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β-七叶皂苷钠联合甘露醇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0
1
作者 邓元央 黄海能 +4 位作者 韦桂源 黄华东 罗起胜 符黄德 李传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2484-2486,共3页
目的探讨β-七叶皂苷钠联合甘露醇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20%甘露醇、营养神经及预防感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 目的探讨β-七叶皂苷钠联合甘露醇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20%甘露醇、营养神经及预防感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β-七叶皂苷钠进行降颅内压(IC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ICP及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变化情况,并于治疗后3、6个月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治疗组治疗后ICP及GC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两组GO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七叶皂苷钠与甘露醇联合应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起到理想效果,两药合用不仅能够明显降低颅内压,而且对早期GCS及远期GOS都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七叶皂苷钠 甘露醇 颅脑损伤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疗效及对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黄海源 潘兴寿 +4 位作者 黄显南 周柳芳 刘燕 罗薇 符黄德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42-1646,共5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联合组)和单独用药组(单独组),每组各60例,同时匹配选择60名同期接受体检的健...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联合组)和单独用药组(单独组),每组各60例,同时匹配选择60名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单独组患者仅使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 mg/d),联合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之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d),疗程8周。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降压效果及其对血脂水平、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 PWV)及血清hs-CRP、MMP-9及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高血压病情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和改善,其中联合组的显效和有效例数为58例,总体有效率为96.67%;单独组显效和有效例数为44例,总体有效率为73.33%,明显低于联合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联合组和单独组治疗后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白介素-4(IL-4)、IL-6、MMP-9和hs-CRP水平及cf PWV均明显降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IL-10水平则显著升高(P<0.05),且联合组上述指标的改变明显优于单独组(P<0.05)。血压值与IL-4、IL-6、MMP-9、hs-CRP及cf PWV呈显著正相关,与IL-10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可有效抑制机体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高血压 高敏C-反应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炎症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七叶皂苷钠对重型脑损伤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邓元央 黄海能 +4 位作者 韦桂源 黄华东 罗起胜 符黄德 李传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9-261,共3页
目的研究β-七叶皂苷钠对重型脑损伤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60例重型脑损伤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外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β-七叶皂苷钠。分别于治疗前,治... 目的研究β-七叶皂苷钠对重型脑损伤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60例重型脑损伤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外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β-七叶皂苷钠。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2、3、5、7天测定血清TNF-α,于治疗3个月后进行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评分。结果治疗3 d后,治疗组血清TNF-α较对照组下降(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GO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β-七叶皂苷钠是治疗重型脑损伤的有效手段之一,血清TNF-α的动态变化能够预测治疗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七叶皂苷钠 重型颅脑损伤 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18例 被引量:28
4
作者 宋斌 王晖 +3 位作者 杨培新 戴维 韩希望 汪建初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2月对18例腹股沟嵌顿疝行腹腔镜下腹股沟嵌顿疝松解术及疝内环关闭术。建立CO2气腹后置入10 mm trocar,置入30°腹腔镜,腹腔内探查,寻找嵌顿的疝内容物,置...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2月对18例腹股沟嵌顿疝行腹腔镜下腹股沟嵌顿疝松解术及疝内环关闭术。建立CO2气腹后置入10 mm trocar,置入30°腹腔镜,腹腔内探查,寻找嵌顿的疝内容物,置入电凝钩或超声刀切开内环口狭窄环,回纳嵌顿肠管。6例嵌顿小肠已坏死,在相应部位腹壁做小切口(约4 cm),拖出相应小肠行坏死小肠切除,端端吻合术。疝内环结扎术可采用2种方法:6例于疝内环腹壁投影处做0.3 cm切口,穿刺导线针行疝内环结扎术;12例镜下腹腔内置入针线行疝内环缝合打结。结果麻醉后2例嵌顿疝自动复位。嵌顿肠管无坏死;16例在腹腔镜下松解、复位。嵌顿内容物:小肠16例,大网膜2例;10例嵌顿肠管和2例嵌顿大网膜无坏死,6例嵌顿肠管坏死,拖出相应小肠行坏死小肠切除,端端吻合术。2例发现无症状的隐匿疝,给予疝内环结扎。2例术后出现皮下气肿,均于1 d自行吸收;4例出现腹股沟区原疝囊部位积液、水肿,即血清肿,经局部穿刺(1~4次,平均1.8次)痊愈;术后均无出血、感染。术后住院4~7 d,平均5 d。术后7~30 d(平均15.2 d)行二期无张力疝修补术,二次手术期间无疝复发。结论腹腔镜下腹腔探查、嵌顿疝松解术及疝囊高位结扎术更适合急诊腹股沟嵌顿疝的治疗,具有术式安全、暴露充分、操作简便、易掌握等优点,可同时发现及处理对侧隐匿性疝,符合微创治疗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腹股沟嵌顿疝 疝囊高位结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邓元央 黄海能 +4 位作者 赵邦 张高炼 黄华东 罗前颖 符黄德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1期62-63,共2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神经外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比较二组患者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变化情况、治疗结果...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神经外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比较二组患者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变化情况、治疗结果,并于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进行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定。结果治疗组GCS、GOS评分均较对照组改善(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有满意的近、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重型颅脑损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衍生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符黄德 罗起胜 +6 位作者 邓元央 黄华东 罗琨祥 李传玉 韦传东 陈源红 黄海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019-2023,共5页
目的:探讨肝癌衍生生长因子(HD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3年6月于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脑胶质瘤患者52例为脑胶质瘤组,另选取同期于... 目的:探讨肝癌衍生生长因子(HD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3年6月于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脑胶质瘤患者52例为脑胶质瘤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行颅脑损伤内减压术患者52例为对照组。收集脑胶质瘤组肿瘤组织和对照组正常脑组织,冷冻保存。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 PCR 法测定 HDGF、VEGF mRNA表达水平。将肿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裂解后提取蛋白,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 Western blotting 测定 HDGF、VEGF 表达水平。以 CD105作为血管内皮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显微镜下观察5个视野内微血管数计算 MVD。自病理检查确诊起,追踪随访观察脑胶质瘤患者至2015-07-30,随访终点为死亡。结果脑胶质瘤组 HDGF、VEGF 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经ELISA、Western blotting 测定的 HDGF、VEGF 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脑胶质瘤组MVD 为(74.3±10.4)个/视野,高于对照组的(9.6±1.4)个/视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5.941,P <0.001)。脑胶质瘤组HDGF mRNA、蛋白(分别经 ELISA、Western blotting 测定)表达水平与 MVD 呈正相关(r =0.562、0.382、0.225,P <0.05),VEGF mRNA、蛋白(分别经 ELISA、Western blotting 测定)表达水平与 MVD 呈正相关( r=0.676、0.471、0.184,P <0.05)。HDGF 表达低水平、高水平的脑胶质瘤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3.6〔95% CI (11.0,16.1)〕、8.4〔95% CI(6.6,10.2)〕个月,其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38,P =0.002)。VEGF 表达低水平、高水平的脑胶质瘤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4.3〔95% CI(12.2,16.8)〕、12.6〔95% CI(10.0,15.1)〕个月,其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35,P =0.391)。MVD 低水平、高水平的脑胶质瘤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4.8〔95% CI(12.3,17.3)〕、10.4〔95% CI(8.1,12.6)〕个月,其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7,P =0.038)。结论脑胶质瘤组织中 HDGF、VEGF 表达水平异常升高与肿瘤微血管形成紧密相关,可作为判断肿瘤血管生成和疾病预后的参考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肝癌衍生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肿瘤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α-烯醇化酶的表达可降低胶质瘤细胞的糖代谢和生长 被引量:5
7
作者 罗起胜 符黄德 +8 位作者 黄海能 黄华东 罗琨祥 李传玉 覃成箭 栗学玉 罗宏成 王俊利 唐乾利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84-1488,共5页
目的探讨抑制α-烯醇化酶(ENO1)表达对胶质瘤细胞糖代谢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在胶质瘤细胞U251中,利用siRNA抑制ENO1表达后,利用葡萄糖摄取和乳酸生成实验检测糖代谢水平的改变;利用3-(4,5-dimethyl-2-thiazolyl)-2,5-diphenyl-2-H-te... 目的探讨抑制α-烯醇化酶(ENO1)表达对胶质瘤细胞糖代谢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在胶质瘤细胞U251中,利用siRNA抑制ENO1表达后,利用葡萄糖摄取和乳酸生成实验检测糖代谢水平的改变;利用3-(4,5-dimethyl-2-thiazolyl)-2,5-diphenyl-2-H-tetrazolium bromide(MTT)和5-Ethynyl-2'-deoxyuridine(EDU)着色的方法检测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改变。Western blot活性分析抑制ENO1表达糖代谢标志基因Hexokinase 2(HK2)和Lactate dehydrogenase A(LDHA)基因的表达水平改变。结果成功筛选了抑制ENO1的siRNA片段。在抑制ENO1表达,胶质瘤U251细胞摄取葡萄糖的能力明显降低(P=0.023)以及乳酸生成能力明显下降(P=0.007)。进一步,MTT和EDU着色分析显示,在抑制ENO1表达后,细胞的增殖能力从第2天开始明显降低(P<0.05);除此之外,细胞周期G1/S转化能力明显抑制(P=0.0425)。机制分析显示,ENO1下调后糖代谢标志基因HK2和LDHA表达也明显下降。结论 ENO1作为候选癌基因,通过正调控葡萄糖代谢从而促进了胶质瘤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烯醇化酶 胶质瘤 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介导shRNA靶向ZNF217抑制胶质瘤细胞生长、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5
8
作者 罗起胜 黄海能 +7 位作者 邓元央 黄华东 符黄德 罗琨祥 李传玉 覃成箭 韦展亮 栗学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24-1027,1033,共5页
目的探讨癌基因ZNF217对胶质瘤U251细胞迁移、侵袭以及增值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分子机制。方法构建shRNAZNF217慢病毒干扰载体,在将其包装成成熟的慢病毒后感染胶质瘤U251细胞。Western blot检测ZNF217干扰效率。利用transwell、Boyden、MT... 目的探讨癌基因ZNF217对胶质瘤U251细胞迁移、侵袭以及增值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分子机制。方法构建shRNAZNF217慢病毒干扰载体,在将其包装成成熟的慢病毒后感染胶质瘤U251细胞。Western blot检测ZNF217干扰效率。利用transwell、Boyden、MTT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细胞迁移、侵袭、增殖以及细胞周期能力的改变。western blot检测相应基因表达改变。结果与对照细胞相比,ZNF217基因在慢病毒shRNA-ZNF217作用下,其表达水平在胶质瘤U251细胞中显著下调。Transwell和Boyden结果显示,在抑制ZNF217表达后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也明显下降。此外,MTT和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表明,细胞的增值和周期转化能力也明显降低。机制分析显示,在抑制ZNF271表达后,磷酸化的PI3K/AKT以及癌基因C-Myc和间质标志物N-Cadherin活性减低,而上皮标志物E-Cadherin活性增高。结论 ZNF217在胶质瘤中通过激活PI3K/AKT上调CMyc基因以及调控上皮向间质转化相关基因(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从而促进细胞生长、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F217 胶质瘤 SH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 被引量:3
9
作者 黄华东 黄海能 +4 位作者 邓元央 符黄德 罗起胜 罗琨祥 李传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6期559-560,共2页
外科手术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 cerebral hemorrhage,HICH)的有效方法,尽管目前有许多手术用于治疗HICH,但各种微创手术正逐渐成为主流。我院2006年5月~2010年4月对75例有手术指征的HICH采用锁孔入路显微镜下治疗... 外科手术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 cerebral hemorrhage,HICH)的有效方法,尽管目前有许多手术用于治疗HICH,但各种微创手术正逐渐成为主流。我院2006年5月~2010年4月对75例有手术指征的HICH采用锁孔入路显微镜下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手术治疗 锁孔入路 HEMORRHAGE CEREBRAL HICH 外科手术 微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多模态MRI检查与颅内脑膜瘤患者术后复发及高组织学分级的关系 被引量:16
10
作者 黄德尤 廖莎 +4 位作者 卢德伟 李娜 罗起胜 陆海善 李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1-204,共4页
目的评价术前多模态MRI检查与颅内脑膜瘤患者术后复发及高组织学分级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手术治疗的脑膜瘤患者100例,术后根据WHO脑膜瘤组织学分级标准分为低级别组(Ⅰ-Ⅱ级)53例和高级别组(Ⅲ-Ⅳ)47例,术后随访观... 目的评价术前多模态MRI检查与颅内脑膜瘤患者术后复发及高组织学分级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手术治疗的脑膜瘤患者100例,术后根据WHO脑膜瘤组织学分级标准分为低级别组(Ⅰ-Ⅱ级)53例和高级别组(Ⅲ-Ⅳ)47例,术后随访观察1年,复发患者为18例(复发组),未复发患者为82例(未复发组),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常规及增强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张量成像(DTI)及磁共振波谱成像(MRS)检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级别组和复发组脑膜瘤患者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在肿瘤部位、肿瘤大小、边界、强化灶、ADC值、FA值、Cho/NAA、Cho/Cr、NAA/Cr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组与低级别组在肿瘤大小、边界、强化灶、水肿程度、ADC值、FA值、Cho/NAA、Cho/Cr、NAA/Cr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肿瘤大小、边界、ADC值、FA值及Cho/NAA值是脑膜瘤复发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肿瘤大小、强化灶、ADC值、FA值及Cho/NAA值是高级别脑膜瘤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多模态MRI检查有助于判断颅内脑膜瘤患者术后复发及高组织学分级,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脑膜瘤 复发 组织学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对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血管内皮功能及LEP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唐军 韦维 杨静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血管内皮功能及瘦素(LEP)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1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n=55)和研究组(n=55)。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手术,研究组采用腹腔镜手术联...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血管内皮功能及瘦素(LEP)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1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n=55)和研究组(n=55)。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手术,研究组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于治疗前1d、治疗后1d采血测定肿瘤标志物CA242和CA19-9,免疫功能指标C3、C4、IgA、IgG,血管内皮功能VEGF和VEGFR-2及LEP、IGF-1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CA242、CA19-9、C3、C4、IgA、IgG、VEGF、VEGFR-2、LEP及IGF-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A242和CA19-9水平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CA242和CA19-9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gA和IgG水平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C3和C4水平显著上升。研究组C3、C4、IgA和Ig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VEGF和VEGFR-2水平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VEGF和VEGFR-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LEP水平上升,IGF-1水平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LEP明显高于对照组,IGF-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手术联合新辅助化疗能够明显改善直肠癌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 直肠癌 免疫功能 血管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骨前内镜下甲状腺手术的解剖及手术技巧 被引量:12
12
作者 陆涛 卢榜裕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6期505-507,共3页
目的通过展示内镜下经胸骨前路径甲状腺手术各层次的解剖特点及关系,探讨该术式的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2006年12月在我院及广西医科大学施行的171例胸骨前路径内镜下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资料,归纳本术式的主要步骤,观察各步... 目的通过展示内镜下经胸骨前路径甲状腺手术各层次的解剖特点及关系,探讨该术式的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2006年12月在我院及广西医科大学施行的171例胸骨前路径内镜下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资料,归纳本术式的主要步骤,观察各步骤的镜下解剖特点及手术入路。手术的关键步骤是:①胸前皮下隧道的建立;②颈前三角、颈白线的解剖;③甲状腺的显露;④腺体切除量的估计和控制;⑤喉返、喉上神经的保护。结果171例中1例胸骨后甲状腺肿而中转开放手术,其余170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其中单纯瘤体切除134例,甲状腺次全切除27例、大部分切除2例,甲状腺癌手术7例(术前经ECT诊断5例,术中快速病理检查证实,2例术中怀疑恶性而送病理检查证实)。手术时间(116±17)min,术中出血量(85±6)ml,均未进行神经解剖,显露甲状腺下动脉41例、上动脉35例,伤口引流量(术后总量)(105±35)ml,住院时间(4.0±0.8)d。无大出血,喉返神经、喉上神经损伤,甲状腺功能低下等严重并发症。出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局部麻木感,随访2~6个月症状消失。7例甲状腺癌中6例随访24个月,1例2个月后失访,未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甲状腺手术 镜下解剖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刺引流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30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邓元央 黄海能 赵邦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9期779-780,共2页
报道穿刺引流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30例,术前CT定位,在局麻下使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穿刺引流.全组均治愈,无一例死亡.术后硬膜外血肿1例,气颅3例,均治愈,随访6个月~1年6个月,平均9个月,未复发.
关键词 穿刺引流 外伤 硬膜下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癫痫大鼠前脑PSD-95的动态表达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高炼 黄建敏 +3 位作者 赵邦 黄海能 邓元央 黄华东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98-500,共3页
目的动态观察突触后密度蛋白-95(PSD-95)在外伤性癫痫(PTE)大鼠前脑的表达,探讨有关发病机制。方法 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40只和对照组30只。实验组行立体定向注射1000nmolFeCl2:于大鼠右侧运动皮层致痫,在不同时间点行为学视频、... 目的动态观察突触后密度蛋白-95(PSD-95)在外伤性癫痫(PTE)大鼠前脑的表达,探讨有关发病机制。方法 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40只和对照组30只。实验组行立体定向注射1000nmolFeCl2:于大鼠右侧运动皮层致痫,在不同时间点行为学视频、脑电图监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药物注射后24h开始计算,24h、7d、14d、21d、30d大鼠前脑内PSD-95的表达。结果所有大鼠在注射FeC12后不久记录到癫痫样放电,7d达高峰;致痫后24h即可见前脑神经元PSD-95表达下降,7d达最低值,14d后回升。结论 FeC1皮层注射可以制成PTE动物模型。PSD-95表达减少可能为FeCl致痫的共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癫痫 大鼠 前脑 PSD-9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类癌61例报告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山荣 王家仓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4期252-253,共2页
关键词 胃肿瘤 肠肿瘤 类癌 诊断 治疗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急性期心率变异性分析及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邦 黄海能 刘忠仁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81-382,共2页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急性期心率变异性 (HRV)变化及意义。方法 对 4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急性期HRV进行测定 ,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所得数据采用t检验进行处理。结果 脑外伤组HRV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急性期心率变异性 (HRV)变化及意义。方法 对 4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急性期HRV进行测定 ,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所得数据采用t检验进行处理。结果 脑外伤组HRV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或 <0 0 5 )。脑外伤组死亡者HRV各项指标中 ,除相邻R R间期之差的标准差 (rMSSD)、相邻R R间期之差 >5 0ms的心搏数所占百分比 (PNN5 0 )、高频功率 (HF)外 ,其他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存活者 (P <0 0 5 )。脑外伤组死亡者相邻正常R R间期标准差(SDNN)、R 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 (SDANN)、R 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 (SDNNIndex)、总功率 (TP)、低频功率 (LF)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5 6 89%、5 9 44 %、5 1 65 %、65 3 9%、76 45 %。结论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急性期HRV指标明显降低 ,且与预后有关。早期进行HRV分析 ,对重型颅脑外伤的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外伤 急性期 心率变异性 自主神经功能 动态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强化语言训练对颅脑损伤失语患者的康复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前颖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9期898-898,共1页
目的探讨失语症早期康复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延期康复组与对照组。合理组合语言训练手段训练1个月,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标准失语症检查(CRRCAE)在治疗前后进行评定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早期康复组恢复率优... 目的探讨失语症早期康复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延期康复组与对照组。合理组合语言训练手段训练1个月,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标准失语症检查(CRRCAE)在治疗前后进行评定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早期康复组恢复率优于延期康复组和对照组(P<0.05),延期康复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语言康复训练对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的恢复有效,早期介入康复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失语症 语言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脑创伤后早期血清β淀粉样前体蛋白动态变化的实验研究
18
作者 黄海能 罗起胜 +5 位作者 赵邦 谭源福 邓元央 黄华东 符黄德 李传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2-23,30,共3页
目的探讨兔脑创伤后血清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含量与损伤程度及其时间动态变化相关性。方法将24只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轻、中、重度脑损伤组,各组于不同时间点(0.5h、2h、6h、24h)采集标本,检测血清β-APP的含量。结果采用完全... 目的探讨兔脑创伤后血清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含量与损伤程度及其时间动态变化相关性。方法将24只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轻、中、重度脑损伤组,各组于不同时间点(0.5h、2h、6h、24h)采集标本,检测血清β-APP的含量。结果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多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组间两两比较的LSD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损伤后血清β-APP均升高。中、重度损伤组各时间点血清β-APP含量较对照组和轻度损伤组升高(P<0.05),重度损伤组血清β-APP含量各时间点均高于同时间点的中度损伤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损伤组血清β-APP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损伤后血清β-APP含量升高,且损伤越重血清β-APP含量越高。血清β-APP含量可作为早期判断颅脑损伤程度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 Β淀粉样前体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通过抑制HDGF/β-catenin复合物降低胶质瘤细胞的侵袭性 被引量:10
19
作者 罗起胜 罗宏成 +8 位作者 符黄德 黄海能 黄华东 罗琨祥 李传玉 胡仁统 郑传华 蓝川琉 唐乾利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11-916,共6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胶质瘤细胞的侵袭、迁徙能力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实验筛选合适的姜黄素药物浓度;Transwell小室、Boyden小室及划痕实验检测姜黄素对胶质瘤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实验和蛋白质免疫共...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胶质瘤细胞的侵袭、迁徙能力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实验筛选合适的姜黄素药物浓度;Transwell小室、Boyden小室及划痕实验检测姜黄素对胶质瘤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实验和蛋白质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相关蛋白质表达水平变化及相关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结果终浓度为20μmol/L的姜黄素培养基培养48 h作为实验组处理因素;姜黄素能明显降低胶质瘤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P<0.05);机制分析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姜黄素处理组HDGF、N-cadherin、Vimentin、Snail、Slug蛋白表达水平下降,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在姜黄素处理过的胶质瘤细胞中干扰和过表达HDGF可分别协同抑制和逆转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信号;姜黄素可以明显降低HDGF与β-catenin的结合量。结论姜黄素通过抑制HDGF/β-catenin复合物,降低了EMT信号,从而抑制了胶质瘤细胞侵袭、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胶质瘤 细胞侵袭 HDGF Β-CATEN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在骨质疏松中的作用探讨 被引量:37
20
作者 张帆 梁清洋 +2 位作者 韩超 刘佳 唐毓金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40-1544,共5页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导致骨骼疏松、强度降低、易发生骨骼疼痛和脆性骨折的常见慢性病,影响了全球大部分中老年人健康。目前应用钙剂、维生素D补充剂、双膦酸盐类和雌激素等药物治疗,其主要侧重于预防、延缓骨吸收。针对骨质疏松症需要精...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导致骨骼疏松、强度降低、易发生骨骼疼痛和脆性骨折的常见慢性病,影响了全球大部分中老年人健康。目前应用钙剂、维生素D补充剂、双膦酸盐类和雌激素等药物治疗,其主要侧重于预防、延缓骨吸收。针对骨质疏松症需要精准于细胞动力学和分化的靶向治疗药物。通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骨质疏松中涉及的信号通路,发现Wnt/β-catenin在骨正常生长和代谢中极为重要,β-catenin是介导成骨细胞存活和分化的关键分子。罗莫珠单抗、狄诺塞麦等新研发药物通过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进而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作用、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以及破骨细胞的生成等,参与骨质疏松的调节。本文就β-catenin在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功能调控和骨质疏松中的具体作用进行总结,进一步探讨Wnt蛋白和β-catenin的研究进展,以发掘更多创新的靶点来解决骨质疏松症的治疗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β-catenin信号 骨质疏松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