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口腔颌面颈部原发性淋巴瘤EBV感染及其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罗春英 卢运龙 +5 位作者 凌惠媛 黄炳臣 黄琴 韦花媚 陆海善 韦仕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91-1393,1397,共4页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EBV感染与恶性淋巴瘤病理类型及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81例口腔颌面颈部淋巴瘤的肿瘤组织中EBV编码的RNA(EBER),并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1)EBER总阳性率为44.4%,霍奇金淋巴瘤占检出率的40%,非霍...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EBV感染与恶性淋巴瘤病理类型及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81例口腔颌面颈部淋巴瘤的肿瘤组织中EBV编码的RNA(EBER),并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1)EBER总阳性率为44.4%,霍奇金淋巴瘤占检出率的40%,非霍奇金淋巴瘤占检出率的45.1%,不同细胞来源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依次占检出率的75%(T细胞淋巴瘤)、87.5%(NK/T细胞淋巴瘤)、2.9%(B细胞淋巴瘤),T细胞、NK/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EBER阳性率比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淋巴结内、外淋巴瘤EBER阳性率分别为17.9%、58.5%,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50岁以上淋巴瘤患者EBER检出率(36.2%)低于50岁以下患者检出率(55.9%),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广西地区口腔颌面颈部淋巴瘤与EBV感染相关,其中以发生在淋巴结外弥散淋巴组织的NK/T细胞淋巴瘤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EB病毒 原位杂交 口腔颌面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