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催化剂对非水解溶胶-凝胶法低温制备氧化钛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廖奇丽 江伟辉 +1 位作者 冯果 彭永烽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21,共5页
以四氯化钛为钛源、无水乙醇为氧供体兼溶剂,通过引入催化剂碘化锂,采用非水解溶胶-凝胶法88℃低温制备了锐钛矿型纳米氧化钛。借助XRD、TEM和FT-IR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催化剂对氧化钛低温形成的影响。结果发现:催化剂的引入促进了在溶胶... 以四氯化钛为钛源、无水乙醇为氧供体兼溶剂,通过引入催化剂碘化锂,采用非水解溶胶-凝胶法88℃低温制备了锐钛矿型纳米氧化钛。借助XRD、TEM和FT-IR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催化剂对氧化钛低温形成的影响。结果发现:催化剂的引入促进了在溶胶非水解缩聚反应过程中Ti-O-Ti键合的形成,有利于在后续的回流工艺中Ti-O-Ti键合的过饱和析晶,这是非水解低温制备氧化钛的关键;制备的纳米氧化钛具有非常高的光催化活性,加入甲基橙溶液后就有明显的降解效果,光降解率达38.8%;紫外光照2h后的光降解率达7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钛 非水解溶胶-凝胶法 乙醇 碘化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成工艺对分相-析晶乳浊釉的结构及乳浊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廖奇丽 江伟辉 彭永烽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1-54,59,共5页
选择具有较大分相区的K2O-RO(CaO,MgO,ZnO)-Al2O3-B2O3-SiO2-P2O5系统,采用工业纯原料,通过正交试验法调整系统的组成范围并控制其工艺过程,实现了釉的自生分相乳浊,制备了釉面白度为82的分相-析晶乳浊釉;借助DTA、XRD、TEM和高温显微... 选择具有较大分相区的K2O-RO(CaO,MgO,ZnO)-Al2O3-B2O3-SiO2-P2O5系统,采用工业纯原料,通过正交试验法调整系统的组成范围并控制其工艺过程,实现了釉的自生分相乳浊,制备了釉面白度为82的分相-析晶乳浊釉;借助DTA、XRD、TEM和高温显微镜等测试手段,着重研究了釉料在热处理过程中的相变化以及不同的烧成制度对釉面乳浊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釉中分相与析晶并存,分相促进析晶;尺寸接近于可见光波长的孤立液滴和析出的少量微晶是釉面产生乳浊的根本原因;在分相放热温度750℃和析晶温度810℃各保温10 min,有利于提高釉面白度;降温阶段,釉样缓冷比急冷更利于提高釉面的乳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生分相 析晶 乳浊釉 烧成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