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医联体的中西医结合延续护理对肾病综合征患儿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1
作者 罗小米 黄瑞洁 +3 位作者 梁英 罗秀状 王宁莉 杨丽娟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5期136-140,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医联体的中西医结合延续护理对肾病综合征(NS)患儿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和附属西南医院儿内科、肾内科的NS患儿10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 目的探讨基于医联体的中西医结合延续护理对肾病综合征(NS)患儿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和附属西南医院儿内科、肾内科的NS患儿10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接受基于医联体的中西医结合延续护理的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心理健康水平、生命质量、自我管理、疾病复发率、并发感染发生率。结果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心理韧性平均得分为(89.88±7.58)分,高于对照组的(73.44±4.06)分,生活质量得分为(92.24±6.09)分,高于对照组的(74.94±3.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自我管理得分为105.50(95.75,115.00)分,高于对照组的84.50(75.00,93.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疾病复发率(12.00%)低于对照组(32.00%),感染发生率(14.00%)低于对照组(3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医联体的中西医结合延续护理可提高NS患儿心理健康水平、生命质量及自我管理能力,降低患儿疾病复发率和并发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医联体 中西医结合 延续性护理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在乳腺癌化疗期应用的优越性 被引量:4
2
作者 罗秀状 黄芳艳 +2 位作者 李君丽 李成香 黄芬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5期36-38,43,共4页
目的 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在乳腺癌化疗期的优越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1年4月~2014年4月入住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的乳腺癌根治术后需化疗患者196例,按手术根治部位及肘部静脉情况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经盲... 目的 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在乳腺癌化疗期的优越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1年4月~2014年4月入住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的乳腺癌根治术后需化疗患者196例,按手术根治部位及肘部静脉情况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经盲穿和(或)在血管减影引导下行锁骨下静脉置管132例;对照组经肘部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64例;术后观察两组置管成功率、导管相关感染、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4.6%及9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导管相关性感染、静脉血栓并发症的例数较实验组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锁骨下静脉置管术用于乳腺癌术后化疗,具有穿刺成功率高、创伤小、严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静脉置管术 乳腺肿瘤化疗 数字血管减影 优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教学模式在儿科临床护理实习中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8
3
作者 陈玉科 陆青梅 +2 位作者 林梅 罗秀状 黄秀萍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第1期90-92,共3页
目的为了更好地适应医学教学改革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培养高质量青年医学人才,在儿科实习过程中运用PBL教学法,提高实习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方法将2016学年实习护生随机分成试验组(36名)和对照组(40名)。试验组... 目的为了更好地适应医学教学改革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培养高质量青年医学人才,在儿科实习过程中运用PBL教学法,提高实习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方法将2016学年实习护生随机分成试验组(36名)和对照组(40名)。试验组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最后对两组护生进行理论知识及临床病例分析的考核。结果 PBL组实习护生的考试成绩要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多数实习护生认为PBL教学能提高其临床思维能力、学习兴趣以及自学能力。结论在儿科临床实习中采取PBL教学法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得到有效提升,其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有所提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临床思维方法,应用于儿科临床实习教学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儿科 临床护理实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对指导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抗生素治疗的临床价值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东明 《淮海医药》 CAS 2016年第2期179-181,共3页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抗生素治疗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C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和PCT指导治疗观察组,收集入选患者入院后不同时间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抗生素治疗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C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和PCT指导治疗观察组,收集入选患者入院后不同时间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等指标。PCT组的50例患者根据PCT的水平变化指导抗生素的使用,对照组50例患者按照常规方法使用抗生素,比较2组临床疗效与炎性指标的变化。结果:在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平均时间方面,2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抗生素使用效率上明显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抗生素的使用。结论:在临床工作中,血清降钙素原的监测可以优化医师对抗生素的应用,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抗生素的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血清降钙素原 抗生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