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内动脉高密度征作为在老年机械取栓患者的影像标志物预测价值的研究
1
作者 刘艺 廖宝 +5 位作者 班邓荣 徐鸿 李绍发 黄志志 梁柯 李登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54-557,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高密度征对老年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在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西南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109例,根据术前CT平扫结果分为HAS阳...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高密度征对老年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在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西南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109例,根据术前CT平扫结果分为HAS阳性组39例和HAS阴性组70例。对比2组患者的基线特征、手术指标、并发症和预后情况。结果HAS阳性组心房颤动(53.8%vs 31.4%)、症状性颅内出血比例(20.5%vs 5.7%)明显高于HAS阴性组(P<0.05)。HAS阳性组术后90 d良好预后比例略高于HAS阴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7%vs 38.6%,P>0.05)。男性、既往脑卒中、收缩压、入院NIHSS评分、HAS阳性、血管再通、症状性颅内出血是老年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机械取栓患者良好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HAS阳性是老年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机械取栓的预后指标,同时具有更高的症状性颅内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疾病 脑梗死 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压植骨术联合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2
作者 谷宇 邵先念 +2 位作者 陆吉利 杨稀仁 农家隆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7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减压植骨术联合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3年9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西南医院收治的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减压植骨术联合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3年9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西南医院收治的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经大粗隆单一孔道减压植骨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比较两组髋关节功能、疼痛评分。结果:术前、术后1 d,两组髋关节评分量表(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0 d,两组Harris评分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 d,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0 d,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压植骨术联合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缓解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微创 减压 胫骨横向骨搬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运用损伤控制外科理论救治严重多发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余阶洋 王三亨 +2 位作者 黎辉 邓青志 黄正壮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16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运用损伤控制外科理论救治严重多发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总结130例严重多发损伤患者,按救治原则分为实验组(损伤控制组)和对照组(常规组)。比较两组得到确定性治疗的时间、手术时间以及病死率、救治成... 目的探讨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运用损伤控制外科理论救治严重多发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总结130例严重多发损伤患者,按救治原则分为实验组(损伤控制组)和对照组(常规组)。比较两组得到确定性治疗的时间、手术时间以及病死率、救治成功率的差异。结果严重多发伤患者在ICU经过损伤控制外科理论救治后,患者得到确定性治疗的时间和手术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救治后患者的病死率降低,救治成功率提高(P<0.05)。结论由ICU主导应用损伤控制外科理论救治严重多发伤能明显缩短确定性治疗时间、手术时间,显著降低病死率,提高救治成功率;ICU主导多科协作模式对严重多发伤救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损伤外科理论 多发伤 病死率 救治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微创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6
4
作者 陆双政 黄元鲁 韦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4期41-43,45,共4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老年NSCLC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三组,全胸腔镜手术(VATS)组24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术(VAMT)组26例,常规开胸手术(SPT)组40例。观察三组的术中、术后...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老年NSCLC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三组,全胸腔镜手术(VATS)组24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术(VAMT)组26例,常规开胸手术(SPT)组40例。观察三组的术中、术后情况及随访1年的复发和转移情况。结果 VATS组和VAMT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止痛时间、止痛药用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或短于SPT组(P<0.01);而VATS组手术时间长于VAMT组,但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VAMT组(P<0.05或P<0.01),VATS组的住院费用明显多于VAMT组(P<0.01);SPT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VATS组和VAMT组(P<0.05)。结论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NSCLC患者,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做好仔细的术前评估和充分的术前准备的前提下,胸腔镜治疗的疗效肯定。选择完全胸腔镜手术或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如经济情况、患者意愿等)和术者对胸腔镜的熟练程度来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 辅助小切口 非小细胞肺癌 老年患者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CR1分子在免疫相关性疾病表达的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覃志坚 傅瑞全 黄承乐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1-181,共1页
关键词 补体受体 免疫相关性疾病 红细胞 CR1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疾病、肿瘤与围绝经期综合征雌激素替代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吴玉花 李近都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19期23-25,57,共4页
围绝经期综合征(PMS)主要是由雌激素缺乏所引起的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体征,1932年开始用雌激素治疗PMS患者,1963年开始用激素替代疗法(HRT),实践证明,HRT对改善PMS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对防止或延缓骨质疏松症,保障血管功能,减... 围绝经期综合征(PMS)主要是由雌激素缺乏所引起的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体征,1932年开始用雌激素治疗PMS患者,1963年开始用激素替代疗法(HRT),实践证明,HRT对改善PMS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对防止或延缓骨质疏松症,保障血管功能,减少或延迟老年性痴呆症的发生等均有积极的作用,深受喜爱,应用广泛,但随着ERT的长时间的广泛应用,ERT的副作用、并发症等的负面报道也逐渐增多,特别是对PMS患者的恶性肿瘤和血管性疾病等重要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仍然有利弊之争。因为恶性肿瘤和血管性疾病是PMS患者的易患年龄,因此其用HRT与恶性肿瘤和血管性疾病的患病关联性是错综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正确认识HRT治疗期间产生的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的科学意义,对于患者和医护人员都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综合征 激素替代治疗 血管性疾病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气胸19例误诊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黄思代 陈水琴 《临床误诊误治》 2013年第11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气胸的诊治要点,以减少临床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COPD合并气胸19例的误诊资料。结果本组19例本次发病表现为呼吸困难、烦躁、谵忘,无胸痛,咳嗽变化不明显;入院体征主要为呼吸浅快、心动过速、血...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气胸的诊治要点,以减少临床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COPD合并气胸19例的误诊资料。结果本组19例本次发病表现为呼吸困难、烦躁、谵忘,无胸痛,咳嗽变化不明显;入院体征主要为呼吸浅快、心动过速、血压偏低、呼吸"三凹征"、反向呼吸运动、肢端发绀及皮肤湿冷。入院初步诊断为COPD急性加重期9例,肺性脑病5例,支气管哮喘3例,急性左心衰2例。予相应治疗后症状无缓解,经胸部影像学检查修正诊断为COPD合并气胸。结论警惕和早期识别COPD合并气胸的成因是减少误诊、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尤其应预防医源性气胸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气胸 误诊 肺性脑病 哮喘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92例临床分析
8
作者 李逢昌 黄元鲁 +4 位作者 黄维军 韦恺 郑发德 陆双政 梁盛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6期47-48,共2页
心脏不停跳下行二尖瓣置换术92例。手术全部经右心房—房间隔切口径路完成,其中保留瓣下结构39例,三尖瓣Devaga或Kay式成形44例,行左房成形术9例,左房血栓清除术15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病愈出院90例。术后心功能改善明显,生活质量... 心脏不停跳下行二尖瓣置换术92例。手术全部经右心房—房间隔切口径路完成,其中保留瓣下结构39例,三尖瓣Devaga或Kay式成形44例,行左房成形术9例,左房血栓清除术15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病愈出院90例。术后心功能改善明显,生活质量明显提高,90例病例均可恢复不同程度的体力劳动,远期因患者呼吸功能衰竭死亡1例。认为加强围术期的管理及心肌保护、适当保留瓣下结构、术中恰当处理三尖瓣关闭不全及巨大左房、积极防治术后并发症是提高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膜病 二尖瓣置换术 手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30年病程新旧标准对照分析
9
作者 黄桂忠 朱西湘 +1 位作者 张婕妤 黄丽霞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1期964-965,共2页
目的 :探讨新旧高血压标准在临床工作中的指导意义。方法 :总结过去 3 0年高血压患者 5 5例 ,运用新旧高血压标准进行分级和分期比较。结果 :新标准首次发病诊断 :1级 2 9.1% ,2级 2 3 .6% ,3级 4 7.3 %。 10年诊断 :1级 2 5 .5 % ,2级 ... 目的 :探讨新旧高血压标准在临床工作中的指导意义。方法 :总结过去 3 0年高血压患者 5 5例 ,运用新旧高血压标准进行分级和分期比较。结果 :新标准首次发病诊断 :1级 2 9.1% ,2级 2 3 .6% ,3级 4 7.3 %。 10年诊断 :1级 2 5 .5 % ,2级 18.2 % ,3级 4 1.8%。 2 0年诊断 :1级 2 3 .6% ,2级 18.2 % ,3级 3 4 .5 %。 3 0年诊断 :1级 2 3 .6% ,2级 18.2 % ,3级 3 0 .9%。旧标准首次发病诊断 :1期 96.4 % ,2期 1.8% ,3期 1.8%。 10年诊断 :1期 60 .0 5 % ,2期 3 0 .9% ,3期 9.1%。 2 0年诊断 :1期5 0 .9% ,2期 2 7.3 % ,3期 2 1.8%。3 0年诊断 :1期 2 0 .0 % ,2期 5 6.4 % ,3期 2 3 .6%。结论 :新标准反映了患者发病时间病情轻重 ,也反映了患者病情在整个病程中的演变 ,旧标准不反映患者发病时病情轻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标准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86例治疗现况分析
10
作者 黄思代 罗英琳 陈嘉馨 《临床误诊误治》 2003年第4期249-250,共2页
关键词 哮喘 用药情况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类药 氨茶碱 Β2受体激动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栓塞43例临床误诊分析
11
作者 黄思代 罗英琳 陈嘉馨 《临床误诊误治》 2003年第1期43-44,共2页
我院1996年1月~2001年12月应用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扫描器(ECT)确诊43例肺栓塞(PE),行ECT检查前误诊22例,误诊率51.1%.现结合文献对本组PE临床特征分析如下.
关键词 肺栓塞 误诊 诊断标准 临床分析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监护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燕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86-87,共2页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急救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鼓膜微波打孔治疗渗出性中耳炎疗效分析
13
作者 韦福依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32期154-154,共1页
目的:探讨鼓膜微波打孔治疗渗出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于渗出性中耳炎患者,采用微波鼓膜打孔,配合适量抗生素和激素治疗。回顾性分析我科2003年6月~2008年6月采用鼓膜微波打孔治疗渗出性中耳炎73例(共89耳)的临床疗效。结果:经... 目的:探讨鼓膜微波打孔治疗渗出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于渗出性中耳炎患者,采用微波鼓膜打孔,配合适量抗生素和激素治疗。回顾性分析我科2003年6月~2008年6月采用鼓膜微波打孔治疗渗出性中耳炎73例(共89耳)的临床疗效。结果:经鼓膜穿刺抽液和注药治疗3次及3次以上未愈者,采用鼓膜微波打孔法治疗具有较高的治愈率。结论:鼓膜微波打孔治疗渗出性中耳炎效果良好,并发症少,且操作简单,患者容易接受,是基层医院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炎 微波 打孔 渗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用季得胜蛇药片治疗隐翅虫皮炎128例
14
作者 林明环 石菊香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隐翅虫皮炎 季得胜蛇药片 外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touch技术与传统拉钩治疗跟骨骨折疗效及术后切口并发症比较 被引量:7
15
作者 廖正文 黄承夸 +1 位作者 陈仕 李炜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4期302-308,共7页
目的:比较No-touch技术与传统拉钩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治疗的74例闭合性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No-touch组和常规组,每组37例。No-touch组男25例,女12例... 目的:比较No-touch技术与传统拉钩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治疗的74例闭合性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No-touch组和常规组,每组37例。No-touch组男25例,女12例;年龄19~70(42.64±14.16)岁;Sanders骨折分型,Ⅱ型17例,Ⅲ型14例,Ⅳ型6例;采用3枚2.0mm克氏针分别于距骨体、距骨颈、骰骨植入折弯,将皮瓣向上翻转暴露术区完成手术。常规组男30例,女7例;年龄19~67(41.56±11.38)岁;Sanders骨折分型,Ⅱ型17例,Ⅲ型12例,Ⅳ型8例;采用传统拉钩暴露术区完成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结果:两组7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No-touch组随访时间6~17(9.57±2.72)个月,常规组随访时间6~16(9.14±2.71)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o-touch组手术时间(55.67±7.94)min明显少于常规组(70.16±9.41)min(P<0.05);No-touch组术后2周出现切口并发症4例,而常规组则出现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o-touch组AOFAS评分中日常活动及支撑情况、最大步行距离、地面步行情况、屈伸伸展及内外翻受限程度、足部对线及总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而两组在疼痛、反常步态、踝-后足稳定性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AOFAS评分,No-touch组优19例,良16例,差2例;常规组优9例,良24例,差4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o-touch技术较传统拉钩治疗跟骨骨折,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口并发症发生率,但两种方法均可提高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No-touch 切口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痛中心对患者诊疗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袁敏 黄桂忠 彭博 《临床荟萃》 CAS 2021年第4期365-369,共5页
在临床工作中每天都能遇到急性胸痛的患者,因急性胸痛至门诊就诊的患者接近1/3。胸痛的病种多且复杂,大致可分为心源性胸痛和非心源性胸痛。胸痛中心(CPC)的建立对于快速鉴别胸痛类别和尽快再灌注治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CPC是通过多学... 在临床工作中每天都能遇到急性胸痛的患者,因急性胸痛至门诊就诊的患者接近1/3。胸痛的病种多且复杂,大致可分为心源性胸痛和非心源性胸痛。胸痛中心(CPC)的建立对于快速鉴别胸痛类别和尽快再灌注治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CPC是通过多学科合作,为胸痛患者提供迅速和准确的诊断、危险评估和恰当治疗手段的综合类科室,它可以提高胸痛在早期的诊断和治疗能力,从而减少误诊和漏诊,避免治疗不足或过度治疗,降低病死率,改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 胸痛中心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百色壮族原发性高血压与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
17
作者 袁敏 黄桂忠 +6 位作者 韦必晓 吴杏起 刘华勇 廖驰林 梁东 陈秀林 梁林慧 《临床荟萃》 CAS 2020年第7期604-609,共6页
目的探讨百色地区壮族人群受试者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R)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的关系和原发性高血压的遗传学特征。方法98例高血压病例患者,患病史至少两年。同时还有109例健康的对照受试者。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基本的体格检查及空腹血... 目的探讨百色地区壮族人群受试者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R)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的关系和原发性高血压的遗传学特征。方法98例高血压病例患者,患病史至少两年。同时还有109例健康的对照受试者。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基本的体格检查及空腹血浆生化指标的测定,然后再使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对DNA进行分析,以鉴定β2-AR基因rs6879202与rs2053044的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并采用SPSS 19.0软件中回归模块中的Logistic对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的位点的基因频率诱发高血压的危险性进行了一定的探讨。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在性别比、肌酐、吸烟率、甘油三酯、尿酸等之间有统计学差异。病例组和对照组β2-AR基因rs6879202位点CC、CG、GG基因频率分别为3.10%,72.40%,24.50%;13.80%,57.80%,28.40%;两组的基因型频率分布之间有统计学意义(χ^2=8.809,P=0.012)。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对rs6879202位点而言CG较其他两个基因频率诱发高血压的风险更大。结论百色地区壮族患者β2-AR基因rs6879202位点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有相关性,而β2-AR基因rs2053044位点多态性与该地区该民族的原发性高血压没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受体 肾上腺素能β2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