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龙血竭总黄酮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李昇 梁柳丹 +3 位作者 刘燕 梁根诚 罗文琳 黄照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64-1873,共10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预测龙血竭总黄酮(SDF)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文献检索收集SDF的主要化学成分,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和TargetNet数据库进行关键成分靶点筛选。通过GeneCards、OMI...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预测龙血竭总黄酮(SDF)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文献检索收集SDF的主要化学成分,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和TargetNet数据库进行关键成分靶点筛选。通过GeneCards、OMIM、TTD和PharmGkb数据库进行疾病靶点筛选,将靶点交集并通过Cytoscape构建“药物-关键成分-靶点”网络关系图,通过Cytoscape软件进行可视化并分析得到核心靶点。通过Metascape平台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依据AutoDock Vina软件和PyMol对核心化合物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动物实验进一步探索SDF的药效机制。结果:SDF的活性成分有龙血素A和龙血素B等,映射391个靶点。从数据库共获得MIRI疾病靶点3096个,进行交集后获得172个交集靶点,分析得到核心靶点56个。核心的关联途径包含肿瘤途径以及细胞死亡信号途径等。分子对接证明了关键构成部分与关键靶点的结合活力强。动物实验发现SDF能够有效防治MIRI,显著抑制花生四烯酸15-脂氧合酶的mRNA和蛋白表达,减少MIRI后的心肌梗死面积。结论:SDF可能对MIRI治疗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其机制可能与ALOX15因子的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血竭总黄酮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网络药理学 龙血素B ALOX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