛脂肪酸结合蛋白7基因(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7,FABP7)的结构与功能。【方法】以美仁牦牛为试验对象,克隆FABP7基因的编码区(Coding sequence CDS)以及检测该基因在不同组织(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睾丸、肌肉、脂肪)中的表达差异。以美仁牦牛心脏组织cDNA为模板,利用RT-PCR技术克隆牦牛FABP7基因的CDS区序列,并使用多种软件和在线工具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qPCR技术检测FABP7基因在美仁牦牛8个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美仁牦牛FABP7基因编码区全长为399 bp,编码132个氨基酸,已上传至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GenBank数据库中,获得基因序列号为OQ730164;分析牦牛FABP7蛋白显示,不稳定指数为26.27、理论等电点为5.38,脂肪系数73.71、总平均亲水指数-0.387,属于稳定的亲水性蛋白质,FABP7蛋白中存在1个N-糖基化潜在位点和14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该蛋白没有信号肽区域,不存在跨膜结构;在氨基酸组分中缬氨酸含量最高(11.4%),通过亚细胞定位发现,美仁牦牛FABP7基因分布在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中;通过预测蛋白二、三级结构可知,蛋白质的高级结构主要由无规则卷曲和延伸链构成。同源性比对发现,美仁牦牛和牦牛、牛的亲缘关系最近(100%),与蜥蜴的最远(91.67%),FABP7基因与FABP2、FABP4、FABP5、FABP6以及APOA4等相关蛋白相互作用,对机体的脂质代谢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qPCR结果显示,美仁牦牛的8个组织中FABP7基因的表达量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在心脏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在脾脏组织中低度表达。【结论】本试验成功克隆了美仁牦牛FABP7基因的编码区,且该基因在美仁牦牛心脏组织中表达最高,可为FABP7基因在牦牛后续的研究中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仁牦牛 FABP7基因 克隆 生物学分析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仁牦牛MYL 9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组织表达研究
6
作者 马荣 喇永福 +6 位作者 包鹏甲 郭宪 路建卫 扎老 赵雪 梁春年 成述儒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0-1419,共10页
【目的】克隆美仁牦牛肌球蛋白轻链9(myosin light chain 9,MYL9)基因CDS区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检测MYL 9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征,为探究该基因功能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以美仁牦牛肌肉组织cDNA为模板,利用PCR扩增并克隆美仁牦... 【目的】克隆美仁牦牛肌球蛋白轻链9(myosin light chain 9,MYL9)基因CDS区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检测MYL 9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征,为探究该基因功能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以美仁牦牛肌肉组织cDNA为模板,利用PCR扩增并克隆美仁牦牛CDS区序列,与其他物种进行相似性比对及系统进化树构建;通过在线软件对MYL9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YL 9基因在美仁牦牛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肌肉、脂肪和睾丸组织中表达情况。【结果】美仁牦牛MYL 9基因CDS区长516 bp,共编码171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美仁牦牛与野牦牛、普通牛亲缘关系最近,与高山倭蛙亲缘关系最远。MYL9蛋白分子式为C 858 H 1324 N 234 O 274 S 12,原子数为2702,理论等电点为4.85,不稳定系数和总平均亲水性分别为37.22和―0.772,属于稳定亲水性蛋白。MYL9蛋白无信号肽和跨膜螺旋结构,属于非分泌性蛋白;主要定位于线粒体、细胞核、细胞质中,具有17个特异性磷酸化位点。MYL9蛋白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无规则卷曲、β-折叠和延伸链构成,三级结构预测结果与二级结构一致。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MYL 9基因在美仁牦牛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肌肉、脂肪和睾丸组织中均表达,且肝脏和肌肉组织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克隆美仁牦牛MYL 9基因CDS区,探究了MYL 9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组织表达特征,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牦牛MYL 9基因功能特征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仁牦牛 MYL 9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 组织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Akirin1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及组织表达分析
7
作者 马荣 路建卫 +7 位作者 赵雪 扎老 成述儒 喇永福 吴晓云 包鹏甲 郭宪 梁春年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267-273,共7页
为探究牦牛Akirin1基因的序列特征,详细了解其组织表达特性。以甘南牦牛肌肉组织cDNA为模板,利用RT-PCR技术克隆甘南牦牛Akirin1基因CDS序列,并使用多种生物在线软件及工具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再利用qPCR技术检测Akirin1基因在甘南牦牛... 为探究牦牛Akirin1基因的序列特征,详细了解其组织表达特性。以甘南牦牛肌肉组织cDNA为模板,利用RT-PCR技术克隆甘南牦牛Akirin1基因CDS序列,并使用多种生物在线软件及工具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再利用qPCR技术检测Akirin1基因在甘南牦牛心、肝、脾、肺、肾、肌肉、脂肪和睾丸组织中表达差异。结果显示,甘南牦牛Akirin1基因CDS长579 bp,共编码192个氨基酸,基因编码的蛋白分子式为C_(964)H_(1525)N_(275)O_(291)S_(8),蛋白理论等电点为8.91,不稳定系数和总平均亲水性分别为84.14,-0.822,属于不稳定亲水性蛋白;蛋白潜在磷酸化位点有29个,分别为14个丝氨酸,11个苏氨酸和4个酪氨酸;无信号肽和跨膜螺旋结构,亚细胞定位显示,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属于非分泌型蛋白;蛋白高级结构主要由39.06%的α-螺旋和56.25%的无规则卷曲结构组成。同源性分析比对牦牛与普通牛亲缘关系最近,符合实际情况,说明Akirin1基因在进化过程中相对具有一定保守性。实时荧光定量结果显示,Akirin1基因在成年甘南牦牛心、肝、脾、肺、肾、肌肉和脂肪组织均有所表达,而在肾脏组织中相对表达最多,显著高于其他组织,在肌肉和肝脏组织中表达相对较少。本试验为进一步研究牦牛Akirin1基因功能特征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Akirin1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组织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组学技术在牦牛、犏牛生产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歆怡 扎老 +3 位作者 路建卫 唐月琴 阎萍 梁春年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22年第6期50-54,共5页
生物体中,基因决定蛋白质的水平,但是几乎所有蛋白质发挥活性功能都需经过复杂的修饰过程,故而仅仅研究基因的表达水平并不能了解生物体蛋白的功能水平。蛋白质组学某种程度上是对基因组研究的一种补充,通过研究蛋白质的活性功能及蛋白... 生物体中,基因决定蛋白质的水平,但是几乎所有蛋白质发挥活性功能都需经过复杂的修饰过程,故而仅仅研究基因的表达水平并不能了解生物体蛋白的功能水平。蛋白质组学某种程度上是对基因组研究的一种补充,通过研究蛋白质的活性功能及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等以全面揭示基因组表达,更好地揭示生命活动的现象与规律。文章简述了蛋白质组学的基本分类与核心技术,并重点阐述了蛋白质组学在牦牛及犏牛育种、繁殖、食品3个方面的研究应用,并对牦牛和犏牛蛋白质组学的应用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牦牛 犏牛 研究技术 生产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仁牦牛乳品质特性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杨国武 张娟香 +3 位作者 路建卫 赵雪 扎老 梁春年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23年第2期28-32,共5页
为深入开发利用美仁牦牛乳产品,2022年5月份采集了10头美仁牦牛的乳样,采用乳成分测定仪、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气相色谱仪和风味分析仪等对其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美仁牦牛乳的主要营... 为深入开发利用美仁牦牛乳产品,2022年5月份采集了10头美仁牦牛的乳样,采用乳成分测定仪、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气相色谱仪和风味分析仪等对其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美仁牦牛乳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为脂肪6.43%,蛋白质5.45%,乳糖5.06%,酪蛋白3.97%,非脂乳固体9.57%,总固形物13.97%;氨基酸总量(TAA)为4.78 g/100 g,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为1.03 g/100 g,甘氨酸含量最低,为0.08 g/100 g,必需氨基酸(EAA)为1.81 g/100 g,非必需氨基酸(NEAA)为2.97 g/100 g,EAA/TAA为37.9%,EAA/NEAA为60.9%;脂肪酸主要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其中主要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占70.58%;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以γ-亚油酸为主,占1.32%;美仁牦牛乳中共检测出3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醛类8种,脂类6种,酮类6种,醇类5种,酸类3种以及其他类6种,主要有2,3-丁二酮、乙酸乙酯、异戊醛、2-庚酮、2-丁酮等挥发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仁牦牛 营养成分 氨基酸 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仁牦牛PHB基因克隆及组织表达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国武 王佟 +5 位作者 马小勇 扎老 路建卫 赵雪 阎萍 梁春年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8-226,共9页
为研究美仁牦牛抗增殖蛋白(PHB)的结构及功能,并探究其在7日龄牛和成年牛的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美仁牦牛肾脏组织cDNA为模板克隆美仁牦牛PHB基因序列。对基因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对蛋白质进行理化性质预测,实时荧光定量PCR(RT... 为研究美仁牦牛抗增殖蛋白(PHB)的结构及功能,并探究其在7日龄牛和成年牛的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美仁牦牛肾脏组织cDNA为模板克隆美仁牦牛PHB基因序列。对基因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对蛋白质进行理化性质预测,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PHB基因在美仁牦牛2个年龄段8个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美仁牦牛PHB基因的CDS区全长819 bp,共编码272个氨基酸;同源性比对发现美仁牦牛与普通牛的同源性最高(99.1%);美仁牦牛PHB蛋白分析显示,PHB蛋白内存在1个N-糖基化潜在位点和2个O-糖基化潜在位点,其氨基酸等电点为5.55,不稳定系数(Ⅱ)为46.07,总平均疏水性为0.045,预测为不稳定疏水性蛋白质;亚细胞定位显示,PHB蛋白位于线粒体(30.4%),蛋白内共有潜在磷酸化位点15个,PHB蛋白高级结构由α-螺旋(56.25%)、无规则卷曲(22.43%)、延伸链(16.54%)和β-转角(4.78%)相互连接而成。RT-qPCR结果显示,美仁牦牛2个发育阶段的8个组织中均有PHB基因的表达。在对比2个时期的PHB基因组织表达规律后发现,7个组织的PHB基因表达量随美仁牦牛的生长发育而降低,在美仁牦牛肝脏、脾脏、肺脏、脂肪和睾丸组织中,PHB基因表达量随年龄显著降低(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仁牦牛 PHB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 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仁牦牛 PDK4 基因克隆及组织表达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小勇 戴荣凤 +5 位作者 李歆怡 杨国武 扎老 路建卫 赵雪 梁春年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7-205,共9页
为研究美仁牦牛PDK4基因在各组织中的表达特征,探索其与脂肪沉积机制的相关性,采集了美仁牦牛背最长肌、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脂肪和睾丸等组织样,并提取了其总RNA,通过RT-PCR、生物信息学软件及qPCR等技术对美仁牦牛PDK4基... 为研究美仁牦牛PDK4基因在各组织中的表达特征,探索其与脂肪沉积机制的相关性,采集了美仁牦牛背最长肌、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脂肪和睾丸等组织样,并提取了其总RNA,通过RT-PCR、生物信息学软件及qPCR等技术对美仁牦牛PDK4基因进行了扩增、生信分析和表达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美仁牦牛PDK4基因CDS区全长1224 bp,编码407个氨基酸,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46.15914 ku,理论等电点6.60,总平均亲水性-0.169,为亲水性蛋白;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美仁牦牛与野牦牛亲缘关系最近,与鬣狗亲缘关系最远;PDK4蛋白有34处磷酸化位点,无信号肽和跨膜区,主要在线粒体中发挥生物学功能;美仁牦牛PDK4蛋白主要是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组成。PDK4基因在7日龄美仁牦牛肝脏和肺脏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在肌肉、脂肪、脾脏和睾丸中中度表达,在肾和心脏中低表达。随着牦牛年龄增长,PDK4基因在30月龄美仁牦牛脂肪组织中的表达量增加,并显著高于7日龄美仁牦牛脂肪中的表达量(P<0.05)。以上结果表明,PDK4基因可能在美仁牦牛的生长过程中参与脂肪调控,在脂肪沉积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仁牦牛 PDK4基因 克隆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FTL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
12
作者 张娟香 马小勇 +10 位作者 路建卫 仁青吉 罗胜伟 肖光峰 王有鹤 马晓明 喇永福 郭宪 褚敏 阎萍 梁春年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2-200,共9页
旨在了解牦牛铁蛋白轻链(FTL)基因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在不同年龄段8个组织中的表达规律。以成年(36月龄)美仁牦牛肝脏组织cDNA为模板,克隆FTL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技术检测FTL基因在心脏、... 旨在了解牦牛铁蛋白轻链(FTL)基因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在不同年龄段8个组织中的表达规律。以成年(36月龄)美仁牦牛肝脏组织cDNA为模板,克隆FTL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技术检测FTL基因在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背最长肌、脂肪、睾丸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美仁牦牛FTL基因的CDS区为528 bp,共编码175个氨基酸,与野牦牛和牛的亲缘关系最近(99.8%);FTL蛋白为稳定亲水性分泌蛋白,不存在信号肽和跨膜结构,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蛋白的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主要与FTH1、SCARA5、NCOA4等蛋白存在相互作用。qRT-PCR结果显示,FTL基因在成年牛的表达量依次为肝脏、肾脏、睾丸,脾脏、肺脏、脂肪、背最长肌、心脏,在7日龄犊牛的脂肪和背最长肌组织中表达最高,成年牛中肝脏组织表达量最高;通过2个阶段比对发现,脂肪、背最长肌和心脏组织的表达量随美仁牦牛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而肺脏、脾脏、睾丸、肾脏和肝脏组织的表达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仁牦牛 FTL基因 克隆 生物学分析 组织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IGF2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13
作者 马荣 路建卫 +4 位作者 赵雪 牟亮 扎老 成述儒 梁春年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23年第5期23-28,共6页
为探究牦牛IGF2基因生物学的特征及结构,利用RT-PCR方法克隆了IGF2基因CDS区,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IGF2基因共有5个开放阅读框,编码区长540 bp,共编码179个氨基酸。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分子式为C864H1377N251O257S9,分子量为1... 为探究牦牛IGF2基因生物学的特征及结构,利用RT-PCR方法克隆了IGF2基因CDS区,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IGF2基因共有5个开放阅读框,编码区长540 bp,共编码179个氨基酸。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分子式为C864H1377N251O257S9,分子量为19681.51 Da,原子总数2758个,理论等电点9.11,不稳定系数为59.56,总平均亲水性为-0.184,属于亲水性蛋白。IGF2编码蛋白具有73个磷酸化位点且仅存在于细胞质中。通过系统进化树的构建,发现美仁牦牛在进化过程中相对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仁牦牛 IGF2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GOLT1B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14
作者 申金伟 路建卫 +5 位作者 杨文艳 马莉莉 牟亮 扎老 成述儒 梁春年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23年第5期1-8,共8页
为研究牦牛GOLT1B基因的结构及功能,以美仁牦牛脂肪组织cDNA为模板,克隆牦牛GOLT1B基因的编码区序列(Codingsequence,CDS),并且利用该基因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构域预测及蛋白理化性质预测。结果表明,美仁牦牛GOLT1B基因的CDS区全... 为研究牦牛GOLT1B基因的结构及功能,以美仁牦牛脂肪组织cDNA为模板,克隆牦牛GOLT1B基因的编码区序列(Codingsequence,CDS),并且利用该基因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构域预测及蛋白理化性质预测。结果表明,美仁牦牛GOLT1B基因的CDS区全长417 bp,共编码138个氨基酸;牦牛GOLT1B结构域预测显示,在GOLT1B氨基酸序列的第11~114位有1个Pfam结构域的Got1家族;GOLT1B蛋白预测结果表明,跨膜结构域有3处,分别位于氨基酸序列的第13~30位、第34~56位以及第69~91位,无信号肽区域,其氨基酸分子质量15425.69 Da,原子总数2232个,等电点10.36,不稳定系数25.43,为稳定的蛋白质,脂肪系数117.10,总平均亲水系数1.087,为疏水蛋白,共有10个磷酸化位点;同时,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美仁牦牛GOLT1B基因主要分布于细胞外基质和细胞壁中;系统进化树表明:美仁牦牛与野牦牛和欧洲牛的亲缘关系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仁牦牛 GOLT1B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系统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