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器学习在合成大麻素识别鉴定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许情 吕敏 +3 位作者 邓虹霄 胡驰 向平 陈航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6-325,共10页
合成大麻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可以引起公共健康风险的精神活性物质,且合成大麻素结构多变,容易被结构修饰,结构未知的合成大麻素的快速出现使得对其鉴识面临了新的挑战。近年来,机器学习已取得很大的进展,已经广泛应用到其他领域,也为结... 合成大麻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可以引起公共健康风险的精神活性物质,且合成大麻素结构多变,容易被结构修饰,结构未知的合成大麻素的快速出现使得对其鉴识面临了新的挑战。近年来,机器学习已取得很大的进展,已经广泛应用到其他领域,也为结构未知合成大麻素的鉴识以及可能的来源推断提供了新的策略。本文阐述了常用机器学习方法的原理以及机器学习技术在合成大麻素类物质的质谱分析、拉曼光谱分析、代谢组学以及定量构效关系等方面的应用,以期为未知合成大麻素的鉴识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大麻素 机器学习 非靶向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事故非机动车安全技术状况鉴定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志勇 穆雨晴 赵明辉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4年第9期172-177,共6页
目前,道路交通事故司法鉴定行业内对涉案非机动车安全技术状况鉴定的内容及技术方法缺少系统性的分析研究,为进一步规范道路交通事故司法鉴定行业的发展,针对非机动车安全装置的特点,对涉案非机动车相关安全装置的技术状况鉴定进行研究... 目前,道路交通事故司法鉴定行业内对涉案非机动车安全技术状况鉴定的内容及技术方法缺少系统性的分析研究,为进一步规范道路交通事故司法鉴定行业的发展,针对非机动车安全装置的特点,对涉案非机动车相关安全装置的技术状况鉴定进行研究,系统讨论鉴定中的具体问题、鉴定方法及鉴定意见的表述,为交通事故案件责任认定、司法诉讼判决提供坚实有力的事实调查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事故 非机动车 安全技术状况 检验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事故参与者事发时的路边距鉴定
3
作者 张志勇 刘俊 +3 位作者 穆雨晴 沈永刚 徐育 潘少猷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4年第11期164-170,共7页
在未划设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道路或机非混行道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中,常需要对涉案车辆或行人事发时的路边距进行分析判断,以明确各事故参与者的道路通行权问题。鉴于此,深入研究了利用视频图像对涉案车辆或行人事发时的路边距进行鉴... 在未划设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道路或机非混行道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中,常需要对涉案车辆或行人事发时的路边距进行分析判断,以明确各事故参与者的道路通行权问题。鉴于此,深入研究了利用视频图像对涉案车辆或行人事发时的路边距进行鉴定的方法,探讨了利用视频图像判断方法与基于痕迹判断的传统方法之间的差异性与适用情况,为了进一步具体体现2种方法的差异性,专门通过具体案例从实际应用层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相较于基于痕迹判断的传统方法,视频图像判断方法在结果上具有准确直观的显著优越性,当现场具有监控视频,且具备现场复勘及位置标记条件时,建议优先利用视频图像判断方法进行鉴定。有效掌握利用视频图像判断涉案交通参与者事发时的路边距问题,将为相关交通事故案件事实调查及责任认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事故 路边距 视频图像 司法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部交通伤后遗器质性声音嘶哑法医学鉴定1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周智露 陈捷敏 刘瑞珏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5期739-742,共4页
1案例1.1简要案情黄某,男,51岁,因交通事故受伤就诊于某医院。经临床治疗,遗留左侧面部疼痛、麻木,声音嘶哑等症状。现法院委托鉴定机构依照《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以下简称《分级》)对黄某本次损伤所致残疾程度进行法医学鉴定。
关键词 法医学 创伤和损伤 交通事故 声音嘶哑 头颈部 残疾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震荡后综合征伤残重新鉴定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盛宇 李豪喆 +1 位作者 陈琛 张钦廷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5期661-665,共5页
目的探讨脑震荡后综合征伤残评定的现状及重新鉴定意见变更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初鉴意见为“脑震荡后综合征、十级伤残”,并于2019年在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行精神伤残重新鉴定的案件。结果案件合计75例,58例有院前急救病历,其中39例... 目的探讨脑震荡后综合征伤残评定的现状及重新鉴定意见变更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初鉴意见为“脑震荡后综合征、十级伤残”,并于2019年在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行精神伤残重新鉴定的案件。结果案件合计75例,58例有院前急救病历,其中39例明确记载无昏迷史;74例有急诊病历,其中44例记载有昏迷史;43例有后续医疗记录,其中24例有精神科复诊史。被鉴定人鉴定检查主诉症状有头痛、头晕、夜眠差、烦躁易怒、记忆力减退、疲乏和注意力不集中。重新鉴定申请理由主要有昏迷史认定存疑、精神症状可信度存疑、脑震荡后综合征不构成伤残或对原鉴定程序或原鉴定机构有异议。鉴定意见更改合计47例,其中7例不构成伤残,原因主要为无明确昏迷史记录和承认头部未受伤;其余40例须法院认定昏迷史后方能明确是否构成伤残,原因为昏迷史前后记录不一致或有涂改和添加情况。结论既往对脑震荡后综合征伤残评定条件过于宽松,必须进一步规范并从严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精神病学 脑震荡后综合征 精神伤残 重新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MRI活体年龄推断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郝虹霞 王亚辉 +5 位作者 周智露 刘太昂 陈瑾 何宇亨 万雷 夏文涛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66-71,82,共7页
骨骺发育随年龄增长呈现一定的规律,通过该规律推断年龄,可服务于司法、医学、考古等多个领域。MRI作为一种无侵入性的骨骺发育阶段的评估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活体年龄推断。近年来,机器学习发展迅速,显著提升了活体年龄推断的有效性和可... 骨骺发育随年龄增长呈现一定的规律,通过该规律推断年龄,可服务于司法、医学、考古等多个领域。MRI作为一种无侵入性的骨骺发育阶段的评估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活体年龄推断。近年来,机器学习发展迅速,显著提升了活体年龄推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是目前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本文通过总结膝关节MRI推断年龄的分析方法,介绍目前研究动态并展望后期应用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人类学 年龄推断 磁共振成像 膝关节 深度学习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进样-双柱双检测器-气相色谱法分析人体血液中乙醇等12种挥发性化合物 被引量:3
7
作者 郑琼英 支瑜婕 +5 位作者 段文佳 吕敏 肖月 向平 陈航 贠克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09-917,共9页
基于GB/T 42430-2023与GA/T 204-2019的技术方法,分别在两套不同的设备平台及色谱柱体系上建立了同时分析人体血液中乙醇等12种挥发性化合物的顶空进样-双柱双检测器-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所建立方法中酮醇类、苯类物质色谱分离基本良好;... 基于GB/T 42430-2023与GA/T 204-2019的技术方法,分别在两套不同的设备平台及色谱柱体系上建立了同时分析人体血液中乙醇等12种挥发性化合物的顶空进样-双柱双检测器-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所建立方法中酮醇类、苯类物质色谱分离基本良好;乙醇等7种酮醇类化合物线性范围为010~300 g/L,线性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7,检出限除正丙醇为0005 g/L外,其余化合物均为005 g/L,定量限均为010 g/L,符合标准要求;苯等5种苯类化合物的线性范围为005~50 mg/L,r均大于0995,检出限均为002 mg/L,定量限均为005 mg/L,符合标准要求;色谱柱J&W DB-BAC1 UI和色谱柱Rtx-BAC-PLUS 2上各化合物不同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922%~1116%,相对标准偏差(n=6)为04%~74%。对两套不同的设备平台及色谱柱体系上乙醇的测定进行不确定度评定,乙醇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校准曲线,取置信概率95%(包含因子k=2),能力验证样品1在色谱柱J&W DB-BAC1 UI和色谱柱Rtx-BAC-PLUS 2的测定结果分别为(120±006)g/L和(120±007)g/L,样品2在色谱柱J&W DB-BAC1 UI和色谱柱Rtx-BAC-PLUS 2的测定结果分别为(078±004)g/L和(079±005)g/L。能力验证样本分析与z比分数评价展示了所建立方法的数据可靠性;甲醇及有机溶剂中毒患者样本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方法适用于人体血液等体液中乙醇等7种酮醇类化合物和5种苯类化合物的高精度定量分析,可用于司法鉴定、中毒检测等实践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进样 双柱双检测器 气相色谱法 挥发性化合物 人体血液 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电离质谱数据和机器学习的新精神活性物质分类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
8
作者 许情 吕敏 +3 位作者 邓虹霄 胡驰 向平 陈航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0-646,共7页
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结构变化快速,给基于标准物质和质谱数据库筛选和鉴定这些新物质带来了挑战。本研究使用机器学习方法为未知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结构鉴定提供新策略。基于871个质谱数据集构建了最近邻、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人工神经网... 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结构变化快速,给基于标准物质和质谱数据库筛选和鉴定这些新物质带来了挑战。本研究使用机器学习方法为未知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结构鉴定提供新策略。基于871个质谱数据集构建了最近邻、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用于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结构分类预测,采用5倍交叉验证的网格搜索对模型的超参数进行优化,使用混淆矩阵、准确度、精密度、召回率和f-分数评估4种分类预测模型的性能。结果表明,随机森林模型的预测能力最优,整体准确度可达89.27%,可以很好地对未知化合物结构类别进行预测,从而为未知化合物的结构鉴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电离质谱(EI-MS) 新精神活性物质 机器学习 分类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