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No-touch技术与传统拉钩治疗跟骨骨折疗效及术后切口并发症比较
被引量:
7
1
作者
廖正文
黄承夸
+1 位作者
陈仕
李炜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4期302-308,共7页
目的:比较No-touch技术与传统拉钩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治疗的74例闭合性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No-touch组和常规组,每组37例。No-touch组男25例,女12例...
目的:比较No-touch技术与传统拉钩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治疗的74例闭合性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No-touch组和常规组,每组37例。No-touch组男25例,女12例;年龄19~70(42.64±14.16)岁;Sanders骨折分型,Ⅱ型17例,Ⅲ型14例,Ⅳ型6例;采用3枚2.0mm克氏针分别于距骨体、距骨颈、骰骨植入折弯,将皮瓣向上翻转暴露术区完成手术。常规组男30例,女7例;年龄19~67(41.56±11.38)岁;Sanders骨折分型,Ⅱ型17例,Ⅲ型12例,Ⅳ型8例;采用传统拉钩暴露术区完成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结果:两组7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No-touch组随访时间6~17(9.57±2.72)个月,常规组随访时间6~16(9.14±2.71)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o-touch组手术时间(55.67±7.94)min明显少于常规组(70.16±9.41)min(P<0.05);No-touch组术后2周出现切口并发症4例,而常规组则出现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o-touch组AOFAS评分中日常活动及支撑情况、最大步行距离、地面步行情况、屈伸伸展及内外翻受限程度、足部对线及总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而两组在疼痛、反常步态、踝-后足稳定性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AOFAS评分,No-touch组优19例,良16例,差2例;常规组优9例,良24例,差4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o-touch技术较传统拉钩治疗跟骨骨折,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口并发症发生率,但两种方法均可提高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No-touch
切口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No-touch技术与传统拉钩治疗跟骨骨折疗效及术后切口并发症比较
被引量:
7
1
作者
廖正文
黄承夸
陈仕
李炜
机构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西南医院暨百色市人民医院创伤骨科
百色市
人民医院
隆林分院外二科
出处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4期302-308,共7页
基金
右江民族医学院2020年度校级科研课题(编号:yy2020ky068)。
文摘
目的:比较No-touch技术与传统拉钩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治疗的74例闭合性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No-touch组和常规组,每组37例。No-touch组男25例,女12例;年龄19~70(42.64±14.16)岁;Sanders骨折分型,Ⅱ型17例,Ⅲ型14例,Ⅳ型6例;采用3枚2.0mm克氏针分别于距骨体、距骨颈、骰骨植入折弯,将皮瓣向上翻转暴露术区完成手术。常规组男30例,女7例;年龄19~67(41.56±11.38)岁;Sanders骨折分型,Ⅱ型17例,Ⅲ型12例,Ⅳ型8例;采用传统拉钩暴露术区完成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结果:两组7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No-touch组随访时间6~17(9.57±2.72)个月,常规组随访时间6~16(9.14±2.71)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o-touch组手术时间(55.67±7.94)min明显少于常规组(70.16±9.41)min(P<0.05);No-touch组术后2周出现切口并发症4例,而常规组则出现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o-touch组AOFAS评分中日常活动及支撑情况、最大步行距离、地面步行情况、屈伸伸展及内外翻受限程度、足部对线及总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而两组在疼痛、反常步态、踝-后足稳定性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AOFAS评分,No-touch组优19例,良16例,差2例;常规组优9例,良24例,差4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o-touch技术较传统拉钩治疗跟骨骨折,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口并发症发生率,但两种方法均可提高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
关键词
跟骨骨折
No-touch
切口并发症
Keywords
Calcaneal fractures
No-touch
Incision complications
分类号
R683.42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No-touch技术与传统拉钩治疗跟骨骨折疗效及术后切口并发症比较
廖正文
黄承夸
陈仕
李炜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