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突起生长抑制因子A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遗传易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袁微 王耀辉 +1 位作者 蒙兰青 韦叶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82-685,共4页
目的 探讨神经突起生长抑制因子A(Nogo-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在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中的分布频率,并初步分析其基因型与IS的关系及其对血脂、脂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PCR技术和DNA测序法检测202例IS患者(IS... 目的 探讨神经突起生长抑制因子A(Nogo-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在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中的分布频率,并初步分析其基因型与IS的关系及其对血脂、脂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PCR技术和DNA测序法检测202例IS患者(IS组)及199例对照者(对照组)的Nogo-A基因内含子区rs1012603 C/T、rs12464595 C/T及rs2864052 G/A多态性,分析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同时测定血脂、载脂蛋白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 rs1012603 C/T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位基因频率相对风险分析发现,T等位基因携带者患IS的风险是C等位基因的1.513倍(OR=1.513,95%CI:1.069~2.141);与对照组比较,IS组TG、LDL-C、载脂蛋白A明显升高(P<0.05).结论 Nogo-A基因内含子区rs1012603 C/T多态性与IS的发生有关,T等位基因可能是IS患者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障碍 多态性 单核苷酸 等位基因 基因型 疾病遗传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障碍的癫痫患者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黄建敏 黄瑞雅 +3 位作者 郑金瓯 梁志坚 李雪斌 蒙兰青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541-543,共3页
目的:研究智能障碍的癫痫患者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78例癫痫患者利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进行全量表智商(FIQ)测查后,将患者分为智能障碍组和非智能障碍组,对两组基本情况进行差异性分析,采用荧光分光光... 目的:研究智能障碍的癫痫患者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78例癫痫患者利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进行全量表智商(FIQ)测查后,将患者分为智能障碍组和非智能障碍组,对两组基本情况进行差异性分析,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其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A)和5-羟色胺(5-HT)的含量,并与32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比较。结果:智能障碍组和非智能障碍组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病程和发作类型构成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或P<0.05)。非智能障碍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DA、NE和5-HT的含量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智能障碍各组患者血清DA、NE和5-HT的含量均显著低于非智能障碍组(P<0.01),且随智能障碍加重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结论:癫痫患者智能障碍的发生与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降低有关,并且其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判断癫痫患者智能状况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智能障碍 神经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预后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新进展:机制与临床应用
3
作者 农景堂 杨成敏 +4 位作者 莫圣龙 陆志成 唐丽娜 简崇东 商敬伟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9期3711-3720,3728,共11页
缺血性卒中(又称脑梗死)作为导致全球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其预后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综述了包括血细胞分析指标(如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细胞因子(如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微... 缺血性卒中(又称脑梗死)作为导致全球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其预后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综述了包括血细胞分析指标(如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细胞因子(如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微小核糖核酸(miRNA,如miR-21、miR-155、miR-126)和外泌体在内的多种生物标志物在缺血性脑卒中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在预后评估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得出,血细胞分析相关指标、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的浓度与缺血性脑卒中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其中,较高基线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与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增加相关,并且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时间呈负相关。特定miRNA(如miR-21)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和促进神经元存活,改善神经功能恢复;而miR-155通过调控炎症反应加剧脑损伤,其表达水平可预测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此外,miR-126在血管生成和神经保护中发挥关键作用。外泌体则通过携带抗炎因子、神经营养因子、抗氧化酶和热休克蛋白等,显著减轻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炎症和损伤,从而影响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尽管这些生物标志物在缺血性脑卒中预后评估中显示出巨大潜力,但其临床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个体间差异、长期效应和安全性研究不足以及技术标准化问题。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讨这些标志物的作用机制,开发标准化的检测方法,并进行大规模临床验证,以便将其应用于临床,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预后 生物标志物 细胞因子 微小核糖核酸 外泌体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运动性轴索神经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4
作者 黄瑞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6年第8期546-547,共2页
急性运动性轴索神经病的临床研究进展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533000)黄瑞雅综述儿科刘运广审校1991年Mckhann等[1]分析了主要来自北京儿童医院和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格林—巴利综合征(GB... 急性运动性轴索神经病的临床研究进展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533000)黄瑞雅综述儿科刘运广审校1991年Mckhann等[1]分析了主要来自北京儿童医院和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病人,进行了多方面更深入详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 轴索神经疾病 流行病学 病理学 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血管单元的整体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梁萍 黄清 +3 位作者 农立宇 林军 刘蕾 蒙兰青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56-1764,共9页
目的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大鼠神经血管单元(neurovascular unit,NVU)的变化及三七的干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建立脑缺血2 h、再灌注7 d大鼠模型;分别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脑... 目的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大鼠神经血管单元(neurovascular unit,NVU)的变化及三七的干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建立脑缺血2 h、再灌注7 d大鼠模型;分别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比测定和NVU主要细胞结构观察。体外分离培养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微血管内皮细胞,并对其进行细胞形态观察及免疫荧光鉴定;建立氧糖剥夺2 h、再灌注24 h细胞共培养模型,分别对其进行屏障通透性和细胞凋亡率的测定。结果在体实验三七组在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比方面与动物模型组相比有明显的降低(P<0.01),并能减轻脑缺血引起的细胞超微结构损伤;离体实验三七含药血清组4 h渗漏液面与细胞模型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且神经元和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细胞模型组(P<0.01)。结论三七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血管单元具有整体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多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脑缺血 神经血管单元 TTC染色 透射电镜 氧糖剥夺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RNA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潘春玲 易雪丽 +2 位作者 苏丽 袁胜山 韦贵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55-1761,共7页
脑卒中是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且近年来呈年轻化的趋势发展。它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动脉粥样硬化是脑卒中防治的主要干预目标。环状RNA(circRNA)在脑血管系统中高度表达,在缺血性卒中和缺血... 脑卒中是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且近年来呈年轻化的趋势发展。它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动脉粥样硬化是脑卒中防治的主要干预目标。环状RNA(circRNA)在脑血管系统中高度表达,在缺血性卒中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综述了circRNA在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脑卒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中与miRNA分子网络的作用机制,为circRNA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的基因诊断和药物治疗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缺血性脑卒中 动脉粥样硬化 病理生理过程 预后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水通道蛋白4表达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小鼠自噬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莫圣龙 朱海燕 +6 位作者 陆志成 莫嘉祺 彭晓靖 唐丽娜 杨成敏 简崇东 商敬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46-1454,共9页
目的:探讨抑制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小鼠自噬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暂时性大脑中动脉闭塞(tMCAO)建立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60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假手术(sham)组、I/R组、AQP4抑制组和自噬... 目的:探讨抑制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小鼠自噬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暂时性大脑中动脉闭塞(tMCAO)建立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60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假手术(sham)组、I/R组、AQP4抑制组和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组,每组15只,sham组和I/R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AQP4抑制组和3-MA组分别腹腔注射AER-271(2 mg·kg^(-1)·d^(-1))和AER-271+3-MA(2 mg·kg_(-1)·d^(-1)),给药3 d,每天1次。观察各组小鼠神经功能Longa评分,记录体重变化;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脑梗死体积及组织病理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AQP4、LC3-Ⅱ、P62和cleaved caspase 3含量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LC3-Ⅱ、P62、cleaved caspase-3与NeuN(神经元标志物)的共定位及表达情况。结果:I/R组与AQP4抑制组检测到大面积的脑梗塞和脑水肿,以及较高的Longa评分;与I/R组比较,AQP4抑制组的脑梗塞体积、脑水肿体积和Longa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与sham组比较,I/R组的AQP4、LC3-Ⅱ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而小鼠体重和P62表达则显著降低(P<0.05,P<0.01)。与I/R组比较,AQP4抑制组和3-MA组的AQP4、LC3-Ⅱ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而小鼠体重和P62表达则显著增加(P<0.05,P<0.01)。然而,与AQP4抑制组比较,3-MA组小鼠Longa评分、脑梗死体积、小鼠体重和AQP4、LC3-Ⅱ、cleaved caspase-3及P62的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抑制AQP4的表达能够显著减小tMCAO模型小鼠的脑梗死面积和减轻神经损伤程度。同时,抑制AQP4的表达对脑梗死后自噬和凋亡具有减缓作用,而加用自噬抑制剂后对AQP4抑制剂的保护作用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细胞凋亡 水通道蛋白4 细胞自噬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脑梗死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7
8
作者 黄建敏 简崇东 +3 位作者 唐雄林 蒙兰青 李雪斌 黄瑞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9-251,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和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之间的关系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方法有颈动脉狭窄的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老年脑梗死患者72例(脑梗死组),其中轻度狭窄33例,中度狭窄24例,重度狭窄15例;另选...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和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之间的关系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方法有颈动脉狭窄的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老年脑梗死患者72例(脑梗死组),其中轻度狭窄33例,中度狭窄24例,重度狭窄15例;另选健康体检者38例(对照组)。对2组血浆Hcy、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D)、丙二醛、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8(IL-8)进行检测,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结果脑梗死组患者Hcy、丙二醛、MCP-1和IL-8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SO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轻、中、重度狭窄患者Hcy、丙二醛、MCP 1和IL 8含量随颈动脉狭窄程度加重,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而SOD呈逐渐降低(P<0.01)。脑梗死组血浆Hcy水平与SOD、丙二醛、MCP-1和IL-8含量有相关性;丙二醛含量与MCP-1和IL-8含量有相关性。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高Hcy血症和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之间是一种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高Hcy血症介导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机制参与了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颈动脉疾病 高同种半胱氨酸血症 氧化性应激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白细胞介素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蒙兰青 韦叶生 +3 位作者 韦世革 黄瑞雅 李雪斌 黄建敏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05-207,共3页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甙(PNS)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探讨三七总皂甙的脑保护机制。方法:选择发病7d内的脑梗死患者62例,随机分为PNS干预组(常规药物治疗加三七总皂甙)32例,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30例。采用放射免疫...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甙(PNS)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探讨三七总皂甙的脑保护机制。方法:选择发病7d内的脑梗死患者62例,随机分为PNS干预组(常规药物治疗加三七总皂甙)32例,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30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含量,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活性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Barthel指数评分法分别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治疗前,PNS组和对照组血清TNF-α,IL-6活性水平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3周后,PNS组血清TNF-α,IL-6活性水平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NIHSS评分比对照组显著改善(P<0.01),Barthel指数评分则明显比对照组高(P<0.01)。PNS组的血清TNF-α,IL-6活性水平与NIHSS评分呈明显正相关(分别为r=0.741,P<0.05;r=0.732,P<0.05),与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负相关(分别为r=-0.767,P<0.05;r=-0.809,P<0.05)。结论:三七总皂甙可能通过抑制脑梗死后TNF-α,IL-6介导的炎症反应,促进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甙 脑梗死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BARTHEL指数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甙对脑出血后大鼠脑水肿及水通道蛋白-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1
10
作者 蒙兰青 黄瑞雅 +3 位作者 祝成亮 韦世革 李雪斌 黄建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甙对脑出血大鼠脑水肿形成及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198只随机分为A、B、C 3个部分,分别检测脑含水量、AQP4蛋白和AQP4 mRNA,每部分又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采用干湿重法、免疫组织化...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甙对脑出血大鼠脑水肿形成及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198只随机分为A、B、C 3个部分,分别检测脑含水量、AQP4蛋白和AQP4 mRNA,每部分又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采用干湿重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分别测定脑含水量、AQP4蛋白和AQP4 mRNA的表达。结果治疗组和模型组12 h之后脑含水量增加(P<0.05),1天时脑含水量明显增加(P<0.01),3天时脑含水量达到高峰并持续到5天,在相同的时间点,治疗组脑含水量比模型组明显少(P<0.05);模型组和治疗组12 h之后AQP4蛋白和AQP4 mRNA表达水平增加(P<0.05),1天时明显升高(P<0.01),3天达到高峰持续至5天,以后逐渐下降,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在各时间点AQP4蛋白、AQP4 mRNA均在低水平表达(P<0.05),1-5天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三七总皂甙可能通过抑制AQP4的表达减轻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脑水肿 三七总皂甙 水孔蛋白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选择素基因多态性与广西壮族人缺血性脑卒中的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12
11
作者 韦叶生 徐群清 +1 位作者 蒙兰青 梁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2160-2163,共4页
目的探讨E-选择素(E-selectin)基因多态性与广西地区壮族人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和DN... 目的探讨E-选择素(E-selectin)基因多态性与广西地区壮族人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和DNA序列测定法检测205例IS及210例对照组E-selectin基因第2外显子G98T、第4外显子A561C(S128R)多态性,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IS和对照者血清E-selectin水平。结果IS组E-selecti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E-selectin基因S128R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IS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基因型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SR基因型携带者患IS的风险是SS基因型的2.008倍(OR=2.008,95%CI1.144~3.524),SR基因型携带者的E-selectin血清水平显著高于SS基因型[(58.72±16.23)ng/mlvs(50.35±13.76)ng/ml,P<0.01]。E-selectin基因G98T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IS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E-selectin基因S128R多态性与IS的发病具有相关性,R等位基因可能是广西地区壮族人IS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携带SR基因型的个体可能通过促进E-selectin的高度表达进而增加IS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选择素 脑缺血 基因 多态现象(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袁胜山 余昌胤 +1 位作者 张骏 蔡志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3期3668-3670,共3页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MT组)。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再灌注12h...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MT组)。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再灌注12h和24h大鼠脑组织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IR组和MT组bcl-2、bax表达均显著增高(P<0.01);与IR组比较,MT组bax表达显著降低(P<0.05),bcl-2表达增高(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抑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bax和促进bcl-2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阿托伐他汀bcl-2 BAX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3
作者 徐忠祥 袁胜山 张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0-270,共1页
近年来的研究证实,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与炎症密切相关。作为机体非特异性的炎症敏感指标C反应蛋白(CRP)与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日益备受关注。我们对我院住院诊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CRP检测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进一步明确CRP与... 近年来的研究证实,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与炎症密切相关。作为机体非特异性的炎症敏感指标C反应蛋白(CRP)与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日益备受关注。我们对我院住院诊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CRP检测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进一步明确CRP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患者 C反应蛋白 早期血清 临床观察 蛋白水平 急性 脑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西壮族人群ACE、APOE和MTFHR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4
作者 蒙兰青 黄俊芳 +8 位作者 简崇东 李雪斌 黄瑞雅 袁胜山 陆婉杏 唐雄林 黄晓华 黄清 黄建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2083-2086,共4页
目的:研究桂西地区壮族人群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载脂蛋白E(APOE)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对14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试验组)和109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ACE、APOE及... 目的:研究桂西地区壮族人群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载脂蛋白E(APOE)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对14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试验组)和109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ACE、APOE及MTFHR基因型,卡方检验各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同时用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检验遗传平衡性。结果:ACE基因分布:试验组Ⅱ基因型62例(对照组58例),DD基因型22例(对照组10例),ID基因型为65例(对照组41例),卡方检验证实ACE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无关(P=0.138)。同时检测到试验组APOE基因型E2有17例(对照组18例),E3有87例(对照组72例),E4有45例(对照组19例)。卡方检验证实APOE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无关(P=0.051)。此外,MTFHR基因在试验组中有CC基因型87例(对照组80例),TT基因型14例(对照组3例),CT基因型48例(对照组26例)。卡方检验证实MTFHR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有显著相关性(P=0.019)。结论:在桂西地区壮族人群中MTFHR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显著相关(P=0.019),而ACE、APOE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基因多态性 桂西壮族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存素抑制剂YM155对脑梗死大鼠微血管密度及血管新生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黄建敏 云艳芳 +6 位作者 杨桂新 陈海燕 蒋勇明 黄东旭 刘洁 莫晓榕 李雪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46-951,共6页
目的探讨生存素抑制剂YM155对脑梗死大鼠微血管密度及新生血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4组(n=30):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odel组)、YM155组(YM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采用大脑中动脉阻断法构建脑缺血模... 目的探讨生存素抑制剂YM155对脑梗死大鼠微血管密度及新生血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4组(n=30):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odel组)、YM155组(YM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采用大脑中动脉阻断法构建脑缺血模型,造模成功后第1天,YM组大鼠按6.5 mg/kg剂量的YM155在腹部皮下注射,NS组大鼠按YM组方法应用等量生理盐水处理。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变化,采用RT-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Survivin、VEGF、ES、TSP-1 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Sham组比较,Model组和NS组MVD显著增高,与Model组比较,YM组MVD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Sham组比较,Model组和NS组Survivin、VEGF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增加,而ES、TSP-1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Model组比较,YM组Survivin、VEGF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而ES、TSP-1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YM155可降低MVD,与Survivin、VEGF表达下调和ES、TSP-1表达上调有关,提示这些因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可能是脑侧支循环建立和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M155 微血管密度 生存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内皮抑素 血小板反应蛋白-1 脑梗死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发生过程中lncRNA TALNEC2的作用与机制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岳勇 蒙兰青 +2 位作者 黄清 李东 邱绍财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66-373,共8页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 TALNEC2在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和缺氧-葡萄糖剥夺(OGD)模型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急性脑梗死发生过程中的调节机制。方法建立MCAO小鼠模型和OGD细胞模型。采用qRT-PCR检测TALNEC2、miR-19a-3p和c-Jun氨基...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 TALNEC2在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和缺氧-葡萄糖剥夺(OGD)模型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急性脑梗死发生过程中的调节机制。方法建立MCAO小鼠模型和OGD细胞模型。采用qRT-PCR检测TALNEC2、miR-19a-3p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的表达。通过神经功能评分和TTC染色观察动物体内神经损伤情况。用Western blot、流式细胞仪和ELISA试验检测细胞凋亡和炎症损伤。通过荧光素酶活性分析miR-19a-3p与TALNEC2或JNK的相互作用。结果在MCAO模型和OGD模型中观察到TALNEC2上调。TALNEC2基因敲低可减轻小鼠MCAO模型的脑梗死、神经损伤、细胞凋亡和炎症损伤。荧光素酶活性分析显示miR-19a-3p与TALNEC2结合。miR-19a-3p过表达抑制了OGD处理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的凋亡和炎症反应,TALNEC2的加入减弱了其抑制作用。JNK是miR-19a-3p的靶点,其上调减弱了miR-19a-3p对OGD处理的BMEC细胞的保护作用。此外,TALNEC2通过竞争性地吸附miR-19a-3p促进JNK的表达。结论TALNEC2的敲低通过调节miR-19a-3p/JNK减轻MCAO或OGD诱导的急性脑缺血损伤,为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潜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TALNEC2 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 缺氧-葡萄糖剥夺模型 小鼠 急性脑梗死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N5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壮族原发性癫痫易感性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建敏 陈海燕 +6 位作者 黄清 黄灵 刘国军 唐雄林 简崇东 蒙兰青 李雪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28-930,935,共4页
目的探究SCN5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壮族原发性癫痫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广西百色地区确诊的原发性癫痫患者155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期健康体检者2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 目的探究SCN5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壮族原发性癫痫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广西百色地区确诊的原发性癫痫患者155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期健康体检者2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和直接测序法对患者外周血SCN5A基因中rs6599230和rs1805126位点基因多态性检测,评估两组患者不同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与癫痫易感性的关联性。结果 rs6599230和rs1805126位点均检测到CT、TT和CC 3种基因型。癫痫组与对照组相比,rs6599230等位基因分布(χ~2=11.030,P=0.001)和基因型分布(χ~2=11.147,P=0.004)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rs1805126等位基因分布(χ~2=0.080,P=0.928)和基因型分布(χ~2=0.786,P=0.675)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CC+CT基因型相比,rs6599230位点的TT基因型显著增加了癫痫发病的危险性(OR=1.921,95%CI:1.230~2.998)。结论 SCN5A基因rs6599230位点SNP可能与壮族原发性癫痫易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壮族 SCN5A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0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单倍型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韦叶生 韦传东 +3 位作者 王俊利 王春芳 袁微 蒙兰青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83-286,共4页
目的研究CD40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单倍型与缺血性脑卒中易感性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CD40基因型及血清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2例(脑卒中组),健康体检者199例(对照组),应用单碱基延伸的PCR技术和DNA... 目的研究CD40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单倍型与缺血性脑卒中易感性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CD40基因型及血清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2例(脑卒中组),健康体检者199例(对照组),应用单碱基延伸的PCR技术和DNA测序法对CD40基因rs1883832C/T、rs1569723A/C和rs4810485G/T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D40水平。结果脑卒中组与对照组CD40基因rs1883832C/T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rs1883832T等位基因携带者患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是C等位基因的1.557倍(P=0.002);携带rs1883832T等位基因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CD40水平显著高于不携带者(P<0.05)。联合基因型分析发现,脑卒中组T-C-T单倍型携带者较对照组明显增加了发病风险(P=0.033)。结论 CD40基因rs1883832C/T多态性和T-C-T单倍型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具有相关性,其中T等位基因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遗传易感基因,携带T等位基因的个体可能通过促进CD40的高度表达进而增加了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卒中 基因型 基因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桂西壮族癫痫患者生活质量调查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瑞雅 解继胜 +1 位作者 李雪斌 韦世革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广西桂西地区壮族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QOL)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31(QOLIE-31)对78例临床确诊的癫痫患者和60名正常对照者进行评定,并分析不同因素对患者QOL的影响。结果癫痫组的QOLIE-31评分(53.9±... 目的探讨广西桂西地区壮族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QOL)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31(QOLIE-31)对78例临床确诊的癫痫患者和60名正常对照者进行评定,并分析不同因素对患者QOL的影响。结果癫痫组的QOLIE-31评分(53.9±8.0)较对照组(77.0±7.1)显著降低(P<0.01)。不同性别、用药数量、病程及发作类型的患者QOLIE-31评分相比较,性别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单药较多药治疗者评分高(P<0.01),病程短较病程长者评分高(P<0.05),强直-阵挛发作较其他发作类型者评分低(P<0.01)。结论广西桂西地区壮族癫痫患者QOL明显低于同地区正常人群,用药和发作类型对患者的QOL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生活质量 壮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头痛患者血栓前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潘耀新 蒙兰青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7-537,540,共2页
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是否存在血栓前状态。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82例偏头痛患者和158例健康体检正常者(对照组)的血浆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D-二聚体(D-D)、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的... 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是否存在血栓前状态。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82例偏头痛患者和158例健康体检正常者(对照组)的血浆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D-二聚体(D-D)、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的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偏头痛组患者血浆D-D、vWF∶Ag、GMP-140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偏头痛患者存在血栓前状态;治疗偏头痛的同时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治疗,可能会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血栓前状态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