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病房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韦柳青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26期264-264,共1页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患者的作用。方法评估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风险的问题,包括查找风险原因,规范护理规程和护理操作,健全风险管理知识及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建立新型护患关系,完善护理风险管理程序。结果护士风险意识增强...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患者的作用。方法评估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风险的问题,包括查找风险原因,规范护理规程和护理操作,健全风险管理知识及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建立新型护患关系,完善护理风险管理程序。结果护士风险意识增强,消除不安全隐患,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结论实施风险管理减少护理风险缺陷的发生,减少医疗纠纷,达到预防风险发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风险管理 心血管内科 安全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血管疾病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反应及其与CYP2C19、APOE基因突变研究进展
2
作者 赖腾芳 李近都 +2 位作者 梁烨 李世龙 李天资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3期24-28,共5页
慢性血管疾病(CVD)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常规性辅助治疗方案,然而在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中,发生抗血小板药物抵抗或出血风险等不良反应的情况时有发生,不但影响疗效,还会威胁患者的生命,抗血小板药物的安全性问题备受... 慢性血管疾病(CVD)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常规性辅助治疗方案,然而在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中,发生抗血小板药物抵抗或出血风险等不良反应的情况时有发生,不但影响疗效,还会威胁患者的生命,抗血小板药物的安全性问题备受关注。临床资料表明患者的某些基因突变与治疗效果有明显的差异,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2C19(CYP2C19)和载脂蛋白E(APOE)主要参与血小板活性和脂蛋白的转化与代谢过程,其基因突变是CVD患者抗血小板药物反应差异的重要机制之一,近年来CYP2C19、APOE基因突变在CVD中的表征及其与抗血小板药物研究取得许多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血管疾病 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 载脂蛋白 基因突变 抗血小板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素β3基因多态性蛋白质变异及其与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韦宝敏 潘兴寿 +1 位作者 李近都 李天资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期42-46,共5页
整合素(ITG)β3基因位于17号染色体长臂2区1号3带(17q21.3),基因区间在47253827~47313743,全长59917 kb,编码区间在47253862~47310204,全长56343 kb,有15个外显子、14个内含子;编码1648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105 kDa。ITGβ3蛋白是一种... 整合素(ITG)β3基因位于17号染色体长臂2区1号3带(17q21.3),基因区间在47253827~47313743,全长59917 kb,编码区间在47253862~47310204,全长56343 kb,有15个外显子、14个内含子;编码1648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105 kDa。ITGβ3蛋白是一种二价离子依赖性细胞黏附分子,广泛存在于细胞膜中。其主要功能是介导细胞之间,细胞和细胞外基质之间的识别、连接和黏附,主导细胞内外跨膜接头蛋白连接的作用。近年来,关于ITG在细胞识别与黏附、细胞活化与分化、免疫反应、细胞信号传导、炎症反应、创伤修复与愈合、凝血与血栓形成、肿瘤形成与转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研究取得许多进展,本文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Β3 基因突变 糖基化修饰 细胞黏附分子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TLR4基因rs4986790、rs4986791位点多态性及其与临床关系的研究
4
作者 黄达 潘兴寿 +3 位作者 邹才华 梁烨 李天资 李近都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6期141-146,共6页
目的 探讨冠脉支架内再狭窄(ISR)患者Toll样受体4(TLR4)外显子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治疗的ISR患者137例,检测体重指数(BMI)、血压、血脂、血糖、血尿酸、C反应蛋白(C... 目的 探讨冠脉支架内再狭窄(ISR)患者Toll样受体4(TLR4)外显子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治疗的ISR患者137例,检测体重指数(BMI)、血压、血脂、血糖、血尿酸、C反应蛋白(CRP)、β2微球蛋白(β2MG)、白细胞介素6(IL-6)和TLR4基因rs4986790、rs4986791位点碱基。并与131例同期行冠脉支架植入术支架内无再狭窄(NISR)患者比较。结果 ISR组患者BMI、收缩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血尿酸、CRP、β2MG和IL-6水平高于NISR组(P <0.05);ISR组TLR4基因rs4986790位点碱基突变率高于NISR组(P <0.05),TLR4基因rs4986791位点碱基突变率高于NISR组(P <0.05);TLR4基因突变表型组BMI、收缩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血尿酸、CRP、β2MG和IL-6水平高于TLR4野生表型组(P <0.05)。结论 冠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TLR4基因外显子突变率高,TLR4基因外显子突变的患者其代谢和炎症因子异常情况有叠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狭窄 介入治疗反应 支架内再狭窄 Toll受体4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桂西地区空巢老人高血压病患者生活质量及相关因素调查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黄凤形 陆柳雪 +5 位作者 罗琳雪 韦柳青 黄丽伟 陆志谈 黄兰晶 黄曲云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18期53-56,共4页
目的调查广西桂西地区空巢老人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状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该地区空巢老人高血压病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6月于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广西桂西地区空巢老人高血压患者300例,采... 目的调查广西桂西地区空巢老人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状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该地区空巢老人高血压病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6月于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广西桂西地区空巢老人高血压患者300例,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估其生活质量,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其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 300例空巢老人高血压病患者生活质量总评分为(46.88±3.97)分。其中,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基础疾病、经济状况、血压控制情况是影响高血压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单因素(t=10.616,F=95.609,F=29.639,t=13.903,t=13.505,F=212.591,均P=0.000);而年龄、基础疾病是空巢老人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OR=25.185,P=0.000;OR=0.213,P=0.028);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经济状况和血压控制情况是空巢老人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保护因素(OR=0.090,P=0.000;OR=0.116,P=0.015;OR=0.015,P=0.000;OR=0.124,P=0.001)。结论广西桂西地区空巢老人高血压病患者生活质量总体较差,且影响其生活质量的因素也比较多,主要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经济状况等,应积极采取控制措施,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桂西地区 空巢老人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族冠心病患者的TLR4表达水平及其rs4986790A/G、rs4986791C/T位点的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柳芳 黄达 +4 位作者 黄照河 刘燕 周柳平 何斌 刘文静 《内科》 2021年第3期283-287,311,共6页
目的探讨广西壮族冠心病(CHD)患者的TLR4蛋白表达水平及其rs4986790A/G、rs4986791C/T位点的多态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被确诊为CHD的壮族患者245例为CHD组,选取同期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45例非CH... 目的探讨广西壮族冠心病(CHD)患者的TLR4蛋白表达水平及其rs4986790A/G、rs4986791C/T位点的多态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被确诊为CHD的壮族患者245例为CHD组,选取同期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45例非CHD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TLR4蛋白表达水平;采用SNaPshot测序技术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TLR4基因rs4986790A/G、rs4986791C/T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析TLR4蛋白表达水平及其rs4986790A/G、rs4986791C/T位点的多态性与壮族人群CHD发病的相关性。结果CHD组患者的外周血TLR4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患者的TLR4基因rs4986790A/G、rs4986791C/T位点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分布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TLR4蛋白表达水平与广西壮族人群CHD的发生存在关联,但TLR4基因rs4986790A/G、rs4986791C/T位点的多态性可能与壮族人群CHD冠心病发病无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壮族 TOLL样受体4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韦碧珍 韦柳青 +2 位作者 黄彩妹 梁小英 罗利华 《内科》 2021年第5期633-635,共3页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以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良好的服药依从性能有效降低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为有效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保证治疗效果,本文就经皮冠状动脉介...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以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良好的服药依从性能有效降低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为有效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保证治疗效果,本文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现状、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综述,旨为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服药依从性 影响因素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给药时间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2
8
作者 韦柳青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25期201-202,共2页
目的评价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调整给药时间的作用。方法对11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B受体阻滞剂,硝酸脂类等治疗。观察组采用1次/8 h给药方法:即8Am、4Pm、12MN对照组即按传统... 目的评价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调整给药时间的作用。方法对11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B受体阻滞剂,硝酸脂类等治疗。观察组采用1次/8 h给药方法:即8Am、4Pm、12MN对照组即按传统的给药即8Am、12N、4Pm。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及心电图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比对照组明显减少,心电图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临床症状得到缓解和控制,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而对照组总有效率82.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调整给药时间可控制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患者 给药时间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康复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洪玉 农彩梅 +2 位作者 黄粉环 黄桂花 农进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19期9-11,共3页
心脏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心脏病的终末表现大多包含慢性心力衰竭(CHF),CHF长期反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成为了患者住院、残疾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首选药物干预CHF,但部分药物存在肝肾毒性,患者长期用药下易产生不良反应,严重时甚至... 心脏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心脏病的终末表现大多包含慢性心力衰竭(CHF),CHF长期反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成为了患者住院、残疾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首选药物干预CHF,但部分药物存在肝肾毒性,患者长期用药下易产生不良反应,严重时甚至会加剧病情。该文围绕有关运动康复护理干预展开综述,旨在为CHF患者的康复寻求一种经济、安全、有效的干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运动康复 护理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康复操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脏康复运动训练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0
作者 罗利华 肖鑫 +2 位作者 唐素臣 韦碧珍 梁小英 《内科》 2022年第6期657-660,共4页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可快速再通狭窄血管,恢复冠状动脉血供,改善患者预后。但PCI亦可损伤血管内皮,诱发机体炎性应激反应,同时PCI术后心肌再灌注损伤还可诱发心室重构,不利于患者预后。心脏康复运动训练被广泛应用于心脏病患者的康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可快速再通狭窄血管,恢复冠状动脉血供,改善患者预后。但PCI亦可损伤血管内皮,诱发机体炎性应激反应,同时PCI术后心肌再灌注损伤还可诱发心室重构,不利于患者预后。心脏康复运动训练被广泛应用于心脏病患者的康复训练中,其中心脏康复操是心脏康复运动训练的方法之一。本文从心脏康复运动训练概述、国内外发展现状、在PCI术后的作用机制、心脏康复操在PCI术后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康复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脏康复运动训练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射频消融术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伴频发性室性早搏患者复律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9
11
作者 言纬 潘兴寿 +5 位作者 李近都 邹才华 梁烨 李天资 曾德创 陆荣臻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5期23-26,共4页
目的观察心电射频消融术(CRA)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伴频发性室性早搏(FVPB)患者复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ACS伴FVPB患者80例,随机分为CRA组、药物治疗组各40例。CRA组采用CRA进行复律治疗,药物治疗组采用胺碘酮+利多卡因+β... 目的观察心电射频消融术(CRA)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伴频发性室性早搏(FVPB)患者复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ACS伴FVPB患者80例,随机分为CRA组、药物治疗组各40例。CRA组采用CRA进行复律治疗,药物治疗组采用胺碘酮+利多卡因+β受体阻滞剂的常规药物复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室性早搏频次及血浆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CD40L)、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室性早搏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RA组治疗后室性早搏频率低于药物治疗组(P<0.05)。两组治疗前血浆CD40L、IL-1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RA组治疗后血浆CD40L、IL-1β低于药物治疗组(P均<0.05)。结论心电射频消融术用于ACS伴FVPB的患者复律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室性早搏频率,并降低患者血浆CD40L及IL-1β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频发性室性早搏 心电射频消融术 电生理标测 心脏复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